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太阳和太阳能
3.1.1 太阳的结构和组成
图3-1 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
太阳大气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里层为光球层,中间为色球层,最外面为日冕层,如图3-1所示。
(1)光球层。我们平常所见太阳的那个光芒四射、平滑如镜的圆面,就是光球层。它是太阳大气中最下面的一层,也就是最靠近太阳内部的那一层,厚度500km左右,仅约占太阳半径的万分之七,非常薄。其温度在5700K左右,太阳的光辉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的压力只有大气压力的1%,密度仅为水密度的几亿分之一。
(2)色球层。在发生日全食时,在太阳的四周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彩环,那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它位于太阳光球层的上面,是稀疏透明的一层太阳大气,主要由氢、氦、钙等离子构成。厚度各处不同,平均厚度为2000km左右。色球层的温度比光球层要高,从光球层顶部的4600K到色球层顶部,温度可增加到几万K(热力学温度),但它发出的可见光的总量却不及光球层。
(3)日冕层。在发生日全食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太阳的周围有一圈厚度不等的银白色环,这便是日冕层。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在它的外面,便是广漠的星际空间。日冕层的形状很不规则,并且经常变化,同色球层没有明显的界线。它的厚度不均匀,但很大,可以延伸到5×106~6×106km的范围。它的组成物质特别稀少,密度只有地球高空大气密度的几百分之一。亮度也很小,仅为光球层亮度的百万分之一。可是它的温度却很高,达到100多万K。根据高度的不同,日冕层可分为两个部分,高度在1.7×105km以下的范围叫内冕,呈淡黄色,温度在106K以上;高度在1.7×105km以上的范围叫外冕,呈青白色,温度比内冕略低。
太阳的物质,几乎全部集中在内部,大气在太阳总质量中所占比重极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在太阳内部的最外层,紧接着光球的,是对流层。这一区域的气体,经常处于升降起伏的对流状态。它的厚度大约为几万千米。
利用太阳光谱分析法,已经初步揭露出了太阳的化学组成。目前在地球上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数在太阳上都能找到。地球上的100多种自然元素中,有66种已先后在太阳上发现。构成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氦的体积占整个太阳体积的78.4%,氦的体积占整个太阳体积的19.8%。此外,还有氧、镁、氮、硅、硫、碳、钙、铁、铝、钠、镍、锌、钾、锰、铬、钴、钛、铜、钒等60多种元素,但它们所占比重极小。从太阳系形成角度出发,应该说地球上有的太阳上都应该有。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新测定的精度数值为149597892km,一般可取为1.5×108km。
太阳的直径为139530km,一般可取为1.39×106km,相当于九大行星直径总和的3.4倍,比地球的直径大109.3倍,比月球的直径大400倍。太阳的体积为1.412×1018km,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我们肉眼之所以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大小差不多,那是因为月亮同地球的平均距离仅为384400km,不足太阳同地球平均距离的四百分之一。
图3-2 太阳内部结构示意图
太阳的质量,据推算,约有1.982×1027t,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3400倍。
标准状况下,物体的质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称为物体的密度。太阳的密度,是很不均匀的,外部小,内部大。由表及里逐渐增大,太阳的中心密度为160g/cm3,为黄金密度的8倍,是相当大的,但其外部的密度却极小。就整个太阳来说,它的平均密度为1.41g/cm2,约等于水的密度(在4℃时为1g/cm3)的1.5倍,比地球物质的平均密度5.5g/cm3要小得多,这就是太阳的外观。如图3-2是太阳内部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