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激情——脱口秀感染力的源头
诗人阿米尔曾说,“没有激情,人只不过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就像火石,在它能够发出火星之前等待着铁的撞击。”脱口秀尤其需要激情,它是感染力的源头。富有激情的脱口秀,总是能带给观众很大的鼓舞和震撼。因为这种慷慨陈词的表达方式,既感动了自己,也容易感染别人,调动别人的情绪,激发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自信是脱口秀的首要前提
脱口秀,主要是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思想,没有足够的自信,显然是不行的。自己都不相信、不认可自己的话,观众怎么可能肯定和认同呢!
生活中,很多人在当众说话时都没有足够的自信。这种缺乏自信的现象,在脱口秀这类即兴表达方式中尤其常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怯场。根据心理学的定义,怯场,是对公共演讲的恐惧。它是众多的心理恐惧症(焦虑症)之一,主要表现有:在要演讲之前(甚至在想象要演讲之前)极度焦虑和恐慌;采取各种手段回避遭遇集体注意力的场合;在演讲之前出现具体的生理反应,如出汗、心跳加快、肠胃不适,等等。
对于怯场,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那些个别职业的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事实上,无论是职场求职、销售推广,还是登台发言,都离不开当众说话,都要当众用准确而自信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例如,企业管理者就经常需要演说,无论是面对公司员工、生意伙伴还是投资者,公众演说都是最快、最有效的宣传公司、产品以及个人思想观点、人格魅力的方法。
马云的成功和他“自信的说”是分不开的。他的演讲极富气场,只要一开口仿佛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过去,都愿意相信他、跟随他。
1999年2月,马云在杭州湖畔家园的家中召开阿里巴巴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
按照惯例,会议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会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尽管只有50万元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机器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
马云不断地激励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阿里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
马云的口才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公司同事、企业家同行,还是跨界的主持人、政治文化界的各类知名人士,无不对此表示佩服。马云的口才,固然与他的语言技巧分不开,但最主要的,还是源于他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
他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自恋,更不是夸夸其谈的忽悠,而是对自己所坚持的事业和梦想的自信心。曾有一个观众在节目中问他,很多人觉得他很会忽悠人,比如当初的“十八罗汉”之一蔡崇信,放弃年薪近百万美金的薪水,跟他一起创业领500元的月工资。马云说,他这不是忽悠,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让别人相信。他是自己相信,让别人也相信。
1995年,马云投身互联网并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曾被当成骗子。当他说要在5年内使阿里巴巴打入世界互联网前十强时,人们认为是忽悠人。他的很多言论在当时都被认为是梦话,而恰恰是这些别人觉得不可能做成的事,被这个身材矮小却充满激情的男人干成了!时至今日,马云回想起当初的经历时,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对最初梦想的信心和坚持。
这就是马云的自信。身边的同事评价他,无论从言语还是神情,马云总能给人强烈的信心。这种自信也是马云作为一个演讲者、一个领导者所具备的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更是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自信,是演说成败的关键,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自信,可以坚定演说者的意志,可以充分发挥演说者的创造性,让其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随机应变。
演说过程中,自信心强,会减轻心理负担,精力更加充沛,思维更加活跃,易于触发创造性思维,左右逢源,能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自信心强,对演说者的力量、气质、风度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更自信地去演说、去脱口秀呢?在克服腼腆胆小的性格缺陷、内向自弃的心理问题之后,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改善演说技巧。
1.在等待上场的时候,静静地拉紧、放松手或腿部肌肉。这会帮助释放多余的肾上腺素,减缓紧张感。
2.演讲前慢慢深吸几口气。深吸气可以帮助打破紧张周期,使紧张的神经平静下来。
3.着重准备演讲的引言部分。研究表明,演讲开始三十秒后,演讲者的紧张情绪会得到大幅度的缓解。一旦完成引言部分,剩下的航程会更加一帆风顺。
