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博士来回答:我们身边最有趣的为什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为何有时话到嘴边却忘了词儿?

如果没有过话到口边却想不起来的经历,你可真是稀奇之人了。很多时候,当我们费力回想某个词儿或名字,感觉熟得不得了,却怎么也没法从纷繁的记忆中把它捞出来、说出口时,我们称此现象为“舌尖遗忘症”(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舌尖遗忘症:可以将诸多归因总结为两大类:一是直接提取障碍,这种解释认为,关于某事的记忆强度不够,虽然可以唤起回忆,但不足以提取细节;二是线索缺失,这种解释认为,完整的记忆是由诸多细节拼凑而成,其中一部分的缺失就会引起回忆的不完整。近些年,研究者对双语因素颇有兴趣。研究发现,双母语者的遗忘现象明显高于单母语者,由于他们增加了额外的语言辨识系统,可能加重了语言处理的负担。。通常情况下,话语都会不假思索地从我们的口中喷涌而出,因此,在一个简单词上突然卡壳而哑口无言,其尴尬与挫折是可想而知的。据估计,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平均每周会遇到两次“舌尖遗忘症”,四十岁后其频率会翻倍。

这个经历,就像是自己的大脑临时洞开一小窗,你拿个手电筒往脑子里照来照去,努力要照亮那个词,它就在那儿,你确信,就在那儿,你甚至能感觉出它的大小与形状,但它在和你玩躲猫猫,你就是找不到它。

1893年,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写道:我们在搜寻某个词时,经常会得到一些错误的词,我们知道它们不是我们正在寻找的,不是那个感觉,但也无可奈何。

那么,这种体验为什么会令詹姆斯这类心理学家感兴趣呢?这就如同从慢镜头中观察蜂鸟扇动羽翼,突然的语塞放慢了思维的速度,这也许是个机会,可以更细致地研究记忆和言语的过程。下次如果你再遇到类似情况,与其抓耳挠腮、忧心忡忡,还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与探究一番。


试试看:想马上体验一下“舌尖遗忘症”吗?试着随口说出10个好朋友或班级同学的名字,看看会有啥情况。


你也许会发现:一时语塞与彻底遗忘有一个很大区别,语塞时你知道想说的词该是什么,你清楚它的样子和含义,与遗忘相比,它是触手可及的,一经提醒便能马上脱口而出。

研究显示,即使某个词最终也没能浮出脑海,你也很可能知道许多它的细节。1966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杰·布朗(Roger Brown)与大卫·麦克内尔(David McNeill)发表了一篇研究“舌尖遗忘症”的经典论文,就此奠定了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他们给学生49个生僻字的释义,让学生根据定义写出那些字。49个字均取自一般的应用,出现的概率是1/4000000≤P≤1/1000000。当然,5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某些词是否属于“一般应用”范围存有争议,这些词包括诸如龙涎香(ambergris)、符节(caduceus)、唯亲主义(nepotism)、谄谀(fawning)、蛊佞(unctuous)、泄殖腔(cloaca)、舢板(sampan)、集邮家(philatelist)等古拗之词。要是你搞不清这些词所云何物,也别犯愁,因为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学生们一遍遍地匹配词义,费力得像是在经历茶壶煮饺子般的煎熬。布朗与麦克内尔对此的描绘颇值得玩味,学生们在经历着“轻度的折磨,像是喷嚏到了嘴边却一时打不出来”。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语塞时,研究者让他们列出所知答案的细节特征,比如音节的数量、首字母、词语大概的发音、近似的意思等。学生们列出的细节着实惊人。

音节数的推测异常准确,比如,当目标词是3音节时,有2/3的人能猜对。两音节的词猜得也同样精准,不过一旦达到4音节以上,猜对的概率便明显降低了。

只要不搞错搜寻的目标,学生们准确猜出单词首字母的概率为57%。比如当看到这个定义“平底小船,常用于亚洲,以桨驱动” 时(答案是sampan,舢板),那些一时说不出答案的学生会默念一些发音相似的词,如Saipan、Siam、Cheyenne、sarong、sanching和sympoon等。(顺便提一句,最后两词是生造出来的。)也有学生们会提出一些类似物来,比如驳船、房船、中式帆船等,这还算靠谱,只不过是些更常见的词,在形式和结构上也与舢板有一定差别。

