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产品官2:从白领到金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从白领到金领三大机遇的认知

要达成一个大目标,对大机遇的认知是最重要的。

产品经理要达成从白领到金领的大目标,首先要看清大机遇。只有先看到了大机遇、理解了大机遇,然后积极准备才能抓住大机遇,从而达成大目标。如果看不清大机遇,即便长期忙忙碌碌,最终也只能碌碌无为。

第1节 从白领到金领的三大机遇

成为金领产品经理的大机遇

当前产品经理从白领到金领的机遇,我认为真正重大的只有三个。当然这三大机遇同时也是三大挑战。

双白时代的商业格局

中国的互联网商业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黄金时代,目前正在向双白时代过渡。正在到来的双白时代的格局概括成一点就是——极少数公司迎来比黄金时代更好的白金时代,而同时绝大多数能生存的公司只能进入白银时代。同一时代白金、白银并存,所以称为双白时代。

双白时代的商业格局(简称为双白格局)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互联网商业的顶层格局,比“互联网下半场”的表述更加深刻。双白格局中,白金公司为了维持白金地位,会更加需要层次更高的金领产品经理;同时大量的白银公司面临更严酷的竞争环境,将更加需要有深刻商业考量、更强内生增长力的产品,而这样的产品只有金领以上层次的产品经理才能打造出来,自然就提供了更多金领产品经理的职位。白金公司、白银公司在对金领产品经理的迫切需求方面是一致的,这会进一步加剧在黄金时代就已经出现的金领产品经理稀缺的状况。

所以双白格局是从白领到金领的大机遇。当然它也是大挑战,产品经理要有匹配的能力,才能抓住这个大机遇。

专业板块的剧烈碰撞

剧烈碰撞是指互联网公司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专业岗位,各主要专业岗位的职责范围出现普遍的彼此渗透、碰撞的情况。

专业板块的剧烈碰撞中,技术受的影响最小,产品受的影响最大。近几年,运营、交互设计甚至项目管理等各专业板块开始扩展,与产品经理的工作板块发生了剧烈碰撞。面对这种局面,产品经理如果只是消极应对,试图保住自己的板块,就只能被动挨打地位渐失。实际上有不少产品经理已经沦为打杂的角色,能保住白领饭碗就不错了,根本没可能成为金领产品经理。反之,如果能应对得当,不仅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且还有可能借势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从而增加成为金领的可能。

技术叠浪的深远影响

技术叠浪指的是当前众多新技术一波接着一波快速发展走向实用的状况。一个技术掀起的浪还没有退去,另一个技术掀起的浪又扑过来,叠压在上一浪之上形成叠浪。

这些对产品影响深远的技术有很多,如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其中人工智能的影响是最大、最深远的,它是叠浪的主浪。技术叠浪深刻影响整个世界、整个互联网商业,当然也包括产品经理。面对技术叠浪不知所措的产品经理,将来可能没有立足之地;反之,如果能尽快摆正自己和技术叠浪的关系,积极研究技术叠浪并善加利用,就可能获得技术的助力,快速成长为金领产品经理。

有了整体认知,接下来我们对三个重大机遇分别讲解。

第2节 从双金字塔格局到双白并行格局

中国互联网商业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黄金时代,目前正在向双白时代过渡。产品经理应该理解这种顶层格局的变化,及其对金领产品经理职位的深刻影响。

黄金时代的双金字塔格局

对商业理解的深度和高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经理发展的极限。读者逐步看完本书,会真正理解并认同这句话的含义。所以这本面向产品经理的书,会在讲产品之前先讲商业格局。

