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欧洲:接近完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伦敦九龙城

九龙城,于香港有它独特的地位,人们一谈到美食就会想起它。街市里的肉类和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附近水果店进的货也是最高级的,周围食肆林立。能在这里打响名堂,等于在少林寺打过木人巷,到香港任何地方开店都有把握。

 

各个大城市都有一个九龙城吧?伦敦的九龙城叫“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很容易找,就在伦敦大桥的南端。酒店的服务台会给你明确的指示。

自十三世纪开始,食物从海外运到英伦三岛,在此地上岸,这里很自然地变成了一个街市。这个市场老得不能再老,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昔日风貌。

一到市场,各种食物就让你眼花缭乱。最先引诱你的是一阵烧烤味。圆形的大鼎中,放着斩件的鸭肉,煎得香喷喷的。什么?英国人也吃鸭?不止鸭,什么肉类都有。要一份,用个纸盒装着,试了一口,奇怪,一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硬。柔软多汁的鸭肉,配上面包,已是丰富的一餐。

像臭豆腐一样传出异味的是那家“Neal's Yard Dairy”(注:餐厅名),店里从墙壁到架子,塞满了英国各地出产的芝士,大的像货车轮胎那么大,小的似乒乓球。

向店员要你喜欢的,牛的或羊的,软的或硬的,他们都会毫不吝啬地切一片给你试味,吃到你不好意思不买为止。出了名的“臭教主”(Stinking Bishop),和其他品牌一比,根本没那么臭。天外有天。

 

推车小档卖的是最合时宜的蔬菜和水果,当下最应季的是白芦笋,一大束一大束的,价钱不高。

又有熟食档,卖英国人喜欢的猪肉派。先用面做个饼,把猪肉碎炒后填入,盖上面皮,就那么焗出来。个头很大,一个包你吃饱。另有从前英国穷人的小吃鳗鱼啫喱。当今,野生鳗鱼少了,也没多少人会做,这道小吃卖得像西班牙火腿那么贵。

在鱼档中,能看到全英国的海产,时下最肥的是我们叫“蛏子”的剃刀贝(Razor Calm)。此物可以生吃,我上次来拍特辑时曾试过,经过的人看得哗然。鲑鱼最多。我一向反对吃这种带异味的鱼,但那是挪威水产。从苏格兰空运而来的鲑鱼则完全不同,吃进口,只觉肥、甘美,一点怪味也没有。这次旅行,我吃了很多。

走到市场深处,看到一些卖“健康食物”的店铺。当今流行“健康食物”,亦有市场。我则对其一点兴趣也没有,快步走过。见一卖面包的店铺,面包有洗脸盆那么大,表皮像花菰般裂开。英国友人说这种面包最香。这种用来填饱肚子的东西,我也不多看一眼。

又闻到香味,这是家西班牙人开的店,专卖各式各样的米饭。数人合抱的大锅,一个连一个,几种口味任选。米饭被装入纸盒中,一份份地卖。可见,无论在什么地方,米饭还是很受欢迎的。

 

想要吃贵一点的?市场对面有家餐厅烤海鲜,炭架上摆满“壳牌”汽油商标般的大贝,已打开一半,露出饱满的肉和红红的蚬膏,有很多人在排队。购入海鲜后可到里面的酒吧,叫一大杯啤酒喝。啤酒是英国人不可缺少的饮品。

回到肉档,有家专门卖野味的,其中鹿肉最多,其次是野鸡、大雁和肥鹅。猪头被挂了起来,还有各种猪内脏。昔日的穷人都很会烹调,如今当成野味来卖。

说到猪,这里有一家做得出色的,叫“Roast”,由“Art Deco”(注:一种艺术装饰风格)式的建筑改造。

吃饱,当然得找甜品。市场里有家卖意大利冰激凌的,冰激凌浓得黏底。店员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挖出一粒球来,将其放在饼筒上。一筒卖十英镑,别说不贵。

便宜一点,可到另一家去买一份烤梨。把极甜的梨放入烤炉中焗出来,再加芝士酱,当成甜品或沙拉吃都行。英国人缴税缴穷了,就会买这么一客来充饥。

任何市场都卖鲜花,这里也不例外。各式玫瑰是英国特色,芍药大概是从荷兰输入的吧。英国诗歌中芍药或牡丹很少出现,以水仙花居多。虽说鲜花和食物没有关系,但同样浪漫。

 

如果你要去博罗市场,那请你记住开场时间。这里一个星期只做三天:星期四的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五点;星期五的中午十二点到下午六点;星期六最早,从上午八点至下午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