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络舆情热点扫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走进“新”与“变”的时代

2017年,网上热点话题依旧丰富,公众讨论活跃,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一个全方位的新时代到来,网络舆论生态也延续着“新”与“变”的主题——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更为密切,各方向政府工作与舆论反响深度交织。有评论称,201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江湖“归零翻篇”的一年;2017年的中国舆情大盘,可谓五年来中国舆情大势的缩影。

回顾:2017年舆情总览

纵观全年,我们梳理出四大年度主题,即2017年是一个政治年,也是文化年,是创新年,同时也是挑战年。总的来看,一年来的网上舆情显示出“稳”“新”“杂”“深”的主要特征:

政治年:重大活动贯穿全年,保持“稳”态势。2017年,十九大、雄安新区、“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厦门金砖会晤等中央重大决策及政治活动获得高度聚焦。国家领导人活动持续引发关注,中国特色周边外交新境界、新风貌进入全球视野,展现了新时代大国风范和担当。总体来看,在政治活动密集的2017年,我国未发生影响国计民生的极重大舆情事件,也没有出现舆情波峰骤升骤降的突变状况,保持了稳定的总态势,网络议政也呈现良性、理性趋势。

创新年:经济继续调整升级,凸显“新”动能。2017年下半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带来“新时代”的主题词,也与全年“新”的总结定位相呼应。一年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等产业政策受关注度显著提升;共享经济、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业态广受热议;监管难题、投资过热、行业遇冷等新情况、新问题也多次成为舆论热点。在新发展理念的持续指引下,2017年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以及对“四新”话题的广泛讨论,成为舆论长期跟踪关注的焦点。

文化年:文化现象多元共生,形成“杂”生态。据中国传媒大学艾利艾智库发布网络舆论生态指数显示,2017年网络舆论场网民文化自信日益增长。同时,各类社会思潮、网络文化纷争突出,传统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消费文化与低俗营销、正能量与毒鸡汤……公共话题持续涌现,网络文化百态杂糅。纵观2017年,既有“故宫跑”、《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这样的正面话题,有“《战狼2》破票房纪录”的高热话题,也有群体标签盛行、游戏与直播文化兴起等争议性话题。随着文化软实力不断彰显,传统文化能否真正复兴、新兴文化如何良性发展等问题,引发多方思考。

挑战年:社会认知深入重构,走向“深”格局。中国网浪潮新闻发布《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称,2017年是互联网舆论场博弈的关键年和转折年,政府对互联网形成一定的有效治理。与前两年相比,类似穹顶之下、疫苗之殇、魏则西事件、雷洋案这样的年度里程碑式重大舆情没有发生,下半年的“榆林产妇坠楼”“红黄蓝”等事件影响广泛且恶劣,但其中谣言成分居多,最终得以平复。同时,“北京驱赶低端人口”“江歌案”等多起公共议题的背后,网络舆论场“质疑一切”又“诉求公正”,“网络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网络化”的趋势进一步加深。

分析:热点舆情及特征

具体分析经济金融、社会民生、深化改革、网络文化四个方面,给2018年的舆情走势,2017年的热点舆情事件也带来相应启示:

经济金融舆情:总体判断向好、关注风险领域。2017年,我国经济稳中求进基调不变,经济舆情总体平稳,金融领域“防风险”成为年度关键词。舆论普遍认为资金“脱虚向实”迹象初步显现,持续释放经济企稳回升信号。但从年内相关热点来看,类似“乐视疑云”“东北特钢兑付危机”“万达影业债券暴跌”等风险事件,以及金融领域衍生出的泛政治化炒作、恐慌性言论、维权群体等不稳定因素均值得关注,经济金融安全仍是重中之重。

社会民生热点:持续呼唤公正、期待制度兜底。综观去年社会热点事件,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依然强烈,并呈现出“泛民生”的舆情特点,即单一领域话题易被泛化解读、不断发酵,如“李文星之死”“苏享茂之死”等事件,牵扯多个领域或部门,把单一舆情不断推向复杂化,吸引媒体网民深挖,舆论靶向多元,议题千变万化,极易使相关部门陷入左支右绌的困境。同时,2017年教育、安全、医疗均现“安全兜底”呼声。相关问题与中产焦虑、社会阴暗面等话题交织,更增加了舆情研判与疏解的难度。

改革话题认知:融入公共议题、“知情”成为民声。十八大以来,改革话题始终备受关注。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各领域改革持续走向纵深,更易触动舆论神经,舆论话语权角逐成为常态,及时公开、全程透明、权威发布,成为公众对知情权的主要呼声。如“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曾一度激发舆论求真相、保安全的极大诉求。入冬以来,“北京驱逐低端人口”“部分农村煤改气影响过冬”等话题,也由于公众认知偏差,由具体问题炒作成改革跑偏的极端言论,值得重视。

网络文化现象:群体出现分层、认同危机加深。2017年,社会认同差异有所加深,并直接体现在网络舆论倾向的分化上。随着互联网应用高度普及,社会群体的年龄分化和阶层区隔现象,在原本平行的网络中迁移、放大。公众焦虑极易滋长,并从社会不公、仇官仇富、强弱抗争,向社会阶层固化、年龄危机等倾斜。无论是2017年春节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还是上海警察抱摔事件,以及轰动一时的“刺死辱母者案”,在关于情、理、法的社会大讨论、大争论下,舆论共识的形成越发艰难。

启示:舆情工作新思考

当前,对网络舆情的理解及研判,已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项课题。“民能言、官能听、政能行”,应成为国家和社会合理运转的基础。在此,我们也梳理总结出今后政府舆情工作的几点思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是形成“风险意识”: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了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次提到“国家安全”,在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这要求我们时刻关注政治、军事和外交冲突以外的非传统安全领域,针对可能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持续提高风险意识,敏锐把握舆情走向,密切跟踪新兴动态,及时回应社会诉求。

二是形成“关联意识”:关注改革中的联动因素。在公共议题热度高涨的当下,随着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触发关联性事件的概率也不断增加。从去年不同行业、领域出现的乱象来看,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是:“关联、捆绑、炒作”已成为商业营销的“标配”。而这一趋势延伸至整个网络舆论场,则表现为从任意一起单一事件出发,都可能牵涉到改革话题,加剧“塔西佗陷阱”的发生。一些部门或地方政府“封堵捂压”的舆情观念和处置方式值得反思,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消除“信息饥渴”值得深究。

三是形成“民本意识”:了解民意的分层与焦虑。近年来,天价学区房、富人移民、寒门难再出贵子、社会鄙视链等“阶层固化”话题不断刺激公众焦虑情绪。与过去所说的“社会情绪撕裂”相比,如今的舆论分层已成“既定事实”,不同群体对具体事件的认知呈现显著差异。可以预见,随着“中产”群体认知的不断扩大,民意的分层仍将凸显。同时,微信公众号、知乎等高影响力平台作用日趋明显,专业性、思辨性的网民意见将继续增多,既给政府工作带来考验,也为及时把握民意走向和主流认知提供更多参照。

四是形成“数据意识”:注重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如今,做好大数据分析及其应用,已成为社会舆情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去中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政策发布、突发事件、舆论热点、行业趋势等,经过不同通道的多源数据信息汇聚、提取、分析后,往往能够呈现不同维度、粒度、程度的分析视角。在信息碎片化、沟通无界化、线上线下联动加深的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有利于捕捉传播关键节点、发现潜在关系,针对突发式、暴涨式、反转式舆情,可提供走向分析、情绪判断、精准推送等功能,带来新视角、新思维、新策略。有关大数据分析的意识、技能和思维,应深入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