金领产品经理要有格局,先看懂商业格局,然后才能有产品格局。只有将产品放进商业里,产品才有意义。

中国互联网商业黄金时代有大量的市场空白,有快速增长的海量新用户,有较低的获客成本,有一个接一个的大红利。黄金时代呈现双金字塔格局——数量金字塔、价值倒金字塔。

已进入尾声的互联网黄金时代,其实也只是上两层的黄金时代。我们从上到下来分层理解。

1.第一层——鲲鹏

鲲鹏是指对互联网商业有全局性、深远影响的极少数公司。目前只有阿里巴巴、腾讯两家,他们也同时位列全球互联网公司前五,享有全球声誉。我用上古神话中的鲲、鹏来表明他们巨大的体量和影响力。

尽管互联网商业世界是急剧变化的,但鲲鹏的地位极为稳定,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高度垄断,这些都是白领产品经理熟悉的情况。但鲲鹏比你想的更厉害,我选几个重点说明一下。

(1)渗透进基础服务,强化垄断地位。在基本垄断了云服务、支付之后,鲲鹏已经开始渗透进入基础电信服务。腾讯在2016年10月28日推出专属号段的腾讯王卡,不仅申请方便资费较低,更有吸引力的是对腾讯的应用(例如腾讯游戏、腾讯视频、QQ、微信等)免流量。这样的特点尤其对年轻人(大学生、新到工作地点的白领、蓝领)很有吸引力,反正正好要办一个新手机号,而且腾讯应用用得也多。腾讯依靠这一招,把日渐宝贵的新用户中的很大一部分圈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腾讯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虚拟运营商。阿里巴巴也有类似的蚂蚁宝卡,也收获了大量用户。

鲲鹏更是直接参与了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中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的大股东。

鲲鹏的根基越扎越深,对整个互联网商业的掌控也越来越强。

(2)基于海量用户、海量数据的研究和洞察,对新机会全景式扫描,捕获几乎一切机会。鲲鹏都有自己的研究院,而且有数据、有钱、有人,研究能力很强。鲲鹏不仅掌控了现在,也基本掌控了未来。

2017年年初我参加了腾讯研究院的年会,其人才质量、数据优势、研究广度和深度、研究成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阿里巴巴更是在2017年年底宣布成立研究院——达摩院,要在未来三年投入千亿资金,进行量子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鲲鹏都有专门的团队对市场上的机会进行全景式扫描。稍有成绩的创业公司几乎都会被鲲鹏扫描到,并且进行观察、跟踪。这种扫描是全景式的,只是绝大多数被扫描到的公司最终没有被鲲鹏看上而已。

(3)金脉+人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鲲鹏通过投资构建了庞大的帝国。你以为你的产品和鲲鹏没有竞争,你就安全了?你很可能与他们投资的公司在竞争。

仅2017年一年,腾讯平均每个星期超过两笔投资!腾讯不仅是那家拥有微信的公司,还是一家顶尖的投资公司。阿里巴巴投资笔数相对较少,但投资总额也非常大。近几年鲲鹏都跨出了国门,在全球展开投资;也跨出了互联网商业,对传统商业展开了大笔投资,尤其是对线下零售企业。

鲲鹏的影响力不仅靠金脉还靠人脉,鲲鹏是重要的创始人脉输出地。截至2017年年底,鲲鹏有20位前员工出来创立了14家互联网独角兽。还有已经上市的公司,例如原腾讯财付通的肖文杰创立的乐信集团(主体业务分期乐)。这些出走的中高管,普遍与老东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也普遍获得了老东家的支持。

绝大多数产品经理虽然不在鲲鹏,但几乎都会受到鲲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产品经理从白领到金领,理解鲲鹏是基本功。

2.第二层——大象与独角兽、神龟与千里马

这一层的公司,合计近千家。

(1)大象公司

大象公司,约二十家。大象公司地位虽不如鲲鹏,但拥有较大体量和稳定的市场地位,可以影响互联网商业局部、细分市场的格局。大象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者曾经上市,经营历史较长。大象公司里面位置靠前的可以概括为BJ13M(谐音:北京13米)——百度、京东、网易(起家的门户网站域名163.com)、360、小米。