4.将注意力集中在与观众思想的交流上。倘若演讲者完全沉浸于演讲之中,观众也会如此。
脱口秀能力是可以练出来的。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说错话,上台发言10句,9句会说错,意见总是不被认同,一天到晚被拒绝,说话没自信也没特色,让人听不下去……其实,魅力脱口秀并不难,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足够熟悉的内容,再加上自信的表达,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感染听众
无论是说话、演讲还是脱口秀,都是在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平时的沟通交谈,我们可以语速平缓,徐徐道来,但是演讲或脱口秀之类的说话,则要恰到好处地释放自己的激情,展现自己的情怀,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听众,调动听众的情绪,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美国企业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美国第一位黑人亿万富翁、“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就很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展现真实自我的同时,获得观众的认同。
众所周知,奥普拉是个不拘一格的主持人。与普通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同,她打破了媒体的传统常规,带给观众欢笑。她这种非凡的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媒体中尤其罕见。
奥普拉出神入化的情感导向能力,使得她可以得心应手地驾驭观众的情绪。她在脱口秀上的驾驭能力,甚至被称为娱乐圈之谜,还有专门的大学开办研究“奥普拉成功的秘诀”的课程。
奥普拉那磁铁般的驾驭能力,来源于她的“敏感力”和“情绪力”,而不是她的歌声和舞蹈。当她高兴时,观众会同她一起高声欢笑;当她哭泣时,观众往往也会受到感染,与她一起悲伤而不能自已。她在释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在带动着观众的情绪。
一位支持奥普拉20多年的老观众曾这样评价奥普拉的情绪掌控能力:“她的情感脉络让人捉摸得到,我想她巨大的吸引力便是,她像我们其他人一样脆弱。”
无论是主持还是演说,都要有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先投入真情实感,才能喜怒哀乐分明,语言绘声绘色,从而在内心真正感染观众,达到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有情感呢?有人说,声音大一定有情感。的确,这种歇斯底里式的演讲从表面上看确实富有激情,但是激情最终应该是来自内心的。所以,是否有情感,除了声音大小,还应该依靠演说者的表情、声调、投入程度等。
如果一个演说者真正地投入到一场演说中,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演讲一定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样的情感也必定会调动起演说者全身的力量,从表情到语调再到肢体语言,无不令人动容。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数以百计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对此重大灾难做出了及时有效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声泪俱下,有些甚至在电视直播中哽咽失声。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男主播赵普在5月14日中午直播“抗震救灾”新闻时,得知一位在现场抢救伤员的护士长,自己的孩子也被埋在倒塌的教学楼废墟下杳无音信,而她却依然尽全力忙碌在抢救伤员的第一线。赵普在说完“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后,双眼浸满泪水,声音两次哽咽并停顿数秒。这个画面让所有正在观看新闻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面对赵普的这一“失误”,观众不仅没有批评,反而给予了更多的理解与认可。这段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赞许声此起彼伏。其中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主播,新闻也是有感情的!(如果)在这样的灾情和画面前,主持人完全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冷漠地发表评论,我们还用看他的电视直播吗?”
应该说,赵普的行为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真实情感的流露,他同时也是在用一颗真诚的心把信息以及对信息的感受传递给受众。
对同一件事或新闻的报道和叙述,演说者不同的情感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演说者投入全部精力主持、采访或者演说时,他的喜怒哀乐都是情不自禁的流露,绝不掺杂任何造作的成分。只有这样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最能够打动观众。否则,任何不真实的情感表达都会被观众识破,矫饰的情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到欢迎。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演说富有情感,并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得到受众的肯定呢?
