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系概况
【河流水系】
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骨干行洪排涝河道,由漳河、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及漳卫新河组成,位于东经112°~118°,北纬35°~39°之间。西以太岳山为界,南临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北界滏阳河,东达渤海。以浊漳河南源为源,流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四省一市,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全长1050km,流域面积37584km2。
漳河上游有清漳河、浊漳河两条支流,于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为漳河干流,自观台入岳城水库。岳城水库以上漳河流域面积18100km2。漳河出岳城水库后进入平原,向东北至馆陶县徐万仓与卫河共同汇入卫运河。按照现行的流域规划,漳河为海河水系源头,漳河自浊漳河南源源头至漳、卫河汇流处徐万仓村全长460km,流域面积19537km2,占漳卫南运河流域总面积的51%。
卫河源于太行山南麓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南岭,于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流。卫河支流繁多,主要有大沙河、淇河、汤河、安阳河等。由于历史原因,黄河北徙使卫河两岸形成多处洼地,成为蓄滞洪区,如良相坡、柳围坡、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任固坡等。从河南省新乡市合河镇始至漳卫河汇合口徐万仓为卫河干流,全长329km。流域面积15229km2,占漳卫南运河流域总面积的41%。
1958年四女寺枢纽修建后,将漳河、卫河于馆陶县徐万仓村汇合后至四女寺枢纽河段称卫运河。卫运河上承漳河、卫河,下启南运河、漳卫新河,是漳卫南运河水系中游河段,冀、鲁两省的省界河道,河道全长157km。卫运河为复式断面,半地上河,河槽之深,在海河流域各河道中居于首位,滩地与河底的高差一般在7~10m之间,河槽宽在70~200m之间。
历史上的南运河南起山东临清。1958年,扩挖四女寺减河后,南运河上端改由四女寺南运河节制闸起,经河北省故城、景县、阜城、吴桥、东光、南皮、泊头市、沧县、沧州市区、青县天津市静海县进入天津市市区,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交汇入海河干流。南运河自四女寺枢纽至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十一堡上改道闸段,为一级行洪河道,长309km,左堤长271.36km,右堤长273.1km;自十一里堡下改道闸至三岔河口段只作为排沥河道,不再承担防洪任务。
漳卫新河是在四女寺减河基础上人工开挖的一条分洪河道,起自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枢纽,流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和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海兴县,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大口河(古称大沽河)入海,全长257km(其中含岔河河道43.5km),流域面积3144km2。1972—1973年对四女寺减河进行扩大治理期间,从四女寺至吴桥县大王铺(大致依循钩盘河故道)新辟一条岔河,于河北省吴桥县大王铺汇入四女寺减河。治理工程结束后,将四女寺减河、岔河及其汇流后的河段统称为漳卫新河。
【地形地貌】
流域西部(上游)地处太岳山东麓和太行山区,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上,为土质丘陵区和石质山区,中间点缀着长治盆地,东部及东北部(中下游)为广阔山前洪积、坡积、冲积平原。山区、丘陵区面积2543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8%,平原面积1214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2%。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直接相接,山前丘陵过渡区很短。地形总趋势西高东低,地面坡度山区丘陵区为10‰~0.5‰,平原为0.1‰~0.3‰左右。平原内微地形复杂,中游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几个洼地,成为河道的蓄滞洪区,下游沿海岸带为滨海冲积三角洲平原。
【气象水文】
漳卫南运河流域地处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地带性差异明显,且年内、年际分配极不均匀。雨季大多从6月中、下旬开始至8月下旬结束并集中于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1996—2005年,漳卫南运河流域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2.32亿m3,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7.50亿m3,平均水资源量为94.04亿m3。
【水旱灾害】
历史上,漳卫南运河洪涝灾害频发,据文献资料,1607—1911年的305年中,漳河发生洪水约55次,平均5~6年一次;卫河发生大洪水约106次,平均3年一次;卫运河发生大洪水约60次,平均5年一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963年、1996年漳卫南运河发生大洪水。1961年、1964年、1977年流域内出现大范围涝灾。
