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山水田园闲适之情

唐诗宋词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灿烂的瑰宝,东晋陶渊明等诗人形成田园诗派,南朝谢灵运等诗人形成南朝诗派,以田园、山水为审美对象,用细腻的文笔赞美了大自然的如画美景。后人称其诗派为山水田园派。

你可能读过唐朝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朝苏轼的“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过,你可知这些流芳百世的诗词背后的故事?在品味诗词之余,了解诗词背后的趣闻轶事,更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美名“诗仙”的李白,曾为汪伦赋写一首《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饱含诗人怀友之情。不过,你可能想象不到,其实李白和汪伦竟是在一句玩笑中成为好朋友的。“此地有十里桃花,此地有万家酒店”,这句玩笑话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

“可怜日暮嫣香落”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南园①十三首(其一)

【唐】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②越女③腮。

可怜日暮嫣香④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诗文注释】

①南园:园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

②小白长红:指花有大有小,五颜六色。

③越女:即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④嫣香:娇艳芳香,这里指花。

《南园十三首》是作者李贺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本文选自第一首,是一篇感慨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小诗。

诗歌的前两句写花开的景象。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南园里也是百花竞艳。“花枝草蔓”概括了南园里所有的花,其中“花枝”指木本花卉,作高昂状;而“草蔓”指草本花卉,作低垂状。前者刚劲,后者柔婉,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凸显了百花齐放的艳丽多姿。第二句中“小白长红”描绘出花朵的颜色是红多白少,而后运用拟人的手法,形容花像美女的面颊,既彰显了百花的妩媚之态,又让人觉得百花在争艳时如同美女一样精神有加。

诗歌的后两句则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写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景象。日上中天之时,眼前一片姹紫嫣红,让人流连忘返;而等到日暮时分,百花的娇艳芳香不再,只剩满地凋零的落红,真是惹人“可怜”。“可怜”二字本是对百花残败景象的惋惜之情,然而作者还加入了自伤自悼的伤情。当时作者不过二十多岁,正是期望大展宏图的时期,然而求仕无望、怀才不遇,犹如盛开之花无人赏识,岂不“可怜”?末句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花落花飞的无奈之举,也是暗含作者对自己只能空等风华凋谢的感伤之情。而以花代人的描写手法,更增加了辛酸悲苦的氛围与情怀。

作者在《南园十三首》中,或写景或抒情,表面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实则表达出对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伤之情。那么,在这年轻有为的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背后辛酸,以致让作者归乡甚早?

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贺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的一个破落贵族之家,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大郑王李亮,为唐宗室的远支。由于武则天执政时,大肆杀戮高祖子孙,因而到李贺父亲李晋肃这一代时,可谓是世远名微了,在家道中落的环境中,只好隐居昌谷。

尽管世远名微,尽管家道中落,但却是李唐后裔,因而李贺对此十分自豪,并常常自称“王孙”,而在他的介绍和诗歌中,也常常看到“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等诗句。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可谓是漂泊一生,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后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有一女两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更加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只好外出谋生,以求温饱。李贺曾在《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中写道:“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悲苦凄凉之意,可见一斑。

李贺相貌特征明显,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但才思聪慧,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成《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甚为吃惊,而李贺凭此名扬京洛。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贺日益刻苦,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李商隐曾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李贺时年十五岁,却已是誉满京华,与当时名家李益齐名。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李贺时年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中风)继位,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威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也就此宣告失败。次年,顺宗因病而亡。当时,如刘禹锡、柳宗元等文人在诗文中多有影射,称顺宗是遇害而死,而非病故。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作《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作《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又听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前往拜见。早年间,李贺因提笔写就《高轩过》一诗而被韩愈与皇甫湜赏识;但年未弱冠之际,因遭父丧而服丧三年,故而直到元和五年(公元810年),韩愈才写书信给李贺,劝说其参加科举,以振家声。同年初冬,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一诗,并一举得中,年底即赴长安参加进士科考。然而,有人妒忌李贺的才华,四处散播流言蜚语,说李贺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同音,故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尽管韩愈以“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但终究是无可奈何,李贺愤而离院。

同年,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作诗《燕河南府秀才》,其中有这样两句:“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诗人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并以此来劝勉当下考生。

