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坚守对党的忠诚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忠诚作为百德之首是不分年龄、不论古今的,是为官做人都应崇尚的美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员干部只有强化忠诚品质的修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始终定住心神,站稳脚跟,挺起脊梁,始终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对党绝对忠诚。

一、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不渝

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塞内加。

“心中有党”,就是政治坚定,坚守党性,对党忠诚;就是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始终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对党绝对忠诚,永远跟党走。

“心中有党”看似简单,但能否做到时时勿忘、时时检视,能否做到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简单。在战争年代、在急难险重面前,党员、干部会自觉做到心中有党,冲在前列、干在前面,相比较而言,在和平时期、在长期执政环境下、在经年累月的日常工作中,特别在各种监督还不完全到位的环境中能否做到“心中有党”,成了重大考验。这就需要党员个人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党员、干部要有政治思想定力,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心中有党”,就是要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忌、行有所止。

某种程度上讲,“心中有党”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当下少数党员干部产生了“身份麻痹”,不仅心中无党,个别人甚至目中也无党,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该张的嘴张了,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最终走上不归路。究其原因,无不是忘记了党员身份,忘记了还有组织。这也启示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经常性“身份提醒”,常常拎拎耳朵、念念“紧箍咒”,引导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基本身份”全面检视,在面对大是大非和权力诱惑时扪心自问:心中有没有党?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个党员?

心中有党,忠诚是关键。忠诚于党,就要把牢政治方向。作为一名共产党人,首先必须强化组织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义务,始终把坚守党性、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治上的第一要求和“定海神针”,要坚决以中央标准为基本遵循,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热爱党、拥护党,始终听党的话,为党做事。

忠诚,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忠诚是一种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守信敬业的政治品质。

古往今来,忠诚从来都是立身之本和为政之要,是从草野到庙堂、从童蒙到翁媪都应该谨守的道德价值观。“忠诚之心,人之大德。”中华民族传统“忠、孝、节、义”的四字美德,“忠”居其首,做人为官不可或缺。“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忠诚作为百德之首是不分年龄、不论古今的,是为官做人都应崇尚的美德。

忠诚自古以来就是政治或行政组织对其成员的根本道德要求。现代行政伦理虽然不像古代那样把把“忠”绝对化,忠诚的对象也已经不同,但仍然把忠诚作为行政伦理的基本规范和行政主体重要的品德之一。现在不少国家的政府官员在任职时,都必须进行忠诚宣誓,就是明证。

忠诚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对于组织之成其为组织、政党之成其为政党,具有关系存亡续绝的决定性意义。任何一个失去了忠诚的组织、政党,都将陷入崩溃。

忠诚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常常“吹尽黄沙始见金”,往往需要经历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等重大的考验和锤炼。只有敢于、善于付出牺牲,只有真正做到了危难时刻显身手、风吹雨打不动摇,才能得到人们的认知和肯定。

忠诚之所以宝贵,是因为一旦千百万人的忠诚联合起来,就会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中国共产党这个当初只有几十人的弱小组织,能够创造彻底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间奇迹,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忠诚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忠诚是所有政党、政权都极为珍视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等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和永恒品质。“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就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可以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时刻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干部的修德之基、立德之本。

“对党忠诚”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忠诚作为第一政治品质”。可以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时刻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干部的修德之基、立德之本,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这给个人带来的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是和谐稳定、幸福安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忠诚观出现了偏离:有的对党不忠诚,身在党、心在外,做“裸官”、留后路;有的对国家不忠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对人民不忠诚,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有的对事业不忠诚,“在其位不谋其政”,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更有甚者对行贿人“忠诚”,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关系网“忠诚”,培植个人亲信,搞小团伙、人身依附;对钱色“忠诚”,腐化堕落、家庭破裂、众叛亲离;对亲朋好友“忠诚”,优亲厚友、徇私枉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不仅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

对党忠诚,要求党员干部坚信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勤学善思,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定政治立场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

——习近平。

政治意识是立党之本。党员干部都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鲜明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抱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一)以清醒的政治意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和意识形态,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也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端正政治态度,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增强政治意识,简单讲就是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都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为这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增强政治意识的核心,就是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被负面舆论牵着鼻子走,坚守对党忠诚可靠的政治立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始终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

