第六节 小结
如果从全球层面上讲,国际贸易理论甚至国际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产业地理的一个特例:在这个学科中,国界和主权国家政府的行动在决定生产的区位时发挥了一种特殊作用(Krugman, 1991b)。在目前低度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贸易以商品的流动形式塑造着全球的产业地理,尽管国与国之间资本的流动更加便利和频繁,部分地替代了国际贸易,但较大份额的投资仍以获得贸易收益为最终目的。贸易和投资的互动造就了二战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格局,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各贸易国国内的经济地理。本书着重就对外贸易与国内产业地理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评述,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相关结论,得出如下几方面的启示。
(1)新经济地理学正以一种规范严谨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取代部分贸易理论和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而将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融入一个研究框架中。基于此,目前主流的、影响较大的关于对外贸易和产业地理方面的研究多是来自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学者,并且随着更多实证方法的出现,该领域的研究将更具解释力和可检验性。
(2)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密切相关,众多的案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形成的大城市都随着贸易的开放趋于萎缩,外向型企业开始向靠近贸易伙伴国或贸易便利区集聚,形成新的工业区和城市,也可能形成新的经济集聚区和大城市。城市经济也正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3)对外贸易对产业集聚以及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往往是非单调性的,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区域内产业份额和发展差距首先扩大,然后再缩小,区域不平衡发展经常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现象。由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对国家间和国内的产业地理以及福利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对贸易自由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4)中国的对外贸易加大了东、中、西部的生产差异,对外贸易优势使东部地区成为产业集聚区。基于规模效益的自生集聚机制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异,东部地区的其他优势也促成了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但存在行业的差别。中国东、中、西部差异明显的产业地理是中国地区发展差距、劳动力流动以及区域政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