没有参加进士考试,意味着并不能有机会入朝为官,这对有理想有抱负的李贺来说打击很大。因而,当年愤然离开,回到家乡昌谷后,他写下了很多愤慨的诗歌,其中就包括《南园十三首》的部分篇章。

次年,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五月,或是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或是因为韩愈的多加褒奖,李贺重返长安,经考核任奉礼郎,从九品。自此,李贺开始了长达3年的“牢落长安”之路。为何说是“牢落长安”?因为3年为官期间,李贺亲身经历、目睹了诸多的朝事与民生,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际,对社会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尽管过着“憔悴如刍狗”的不如意生活,但他却创作了一系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的名篇。而这一时期写作的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也为他奠定了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李贺告病回昌谷休养。但不甘沉沦的他,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却以无果而归。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之后在友人张彻的荐举下,又做了3年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李贺告病归乡。不久后,病逝于昌谷故居,时年仅二十七岁。

“何时收拾耦耕身”中的“耦耕”指的是谁?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其五)

【宋】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③。使君元是④此中人。

【诗文注释】

①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②耦(ǒu)耕(gēng):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③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薰:香草名。

④元是:即“原是”。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当时作者苏轼任职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因此,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苏轼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并于途中作有一组《浣溪沙》,描写了谢雨途中见闻和清新浓郁的村野风光。

本文选自组词的第五首,以清丽的词句描写了雨后的农村风光,欣喜之余,表达出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

词的上阕以景起笔,“软草”“平莎”“轻沙”“无尘”表现出雨后乡村独特的宜人气息;而这种“草平沙轻”“走马无尘”的生活,正是当下混沌的政治世界之外难觅的一处静谧之地,令人心生向往,更何况早有归隐之意的苏轼。但奈何身为州官,还将继续为朝廷“耦耕”,夙愿何时了却,作者不禁感叹:不知要等到何时呢?!

词的下阕仍是以景起笔,上阕主写雨后乡村的清新之意,而下阕则转写田间风光。雨过天晴,阳光洒在桑麻上残留的雨滴时,映入眼帘的是光彩四射;以“泼”字形容日光,既符合光照的特性,又显得生动形象。而后,作者从视觉转向嗅觉,清风吹过,蒿艾的香气愈加浓郁,惹人陶醉。两种感官的结合描述,表达出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与向往之情,为后文抒发“使君元是此中人”做了铺垫。而末句的点睛之笔,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进一步深化。由此可见,作者本就对归隐田园心生情意,而雨后清新、轻松的田园,更增加了作者隐居的念想。

苏轼将自己仕途多年比作“耦耕身”,那么,这一词语是出自何处呢?

耦耕,指两人并肩而耕,典出《论语·微子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从旁经过,让子路前去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长沮再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回答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社会纷乱如同洪水一般,四处弥漫,你们和谁一起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桀溺又继续不停地耕作农活了。子路回来后把情况诉说给孔子。孔子失望地说道:“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居共处的,如果不与世上的人们打交道,又将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真的太平无事,我就不会与你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论语·微子篇》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与道家不同,儒家不提倡消极避世,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先驱,也是如此身体力行的,所以他才会与弟子四处游历,呼吁人人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为社会改革而努力。

“问津”在本文中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孔子与弟子们将要前往的自然渡口,其二则是指人生道路上的选择。显而易见,长沮、桀溺是隐居之士的代表,他们厌倦世俗的争斗与黑暗,选择躬耕陇亩的闲适之情。

然而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则是以“仁者爱人”为立场,要有为世、为国、为民而忧的胸襟,并脚踏实地去践行。因此,孔子才会对耦耕的长沮、桀溺等隐士失望,并感叹说:人与虫鱼鸟兽是不能合群共居的,离开了社会就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就会失去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而如果人人都是这样,社会将不复存焉。因此,孔子才会带领弟子们一同游历各国,并努力劝说世人,将人们从动乱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前后两者对比,可见孔子尽管四处碰壁,却仍旧不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世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了儒家心忧天下、救民于火的可贵胸襟。

“秋水共长天一色”竟然一字千金?

