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用好中成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中成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两大类。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上常有“送服”“冲服”“调服”“涂抹患处”“撒布患处”等使用方法,这些方法具体指什么,彼此又有什么不同?

内服中成药

1.一般服用法。由于这种服药方法简便,因此应用很广泛。

直接口服:主要包括口服液、糖浆剂、合剂、酒剂等液体制剂。

温开水送服:中医学认为凡是补阳、调气血、通经络的药都可用温开水服用;从药物剂型来讲,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滴丸、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都可采用温开水送服。

温开水冲服:中成药中的茶剂、袋泡剂等可用温开水泡汁,频服代茶饮用;颗粒剂、膏滋剂也须用温开水冲泡溶化稀释后饮用,加水量视个人情况决定。

含化: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调治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即将药物含在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在服用时需烊化,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后服用。

2.用药引送服。药引又称引经药,它具有引药入经、扶助正气、调和药性、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的作用。因此,用药引冲服中成药有很重要的意义。

用醋送服: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调理肝气不疏、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牙痛等病症。

以姜汤送服:生姜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作用。多用于送服调理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风寒咳嗽等症的中成药。

以盐水送服:盐味咸,性寒。可引药入肾,强筋骨,补虚,凉血明目。主要用于送服调理肾阴不足、筋骨痿软、目赤肿痛等病症。但老年人、高血压、心血管病、浮肿病人不宜用盐水送服药,可选用温开水送服。

常用送服中成药药引

用酒配药服:服药用酒以黄酒为主,酒能通络活血,祛风散寒止痛。主要用于送服调理风湿痹痛、脘腹冷痛、血寒经闭、跌打损伤等病症。

用蜂蜜送服:蜂蜜能润肺止咳、补中缓急、润肠通便。主要用于送服调治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不能用蜂蜜送服中成药。

大枣煎汤送服:大枣具有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大枣煎汤主要用于送服调理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病症。

中成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1.一般调理胃病或者对消化系统有影响的药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但胃酸过多,或有腹泻症状的患者宜饭前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2.调理便秘的通便药,应空腹或半空腹时饮用。

3.滋补类的中成药,应空腹或者饭前半小时服用。

4.调理哮喘的平喘药物,最好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用。

5.调理失眠的安神类中成药,请于睡前半小时服用。

6.调理月经不调的调经药,应根据病情遵医嘱于经前或经期服用不同的药物,切不能自行加药。

7.其余类别一般没有特殊规定,都可统一安排在两餐之间或者晚餐与睡觉之间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黄酒

蜂蜜

大枣

外用中成药

外用中成药大多为含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的药物,仅限于局部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1.涂抹患处。适用于油膏剂、水剂、酊剂的外用。使用时应将患处洗净,然后可在患处均匀涂抹一薄层药物。如调理跌打损伤的红花油宜用此法。

2.调敷患处。外用散剂和其他外用剂型,可用适当的液体(如茶水、食醋、白酒、食用植物油等)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敷料纱布包扎。

3.撒布患处。适用于散剂的外用,使用时将药粉均匀地撒布在患处,用敷料纱布固定,如珍珠散等宜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