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由此,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期间,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塑造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百年来,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全球正经历着以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气候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新型安全体系,都需要从全球视野出发,高度重视气候安全问题,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
气候变暖已经并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014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科学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不对未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控,将致使全球气候系统进一步变暖,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气候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气候风险也不容忽视。21世纪以来,我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值的近8倍。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日趋凸显,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将进一步放大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安全形成的风险。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实质上也是安全问题,涉及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外交、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气候安全作为一种新的非传统安全,与上述安全问题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自然灾害,事关国家安全和全球安全,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达成的“巴黎协定”,反映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气候安全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文明发展史,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后,进入18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巨大改进,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社会财富,从根本上变革了农业文明形态,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实现了社会的重大转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工业化以来,因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开发和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大,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巨大破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下降,使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包括生态和气候等要素在内的环境危机。人们深刻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特别是气候危机,选择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追求的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其特征是低耗能、低污染、循环再生、高效率、高科技、整体协调、健康持续等。
维护气候安全和维护生态安全在道路和目的上高度一致。没有气候安全就谈不上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走文明发展道路,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气候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离开了气候环境谈生态安全无异于缘木求鱼。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在作用和方式上相互促进。气候良好则生态良好,反之亦然。适宜的气候环境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良好的气候造就优美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改善局地气候。
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适应和减缓并重原则,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科学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积极维护气候安全。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编写本读本的目的,是配合各级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使其进一步了解有关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传递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基本认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国际国内形势,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加强社会各界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统一认识,促进各级政府在相关层面的决策过程中更加重视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
本读本共分气候知识篇、气候变化篇、生态文明篇、防灾减灾篇和气候安全篇五个部分,并采用问答方式,针对不同领域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为编制本读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国内有关专家的论文和论述也对本读本的编写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受时间所限,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