滕王阁序(节选)

【唐】王勃

披绣闼①,俯雕甍②,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③其骇瞩。闾阎④扑地,钟鸣鼎食⑤之家;舸舰⑥弥津,青雀黄龙⑦之舳⑧。云销雨霁⑨,彩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k。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m之浦n。

【诗文注释】

①绣闼(tà):绘饰华美的门。

②雕甍(méng):雕饰华美的屋脊。

③纡:迂回曲折。

④闾阎(lǘ yán):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⑤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因而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⑥舸(gě):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⑦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有作鸟头型、龙头型。

⑧舳(zhú):通“轴”,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⑨霁(jì):雨过天晴。

⑩彩:日光。

k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l彭蠡(lǐ):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m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n浦:水边、岸边。

滕王阁坐落于南昌赣江东岸,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本文是节选其中包含人们广为称颂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一段,描绘出了鄱阳湖上和谐秀美的景色。

作者站在楼上眺望:先是俯视眼前雕饰华美的屋脊,然后由近及远,望见辽阔的山原、迂回的河流湖泊,这番波澜壮阔的景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而后作者的视线又转回近处,望向江畔的渡口,只见青雀形、黄龙形船头的船只布满渡口。最后作者自下而上,纵观整个鄱阳湖:雨过天晴,阳光普照,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与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忽然传来渔人的歌声,响彻整个鄱阳湖,而寒冷的湿气似乎惊吓到了南飞的大雁,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本段结尾描绘出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秋江晚景图,实则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作者以“孤鹜”“寒雁”自比,似是在顾影伤怀,但却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声断衡阳之浦”,可见他更醉心于这种静谧和谐的大自然中,因为宁静方能致远,而且朦胧中又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表现出作者穷且益坚的豁达豪迈精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序》中千古称颂的名句,相传都督阎某闻此句矍然而起,说道:“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而《滕王阁序》全篇的结尾还附有《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关于这首《滕王阁诗》,还流传有一个“一字千金”的故事。

相传,王勃于重九之日赶到南昌,恰逢洪都府阎都督在滕王阁设宴,遍请名儒。阎公对诸儒道:“帝子旧阁,洪都绝景,在座诸公,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

原来,阎公女婿吴子章事先知晓此事,早已备好序文,因而在座名儒均是假装不敢轻受,只一心要推让给吴子章好让阎公翁婿得以名利双收。然而当时王勃也在座中,轮到王勃时,年轻气盛的他也不推辞,当即索笔求纸,立写序文。

有小吏报其所写序文,当报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而后再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又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高兴地说道:“此子视我为知音。”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后,拍案叫绝,赞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

此时,满座皆惊。而阎公则携王勃之手,为其斟酒。正当王勃酣醉之际,只听座席中有人出声:“慢!”众人循声而望,只见是吴子章,只听他高声说道:“此为旧文,并非新作。三岁孩童都能背诵,不信,我当众背诵给诸位听。”果然,一字未差。

王勃笑着对阎公说:“贵婿之记忆能与杨修、曹植媲美。不过,请问这篇旧文之后有诗吗?”

吴子章回答:“无诗。”于是王勃再次挥毫,写就八句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写罢之后,王勃不辞而别,只留下满座复惊的众儒和惭愧而退的吴子章。当众人欲离席告退之时,阎公忽然轻喝一声:“慢,怎么结尾一诗的末句,尚有空一字未写?”众人近前,果见诗空一字。阎公说道:“只怕我等轻慢了王诗人,故空一字作难大家来猜,大家就猜猜罢。”

众儒面面相觑,有人说是“独”字,有人说是“船”字,问到吴子章,他冥思苦想了良久,也只是说了个“水”字。但阎公均觉得不妥,说道:“‘独’字太浅,不合王郎诗境;‘船’字太俗,不足论;‘水’字太露,毫无诗意。”

因思索不得,阎公又问:“此时王勃船至何处?”答:“最快到了丰城。”于是阎公连忙下令:“快马追王郎,千金求其一字。”

衙卫快马加鞭,追上王勃,说明来意。王勃笑着说:“我王勃岂敢戏弄都督大人?我将这一字写在你手心,见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则此字会不翼而飞。”于是拿起一支笔,也不蘸墨,在衙卫手心画了一阵,令其握拳而回。

衙卫赶回之后,在阎公面前伸开手掌,却是空无一字。阎公自语道:“怎么会空空如也呢?真是千金难买一字啊!”语罢,猛然一惊,莫非是个“空”字?而后朗读出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并说:“这个‘空’字用得妙,万千感慨,尽在这个‘空’字上啊!”

