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放性和游民社会与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是由垂直的等级序列构成的宗法社会,其基础是由士、农、工、商四民组成的。他们的身份与职业是世代相传的,又有大致不变的固定居所,特别是农民,所以这四民又称“石民”。当人口增加、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官府腐败时,往往会发生社会运动,导致社会震荡,这时就会有一部分“石民”被抛出四民之外,成为脱序的人群,其中有一部分就演变成了游民。
游民是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他们缺少谋生的手段,大多数人在城乡之间流动。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有过冒险生涯或者非常艰辛的经历。两宋以前,由于经济不发达,城市数量少,所以这个群体以农村游民为主,而且数量少。宋朝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因此,大批的游民就集中在城市,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社会。
游民社会的第一特征是鲜明的反社会性。宗法农民的社会特征就是要求社会稳定,因为他们在宗法社会中生活。中国古代拥有土地的农民都是以吃饱饭为目的的,所以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少有宗教战争,很少为了意识形态打仗。中国社会的反抗斗争尤其底层的反抗都是为了吃饭问题。所以,当宗法农民、底层社会有饭吃的时候就不一定反抗,更不可能酿成大的农民战争。过去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说“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反抗就有武装斗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压迫已经好几千年了,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有了阶级就有了压迫,也有了剥削,但有压迫有剥削不一定就有很强烈的反抗,只要还有一口饭吃,能够生存下来,就酿不成很大的反抗斗争。最后,凝结成为武装斗争,闹的乱子特别大的一定是有一个大的游民群体产生了。
游民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主动进击精神。宗法社会里的人,不用自己代表自己,有人替他代表,所以他的个性就萎缩了,竞争精神、反抗精神、争取自己利益的精神都被抹平了,就没有主动进击性了。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包含的意义非常广阔,其中一个意义就是秀才是宗法里的人,他负担着宗法社会的思想意识,所以这种人第一造不了反,第二即使造反也不会成功,没有冲劲。但是游民不是这样,他们有主动进击精神。
游民社会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强烈的帮派意识。这种帮派意识往往是非理性的,甚至超越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游民社会“只讲敌我,不讲是非;只讲利益,不讲是非”。因为作为一个个体,游民一无所有,他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跟与他相同命运的人结成同伙,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士农工商四民可能有钱、有地位、有文化或者有其他附加的东西,而游民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唯一有的就是勇气。他要有主动进击的精神,然后要跟同他一样的人结合起来。这些东西游民早就意识到了,而真正发展起来则是在北宋时期。
游民社会的第四个特点是游民没有角色意识。儒家所构造的社会意识、文明规范在游民那里被冲垮或被冲淡了。古代中国没有其他文明形态,只有在宗法制度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宗法文明。游民在脱离宗法网络的同时,也脱离了在宗法制度下所形成的文明。游民在社会中没有了角色位置,更缺少社会的尊重与监督,这样他们就不需要社会文明的规范,从而表现出赤裸裸的残暴与野蛮,毫不掩饰地追逐眼前的物质利益,容易流于极端主义并把传统文化非规范的一面推到极端。当求生存成为第一要义的时候,人性中的“恶”被充分调动了出来。那种因为追求赤裸裸的“利”所表现出的野蛮往往是不加掩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