大象群体的格局比较稳定,每年的进出数量都很小。大象几乎都在积极学习鲲鹏,投身基础服务、依靠投资增强势力,努力成为小一号的鲲鹏。

(2)独角兽公司

独角兽,约百家。独角兽是指成立时间较短但成长很快,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和大象比,独角兽普遍地位尚不稳固。这是一个大进大出,变化剧烈的群体。独角兽迅速陨落甚至死亡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独角兽中的佼佼者称为超级独角兽,例如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超级独角兽也在学鲲鹏,尤其是在通过投资构建势力方面。美团自己融了几百亿的投资,同时也投了几十家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龙珠资本。滴滴出行也是一边融资一边对外投资。

(3)神龟公司

神龟,约十家。我对神龟的界定是那些成立很久,曾经辉煌但在所处的细分行业中已经没有太大影响力的公司。神龟多数已上市或曾经上过市,目前生存无忧,市值一般在1到10亿美元之间。在香港上市已经十几年的慧聪网是B2B电商领域的神龟。当当、人人分别是零售、社交领域的神龟。神龟普遍很低调,业界也不太关注。

(4)千里马公司

千里马,500~800家。千里马也是成立时间较短的未上市创业公司,估值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但尚未达到独角兽的标准。相比独角兽,他们体量更小也更不稳固,很难长期保持千里马的地位。

上述的鲲鹏、大象、独角兽、千里马可以统称为互联网大公司,加起来近千家公司,几乎就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商业的全部。

3.底层——泥鳅、夏虫

能活下来但没有长大的中小创业公司,用体型小但生存力强大的泥鳅来称呼。存活时间很短的创业公司,用活不过一冬的夏虫来称呼。泥鳅、夏虫几乎占互联网公司数量的绝大多数,但整体价值很低。互联网商业的江湖就是这么残酷,最终绝大多数公司就处在这个层次。

互联网创业者中的疯子想成为鲲鹏,正常人想成为大象、独角兽,谨慎的人想成为千里马,但绝大多数最终都成了夏虫。

黄金时代互联网公司的关注重点

先看下面的互联网产品价值公式:

公式左侧的价值总量是公司追求的目标,公司的股东、CEO、投资人都是为此而来。等号右侧的三个因素构成了价值总量,公司的实际经营是围绕这几个因素来落实的,是全公司的指挥棒。用户量最容易理解,单用户价值是指平均每个用户的价值含量,挖掘系数就是公司实际挖掘出来的用户价值比例。

我们用挖矿来类比。一个矿业公司的可采矿藏总量相当于用户量,矿藏品味相当于单用户价值,品味高的矿场显然比品位低的矿场更有价值。价值挖掘系数对应着采矿技术和管理水平,技术优、管理好的,就能从矿石中尽量多地提取出矿物,技术低、管理差的,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提炼出来的矿物也就更少。

结合这个公式,看看是什么成就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鲲鹏地位?两家公司右侧的三个数据都很高,所以成就了左侧巨大的市值。两家公司还略有差别。用户量,腾讯略高;单用户价值,阿里更高;价值挖掘系数,腾讯略高——腾讯是游戏、虚拟增值业务、广告、金融一起上阵,多种挖掘工具一起挖掘用户价值;阿里巴巴目前的价值挖掘系数略低——主要收入还是电商、广告和金融。三个因素各有高低,相乘之后总量很接近,对应着彼此很接近的市值——约4000亿美元。

黄金时代大多数公司没有将产品作为重点,快速吃红利、抢占用户量成了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事实上的重点。产品在大多数公司沦为配套职能,在绝大多数公司成了“说起来很重要,干起来边上靠”的东西。与此对应的状况就是,在大多数公司没有产品方面的金领职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还能花点精力把产品做好、把运营做好,那就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例如腾讯、阿里巴巴、网易、360等。黄金时代的金领产品经理职位,主要来自少数真正重视产品的公司。