而众人此刻恍然大悟,纷纷拍手称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讽刺的是哪件事?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①酒旗②风。

南朝③四百八十寺④,多少楼台⑤烟雨中。

【诗文注释】

①郭:外城,这里指城镇。

②酒旗:一种挂在门前用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③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④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记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指。

⑤楼台:楼阁亭台,这里指寺院建筑。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中放眼于江南的美景,不禁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江南春》。这首绝句,素来颇负盛誉,既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江南画卷,又点缀了它的深邃与迷离。

诗歌的起笔两句就点出了江南的辽阔与多姿:千里大地,黄莺啼唱,丛林绿布,红花遍野;在这绚丽多姿的郊外,依山傍水的城镇与村庄矗立着,酒铺前方的酒旗在迎风招展。美景怡人,也醉人,而这仅仅是千里江南的一角;至于那数不尽的亭台楼阁与亮丽风情,则是作者笔下所预留的想象空间,在赞美之余又增加了江南的神秘色彩。

诗歌的后两句继续写江南的风光,呼应了上文的“千里”二字。江南有千里之阔,风景不同,晴雨也不同。这里看到的是“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晴天景象;而别处则可能是烟雨朦胧的景象,江南有数百的寺院与亭台楼阁,哪里知道有多少被笼罩在朦胧的烟雨中呢?

江南的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错落有致,因此作者从晴写到雨、从动写到静、从明朗写到朦胧,以点带面,描绘出江南千里风景如画的美卷,同时又为江南增添了一种深邃与迷离的神秘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幽美景致的喜爱与神往之情。

关于本文的主旨,存在一点分歧。有的研究者认为只是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而也有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

作者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唐王朝面临土崩瓦解的局势。唐宪宗执政时,因醉心于平定淮西等点滴成就而飘然追求长生不老、一心向佛,而韩愈因上书《谏佛骨表》而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故而寺院、僧人急剧增加,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以致国库收入下降、国力衰败更甚。

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当作者经过江南时,面对数百座寺庙,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但终究是误国误民的一场空,故而诗歌的后两句有借古讽今之意,表达了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情怀。

不论主旨如何,杜牧生活的时期却也赶上了佛教的肆意兴起与残酷退败。

继文宗照例提倡佛教之后,唐朝寺院与僧人数量几近达到顶峰。等到唐武宗继位时,尽管他也想要长生不老,但因其信奉道教而厌恶佛教,过分依赖于道士们的“灵丹妙药”,再加上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等,唐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就开始召集各路道士,并弘扬道法和拓展道场,只赐给道士紫衣,却不许佛教的高僧大德披挂紫衣。

自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起,唐武宗开始逐渐推行灭佛政策。武宗敕令遣散非注册僧尼,不许他们身边拥有童子沙弥;非注册僧尼,不准进住寺庙,也不准驻留京城;还俗僧尼不得返回寺庙;僧尼进城,还要经过官府的严密盘查,对于不能详细说出或证明身份的,一律予以逮捕。

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三月,无论官府还是民间,均被敕令停止供养佛牙、佛骨等,违反者严惩不贷;诸多寺庙也被拆毁。因此,那些依赖于田产和供养的僧尼,只好自行逃亡。

此外,武宗诞辰之日,不许僧尼在街市行走,不许僧尼客串他寺,如有外出,必须在暮钟未响之前归寺,否则严惩不贷。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再次敕令大批僧尼还俗,若有违抗,杀无赦……随着大量的庙宇被拆毁和没收、大量僧人还俗,唐代寺庙经济也因此遭到毁灭性打击,自此一蹶不振,而这也是武宗毁佛运动的高潮时期。

在唐武宗灭佛炽烈之际,杜牧正任职池州。杜牧初到池州上任时,先是忙于官场上的应酬,只好暂缓敕令;之后又忙于治理旱灾、饥荒等,而鉴于饥荒严重、官府又无能为力,百姓只好求菩萨保佑,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杜牧只好再次延缓诏令;当杜牧前往重灾区木瓜山后,又帮助百姓求雨,并有感而写下《祭木瓜神文》。

等到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之后,武宗又由于长期服用道士炼出来的“灵丹妙药”,以致身体元气大伤、病入膏肓。然而道士却信口胡说:吾皇生病乃因名“瀍”从“水”,与大唐崇尚土德不合,如果改名为“炎”,即可禳灾祛祸。结果,改名后的第12天,武宗就病逝了。

武宗死后,宣宗继位,灭佛政策也随之减缓,逐渐废除。佛教徒将这次毁佛运动称为“会昌法难”。杜牧所辖的池州阴差阳错地躲过了灭佛运动的劫难,尽管并非杜牧主观愿望,却也成就了杜牧的名声,而池州人也纷纷为杜牧歌功颂德。

“桃花潭水深千尺”,诗人亲自测量的水深?

