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矢量场和1形式
存在一种独立于坐标选择的函数“导数”概念。对于定义在S上的函数Φ来说,这个导数的标准记号为dΦ,这里
由此开始我们进入某些复杂主题的讨论,我们得花些功夫来适应这些描述。首先,像“dΦ”或“dx”这样的量最初都看作是“无穷小”量,它们出现在我们利用微积分里的导数“dy/dx”公式求极限的运算中(见§6.2)。在§6.5的某些表达式中,我曾考虑过诸如d(logx)=dx/x这样的运算。当时这些公式都被看成仅仅是形式上的,[2]像上面这个式子(d(logx)=dx/x)就被认为是“更正确的”表达式d(logx)/dx=1/x的一种方便的写法(“两边乘以dx”)。但另一方面,当我将“dΦ”写进上述公式中时,我是指它是某种称为1形式(虽然这还不是1形式的最一般的形式,见§10.4和§12.6)的几何量,这一点对像d(logx)=dx/x这样的式子同样有效。1形式不是“无穷小”;它有稍许不同的解释,这种重要的解释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我一会儿就会谈到它。尽管对“d”的解释前后差异很大,但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像§6.5中所列的那些)——只要等号两边不除以dx——则完全不变。
上面所示的公式里还存在着另一种潜在的混淆,它出现在如下情形中:我们在等号左边用Φ,而在右边用f。我提及这一点主要还是出于区分Φ与f的考虑。量Φ是定义域在流形S上的函数,而f的定义域则是某个特定坐标拼块的(x,y)平面上的某个(开)区域。如果我要用“关于x的偏导数”的概念,那么我就需要知道“保持另一个变量y不变”是指什么。正是因为这一点,因此f而不是Φ,总是用在右边,因为f“知道”x和y坐标是指什么,而Φ则不知道这些。但即使如此,以这种方式显示的公式也还存在着弄混的可能,因为这里没涉及函数的自变量。我们将左边的Φ用于二维流形S的特定点p,而将f用于p点的特定坐标值(x,y)。严格来说,为了使表达式有意义,我们必须用显式来给出。但老这么说也惹人烦,最方便的是写成如下形式:
或写成“非实体”的算符形式:
我试着来解释它们的意义。这些公式是所谓链式法则的例子。如前所述,当Φ是定义在S上的某个函数时,它们具有类似于“∂Φ/∂x”的意义。
我们怎么来理解像∂/∂x这样的算符能够应用于定义在S上的Φ函数,而不只是应用于变量x和y的函数这样的事情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我们将∂/∂x应用于另一坐标系(X,Y)时,它有什么意义。“链式法则”的适当公式现在变成
因此,在(X,Y)坐标系下,我们有看上去更复杂的表达式(∂X/∂x)∂/∂X+(∂Y/∂x)∂/∂Y,它与(x,y)坐标系下看起来简单的表达式∂/∂x表示的是完全同样的运算。这个更复杂的表达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的一个量ξ,
这里A和B都是X和Y的(C∞)光滑函数。在眼下用ξ表示(x,y)坐标系下∂/∂x的特定情形,我们有A=∂X/∂x和B=∂Y/∂x。但我们可以考虑更一般的A和B不取具体形式的量ξ。这种量ξ称为S上的矢量场(在(X,Y)坐标拼块下)。我们重写原始坐标系(x,y)下的ξ,发现它和(X,Y)坐标系下的具有相同的一般形式:
(虽然函数a和b一般不同于A和B)。**〔10.7〕这使我们能够将矢量场从(X,Y)拼块扩展到重叠的(x,y)拼块。通过这种方式,取足够多的所需的拼块,我们就能将矢量场ξ扩充到整个S上。
图10.5 作为S上的“小箭头场”的矢量场ξ的几何解释。