强调增强政治意识,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客观现实性。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不讲政治,就会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背离,就会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从历史上看,凡是党内政治意识强的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政治意识一旦薄弱,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政治意识这根弦永远不能松,要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国内格局正在深刻变革,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一场具有诸多历史新特点的伟大事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如果党内没有政治意识,人人不讲原则、不讲规矩、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党内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存在似是而非或曲解误读的情况,甚至妄议中央,公开发表有损党的形象和集中统一的言论。这是为党章党规党纪所坚决不允许的。

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政治上清醒与坚定,才能承担起组织赋予的使命,更好地带领团队圆满地完成重任。如果不善于从政治上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这是因为,如果政治敏锐性不强,关键时刻就会出现政治上的摇摆,甚至会犯大错误。

党员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头脑糊涂,特别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切实增强政治坚定性、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二)政治意识既要扎根在心里,更要体现在行动上。政治意识是党员意识的灵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要求和侧重点,目前最主要的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

增强政治意识不是虚的,而是很具体的,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在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

强化政治意识,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政治意识的核心问题。政治意识不是空洞概念,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贯彻不贯彻,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也是有没有理想信念的试金石。在这样的根本问题上,党员干部来不得半点含糊、虚假,必须坚定清醒、旗帜鲜明。一个党员干部心中没有理想目标,结果往往是滑向贪恋荣华富贵;心中没有信仰信念,必然是不讲是非曲直,没有道德底线。身为党员干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分清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把个人的追求与伟大的事业融合在一起,认定目标,执着前行。

强化政治意识,就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重要主张,全面界定了党员的行为规范。广大党员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党章,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增强党性原则,就是真正坚持了党的纲领,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

增强政治意识,就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树立纪律的权威。守纪律、讲规矩是政治意识的重要体现。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做事有原则,说话有分寸,行止有遵循。经验表明,纪律要求松一分,党员队伍就散一片。同样地,纪律要求严一尺,党员干部战斗力就强一丈,在关键时刻、重要关头才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三)强化政治意识,最重要的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维护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根本规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如果政治纪律松弛,党的组织、宣传、群众、财经、外事、保密等各方面的纪律就会失去政治基础。长此以往,党就会变得松松垮垮,变成一盘散沙,甚至蜕化变质。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

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党组织不是私人俱乐部,不是来去自由的“自留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加入了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政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来说,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纪律底线,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基本的义务。

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都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不能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不能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要重点检查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与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尤其是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对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这是党员的权利。但是,凡是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都是政治纪律所不允许的。

三、强化大局意识,始终以大局为重

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习近平。

大局是指宏观的整体的局面和形势;大局意识是指顾全大局的思想认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而言,顾全大局就是顾全国家的、地区的、单位的、集体的整体利益。

关于大局意识,习近平同志讲得很明确:“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这包括三层意思:其一,在深入思考中认识大局。大局具有根本性、趋势性、决定性等特征,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审时度势,不能片面、孤立和静止地看问题。

其二,在明确定位中服务大局。地区、部门的工作,是全国大局的一部分,既受到大局的制约,其工作也会对大局产生影响。地方和部门都不可能置身于大局之外。对党员干部来说,树立“一盘棋”思想尤为重要。

其三,在摆正位置中维护大局。与大局意识相伴的是党性和纪律。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贯彻这些重要原则,意味着可能牺牲某些地方、部门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树立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全党服从中央以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地区、单位和集体利益之下的崇高思想、政治觉悟,勇于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以及体谅、理解、协作的优良意识。大局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种永远不过时的思想。解放思想,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大局、服务大局,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增强大局意识,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下,能不能把亿万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继续把我们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取决于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能否讲政治、顾大局,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党员干部讲不讲大局意识,是否忠于党、忠于人民,不仅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影响所在单位、部门的形象和威信,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增强大局意识,是营造安定团结、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政治局面的基础工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政通人和、弊绝风清的政治生态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落实的关键因素。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侵入,使一些干部的思想肌体受到污染,出现了许多与大局意识格格不入的观点和作风,存在着安于现状、动力不足,四平八稳、闯劲不足,封闭狭隘、活力不足的现象和“庸懒散”问题,这些对各地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局意识,拨开思想迷雾,扫除不良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作风保证。

增强大局意识,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保证。现在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风险并存。只有自觉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而且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发展与进程。必须强化党员的大局意识,使党员干部在全局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做出正确的选择,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处理好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为群众做好表率,拥护支持改革,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员干部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不能只关心局部而忽视全局,也不能为了局部而影响全局,更不能让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所负责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都要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各种矛盾问题错综复杂,全面深化改革形势任务逼人,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一种大胸怀、大视野、大智慧、大气魄,对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清醒的认识,自觉把讲大局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来强化,作为一种政治要求来执行,作为一种素质能力来历练。

