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庖(páo),就是厨师。这是一个名字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的故事。之所以叫“庖丁”,是因为古人称呼一个人,总是喜欢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职业名。
看庖丁宰牛,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庖丁手的动作、肩的动作、腿脚的动作既熟练又好看,像舞蹈动作那样有美感。他的刀与牛的身体接触的地方,都发出豁豁的皮骨相离的声响,这节拍与《桑林》之舞乐的节拍一样,好听极了。
梁惠王一边看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他都忘了自己是看宰牛还是看舞蹈了。直到庖丁把牛彻底分解完了,他才叫了一声:“好哇!”
梁惠王问庖丁说:“你这手艺实在太高了,怎么练出来的?”
庖丁轻轻把刀抹干净,怡然自得地放下刀子回答说:“大王,臣下爱好的是‘道’,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于技术层面的追求。想当年,臣下刚开始学宰牛的时候,和常人一样,看在眼里的,不过就是一头整个的牛。但三年之后,臣眼里看见的牛,已经不是整个的牛,而是牛的肌肉和筋骨。”
这庖丁的眼睛有X光的透视功能了。
梁惠王又问:“那现在你的功夫又怎么样呢?”
“臣现在宰牛,只是用心神去感知,而不是用眼睛看。臣的刀顺着牛的自然肌理,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隙游走,这都是顺着牛的自然结构运刀。臣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牛身上筋脉相连的地方,更别说大骨头了。通常,技术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剁骨头。”
庖丁把刚才擦拭干净的刀给梁惠王看了看。
描绘“庖丁解牛”的塑像
“大王你看,如今臣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少说也有几千头,看上去却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我这刀刃非常的薄,用这样的刀伸入有空隙的骨节,那当然是游刃有余了。所以臣用了十九年的刀,还像新磨出来的一样。尽管如此,每当臣碰上筋骨盘结的地方,知道很难下手,便小心翼翼,眼神专注,动作放慢。等找准地方,刀子微微一动,哗啦一声,牛就已经骨肉分离,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了。这时候,臣提刀站立,踌躇满志地环顾四周,心满意足地擦拭好这把刀,把它慢慢收起来。”
梁惠王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
等庖丁讲完了,梁惠王说:“好啊!寡人听了你的解牛之道,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庄子笔下的庖丁,不是一般的宰牛高手,他是一位悟出世间大道的高人,所以他才能讲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来。
【博闻馆】
大树和芦苇
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庄子想告诉大家:要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善加利用。
在遥远的古希腊,也有一个人,通过植物的故事,悟出了相似的道理。这个人生活年代比庄子略早一些,名叫伊索,常常编寓言故事总结人生的经验和哲理。他讲的寓言故事,被后人加工整理,就是现在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大树和芦苇的故事。
河堤上有棵粗粗壮壮的大树,河边零零星星生长着一些孱(chán)弱的芦苇。
大树总是为自己婆娑的身姿感到骄傲。它常常对芦苇说:“我真替你们担心啊,要是刮起了大风,你们恐怕就要被刮跑了!”芦苇只是笑笑,不说话。
有一天,真的刮起了大风,大风吼叫着向河堤冲过来。大树挺起胸膛拼命抵抗。狂风过去了,堤坝上粗壮的大树被狂风吹断了,而芦苇虽然既纤细又柔弱,被狂风吹弯了腰,但狂风过了,它们的腰又挺起来了,身上没受到任何损伤。
倒在一边气息奄奄的大树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这么强壮却被风刮断了,而你却什么事也没有呢?”芦苇回答说:“那是我们知道自己柔弱,因此大风进攻时,我们就低下头去,避过风头;而你却相信自己的力量,与大风对抗,所以才会被风刮断。”
庖丁用薄薄的刀片,游刃有余地穿插于牛骨空隙中;小芦苇在狂风大作时低头避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现实中,有的时候,退让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遇到困难,我们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首先要保全自己,才能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
倘若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把庄子所讲的“道”看成一种自然规律,那么就能认识到:必须顺应环境规律,爱护周围的环境,不过度向自然索取资源,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污染并破坏周边环境,那么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受到危胁。
所以大到保护地球,小到保护自我,我们都应细细体会、顺应庄子所讲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