所有这些可能会使读者感到非常困惑!当然我的目的不是要让你看不懂,而是要找到非常基本的正确的几何概念的解析形式。我们称为“矢量场”的微分算符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如图10.5所示的几何解释。我们将ξ想象为描述了一个画在S上的“小箭头场”,虽然在S的某些地方,箭头可能会收缩成一点,ξ在这些地方取值为零。(为了得到更鲜明的矢量场图像,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电视上天气预报节目里的风向图。)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着ξ的微商这个函数的增长方向。我们将这个函数取为Φ,ξ对Φ的作用,即ξ(Φ)=a∂Φ/∂x+b∂Φ/∂y,量度Φ沿箭头方向的增长率,见图10.6。箭头的大小(长度)具有根据所测得的增长率来确定“尺度”的意义。更恰当地说,我们应当把所有箭头都当作无穷小,每一个都将S上的一点p(处于箭“尾”)与“相邻的”S上的另一点p′(处于箭“头”)连接起来。为了看得更清楚点,让我们取某个小的正数ε作为两分离点p和p′之间沿ξ方向分离程度的量度。于是,差Φ(p′)-Φ(p)除以ε给出量ξ(Φ)的近似值。ε取得越小,近似程度就越好。最后,当p′无限趋近p(即ε→0)时,我们就得到了实际的ξ(Φ)。有时我们也称其为Φ在ξ方向上的梯度(或斜率)。
在矢量场∂/∂x这一特定情形,箭头全都指向常量y的坐标线方向。这就形象地说明了经常引起困扰的对偏导数“∂/∂x”这一标准数学概念的理解问题。我们可能一直认为表达式“∂/∂x”主要涉及的是量x。但其实它更多的则是与未经言明的变量相联系,在此即为变量y而不是x。当我们考虑坐标变换时,譬如说从(x,y)到(X,Y)且使一个坐标维持不变,这个记号特别容易引起误解。例如,考虑如下这个非常简单的坐标变换
X=x,Y=y+x。
我们发现*〔10.8〕
图10.6 ξ对标量场Φ的作用给出Φ沿ξ箭头方向的增长率。我们可将这种箭头设想成无穷小量,每一个都将S上的一点p(箭“尾”)与S上“相邻”的另一点p′(箭“头”)连接起来,图中用一个很大的放大倍数(因子ε-1,ε是小的正数)显示了p的邻域。差Φ(p′)-Φ(p)除以ε(取ε→0极限)给出Φ在ξ方向上的梯度ξ(Φ)。
我们看到,∂/∂X不等同于∂/∂x,尽管事实上X等同于x——反之,在这个例子中,∂/∂Y则等同于∂/∂y,尽管Y并不等同于y。这种情形就是我的同事尼克·伍德豪斯(Nick Woodhouse)所说的“微积分第二基本困惑”![3]另一方面,为什么∂/∂X≠∂/∂x,这在几何上很清楚,因为相应的“箭头”指向不同的坐标线(图10.7)。
现在我们来解释量dΦ。它称为Φ的梯度(或外导数),表示Φ沿S的所有可能方向如何变化。dΦ的一种好的几何图像是借助于S的等高线系,见图10.8(a)。我们将S视为一幅普通的地图(这里“map”一词是指你旅行时随身携带的纸质地图,不是数学概念“映射”),它可以是球状的,如果我们打算将S看成是弯曲的流形的话。函数Φ可以代表海拔高度。这样dΦ就代表了地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坡度。等高线标出的是所有海拔高度相同的位置。在S的任意一点p上,等高线的周线方向给出梯度为零的方向(地表坡度的“斜轴”),因此它是p点处满足ξ(Φ)=0的箭头ξ所指的方向。当我们顺着等高线行走时,我们既不爬坡也不下坡。但如果我们横越等高线,那么就存在Φ的增长,其上升率,即ξ(Φ),可通过等高线沿该方向的拥挤程度来量度,见图10.8(b)。
图10.7 微积分第二基本困惑可图解为:在坐标变换X=x,Y=y+x下,尽管X=x,但∂/∂X≠∂/∂X;尽管Y≠y,但∂/∂Y=∂/∂y。偏微分算子可理解为沿坐标线的“箭头”,这种理解通过几何图像可以看得很清楚(x=常数与X=常数一致,但y=常数与Y=常数不一致)。
图10.8 我们可以借助S的等高线系画出标量场Φ沿所有可能方向的梯度(外导数)dΦ。(a)这里画出的是S垂直上方的Φ值,因此S上的等高线(Φ值为常数)代表相同的海拔高度。(b)在S的任意一点p,等高线的切线方向给出梯度为零的方向(山坡的“斜轴”),即p点处满足ξ(Φ)=0的箭头ξ所指的方向。等高线的截线给出Φ值的递增或递减,ξ(Φ)量度等高线沿ξ方向的拥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