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输水管(渠)和配水管网定线
管网定线是指在地形平面图上确定管线的走向和位置。管网定线受城镇(或工业企业)的平面布置,供水区的地形,河流、山谷、铁路等障碍物的位置,大用水户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他水源及水池、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管网定线。
一、输水管(渠)定线
输水管(渠)包括从水源到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和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清水输水管。输水管中途一般不配水。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原水输送可以采用重力输水管(渠),也可以采用压力输水管;当长距离输水时,由于地形情况复杂,有可能采用重力输水管(渠)与压力输水管相结合的输水方式。清水输送一般采用压力输水管,以免在输送过程中水质受到污染。输水管(渠)定线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管线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尽量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以便于施工和管道维修。
(2)管线尽量简短,以减小工程量,减少工程投资。
图2-2 输水管(渠)上设连通管和阀门
(3)管线应少占良田,少毁植被,保护环境,并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拆迁量。
(4)管线应尽量避免穿越铁路、河流、沼泽、滑坡、洪水淹没地区、腐蚀性土壤地区等;若无法避免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管道能够安全输水。
(5)输水管(渠)不宜少于两条。当输水量小、输水管(渠)长或多水源供水时,可以采用一条输水管(渠),同时在用水区附近设调节水池。此外,还可在双线输水管(渠)间设置连通管,并装设阀门(见图2-2),以避免输水管(渠)局部损坏时,输水量减小得过多。一般地,当输水管(渠)某段发生故障时,城镇输水管(渠)仍应可以提供70%以上的设计流量。连通管的间距如表2-1所示。
(6)输水管(渠)应设置坡度,最小坡度应大于1∶5D(D为管径,mm)。当管线坡度小于1‰时,应每隔1km左右,在管线高处装设排气阀,在低处装设泄水阀,以使输水通畅并方便检修。
表2-1 连通管间距 单位:km
(7)管线埋置深度(简称为埋深)应考虑地面荷载情况和当地冰冻线,防止管道被压坏或冻坏。
(8)应保证在各种设计工况下,输水管道系统不出现负压。
输水管(渠)定线时,有时上述原则难以兼顾,此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最佳的输水管定线方案。
二、配水管网定线
配水管网包括干管、连接管、分配管和接户管,如图2-3所示。
图2-3 配水管网的组成
1—水厂;2—水塔;3—干管;4—连接管;5—分配管
(一)干管
干管是敷设在各供水区的主要管线,其任务是向各分配管供水。干管定线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干管的平面布置和竖向标高,应符合城镇或工业企业的管道综合设计要求。干管应沿规划道路敷设,尽量避免在重要的交通干道和高级路面下敷设。
(2)干管应向水塔、水池和大用水户的方向延伸。在供水区内,沿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敷设一条或数条并行的干管,并应从用水量大的街区通过。干管间的距离视供水区的大小和供水情况而定,一般为500~800m。并行的干管数越少,投资越节省,但供水的安全性越差。
(3)干管的布置要考虑城镇将来的发展,可分期建设,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二)连接管
将干管与干管连接起来的管段称为连接管。设置连接管,可使管网形成环状管网。连接管的作用是在干管局部损坏时,关闭部分管段,通过连接管重新分配流量,以缩小断水区域,保证安全供水。连接管的间距一般为800~1000m。
(三)分配管
分配管是把干管输送来的水分送到接户管和消火栓上的管道。分配管敷设在供水区域内的每一条街道下。分配管的直径往往由消防流量决定,最小的为100mm,大城市的为150~200mm,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四)接户管
接户管是将分配管输送来的水引入用户的管道。一般的建筑物采用一条接户管;重要建筑物可采用两条接户管,并应从不同的方向接入建筑物,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接户管的直径应经计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