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文明之水 追溯上下千年精神——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也是文明之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古代中国均发祥于大河流域,充分印证了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先民在防御水患与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治水过程中,孕育着独具特色的大河文明。由此可见,治水与文明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纵观中华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治水与文明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而创造文明的重要生产实践活动,治水文明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水孕育了我国文明社会,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治水塑造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折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治水催化了我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并对中华政治体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治水对我国“南稻北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定程度上,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与洪涝、干旱作斗争的历史。在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治水文明自始至终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从都江堰、黄河大堤、京杭运河到洪泽湖;从坝工、防洪工程、水力机械到提水工具;从《管子·度地》、泥沙理论、水文学到水利文献;从李冰、王景、郭守敬到潘季驯,中华治水史辉煌灿烂。治水活动不仅催生了中华物质文明的创造,而且还促成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就物质文明而言,不论是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还是聚落、村镇、城市的盛衰,都与水密切相关;就政治文明而言,治水孕育国家的诞生,成为治国方略、国家政策、管理制度,治国安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河安澜是国家兴衰与社会稳定的基石;就精神文明而言,在治水活动中,先民们所形成的治水思想、方法、理念、文学、艺术、诗词等,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都蕴含着治水的成果。
基于此,本书按照治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关系,采用纪事本末体的方法,围绕治水与中华文明的肇始、治水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治水与治国理政、治水与农业文明、治水与商业发展、治水与科技进步以及治水与文化典籍的传播等内容,详细阐述了治水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发展。本书的结构由贾兵强、朱晓鸿两人共同商定,共分7章。除第三章治水与治国理政、第七章治水与文化典籍的传播由朱晓鸿撰写外,其余各章均由贾兵强撰写并对全书进行统稿。
本书凝聚了多位学者的才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写作过程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朱海风教授对本书的框架结构、写作风格以及资料收集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中国水利文协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靳怀堾在繁忙工作中审阅书稿,并数次耐心细致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瑞平老师,时常鞭策、督促和指导作者,对本书的撰写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同时,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文化出版分社社长李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专家、学者等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杨薇、李菲、王雨辰等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本书付梓之际,我们向所有支持帮助本书出版的前辈、师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编撰本书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参考文献,并尽可能在文后标注相应的参考文献以表尊重和感谢,但有些内容可能属于表述上雷同或者很难查到原始出处,也许未能全部标出参考文献,谨向这些文献的所有作者一并致谢。
由于治水与中华文明涉及面比较广,特别是普及图本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让中华治水文明与图对接,编撰难度较大。同时,水文化的研究涉及多学科且内容繁杂,加之作者的知识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