赠汪伦①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②。

桃花潭水深千尺③,不及汪伦送我情④。

【诗文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

②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脚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③深千尺:水深千尺。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用潭水深千尺比喻他与汪伦的友情深厚。

④不及:不如。

李白乘着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河对岸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深情。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挚友汪伦的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是叙事:诗人先写自己乘船准备离开,继而写汪伦在岸边送别自己的画面。其中“乘舟”“将欲行”生动地描绘了轻舟待发的画面,我们仿佛能看到李白正要离岸和汪伦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用比兴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

初读此诗的朋友,一定很好奇桃花潭是否真的有千尺之深,诗人又是怎么知道的?难道诗人用了什么办法测量吗?事实上,诗人并未测量桃花潭的水深,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用“潭水深千尺”比喻他和汪伦深厚的友情。桃花潭位于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处,虽然我们不知道潭水究竟有多深,但是我们不难从诗中看出李白和汪伦友情深厚。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汪伦,字文焕,唐开元间他被任命为泾县令。从李白和汪伦的生平来看,两个人几乎没有交叉点,那么,这两个人又是怎么成为知己好友的呢?

说两个人相识的原因,就不得不说李白的性格。李白虽然是文学家,但他不迂腐,性格直爽,爱好喝酒,斗酒诗有百篇之多,他还喜欢游览河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和汪伦就是在泾县游玩时结识的。说起两个人的结识,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年春天,李白从京城来到南陵看望叔父李阳冰。南陵是个山清水秀的胜地:翠竹亭亭掩古塔,泉水潺潺绕寺前。李白被这里的优美景色深深吸引,写出了不少佳作。很快,李白到南陵的消息被泾县豪士汪伦知道了。

汪伦也是自幼饱读诗书,他一直仰慕李白的才情,很想和他成为朋友。可是李白暂居叔父李阳冰家中,如果直接前去拜访未免显得自己唐突冒失、不懂礼数;要是直接邀请李白来做客,他未必会赴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的约会。

于是,汪伦决定给李白写一封让他无法拒绝的邀请函。他展开信纸,上书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众所周知,李白喜欢游览好山好水,更喜欢品尝好酒佳酿,所以当他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时,不由心生神往,李白心想:“泾县有十里桃花林,这一定是非常美丽的景色,而且那里还有万家酒店,能够观赏十里桃花、品尝万家美酒,这可是天下一大美事呀!”

果然,一切正如汪伦所想,李白来到泾县赴约。汪伦和李白一见如故,设盛宴款待,酒过三巡后,李白对汪伦说:“汪兄在信中说泾县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知这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在何处呀?”

听了李白的话,汪伦哈哈大笑说:“李兄,今天你来的时候是不是经过一座山,看到了桃花美景?”李白点了点头,说:“是呀。可我只看到了几株桃花,并没有看到桃花林呀。难道十里桃花就在那座山中?”

汪伦举起酒杯,解释说:“李兄有所不知,那座山名叫‘十里边山’,这山上开的桃花自然就叫‘十里桃花’。”

听了汪伦的解释,李白急忙问:“那万家酒店又在何处?”

汪伦说:“泾县有一家酒馆,酒馆的老板姓万,所以是‘万家酒馆’。”此话一出,李白神情沮丧,原来所谓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都是汪伦骗自己的,这让李白很不高兴。汪伦看出李白在责怪自己,他连忙起身向李白鞠了个躬,说:“李兄,我仰慕你的才华已久,一直想和你结为朋友,可我怕你会拒绝我的邀请,便想了这么一个主意。还望李兄原谅我的过失!”