双白时代的双白平行格局

如果说黄金时代的格局可以概括成双金字塔格局,那么正在到来的双白时代格局可以概括成双白平行格局。

1.双白平行格局及其成因

双白时代、双白平行格局都是我发明的概念。双白时代正在到来,双白平行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互联网商业的格局更趋固化。

在双白时代,中国互联网商业实际分割成了两个平行世界——极少数公司处于更好的白金时代,而同时绝大多数公司最多只能进入更严酷的白银时代。

双白时代格局的形成根源来自用户,包括用户数量、用户网化程度、单用户价值等多个维度。当前用户数量、网化程度已经基本冻结了,相比黄金时代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局面。我们看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互联网用户总量和增长率。

据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7.72亿,比上一年仅增长5.2%;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比上一年仅增长2.6个百分点。和以前两位数的增速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组数据,移动化基本结束。

大约从2010年开始有几年的移动红利,导致一批产品快速崛起,但近两年这个红利也基本殆尽。再看CNNIC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手机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已经达到97.5%,离极限值不到3个百分点了。

第三组数据,上网时长固定、使用习惯固定。

我们看来自TalkingData的两个数据——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六个月跨度的平均安装应用数、打开应用数变化,如下图所示。

上图上面的线,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安装的移动应用的平均数。半年时间没有任何变化,固定在了30个。上图下面的线,是用户平均打开应用的数量,不升反降——从14个到13个。半年期间,用户安装的应用总量不变,打开的应用还减少了。

上述三组数据结合起来解读才真正显示出局势严峻,黄金时代已近尾声。

2.谁能进入白金时代?

还是看数据。我选取的指标是意义更大的活跃率——统计周期内监测到的曾打开过该应用的设备量除以被监测的设备总量,乘以100%。

上图非常明显,腾讯、阿里系不仅数量多,而且排名高,是绝对的王者。百度虽然不在鲲鹏行列,但依然占了三席。只有wifi万能钥匙、今日头条等少数产品还能保持相对独立。

用户量只是价值的一个维度。有些应用虽然实际用户量较小,但单用户价值高,其对应的公司价值也非常高,例如没有出现在上图中的滴滴、网易严选、陆金所等。至于2B产品,用户量天然就比2C少一两个数量级,也不会出现在上图中。我们将用户量、单用户价值数据结合考虑,看看谁能进入白金时代。

首先,当然是鲲鹏。前两个超级应用都属于腾讯,腾讯说自己只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站票”。实在是太谦虚了,他已经拿到了头等舱的票。阿里巴巴2C用户用量略逊但用户价值更高,而在2B用户上有更强优势。实际上,鲲鹏已经率先进入了白金时代。

接下来,诞生于黄金时代的多数大象、优秀的独角兽。以BJ13M领头的多数大象将会顺利进入白金时代。独角兽中的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佼佼者进入白金时代也基本没有悬念。

最后,新生公司中的佼佼者。尽管双白时代的格局进一步固化,但毕竟互联网商业是充满活力和变数的,双白时代还会诞生很多新公司,千里马、独角兽还将层出不穷,其中的佼佼者也有可能进入白金时代。如果说在双白时代还有什么大新闻,那也就是哪家公司跌出了白金时代,哪家新公司跃进了白金时代。即便为将来新生的公司预留几个位置,我预测白金公司一共也就30家左右。

进不了白金时代但又能活得不错的公司就处于白银时代。包括黄金时代的部分大象、大多数的独角兽和神龟、少数千里马,当然还会有一些双白时代的新生公司。双白之外依然是数量最多的泥鳅、夏虫,它们的处境只会更差,本书后面就不再谈论这个群体了。

