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及破解路——以赣南老区为例
李志萌 张宜红
摘要:产业扶贫是革命老区探索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路径,对于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赣南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当地贫困人口占江西贫困人口总数的1/3。本文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探索产业扶贫经验模式、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关键词:革命老区 产业扶贫经验模式 存在的问题 破解路径
“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实施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产业扶贫是核心,可通过发展生产减少3000万贫困人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攻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赣南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罗霄山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面广,扶贫任务艰巨。产业扶贫是赣南老区探索脱贫致富内生性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路径,对于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产业扶贫对老区发展的意义
(一)产业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
“造血式”扶贫模式,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产业扶贫则通过选择适当的产业,发展生产,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利用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产品生产,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种扶贫行为方式也被称为“开发式”扶贫模式。探索脱贫致富的内生性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二)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减贫的有效途径
谋划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科学发展是当下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农户增收、贫困人口减少的有效途径。丰富资源是形成生产力的初始禀赋要素之一,需要通过产业链开发建设,利用优势资源扩展市场,提高竞争力,增强扶贫效益,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产业扶贫能挖掘当地的资源及传统优势
产业发展必须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老区大多地处山区,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地理标志资源、地方工艺品资源,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地方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利用老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产业扶贫能启发当地民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的扶贫工作中,“造血式”扶贫模式源于扶贫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地区形成主要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 赣南老区发展状况及产业扶贫模式探索
(一)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赣南老区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均低于江西省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赣州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745.32元、3875.04元、6946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2.60%、65.37%、68.66%(见表1)。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方位多领域努力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
表1 2014年赣州市及江西省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自2012年《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以赣州为代表的赣南老区减贫进程加快、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底,赣州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105.06万人,脱贫11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28%,比“十一五”末下降了15.6个百分点,比全国和江西省分别高出5.6个百分点、8.1个百分点,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见表2)。这主要得益于赣南老区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群众,使其能直接参与直接受益、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并创造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产业扶贫经验模式,从根本上加速了脱贫步伐。
表2 赣州市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与全省、全国对比
注:2010年数据均按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进行换算。
资料来源:全国、江西省、赣州市2010~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2.赣南老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鲜明
赣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产业布局。一是赣南气候适宜、生态良好,适合粮食种植以及柑橘、蔬菜、油茶等农作物生长。2014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168.36万亩,世界第一,产量达122.27万吨,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赣南脐橙”以53.89亿元的品牌价值居全国农产品价值榜榜首;油茶种植面积达230万亩,全省第二,年产油量达1.2万吨,年产值达36亿元。二是赣南老区形成了以稀土、钨的开采和应用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3002.8亿元,增长14.9%。其中,稀土与钨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率先突破千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5个。三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赣南苏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革命摇篮,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和众多革命历史遗迹,赣南具有浓厚的客家文化传统。依托红色文化、客家风情、围屋古村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初具规模(见表3)。
表3 依托资源形成的主要特色产业
2014年,赣州市旅游业接待总人数达3502.8万人次,增长35.2%;旅游总收入达279.6亿元,增长35.2%。同年,赣州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加快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流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17.5亿元,增长230%。
(二)产业扶贫模式探索
1.“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
通过构建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这种模式在赣南老区脐橙、油茶、蔬菜和生猪发展中较为常见。2014年,赣南脐橙销量达122.27万吨,种植户人均年收入7500元,直接带动30多万贫困农民脱贫。从实践来看,该模式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对于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具有积极的作用。
2.“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
产业选择、农民合作社、融资平台、运行机制“四位一体”全方位扶持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赣南会昌县推行贫困户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的措施,农户将所贷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合作社),获得入股分红;或由金融机构以最优惠的政策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放产业扶持贷款,龙头企业(合作社)根据获得的信贷规模按1万元扶持1户贫困户的标准,履行精准扶贫义务,县里按贷款金额5%的年利率为龙头企业(合作社)提供利息补贴,龙头企业(合作社)按贷款本金计利每月最低不少于千分之五对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截至2014年底,会昌县1587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有1.2万户通过这种模式增加收入,每户贫困户每年至少获得600元的入股分红。
3.“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
通过搭建电商平台,让生产特色农产品的贫困群众与买家无缝对接,让更多游客体验赣南老区生态、红色、客家文化旅游,从而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宁都县和于都县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平台,依托点对点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实现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和数量翻番。目前,赣南老区搭建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赣南脐橙”的数量已超过销售总量的10%;探索出“互联网+旅游”产业扶贫新模式,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明显增加。从实践效果来看,“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将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