奥普拉说,正常的人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要想与别人沟通,恰当地释放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参与性
以演说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去和受众交流,参与的程度越高,所表达的情感就越浓,也越容易打动受众。
二、依附性
演说者的情感不能独立存在,它依附于演说活动、内容等本身,如果没有编辑、采访等一系列手段,演说者的情感也就无从表达。
三、多样性
演说者的情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要根据活动、内容等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
四、双重性
演说者出现在受众面前,以独立的思想意识和感受去引导和主持。但是,切忌为所欲为,言所欲言,其情感态度必须遵循内容本身的要求。
五、适度性
一个演说者面对世情百态,是弘扬、容纳,还是抵制;是肯定,还是否定;是热情温和,还是冷淡沉默;是激动歌颂,还是麻木不仁……表现的是什么态度和情感,提倡的是什么样的风气,都要把握好分寸。如果没有这个尺度,在演说过程中就容易偏颇或过激,甚至出现严重失误。
总之,人的情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当演说者置身于热烈的场合时,情感会更加富于变化,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丰富多彩的情感影响着受众。所以,每个演说者都应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自信地展现自我,用自己美好的情感去感染别人。
列夫·托尔斯泰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的确,人们还是喜欢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人,那些能够真正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情绪的人。该痛苦时痛苦,该快乐时快乐,该欢笑时欢笑,该哭泣时哭泣……只有如此,当别人与你交流时,才会体会到一种真诚,从而更加信任你、认同你,而这也正是打动人心的秘密。
慷慨激昂的脱口秀,最能引发共鸣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激昂,感人肺腑,一行人洒泪告别。
这就是“慷慨激昂”的典故。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慷慨激昂,主要是指一个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内心情感处于一个热烈的迸发状态。
现今生活中,很多陈述、演讲、辩论等,通常都以慷慨激昂这种充满激情的情感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这种慷慨陈词的方式,表达有力,既感动自己,也容易感染别人,激发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
例如,中学教材上就有一篇世界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是美国黑人马丁·路德·金关于争取黑人民族平等权利的演讲,话题真实沉重,发人深思;内容简洁精炼,直抵痛处;演讲情感饱满,慷慨激昂,引发无数人共鸣。以下节选一部分: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仍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
《我有一个梦想》发表于1963年8月28日,当时,马丁·路德·金为了争取民权,组织25万黑人“向华盛顿进军”,在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盛大集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演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赢得了无数人的支持,对美国甚至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深受震动,极力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从法律上正式结束了美国黑人被歧视的地位。而马丁·路德·金本人,也于第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史上最年轻的一位获奖者。
2013年8月28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在马丁·路德·金当年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台阶上讲话,以此纪念该演讲发表50周年。
奥巴马在讲话中谈论了“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大游行以来的半个世纪美国发生的变化,说那次大游行以亚特兰大牧师、民权运动标志人物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让整个运动达到了高潮。
这就是语言和口才的力量。马丁·路德·金至死都在为黑人民权而抗争,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人类伟大的事业。毫无疑问,对于自己毕生的事业,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是饱蘸深情的;也可以想象,当时台上的他,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他的这种精神和意志,又何止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因为他的语言、他的演说,直击心灵,获得了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认同感。
一个人的思想和观点是最难改变的,如果通过自己说的话对他人的思想和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认同感,就算相当成功了。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现在很多人在演说中经常出现自娱自乐的毛病,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就是一人饮酒醉的“自嗨”型,以为自己说得慷慨激昂,别人必定也感动得热血沸腾。殊不知,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别人真把他的演说当作是一场“秀”了。
那么,怎样才能在慷慨激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观众的认同感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走心。要通过内心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达到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才能从根本上获得观众的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脱口秀”。浮于表面的夸张造作的表情和情绪,不仅不会获得观众的认同,甚至会遭受反感。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空前自由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和方式来表现自己。但要知道,这只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你真要表达自己,要“秀”自己,还是要获得尽可能多的认同感,这样,你的“秀”才能真正成为被观众接受和肯定的“脱口秀”。
脱口秀语言,以诚挚和炽热为先
语言是决定演说成败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最能抓住听众的心,最能打动听众呢?