黄金时代的创业成功标准是:成为大象、独角兽、千里马、神龟。鲲鹏可遇不可求。

双白时代的创业成功标准是:成为白银公司。白金公司可遇不可求。

金领产品经理的职位来源和要求

认清了双白平行格局,当前和今后金领产品经理职位的来源也就清楚了。

1.双白时代金领产品经理职位的来源

双白时代的金领产品经理职位,无非有两个来源。

❑ 数量极少的白金公司。

❑ 数量较多的白银公司。

数量极少的白金公司因为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成为广大产品经理的关注重点。白金公司普遍具有健全的人才梯队,金领职位多在公司内部提拔,外招的比例较小。要在白金公司成为金领,通常需要先以白领身份进入白金公司,经过较长时间的内部提升最终成为金领。不过,当白金公司进入一个新业务领域时,为了快速发展往往会对外招聘该领域的金领产品经理。

相比之下,数量较多的白银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金领职位,有志成为金领产品经理的人要多关注白银公司对产品经理的新要求。白金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经理也是白领产品经理,其中的部分人可能会离开白金公司,到白银公司获得金领产品经理职位。

白银公司的规模有大有小,少数大公司付得起金领薪酬容易理解,那么大量的中小型白银公司能够付得起金领薪酬吗?没问题!

产品领域绝对没有“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情况,而是“一个诸葛亮秒杀所有臭皮匠”。

所以白银公司付出高薪请一个金领产品经理来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以便更好地应对白银时代的严酷市场,对一个互联网公司并不是太大的负担。如果用好了,无论是增加价值还是减少损失,都非常划算。我本人的第一个金领产品经理职位,就是在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获得的。

2.白银公司的工作重点和新要求

双白时代广大的白银公司不得不将关注点转移。这种转移就必然对产品经理提出新要求,能适合这样的新要求的少数产品经理,就很可能成为金领。

前面的数据已经展示得很清楚,简单的流量、用户量基本挖掘殆尽而且还非常贵,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公司的工作重点也就从用户量转移到了单用户价值和价值挖掘系数上来了,这也是产品工作的新重点。目前的产品经理中精通新重点的人不多。一方面是市场强烈需要,另一方面是供应量少,大量的公司必然提高薪酬来抢人,这正是成为金领产品经理的主要机会。

我预计,产品经理的薪酬将继续分化,金领产品经理的薪酬会进一步提高,金领在所有产品经理中的比例会略有提高。因为对于广大白银公司而言,金领产品经理已经成为公司的必需品。

第3节 专业板块碰撞带来的大机遇

互联网商业早期只有三个主要专业:产品、技术、运营。专业之间界限清晰,产品做出版本规划,交给技术去开发实现,然后上线交付给运营。

产品经理被众多专业挤压

后来互联网公司有些专业得到了加强,同时又分化出很多新专业,专业板块之间的碰撞开始了,而且逐渐加剧。产品经理的板块和其他多个专业的板块剧烈碰撞,成为被挤压最严重的专业。挤压主要来自四个较新的职位: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员、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

(1)专职的交互设计师:产品的交互规划,原先是由产品经理完成的,但专职的交互设计师“抢”走了这个工作。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招聘信息来了解一下这个岗位。

作业盒子的交互设计师,月薪1.5万~3万元,经验要求1~3年。

岗位职责:

❑ 负责产品框架设计及交互设计,输出高品质原型图和交互文档,整理规范推进执行。

❑ 推动协调产品设计阶段的用户研究和可用性测试,挖掘用户特征和产品需求,持续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可以看出,交互设计师的大多数工作原来是产品经理做的。

(2)专职的用户研究员:用户调研领域,出现了专门的用户研究人员(简称用研)。有些公司放置在产品部,但有些公司已经有了独立的用研部门。

我们来看2018年3月发布的一个招聘信息——美团点评的用户研究,月薪2万~3万元,经验要求5~10年。

岗位职责:

❑ 独立跟进一条或多条业务线,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提供用研支持。根据业务情况制定合理的用研规划,将用研工作与产品开发过程紧密连接。

❑ 独立完成用研项目的全套流程,包括需求沟通与分析,研究方案设计,调研项目管理与实施,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输出、汇报,研究结果推动落地等。