李白这才明白汪伦为何捉弄自己,他连忙扶起汪伦,对他说:“汪兄,没想到你对我这么有情有义。这件事儿我不怪你,今天能认识你,我也非常高兴,来,咱们一起喝酒!”两个人相视一笑,又痛饮三杯。

几天后,李白要离开泾县了。这天汪伦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特意来给李白送行,望着李白乘坐的船渐行渐远,汪伦和朋友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起送别的歌谣。在船上的李白听到歌谣十分感动,立马从行李中拿出笔墨,书写下《赠汪伦》这首诗,来感叹他和汪伦深厚的友谊。而这首诗正因为饱含李白的情感,所以才能流芳百世。

“客行悲故乡”,诗人究竟为什么悲伤?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③。

因思杜陵④梦,凫雁⑤满回塘⑥。

【诗文注释】

①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②槲:一种落叶乔木。

③枳花明驿墙: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明:使……明艳。

④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

⑤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⑥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个初春时节,枯败的槲树叶在料峭春寒里一片片飞离枝头,山路上积满厚厚一层,而白色的枳花已经开了,在晨曦里一朵一朵格外亮眼,绚丽无比。这样的景色与故乡迥然不同。昨夜的梦里,春天来了,故乡杜陵的池塘汪汪一池碧水,野鸭和大雁也从南方回来,在池塘里欢快地嬉戏。远行的游子,却告别了温暖的家园,在清冷苦寒的晨霜中独自奔波。

这是温庭筠《商山早行》带给我们的诗意。通篇围绕“早”字,写山中驿站的景色,表现行旅中的寂寥与清冷,突出那份在山野中泛滥的乡愁。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古代,由于交通、通讯困难等许多原因,士人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出门行旅。所以,诗歌浸淫的不止是一种思乡愁绪,还有一份漂泊在外的孤苦。

诗人的目的达到了,诠释得很到位,打动人心。尤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历来脍炙人口。相传,北宋大家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一试身手,仿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原诗韵致。

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里进一步阐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李东阳的意思是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字是生拉硬拽或者滥竽充数的。这十个字,还有一个特点,都是名词,没有动词在其中连缀。名词排列成句,稍不注意就会有铺排堆砌之感,写得好了却能增加诗歌容量,表达更深刻、更广泛的意思。譬如这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个字代表一种事物,每种事物都能勾起乡愁,而联合起来,就是一幅画,一幅旅人早行图,有静,有动,有行,有声,有色,有意境。清冷、高寂、萧索、悲凉,甚至苦寒,都在这十个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这首诗有相同造诣的,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名词并置的典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幅凄凉、萧瑟、落魄的晚秋图画。

写这首诗时,温庭筠刚离开杜陵,路经商山。杜陵原为汉宣帝刘询的陵寝,地属古长安,在渭水南岸,此地风景别具一格,常有文人墨客在这里登高览胜,吟诗作赋,因此,许多唐诗中都有杜陵的“身影”。

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清冷的早晨,温庭筠不由得想起故乡,想起杜陵温暖的池塘,以及池塘里的野鸭和大雁。它们冬天到南方过冬,春暖花开之时,又回到杜陵的“家”。而自己,却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离开杜陵熟悉而亲切的景致,戴月踏霜,载着故乡的梦启程远方。

事实上,严格来说,杜陵并不是温庭筠的故乡。温庭筠为晚唐诗人,史书中记载他是山西祁县人。据考证,温庭筠并未在祁县居住过,他自幼随家客游江淮,后来定居杜陵。因他喜欢杜陵这个诗意聚集的地方,就把杜陵当作自己的故乡。

说起温庭筠,那可真是才华出众,不过此人性格古怪、高傲,虽有一身才气,却多次参考而不中。只因他太过放浪形骸,曾在考场暗中帮助其他考生作弊,故而没能取得高官。后来,唐宣宗还将温庭筠发配到湖北随州任职县尉,这首《商山早行》就是在温庭筠离开长安到随州,路过商山时所作。考场、官场双双失意,夜店失眠,心绪低落,山路早行,自然对故土依依难舍。对比杜陵“凫雁满回塘”的温馨记忆,眼前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令诗人备感初春的萧索。

温庭筠虽然仕途不得志,但诗词造诣甚高,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不过,他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善写花前月下,深闺怨情,开创了晚唐词坛“花间派”,对词的发展贡献突出。《新添声杨柳枝词》里的两句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尤为传情,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时常吟诵。