鲁迅先生认为,作文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就是说好的语言要质朴,有真情实感。质朴无华是一种本色、平淡的美。在脱口秀中使用质朴、真诚、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能给人自然、平易的美感,从而更容易打动听众,产生共鸣。
2008年11月5日,成功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奥巴马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举行盛大集会,发表以“美国的变革”为主题的获胜演说。他表示,美国迎来变革时代,并且呼吁美国人民团结起来。演讲中,奥巴马反复说到美国的信条“yes, we can”,诚挚而热烈,深深地打动了现场和全美甚至全世界的听众。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真诚,演说、脱口秀更是如此。
演说者要用最诚挚、最炽热的语言来“演”和“说”,不仅要对听众进行语言上的真实陈述,还要对听众进行情绪的感染。只有这样,才能先让自己具有丰富、真诚而炽热的情感,并由此将这种情感倾注到自己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中去,同时借助情感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自己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最终取得演说的成功。
例如,《选择与命运》这篇演讲文稿: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当家家点燃鞭炮准备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家却陷入人生最黑暗的困境。那年,由于生意失败,债台高筑,躲在家不敢出门,没钱,买不起一点像样的礼物送给母亲。母亲看到家里凄凄惨惨的,禁不住流泪了。
家里冷冷清清,一家人都默不作声,仿佛有根鞭子在抽打着我的心。我的心在流血。想不到堂堂七尺男儿汉,不缺胳膊不少腿,竟然会活到这种境地。我欲哭无泪,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但是,我没有绝望,有一个声音在我内心深处呐喊:“你就是这等货色?你就心安理得接受这种现实吗?你就拿不出一点办法来改变这种命运吗?不!绝不!绝对不!”
黑夜降临的时候,我整理好衣服,把母亲扶到上座,倒了一碗白开水,恭恭敬敬地献上。然后,我在母亲面前跪下:“妈妈,您把我养大,儿子拿不出值钱的东西来孝敬您,这一碗白开水,请您喝了吧!这是儿子献给您的一点心意!”
看着母亲喝白开水,我终于忍不住哭了。我抹去泪水,大吼一声:“明年如果我还是这样子,我将誓不为人,永不还乡!”
我请母亲作证!我请苍天作证!我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作证!
三天后,在一个灰蒙蒙、冷凄凄的早上,我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江西。一路上,我默默地立下誓言:我要找回我自己!我要找回一个男子汉的荣誉和尊严!我要奋斗!我要成功!
……
作者真情的流露,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感染了所有听众的情绪。
现实生活中,爱与恨、荣与辱、情与仇等这些互相对立的情感往往是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刺激的外界因素,如果在演说中把它作为动情点,用诚挚和炽热的语言表现出来,就会使听众产生强烈的精神激发性和巨大的现实感染力,从而在内心为之动容。这样的演说,这样的脱口秀,无疑就是成功的。
脱口秀中,最动人、最有魅力的语言往往就是那些生活白话,最具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生动活泼的生活话语,它能以新鲜性和趣味性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奋。精彩简短的即兴讲话,往往更能显示出美感和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不会让听众滋生厌烦情绪而破坏演说氛围。精炼、真实、诚挚的语言,才是真正的炉火纯青的脱口秀真谛。
声情并茂的脱口秀,最有号召力
真正会讲话的人,会演说、会脱口秀的人,都是真正聪明的智者,因为他们往往具有过人的智商和情商,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他们具有敏捷的思维,能轻松洞悉人的心理,这使得他们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就能对人产生强大的号召力。
的确,想要打动听众的心,就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情感,做到声情并茂。如果你的语言干巴巴的,一点感情色彩都没有,别人也就不会从你那里受到感染。当演讲没有了吸引力,效果必然也不会好的。
生动形象、声情并茂是演讲语言的翅膀。语言的生动并不完全依赖于形象,但语言的形象必然会带来生动。