从职责可以看出,用研的大部分工作原先是属于产品经理的。这部分如果有更专业的人来做,产品经理无疑会受到挤压。

(3)专职的数据分析师: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配备了专业的数据分析师,通常在运营部门或者专门的数据部门。这些人往往有数学、统计学背景,在白板上写着你看不懂的符号和公式,用着你不会的数据分析工具。很多产品经理心中忐忑。

(4)专职的项目经理:原先大多数公司的产品实施项目,由产品经理兼任项目经理。现在有些互联网公司设立了项目管理部,专职项目经理接手了产品实施项目管理工作。

以上四个职位的挤压,相信很多白领产品经理已经有实际感触。以上现象往往从少数大公司开端,然后逐渐扩散到中小公司。有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真的被挤压成一个画原型、写文档、打杂的人,当然也只能长期拿着白领薪酬,不可能成为金领。

产品经理面对挤压的三大对策

产品经理面对挤压,如果被动挨打就只能节节败退被边缘化。如果应对得好,就可以抓住机遇,增加提升层次的机会。

既然交互设计、用研、数据分析、项目管理,都有更专业的人挤压过来,是不是产品经理要成为一个全才,在四个方向上和更专业的人对抗呢?不排除有极个别的天才能够做到,但难度堪比成为超级产品经理,不具有普遍意义。对更多的产品经理而言,大的对策无非三个。

产品经理面对碰撞的三大对策

第一大对策——坚守。既然别人要挤压我,我能不能守住自己最有价值的核心地带,让这个核心地带不被挤压?

第二大对策——合作。更专业的职位挤压过来,既然无法避免不如紧密合作。交互设计师在交互上更专业,但产品经理对用户、场景理解更深刻,这方面交互设计师无法取代,所以更愿意合作;数据分析师在数据分析上更专业,但产品经理对数据的意义理解更深刻,这也奠定了平等合作的基础。

第三大对策——整合。跳出进攻、防守的思维窠臼,也不再是同层次的合作,而是主动提升层次成为一个价值整合者。成为把一个产品、一项业务干成,创造价值的关键角色,让众多的专业人士围绕自己运转。

本节先列出这三大对策,具体操作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落实,本篇最后一章的金领产品经理杠铃模型,就是对三大对策的落实——只有具备了金领杠铃模型中的11个能力项目,才能做到坚守、合作、整合。

第4节 技术叠浪带来的大机遇

在中国互联网商业二十多年的历史中,技术进步一直起着很大作用。目前更是进入叠浪时代——多个技术领域获得大发展,一浪叠着一浪。技术叠浪中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此外还有AR/VR、大数据、区块链等众多技术。叠浪时代,技术对互联网商业、对互联网产品影响变得更大了。

人工智能的实用化和影响力

本节以人工智能为例来说明技术叠浪给产品经理带来的大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但长期以来,人工智能走向实用的不多。近几年因为三个要素的协同大幅推进,终于开始大规模走向实用。现在手机普遍使用的人脸识别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

“巨变即将到来,睡觉就是浪费时间!”这是超级投资家孙正义的宣言。2017年孙正义成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私募基金——愿景基金。已经筹集了近1000亿美元,投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

具体到中国,鲲鹏当然不会错过人工智能,他们不仅希望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还希望借助人工智能让地位更加稳固。很多大象和独角兽,也认为人工智能是提升自己地位的机会。

三大因素推动人工智能实用化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重新定位

人工智能一定会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商业、产品,当然包括互联网商业、互联网产品。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每一个还要工作、将要工作的人,都有一件最迫切的事要做:搞清楚自己和人工智能的相对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我把这个观点总结成一张图。