尽管大局是会转移变化的,但无论何时何地,大局观念、大局意识断然不能淡薄。因为大局事关战略部署,事关整体合力,事关人心向背,只有增强大局意识,才能确保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只有增强大局意识,才能整合资源、整肃措施;只有增强大局意识,才能维护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权威性,将中央的战略决策、战略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确保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大局意识,必须做到了解大局、把握大局。如果连大局都不了解、不认识,怎么增强大局意识?怎么把握大局?了解大局,既要加强学习,学习和掌握好我们党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有关政策措施要注重原原本本学习,力争吃深吃透;又要联系实际学习,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通过协调关系,解决突出矛盾,化解不和谐因素,在驾驭大局中进一步了解大局。事实上,只有全面了解大局,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局,从而真正做到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能围绕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

增强大局意识,必须做到思考大局、融入大局。了解大局固然重要,但真正了解大局,是建立在深入思考基础上的;真正把握大局,是建立在融入大局基础上的。思考大局,就是要思考大局形成的背景,思考大局既定的宗旨,努力做到站高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些;融入大局,就是要合而为一,让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个人成为大局的一部分、一分子,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

增强大局意识,必须做到心系大局、顾全大局,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辩证的统一。在大局和局部的关系中,固然是大局起着决定的作用,但局部也不是可有可无、一味被动的,反过来也同样会影响全局。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全体和局部缺一不可,全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没有了局部,则全体也就不成其为全体了。”所以,应该做到对全局形势有清醒的了解,提高支持全局的自觉性。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改革的实质,根本上也是利益的调整。邓小平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叫作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他还特别强调:“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改革是多领域、深层次的改革,单位撤、并、转、改,必然使一些人面临进退去留问题,行政简政放权,也必然会使一些部门和个人“大权旁落”,这些都涉及一些同志的个人利益。面对这些现实考验,党员干部绝不能囿于原有的个人利益或小圈子利益患得患失,必须遵从全局需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此宁可牺牲个人的暂时的局部利益,真正履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四、强化核心意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小平。

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就是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党是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信念,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的领导核心,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国共产党;从中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指党的总书记,总书记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既是领路人,又是带头人。

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虽然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考察和评判,但首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却是领导核心的成熟。因为政党的活动说到底还是人的活动,其活动决策权最后都归结于领导核心,是他们的作用和决策,形成政党的理论、纲领和大政方针,由此而形成全党的行动,体现出政党的政治色彩和基本特征。

“核心意识”其实是大国治理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核心意识”的产生,确实与中国历史和政体密不可分。但“核心意识”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一词汇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构筑新型大国的一块基石,并成为中国和其他大国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

当前我国处于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如果处理好领导核心的权威树立和群众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也即处理好集中与分散、权威与民主的关系,就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社会的转型、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

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决定性作用。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是中国相较于其他大国的重要优势。一个坚强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能够统一全党上下的意志,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进而顺利实现党的目标与任务,维护公共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具有决定性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通过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来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尤其是中央政治局要带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这就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进而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过程,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继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核心力量;且随着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这一决定性作用就越需要得到全党上下的肯定与维护。

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具有其他大国不可比拟的组织优势。这种组织优势就在于,通过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既能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也能发扬党内民主,激发并增强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将其打造成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战斗堡垒。

当今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必然会触动利益的坚冰,干扰着地方执政者的决策与判断;转型进入深水区,也难免会搅动“内心的风暴”,冲击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信仰。正风反腐形势依然严峻,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这样大的一个中国,要协调地区利益、统一调配资源,要破解权力症结、提升执政能力,恰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谁能统一?中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理中国的绩效非常亮眼。其中重要原因,乃习近平同志主动担当,重塑中国政治格局,全面负责党的各项任务,亲任多个领导小组组长,协调权力支配和资源配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关键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重要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复杂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未来几年改革发展将面临不少难题。战胜困难和挑战,我们更加需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全党只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增强核心意识,最重要的是维护中央的权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牢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人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波澜壮阔的征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显著的成效。邓小平曾经说,在“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增强核心意识的关键所在。中央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基本依据。如果中央没有权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党的领导就成了一句空话。应该明确,增强核心意识,维护中央权威,是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是绝对不能违反的。

