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前传:合茔
数千年来,中国民间最理想的婚姻模式便是男女双方两情相悦,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这条路有时并不顺利,很多情侣能达到两情相悦这一步,却无法迈过父母之命的门槛,最终劳燕分飞,甚至还以生命为代价。这一悲剧现象反映在魏晋志怪小说中,就出现了本来是人与人相恋,由于强大的外在力量的介入,使得男女主人公一方因爱而死亡,然而爱情却仍在继续,人人相恋离奇地转变为人鬼之恋。
吴王夫差有个叫紫玉的小女儿,年方十八,才貌无双。有一男子名韩重,长紫玉一岁,粗通些道术。二人两情相悦,私下里互通书信,紫玉许诺韩重,非他不嫁,偏巧此时韩重要到齐鲁一带去求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韩重去游学的地方是齐鲁。他去学习什么呢?有人说齐鲁是孔孟之乡,韩重是不是去学习儒学了呢?答案并非如此。吴王夫差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当时的儒学还处于草创时代,在本地以外影响并不大。而齐鲁文化与道教的渊源由来已久。自春秋时期起,齐鲁地区一直是道家的兴盛地。鬼神崇拜、神仙方术、黄老思想、谶纬神学等早期道教思想都与齐鲁地区的文化有一定的关联。齐鲁地区还是中国神仙方术的发祥地,盛产术士。说韩重本身就会些道术,他能够不惜千里迢迢去齐鲁的原因也应该是去深造道术。这一点,对故事后来的发展很重要。
临走时,韩重把婚事托付给父母。韩重父母去向吴王求婚。吴王闻听此事勃然大怒,不肯将女儿许配给身为平民的韩重。不久,紫玉忧愤而死,葬在姑苏阊门外。
这里插一句嘴,吴王家族的女性好像都天生刚烈任性。紫玉的姑姑名叫滕玉,她和紫玉的父亲夫差都是阖闾的子女。有一次,阖闾与夫人及女儿滕玉一起吃饭。阖闾吃一盘蒸鱼觉得很好吃,就把剩下的半条蒸鱼赐给女儿吃。不料滕玉大为恼火,说道:“你吃了一半的鱼叫我吃,这不是侮辱我吗?我不活了。”于是就自杀了。这件事在今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一次紫玉之死比起当年她姑姑滕玉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言归正传。三年后韩重学成归家,问起自己与紫玉的婚事,得知父母给自己提亲后,吴王根本不同意这桩婚事,紫玉公主也因此气愤而死,现在下葬都已经三年了。韩重痛哭流涕,遂前往紫玉的墓前吊唁。
见到韩重到来,紫玉的灵魂从坟墓中走了出来,流着眼泪说:“你离开后,你的双亲向父王求亲,我满心欢喜,以为父母能成全你我。不料命运如此弄人,我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紫玉说完又转头唱道:“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意欲从君,谗言恐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唱完后,紫玉抽泣流泪,邀请韩重一起回到坟墓里。
接到鬼公主的邀请,韩重本能地有些害怕,想要拒绝紫玉。这时紫玉有些急了,她对韩重说:“我也知道死和生是两个世界。但是今天一分别,以后就永远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我们这么亲密的关系,你怎么还害怕我呢?我是真诚以身相许,难道你还不相信?”韩重被她的话感动了,就同她一起回到坟墓中。紫玉置酒款待,并行夫妻之礼,二人愉快地生活了三天三夜。
临别之时,紫玉送给韩重一颗直径一寸的明珠,对他说:“都是父王毁掉了这桩姻缘,但他身为父王,我又有何话可言?你回去之后保重身体,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更要留心注意。如果有机会进到王宫,还请你代我向父王致敬。”韩重出了坟墓,专程面见吴王,说了前因后果。吴王根本不信,大发雷霆说:“我女儿已死多年,你却造谣生事,玷污死者亡灵。你不过是挖坟掘墓、盗窃宝物罢了。”于是要逮捕韩重。韩重侥幸逃脱,来到紫玉墓前诉说了经过。紫玉再次出现,说:“你不必担心,我这就去向父王说明。”
宫中,吴王正在梳洗,忽见女儿紫玉现身,悲喜交加:“女儿怎么会起死回生?”紫玉跪地哀求:“当年韩重父母来求婚,父王不许,女儿忧愤而死。如今韩重归来,到女儿墓前吊唁,我们情深意切,已经结为夫妻,并送宝珠为凭。恳求父王不要再缉拿韩重。”吴王妃闻讯赶来与女儿相见,她张开臂膀拥抱紫玉,紫玉却化作轻烟一缕,消失在迷蒙夜色之中。
难道紫玉的鬼魂真的存在吗?当然不可能。韩重作为一个在齐鲁学过专业道术的方士,他很可能利用了能使死者身影再现的道法,让夫差相信确实见到了紫玉的鬼魂。
汉武帝时,得宠的李夫人故去,武帝思念不已,齐鲁地区的一个叫少翁的方士就曾经为李夫人招魂。而且汉武帝还真的看到了“李夫人”,并且作诗说:“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看来,方士会招魂是有传承的。就是到了唐朝,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也记载,有方士为唐明皇招过杨贵妃的鬼魂。
紫玉、韩重没有被人鬼大限所阻隔,通过浪漫的手法,他们倔强地继续着恋情。这一命运的巨大悲剧和对悲剧命运的顽强抗争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为脆弱的神经,因而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紫玉与韩重的旷世奇恋被东晋时期新出现的一个传说故事所借鉴,并最终使这个新传奇故事成为中国最重要、最具魅力的民间传说。这就是梁祝。
梁山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按照记载,他出生于352年,卒于373年。在梁山伯去世后,梁祝的传说开始出现。梁元帝在他的著述《金楼子》中第一次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而梁祝故事开始出现的时期正是记载有紫玉故事的《搜神记》最为流行的时期。在梁祝故事中,梁祝本是人人相恋,由于父母的反对,男方忧郁而死。女方到死者墓前祭祀,墓洞突然打开,死者邀请生者入墓。早期的梁祝故事只到合坟就结束了。
至于后来化蝶的情节,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请看下章韩凭夫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