“旧时王谢堂前燕”讲的是谁的故事?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①边野草花,乌衣巷②口夕阳斜。

旧时③王谢④堂前燕,飞入寻常⑤百姓家。

【诗文注释】

①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②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③旧时:这里指晋代。

④王谢:王导、谢安。王、谢是晋代时的世家大族,贤人辈出,晚唐时家族衰败。

⑤寻常:平常。

朱雀桥边上生长着许多花草,夕阳余晖斜照在乌衣巷口。从前在王谢两家堂里筑巢的燕子,如今已经飞入到寻常百姓家里去了。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乌衣巷》这首诗直到今日依旧被世人赞叹连连,寥寥二十八个字却写尽了人世的繁华与荒凉,把沧海桑田的一个轮回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在冗长的岁月长河中,它记录下沉浮迭起的历史故事,刻画出一幅幅生动、悲戚的情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盛世,虽然生于和平年代,可他的仕途并不顺畅,也正是这多舛的仕途道路,促使他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写尽尘世间的繁华与寂寥。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上任途中所作,当时他路过金陵写下一组《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就是流芳百世的《乌衣巷》。诗中描述了晋朝时期,住在乌衣巷的王、谢两大家族沧海桑田的轮回兴衰。

东晋初年,王、谢两大家族盛极一时,走过朱雀桥到乌衣巷的车马来来往往,呈现出一幅空前的繁华景象。但是,到了唐朝中期,也就是刘禹锡路过的时候,乌衣巷只剩下一片凄凉景象,想起往日的繁华、奢靡,刘禹锡不由心生慨叹,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唐朝盛世之时,为官的文人墨客似乎都没能逃脱仕途坎坷的命运,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的政治立场往往相悖。刘禹锡的仕途也不例外。不过,刘禹锡胸襟豁达,身负才情,虽然官场失意,但是一路走来,他将被贬职、被罢官的失意与落寞,寄托于山水诗词之间,反而成就了其文学光华。

那首时至今日仍然妇孺皆知的名篇《陋室铭》,也是在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县任职时所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首《陋室铭》被录入初中语文课本之中,相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警句,也成为许多同学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开阔、坦荡的胸襟。

“山不在于高低,只要有道骨仙风的人居住在那里,就会名气外扬。水不在于深浅,只要有龙居住在这里,就会充满灵气。虽然我住在一间简单的草房,但因为其主人的品德高尚,这间草房也不显得简陋。

“台阶上长着嫩绿的青苔,碧绿的草倒映在帘栊。在房间里谈笑风生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和主人来往之人也没有一个是知识浅薄、品德低下的。可以弹弹六弦琴,读读金刚经。没有丝竹之声扰乱宁静、美好的生活,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体。

“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茅草日亭。孔子说:这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当时,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县任职做一名通判。不过,通判这个官职并不很低,相当于现在副县级的干部,按理说,他应该能分配一处不错的居所。不过参与政治之人,有几个是两袖清风、身正廉明的呢?

所以,当那些势利小人看到被贬失势的刘禹锡,都心怀鬼胎,故意分给他一所三间房子大的偏僻的住处。面对小人的刁难,刘禹锡根本不屑一顾。虽然这里偏僻,但却依山傍水,反而能让刘禹锡心情舒畅,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到了门上。

当地的知县听闻后,十分生气,以为刘禹锡是在讥讽自己,于是收回了给他的三间茅屋,只给了他一间半的简陋住处。刘禹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屑于被凡尘俗世左右,他依然自得其乐,又写了一副“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的对联贴到了门上。

知县再一次听说后,更是恼羞成怒,便想给刘禹锡一些教训,收回了他的草房,而是给了一处只能容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的小房子。他心想,纵使刘禹锡再志向高远,落到如今这般处境,也会求自己让他好过一些,到时候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可没想到,刘禹锡不但没有去找他,还写出了千古励志名篇《陋室铭》。

刘禹锡仕途多舛,在外漂泊了二十三年之久。虽然经历了丧母、丧妻之痛,甚至遭到地方官员的诬陷和小人的批判,但他依然怀有一颗积极面对尘世炎凉的心。也正因他胸怀宽阔、淡泊名利,才能坦然地面对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对人世间的沧桑和刁难,他选择遵从自己的初心:不向命运低头,纵使眼前充满艰辛、苦难,也依然对尘世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