商汤时期,即有“汤有七年大旱”之说(商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1766—前1760年)。其后,由商、周至春秋、战国和秦,史料中时有“大饥”、“大旱”的记载,旱灾屡有发生,但所记情况均极简略。汉代至元代(公元前206—1367年),史料对旱灾的记载较多,但由于漳卫南运河历史变迁等原因,难以对流域旱灾做出统计。明清时期(1368—1911年)旱灾史料记载较连续,且记述详略程度大致具备可比性。明代平均百年2.9次,清代平均百年2.6次。民国时期(1912—1948年)发生大旱灾2次,分别是1920年和1942年。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5年前,漳卫南运河流域几乎年年有旱灾,有些河道甚至出现断流。典型干旱年有1965年、1978—1982年等。1996年洪水之后至2012年,未出现较大旱灾。
【水利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漳卫南运河先后多次进行治理。1949—1956年期间,对南运河、漳河堤防进行整修、加高、培厚,兴建了升斗铺、甲马营分洪口门工程,开辟了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大名泛区和恩县洼滞洪区,对卫运河、四女寺减河进行复堤和河道疏浚。1957年,水利部批准《海河流域规划(草案)》,确定“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水方针。1957—1963年,在漳卫河上游先后兴建了漳泽、后湾、关河、岳城等大型水库、25座中型水库和300余座小型水库,并对卫运河、四女寺减河进行了扩大治理,兴建了四女寺枢纽。1963年海河流域大水后,1964—1984年,先后兴建了恩县洼滞洪区西郑庄分洪闸和牛角峪退洪闸;再次扩大治理卫运河、四女寺减河;改扩建了四女寺枢纽;新建了卫运河祝官屯枢纽和漳卫新河七里庄、袁桥、吴桥、王营盘、前罗寨、庆云、辛集等拦河蓄水闸;对卫河干流下段(浚内沟口至徐万仓)进行扩大治理,对卫河干流上段(西孟姜女河入卫口至老观嘴)进行清淤。1987—1995年,对岳城水库主坝、大副坝、1号小副坝、2号小副坝进行加高,并增建3号小副坝,先后实施了岳城水库大坝加高。1991—1995年,对岳城水库以下漳河进行了整治。经过治理,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防洪体系,形成了“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格局。
1996年8月,漳卫南运河发生特大洪水。“96·8”洪水之后,漳卫南运河迎来了新的治理高潮。截至2012年底,漳卫南运河水系内先后分四批完成了“96·8”洪水水毁修复,对西郑庄分洪闸进行了加固工程,对漳河岳城水库以下(京广铁路—徐万仓)全长103.3km河道进行了整治,对漳河穿漳涵洞水毁工程和漳河西冀庄险工进行了修复、整治,实施了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大副坝涌砂处理工程、漳卫新河(四女寺—辛集)治理工程、对岳城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漳河重点险工进行了整治。
【社会经济】
漳卫南运河流域是我国粮棉主要产区之一,煤炭、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流域内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芝麻、绿豆为主,工业有煤炭、石油、钢铁、发电、纺织、造纸以及各类加工企业等,京沪高铁与京广、京九、京沪、石德等铁路和京福、京开、濮鹤、大广、青银等高速公路及104、105、106、107、205、207、208等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据2005年统计资料,漳卫南运河流域内涉及的行政区共有15个地级市、67个县(市、区),全流域总人口3206.0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813.94亿元。
【历史文化】
漳卫南运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漳河古称降水(绛水),亦称衡漳、衡水。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中即有关于漳河的记载。卫河原为黄河故道,因春秋属卫地而得名,汉代称白沟。历史上,卫河、卫运河、南运河是一条河,唐代称永济渠,宋代称御河,曾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对漳水、卫水及其支流的也做了详细的记述。历史上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史起修建引漳十二渠、陈尧佐筑陈公堤等都发生在这里。历代水利著述中对漳卫南运河也多有记述,如《畿辅通志》中《九河故道考》、清崔述《御河水道记》、《漳河水道记》、明李柳西《九河辩》、清崔乃翚《直隶五大河说》、清吴邦庆《畿辅水道管见》等阐述了河流的来历和变迁过程,明王大本《沧州导水记》、清吕游《开渠说》三篇、《漳滨筑堤论》、清李泽兰《西门渠说略》等名家著述和官吏奏疏,记述了大量历代有关水利的法律、规章、当年水害状况以及兴修河道堤防的详细情况。
漳卫南运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靠近漳卫南运河边的许多城镇,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邺城、北宋时期的大名、明清时期的德州、临清、天津等,凭借运河水路的便利条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流域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安阳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在我国古文化研究中颇有价值;汤阴县羑河畔的土城,据传是囚禁周文王的地方,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国家监狱所在地之一;淇县的战国军庠是我国第一所军事院校,相传孙膑、庞涓等就读于此;德州市的菲律宾苏禄王墓是中菲友谊的象征;沧州市的铁狮子享誉全国;“人造天河”141红旗渠坐落于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