最令人称奇的是,当目标词不少于6个字母时,学生们能很好地猜到首字母和尾字母,但不太记得中间的字母。这现象触发了布朗及麦克内尔的想象,他们将隐现于脑海里的神秘词汇比喻为小浴缸里泡了个大男人,头脚翘在外,肚子没水下。

如何用以上诸多实验结果来解释大脑储存词语的方式呢?这是个难点。两位心理学家讨论道:的确,词汇是以完整的形式存放在大脑里,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模糊检索,不必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字母。在实验中,学生们能猜对首尾字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然不必拘泥于首尾字母,类似情况也一样。比如,想写“御”只记起“彳”,写“裹”记不清中间的“果”, “战”字少了最后一撇,想说“愤世嫉俗”却拿不准“愤”什么、嫉“什么”等。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在发生舌尖遗忘的方式上,单音节、模块化的中文与多音节以元音为重心的西方文字有所区别。译者在此处根据对原著作者举例的理解,相应地做了中文化处理,下面附上原文:y__ __ r____d th__ l__st f__w w__rds __f th__s s__nt__nc__。原书中,作者实际是想通过举例说明不同位置的元音都能引起不确定性的遗忘现象。

明明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也清楚适用的条件,却一时怎么也没法想起,这种感受真心强烈。造成舌尖遗忘的原因可能是这个词多时不用,诸线索与它的联系日趋松散。当然,年龄因素也在起作用。

自从1966年的经典实验成果发表之后,后继的研究不下几十次,都在尝试厘清线索,解决舌尖遗忘症的困惑。其中丽莎·艾布拉姆斯(Lisa Abrams)与艾米丽·罗德里格兹(Emily Rodriguez)在2005年做的一个实验最为有趣,她们将关注点放在:哪类提示线索能缓解一时语塞的窘境。实验者向被试者提问,“色彩艳丽的大块织物,用来包裹脖颈或头部,它叫什么?”答案应该是“花色丝织大手帕(bandana)”。如果被试者陷入了语塞困境,实验者便从设计好的3组提示词中随机选出一组给他(她),其中一组包括一个与答案的词性及首音节都相同的词,如“banjo(班卓琴,名词)”,另一组包含一个首音节相同而词性不同的词,如“banish(放逐,动词)”,第三组则全是些毫不相干的词。

实验研究结果发现,“banish”有帮助作用,而“banjo”却没有,为什么呢?两位研究者的结论是,词性相同的词在大脑中存储的位置相同,会相互竞争(上例中bandana与banjo皆为名词),而词性不同的词由于存储在大脑的不同位置,不会竞争,所以动词“banish”反而能帮助回忆。

知乎…… 通感者通感者:也称联觉者,会产生联觉现象,指一种感官或认知路径的刺激自动地、不自觉地引发了另外一种感知系统的反应。联觉最常见的例子是字符与色彩相关,即某些字符或数字对应着一定的颜色。联觉被认为主要发源于幼儿期,即当儿童的认知从色差、图像向抽象概念转变的时期。联觉现象在每个个体身上发生的情况差异极大,许多艺术家、文学家都描绘过自己的联觉体验。这为艺术创作增加了神秘色彩。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感知交联互通,能以听觉辨色,或凭味觉识字。逢通感者临语塞之境,或报告曰:所寻之词,尚未解其意,而先觉其味。


这项研究如今添加了一项很酷的新项目:通过一个在线日记,你可以记录自己的舌尖遗忘体验,分享给研究者。这个项目由堪萨斯大学运营,名叫“Spedi”(Speech Error Diary,语错日记),算得上大众科学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