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曲:厦门大学建筑系专题研究设计(2009-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光的研究——建筑基本设计作者:仇畅 洪嘉懿

直接采光

这里列举11种能够直接将光线引入室内的开窗形式。照片显示了有太阳光直接照进室内形成明显光斑的情况。室内光线明快,色调由太阳光的颜色决定——总体呈暖色调,其中上午相对较“冷”,傍晚相对较“暖”。

间接采光

这里列举10种间接采光的开窗形式——太阳光或天光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进入室内。照片显示了其中6种开窗形式在室内形成的光线效果。室内光线较为柔和、均匀。当只有天光在经过反射后进入室内时,室内光线为冷色调;当只有太阳光经过反射后进入室内时,室内光线色调较“暖”。

采光组合

厦门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

一层平面1:250

二层平面1:250

三层平面1:250

回顾与综述 壹

厦门大学建筑系“专题研究设计”教学始于2009年,该课程对于教和学两方面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也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徘徊。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适当解放出来,既体验一种从研究到设计的专题性思考,也建立一种开放性建筑研究的观念。

●课题解析

课题“从建筑元素到艺术转换”关注的是将通常思维和观念中的二维艺术作品转换到三维空间的过程。建筑系的教学中一直包含“建筑美术”的教学内容,但笔者认为,比美术的技法性训练更重要的应该是对艺术观念的学习,因为当代建筑的发展事实上早已超越了所谓的“审美”范畴和“如画”效果的追求。

作业一“建筑基本研究练习——元素与转换”试图建立一种建筑学基本研究的范式,作业二“厦门大学现代艺术馆(概念)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校园内部场所作为合适基地,注重真实场地和建筑设计的关系问题。

●教学过程

由于“专题研究设计”对于指导教师及学生尚属新鲜课题,因此为了使课程有一定的目标性和目的性,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在该课程之前试做了几个设计作为示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困惑和茫然。

示范1:柱的画廊(gallery of columns)

通常意义上的柱子是作为建筑的结构承重元素而存在的,如果柱子同时又作为空间中的限定元素和视觉元素呢?本示范做出了三种空间方式(两个有序空间、一个相对无序的空间)来表达趣味空间在本质上是可以由单一元素的变化和组合来生成的。而且,秩序空间和趣味空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见图1-1)。

图1-1 教学示范:柱的画廊

示范2:廊的茶室(teahouse of corridor)

这个示范建立在笔者指导的一个二年级学生课程设计(一个建于校园湖面之上的休闲茶室)的基础之上。二年级的学生在设计中往往因为缺乏对单一元素的信心和把握,而趋于将简单的空间问题复杂化和表达的花哨化。这个示范的茶室设计期望以单一元素“廊”在平面上的蜿蜒和在剖面上的起伏来抽象地表达中国园林中廊、桥、台等构筑物的空间观念和场所概念,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建筑和景观之间应有的张力(见图1-2)。

图1-2 教学示范:廊的茶室

示范3:火柴游戏(match game)

这个示范是笔者研究中的“游戏系列”的一个设计。一个随机、偶然中又理性、必然的操作:随机摆放(或抛撒)的12根火柴梗,平面上的火柴梗以自定的规则(墙长6m,火柴头端高4m,另一端高3m)生成垂直方向梯形的墙面,然后墙面上自然联结而成的面形成屋顶。随机生成的平面空间疏密有致,可以用来对应不同功能、不同面积大小的空间。整个建筑追求在随意的表面下掩藏的逻辑性和秩序性以及“行为到结果”的互动关系(见图1-3)。

图1-3 教学示范:火柴游戏

●成果解读

成果1:看——词到空间的转化

该成果是本次设计中构思及表达最为抽象的一个。

作业一

以动词“看”来完成“动词—空间”的转换,以6种系列的观看方式来研究“看”与“被看”。

方式一:普通的观看方式——对象容易被主体看见并且容易抵达。

方式二:对象能够被抵达,却不能被看见,可通过人为技术呈现其虚像。

方式三:对象可以被看见,但超出观看主体的正常视觉范围,产生运动无力感。

方式四:主体抵达对象,却只能看见对象的一部分,凭借记忆经验拼贴出对象的画面。

方式五:主客体置换,主体成为对象被观看。

方式六:主体与对象之间存在其他干扰介质,观看过程需要不断剔除杂质。

作业二

建筑基地位于厦门大学化工厂原址,因此在建筑材料和形式上对原有建筑体现了较大的尊重。而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则较为完整地利用了作业一的研究成果:在美术馆中,展览品应该是空间的主体,展览的路径和空间应该居于次要地位,两者之间通过一定的处理手法来达到效果。笔者认为这一空间理念一方面是该同学作业一的思路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对当前美术馆设计中“读者空间”设计过于丰富而取代了美术作品的核心地位这一现象的一种批判性思考。


成果2:光的研究——建筑基本设计

这个成果的作业一是一个有关光的实验性研究——对多种采光形式在室内形成的光影效果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列举直接采光形式,每种采光形式都分别用卡纸模型模拟出来,并用相机记录下一天中各个模型采光形式在室内形成的光线效果;

2.列举间接采光形式,每种采光形式都分别用卡纸模型模拟出来,并用相机记录下一天中各个模型采光形式在室内形成的光线效果;

3.将以上两种采光形式放于同一模型中,用相机记录下一天中各个模型两种采光形式在室内形成的光线效果,或形成鲜明对比,或互补使室内光线均匀;

4.将不同采光形式运用于同一空间的四角,观察不同采光形式是怎样分割空间的。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产生了关于作业二的空间主题的概念:用四种采光形式将整个空间划分为四个不同气氛的空间,并能满足各空间所具有的功能性质。根据一天中阳光角度的变化,整个空间内被自然光划分的格局不断变化,在这一变化中,部分空间始终保持同样的氛围,但各空间的重叠部分的面积随着阳光不断变化。于是那些“定义清晰”的空间的功能可保持相对稳定,而“暧昧模糊”的不断变化的空间可作为交通、服务和交流空间等。在具体的艺术馆设计中,用方形的展厅和庭院作为“光的容器”,并将建筑标高局部提高或降低来适应具体的场地特征。

由于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曾经详细介绍过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硕士毕业设计研究“光”,本设计或多或少受石上设计的影响和启发。但与石上的研究方式不同的是:石上是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建筑,通过人在其中的行走来感受“人的路径”中光的不同;而本教学成果实际上是设计了一个抽象的盒子来研究“光的路径”,光线本身却是以运动的方式而存在的。一动一静,光的绝对运动和光的相对运动,是两者研究方式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