人与人工智能的相对关系

人工智能时代,相对于人工智能系统人只有四个位置:上、左、右、下。上是最理想的,是掌控者、缔造者,最大化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这些人包括企业家、人工智能专家等。左、右都还不错,左是让AI协助自己,让AI替代一部分重复的、创造性较弱的事,自己去做更适合人做的事;右是与AI分工协作,共同创造价值。下的地位就比较差,处于被挤压甚至被取代的地位。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照上图,确保自己的能力能让自己待在这个位置。互联网从业者也毫不例外。人工智能对互联网从业者形成了直接冲击,冲击体现在两个维度:专业、层次。从专业上看,人工智能对技术、设计(尤其是UI和平面设计)两个专业的冲击最大,对产品、市场、运营、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的冲击相对较小。从层次上看,对初级和中级人员冲击大,对高层次人员冲击小。两个维度结合,在人工智能时代最危险的互联网从业者是以下两类人。

❑ 初、中级技术人员,尤其是开发人员。

❑ 初、中级设计师,尤其是UI设计/平面设计师。

简单地解释,初级和中级技术人员的本质就是实现强而明确的规则(程序语法等),而这个领域正是人工智能最擅长的地方。人工智能可以清晰地记住所有的规则,以极快的速度写出bug很少的程序。而且人工智能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改进极快。被测出来的bug,改正之后通常不会再出现同样的bug。与人工智能相比,初、中级程序员完全没有任何优势。编程基本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以后技术上需要人工的地方主要是需求理解、架构设计、测试、运维,这些领域人工也会让人工智能来协助自己,让工作更加高效。初、中级UI设计/平面设计与此相似,其实也可以提炼出很强的规律。

人工智能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有些人是好事,对有些人是坏事。面对不可阻挡的大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行动,让自己成为大变革中的受益者。

人工智能带给产品经理的大机遇

在人工智能时代仅仅保住饭碗,不应该是产品经理的追求。产品经理更应该发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机会,帮助自己更快成为金领产品经理。

首先,让自己适应人工智能的特点做好产品规划,以利于人工智能更快地实现版本需求。编程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产品经理在需求规划和需求表达时要适应这个趋势,让人工智能系统能根据产品经理的需求直接完成编码工作。

产品经理更要从产品角度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有机融入产品中。概括起来如下图所示。

产品经理面对人工智能的行为

率先做到的产品经理就能享受人工智能的红利,让自己晋级为金领产品经理。

更多技术,更多挑战和机会

技术叠浪不仅有人工智能,还有区块链等很多技术,还会有更多新技术。这些技术为产品经理提供了一波接一波的挑战,当然换一个角度也提供了一波接一波的机遇。就看产品经理是否具备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能力了。

本书写作期间正值区块链大热,大家畅想着区块链在医疗、版权、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可是论落地的产品,似乎只有层出不穷的数字币。问题是什么呢?缺金领产品经理!金领产品经理能理解区块链技术的能力和边界,然后根据具体领域的特点规划出既适合领域特点又能发挥区块链价值的产品。只有规划出了这样的产品,然后去开发实现并推广、运营,区块链技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哪位产品经理能做到,金领职位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有大量的公司、资本正在饥渴地寻找这样的产品经理。没有这样的产品经理,即便有再多的钱、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技术,我们也永远停留在畅想阶段。现在畅想的人太多,能规划出落地产品的人太少太少。

为了表述清楚,我将成为金领产品经理的三大机遇分开讲述,其实这三大机遇是彼此影响彼此渗透的。

例如双白平行格局和技术叠浪就有很强的关联性。业界有所谓人工智能七个黑洞之说,是指Google、Facebook、Microsoft、Amazon、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七家公司像宇宙黑洞一样,将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几乎都吸进去了,导致其他公司发展人工智能非常困难。而这正是加剧双白平行格局的重要原因——极少数公司因为更能从人工智能中获益,导致他们更容易进入白金时代。

三大机遇的认知只是金领产品经理认知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在三大机遇的启发下,实现对产品、产品经理的认知升级,并建立对CEO的认知。对大机遇的认知+对产品的重新认知+对CEO的认知,共同构成了金领产品经理的关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