4.“移民搬迁进城进园”产业就业扶贫模式
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发展,扶持贫困农户进城进园务工就业,一方面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新型城镇化人口来源和工业园区缺工问题。赣州市以户籍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实践一种新的扶贫模式——移民搬迁进城进园集中安置。其中,龙南、于都两县被列入省级移民搬迁进城进园试点县。截至2014年底,赣州市12个县(市、区)进城进园试点项目稳步推进,99个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点已开工建设。从实践效果来看,该模式有效促进了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相互支撑、融合联动。
三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产业扶贫不完全等同于产业发展,它以产业为基础,以扶贫为目的。调查发现,赣南老区产业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思路和方式的局限,老区产业扶贫仍然存在四大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一)种植品种单一与农业生物多样性需求的矛盾
赣南脐橙种植面积已成世界第一,脐橙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但脐橙品种结构和产品熟期比例严重失衡,每年11~12月成熟的中熟脐橙品种高达99%, 10月前和12月后成熟的品种不到1%,成熟期集中造成鲜果扎堆销售、果农低价抛售的现象严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此外,随着脐橙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张,其生命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因病虫害增加及抵御危险性病虫害的技术能力较差,只能通过农药、化肥等使用增量来确保收成,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农产品成本上升、品质下降。2013年以来,信丰、寻乌多地脐橙黄龙病的规模性暴发,使脐橙大面积绝收减收,农民收入锐减。发展多种经营以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来促进扶贫产业及其优质产品持续增长迫在眉睫。
(二)家庭分散经营与生产集约现代化需求的矛盾
赣南老区农业仍以家庭分散经营模式为主,土地分散在不同农户家庭手中,农民组织程度低。截至2013年底,赣州市流转土地面积达656.9万亩,土地流转率仅为12.5%,低于全省同期20.5%的平均水平;截至2014年底,赣州市农民合作社覆盖农户比例仅为4.86%,远远低于全省同期10.07%的平均水平,家庭分散经营与农业集约现代化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难以形成优质农业生产模式和规模效应。
(三)扶贫产业链短与“接二连三”利益链延长的矛盾
赣南老区依托脐橙、油茶、蔬菜等农业特色资源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但均没有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高品质的绿色知名品牌。赣南老区农业产业大多以初级产品供给为主,产业链条短,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14年,赣州市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2家,仅占全省的9.6%;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不到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赣南老区农业产业链条短和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与全省农业发展“接二连三”利益链延长的趋势相矛盾,这将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差、农民增收难,进而影响产业扶贫成效。
(四)单一融资模式(政府)与产业扶贫较大资金需求的矛盾
赣南老区产业扶贫资金需求较大,而贫困农户自身发展产业资金有限,融资渠道因缺乏必要的担保物而受阻,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扶贫龙头企业发展。自2012年以来,虽然赣州市连续3年每年投入1.8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但仍然是杯水车薪。仅靠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的传统的单一扶贫融资模式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产业扶贫的推进。
四 破解路径
(一)产业选择与当地规划、资源特色相统一
从区域资源环境实际出发,制订产业扶贫规划,把产业扶贫纳入“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充分发挥帮扶地区的区位优势、生态和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农林牧渔、农工旅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开发销售优质脐橙、油茶、甜叶菊、蔬菜等特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产品等,并将优质品牌农产品推向市场;发展高附加值的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链条”与“生态链条”耦合统一
赣南老区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突显,环境破坏必然影响农产品质量及产出水平。为此,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把产业链与生态链有机统一起来,借鉴贵州“草地畜牧业与石漠化治理”结合的晴隆模式,云南丽江“美丽种籽”保护生物多样性扶贫模式,按照生态修复与农业种养方式转变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赣南特色的“猪-沼-果”等生态、循环、低碳农业模式,加快发展油茶等具有生态功能性的农林产业,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实现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扶贫互相促进,从而达到良好的耦合效果。
(三)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利益相统一
一是加大力度培育与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合理的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鼓励和引导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吸纳农村就业人口比例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产业扶贫综合示范园区与整村推进对接、扶贫产品推广中心与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对接。二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贫困农户联合起来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参与式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三者深度融合,让农户分享“接二连三”链条增值效益,促农户增收、脱贫致富。
(四)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与金融扶贫创新相统一
一是加大政府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受发展环境的限制,短期内很难有大量的商业性资金进入赣南老区,需要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和各种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以缓解产业扶贫资金的“瓶颈”制约。二是大力推进金融、工商资本支持产业扶贫。发挥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撬动功效,促进金融、工商资本支持产业扶贫,把产业链向农村延伸。三是创新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建立财政性贷款担保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农户贷款缺乏担保的问题;建立金融对口援助扶贫机制,提高扶贫贷款贴息率,延长补贴时间;建立扶贫风险机制,把扶贫产业纳入商业保险,并对保费进行补贴。
(五)产业科技带动与技术创新推广相统一
一是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广优良品种,并通过其辐射带动,促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建立贫困村科技服务站。以科技示范户、科技种养能人、农业技术员为主体,组织成立技术经济服务站,建立科技电子信息、“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一体化服务。三是创新农村科技培训。充分利用农村设施以及现实条件,以通俗化的语言、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为产业科技扶贫提供更多合格的劳动者、职业农民,配合基础教育,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
(六)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统一
地区经济发展是扶贫开发的基础,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扶贫体系。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把赣南建成世界优质脐橙、油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积极利用稀土、钨等战略性资源,建设国家一流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稀土、钨金属产业集群及研发创新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摇篮、客家文化、东江探源等“红、古、绿”特色旅游产业,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适应“互联网+”发展,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融合,在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与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融为一体,实现赣南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 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 胡振光、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4期。
[3] 王振颐:《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耦合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4] 张慧君:《赣南苏区产业扶贫的“新结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33期。
[5] 章康华:《创新产业扶贫方式 提高产业扶贫效果》,《老区建设》2014年第15期。
[6] 冬唯:《以“产业扶贫”破解天津市贫困乡村造血难题》,《中国商贸》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