身为业内外公认的老戏骨,濮存昕老师不仅注重自我艺术的表达,更是倡导“回归匠心,求真唯上”的艺术创作理念。他的话剧表演,尤其是诗歌朗诵,广为人知,深受喜爱,可以说是声情并茂的典范。
2014年,一些地方的教科书删除古代经典诗词引发热议。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场为古诗词正名的《唐宋名篇朗诵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上演,古典诗词的魅力再度焕发出引人注目的光彩。
濮存昕的《将进酒》最先开演。他朗诵《将进酒》已入化境,其节奏、重读、神态娴熟无比,舞台上已不是在表演,而成为自然流露。濮存昕用声音开了一场“以酒会友”的聚会。李白当年在宴席上以此诗为自己代言,感慨人生,舞台上濮存昕则为李白代言,活化了数百年前李白潇洒酣畅、豪情万丈地在宴席上巨人式感伤抒发的情景。
在“人生得意须尽欢”时,现场交响乐团的弦乐与管乐对唱,濮存昕表情松弛、眼神睥睨、声音超脱;而在“会须一饮三百杯”时,濮存昕已显醉态;至结尾处“与尔同销万古愁”时,他已声音飘忽、摇头晃脑,活化了酒仙李白的醉酒狂歌之态。艺术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濮存昕巧妙地把握了这个平衡,在半醉半醒间把观众也都陶醉了。
以濮存昕为代表的几位著名艺术家,对中华民族文化之高峰的唐宋名篇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崇敬,所以朗诵的情感才如此声情并茂,感动人心。演出中,古典诗词朗诵与现代交响乐的巧妙融合,使得远古的经典诗词有了时代的风采,丰富了舞台内涵。几位艺术家各具特色的“声音”,也让人感受到他们“源于文心和生活积累的艺术声音的魅力”。
演说和脱口秀,同诗歌朗诵一样,都讲求声情并茂,只不过朗诵节奏平缓一些,脱口秀紧凑一些。
一场声情并茂的成功演说需要“演”与“说”的有效结合,顾名思义,“说”就是我们发出的声音,“演”当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现场表现,包含手势、衣着、眼神等方面的态势语,这些部分组合得恰到好处的演说,就是一场成功的演说。
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做到声情并茂,增强语言的感召力呢?
一、“声”的要点
声情并茂中的“声”,要做到“三要”:气要通,即气息要通;声要悦,即声音悦耳;字要清,即吐字清晰明白。
(1)气要通。气、声、字,这三者中,气是前提。气者,声之帅也。气息不通畅,声音就容易嘶哑,吐字也不清楚。
(2)声要悦。因为人的声带条件不一样,不可能个个声如洪钟,但是通过训练,可以做到气息通畅,让声音锦上添花,听起来更悦耳、舒展、优美。我们见过有的人说话的时侯,脖子上青筋暴起,声音嘶哑,这些都属于用气发声方法不正确,气息不通畅造成的。这样的人讲话时,听起来不悦耳,就会影响讲话的效果。
(3)字要清。讲话时,不要求字正腔圆,但要做到吐字清晰;不要求像播音员一样标准,但要让听众不用费力就能听明白意思。
一位领导到广东某地视察。上了游船,当地的镇委书记说:“坐在床头看娇妻,越看越美丽。”领导一听,什么乱七八糟的,后来一解释,误会了,原来是发音不准,说的是:“坐在船头看郊区,越看越美丽。”一会儿,又请领导吃西瓜,“首长,您吃大便,我吃小便。”领导一听,勃然变色。一解释,又误会了,原来把“大片”说成了“大便”,把“小片”说成了“小便”。
还曾有某电视台的主持人前后鼻音不分,把“不信”说出“不幸”,把“民心”说成“明星”,在观众中留下了笑柄。
像这种语音不清造成的歧义,闹出笑话,就是我们在讲话时一定要避免的。讲话中语音不标准不必苛求,但造成语言的歧义,闹出笑话来,这语音就不过关了。
二、“情”的要点
声情并茂中的“情”,其实就是讲话的吸引力。讲话者的语音能紧紧地抓住你的耳朵,讲话者的表情手势能紧紧抓住你的眼球。情,其实就是讲话的感染力,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紧张,让你兴奋。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战争电影的战前动员令,这些情感鲜明的战前宣言,有极强的号召力,听了让人热血沸腾,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争先杀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名将乔治·巴顿就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战前动员令:
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巴顿将军是出了名的脏话演说家,但是脏话说得很有水平,很有气势,号召力和感染力极强。这就是因为演说者本人投入了真情实感,也让听众为之动情。
语言大师老舍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的好呢?这是无可分离的统一的东西。”由此可见,要想达到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的境界,仅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通俗易懂是远远不够的。准确地阐述真理,栩栩如生地描写事物,离不开语言的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