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教育:中国特色与本土化风格的实习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组工作报告

这个小组是由我和L社工一起组织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军休干部树立信心,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具体来说,前两次活动是由我策划并组织实施的,L社工为协助者,后两次则由L社工设计实施,我作为协助者参与其中。

一、小组服务计划

(一)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我很棒”发展小组

活动日期: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18日

活动时间:下午3: 00~4: 00

活动地点:军休所小会议室

活动小组对象:军休干部及其家属

小组人数:8人

小组特征:发展性小组

小组次数:4次

组员招募:一是在所里的宣传栏发布招募通知,二是打电话定向邀请。

(二)小组目标

总体目标:接纳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重构生命的意义。

具体目标:通过与有相同经历的组员相互交流,了解他们当下一些困难的解决方法,缓解组员的焦虑情绪;通过参与活动,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衰老;在活动中,增加组员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相互鼓励,树立信心。

督导回复:目标需要更具体一些,应该是可完成、可观测、可测量的。认真地思考一下怎样将目标更量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理论指导

1.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于美国,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勒温提出场论(Field Theory),他认为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随着动力场的千变万化,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团队的力量可以使他们: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互助,力使小组成功;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协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Slavin, R. E. , “Cooperative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eh 150(1980): 315.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看协作学习,其核心是小组“相互团结”,成员的相互依靠使他们“互勉、互助和互爱”,这里除了增进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外,从特征角度看主要是增进组员之间的“情感”,黄荣怀、刘黄玲子:《协作学习的系统观》,《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1期。建立朋辈群体互助支持网络。

2.经验学习法

经验学习法,又称“发现式学习”、“体验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它是历奇为本辅导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先由组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经验学习法的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经验学习法的四阶段

(四)活动内容

第一节 军队集合令

第二节 我的光荣岁月

第三节 我最棒

第四节 结束是新的开始

(五)预计困难及应对措施

二、小组服务实施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三、总结评估

(一)评估方法

(1)观察法。主要是通过社工观察组员在小组中的表现,了解组员是否投入、组员对这个活动有没有兴趣、在讨论中有没有积极参与等。还有观察每次组员的出席率,如果有组员缺席,询问他们不来的原因,是活动内容不够有吸引力还是组员自身的问题。

(2)问卷法。在小组开始前和小组结束后分别让组员填一份有关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方面的问卷,作为前测和后测,了解组员通过参加小组获得了哪些改变。此外,活动结束后,邀请组员填写一份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表,了解服务对象对小组的开展和社工的表现是否满意、服务成效如何等。

督导回复:通过评估,尤其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前后测评估,你有哪些发现?对于这些发现你是怎么看待的?服务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焦点小组访谈法。在小组活动最后一节,社工邀请组员一起分享,询问服务对象在小组中的收获以及对小组活动方面还有对社工的意见、建议,便于我们查漏补缺、及时修正。

(二)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本次小组的目标基本达成。组员通过参与小组活动,意识到了自己的优点,特别是在“谁是我”和“优点轰炸”的环节中,组员了解了自己的优点(智慧、有胆量、以身作则、助人为乐、认真……),自信心被唤醒了!另外,组员通过寻找梦想以及与人交流的一些训练,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有组员表示小组活动确实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再者,在小组活动中,组员们互动交流、互助协作,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相互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督导回复:这些都是组员的收获和成长。通过这次小组活动,尤其是你作为主持社工和助理社工有什么收获?这两个角色有哪些不同?社工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在小组中是如何体现的?小组的专业性在哪儿?)

四、专业反思

(一)活动成效

此次小组共为四节,内容包括让组员了解同伴力量的“军队集合令”、找回自己最初梦想的“找回梦想”、发现自己优点认清自己的“我最棒”,以及帮助组员建立自信心并乐观面对生活的“结束是新的开始”。每一节的目标和内容都很清晰明确,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小组的内容和形式以游戏、分享和主题活动为主,比较契合组员的需求和特点,特别是一些有趣的主题活动激发了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小组的分享环节更是激起了大家分享的热情。小组成员纷纷表示从中得到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收获特别大。此外,一些游戏和分享环节也为小组成员们发表观点、展示特长和收获乐趣提供了平台,得到了组员的肯定和喜爱。

但遗憾的是,有些游戏的设置可能也会让有些组员觉得无聊,没太有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鼓励组员一起来设计感兴趣的游戏。

督导回复:很好的想法,让组员一起设计游戏,可以帮助组员提升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组员的自信心。)

社工为组员设计了评估反思表,每节活动后就自己的能力、信心、投入感、开心程度、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和整体的表现做一个打分,但这个操作起来还有所欠缺。还可以在反思表上让组员写下最满意自己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组员才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参与活动的表现,包括优点和缺陷,让社工更好地了解组员的发展状况。

督导回复:这个设计不错,每次活动结束后组员的反馈如何?对你们改进服务有哪些帮助?)

(二)社工角色的扮演

社工在这个小组中扮演了组织者、辅导者、协助者和引导者等角色。在小组没有正式开始之前负责小组的筹备;在小组初期,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负责帮助成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相互理解,澄清小组目标并促进小组规范和结构的形成等;在小组中期,更多的是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倾听组员的声音、观察组员的发展变化,协助组员参与和分享;在小组后期,主要是关注小组的凝聚力,引导组员积极参与,促进小组目标的达成。

督导回复:建议看一些书,熟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思考一下除了你指出的这几个角色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角色,支持者?指导者?沟通者?……)

在筹备过程中,社工应积极与军休所里的工作人员联系,如准备招募小组成员、安排活动场地。在小组初期,社工注意用适合的方式引导组员认识小组、关注小组,在小组初步建构中互动相识,认同小组。在小组中期,社工应注意观察、引导组员参与活动,积极分享。在小组后期,社工致力于带领组员回顾小组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收获。

(三)遇到的困难

小组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时间上的安排。小组一共有四次活动,每次活动计划1个小时,但具体到每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些环节时间不好把握,经常超时。二是小组成员的流失和变化。在小组的过程中,有的组员不能保证每次都按时来参加活动,还有一些老干部因为对活动比较好奇,想临时加进来,这对于小组整体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有时组员的兴趣点往往会停留在游戏而不是分享上面,所以造成成效没有预期那么明显。

(四)跟进和建议

汇总小组成员的经验,做好总结,跟进小组成员的发展状况,在适当的时候召集组员提供他们需要的活动。还有在时间安排上,应吸取这次小组的教训,在活动中注意时间的把握,增加组员分享环节的时间,保证小组的分享时间和效果。此外,在小组成员招募时,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同时,在小组成员变动(新成员加入或成员离开)时做好澄清和解释的工作。

五、督导建议

总体上来看,该小组开展得还是挺不错的,每次活动安排都很不错,尤其是每个小环节的目标设置都很详细,便于把握,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需要思考的是,在小组活动中,社工价值观体现在哪里?社工专业方法的运用体现得还不是很清晰,要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增加专业性的思考,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