增强核心意识,就要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党员干部能不能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能不能听从中央指挥、令行禁止,是衡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核心意识,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积极主动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才能进一步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弘扬实干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当然,增强核心意识,绝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不能当“收发室”,对中央的决策照本宣科、照抄照转,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推卸责任,遇到矛盾和问题绕开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而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时时处处为中央分忧尽责,通过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同样是增强核心意识的重要方面。我们党之所以成为领导核心,是因为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年代,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经验表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力度空前,影响巨大,极大提振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信心。人民相信党可以清除腐败,可以带领老百姓实现美好生活,这种人心向背和殷切期望,弥足珍贵。我们应该不负人民重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党建设得更好。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大风大浪,我们党都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成为坚不可摧的领导核心。

五、强化看齐意识,始终向党中央看齐

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毛泽东。

看齐意识,是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可以叫作保持一致意识。就是在任何时候都坚持以党中央为最高标杆,以中央要求为行动指南,主动向中央看齐,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

管理学上,既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经典说法,也有靠团队制胜的“狼群效应”,其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我”字当头、个人至上,一个是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没有齐心就没有合力,没有同向就没有同步。正如《六韬》所讲:“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除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外,还离不开广大党员的看齐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的,“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可以使党员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应当看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形成共识的难度在加大。因而,看齐意识应当也必须予以强化。

看齐,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是大是大非问题,不是小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不清,就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看齐意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党在整体上保持自身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必要条件。

看齐意识是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组织成员应有的觉悟。保持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是任何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政治组织的共同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宗旨、目标、任务等决定了她在这方面比其他任何组织理应具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每一个人都清楚,这方面的认同本身就是加入党组织的必要条件,为保持组织的性质、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践行组织的宗旨而奋斗,是每一个党员加入组织时的庄严承诺。所以,在行为上遵从组织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要求,当然也就成为每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自觉性。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对于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树立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层层立标杆、上下做示范,才能更好地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更加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真正做到看得齐、跟得上、立得稳、行得远。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就中央政治局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提出了“四个自觉”的要求,并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看齐。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

增强看齐意识,就要保持理论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注重理论学习,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看齐”,最重要的是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地按照讲话的要求去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生动实践。既要注重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深刻把握鲜明立场,准确理解基本观点,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又要注重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重要讲话精神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干部群众。

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守纪律讲规矩。向中央看齐,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的纪律作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谋事创业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历史使命的自觉认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上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党员干部要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用法规制度规范日常言行,增强纪律意识,克服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确保执行制度不走样、坚守纪律不松懈、落实工作不打折。唯有如此,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

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对标中央,查找差距。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对症下药,立行立改。全体党员向中央看齐,就要志存高远,知不足而后进,对标中央去差距。在作风上,要拧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根除不严不实问题,努力践行“四讲四有”;在发展理念上,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在责任担当上,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敢想敢干、能闯能拼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创佳绩。

六、对党忠诚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

你若想证实你的坚贞,首先证实你的忠诚。——弥尔顿。

对党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行动。对党忠诚作为一个政治要求,需要广大党员终身恪守、终身实践。党的干部必须始终把政治上忠诚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忠诚贵在长久。长征开始后,在一次突围后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漆鲁鱼,一路行乞寻找党组织,从瑞金来到汕头,又辗转到上海,直到1937年10月才在重庆找到党组织。闽东苏区失陷,曾志从福建找到广州,后来又到上海,“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历时20个月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大将许光达誓言“死不退出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两度重新找到党组织。这些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意志、不懈的追求,刻写出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

以投机之心对党,或对党忠诚不坚贞,迟早是要出问题的。从落马贪官的忏悔录中,往往看到他们痛心疾首自己从忠于党的热血青年,一步步蜕变为背叛党的可耻之徒。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曾面向党旗宣誓“永不叛党”,但总有人渐渐忘却初心,与党离心离德。这警示我们,对党忠诚,必须是绝对而不是相对的,必须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

有的党员干部只把忠诚当作口号,说一套做一套,做不到真正忠诚。比如嘴上信仰马克思主义,但盖办公楼要请“风水先生”,整天烧香拜佛;有的标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私下对国内国外各种思潮不辨是非黑白,对各种奇谈怪论习以为常,甚至乱发评论、妄议中央;有的当“裸官”,一边享受社会主义红利,一边随时准备跑路;等等。这样的领导干部仅仅把忠诚作为外在装饰品,走上背叛组织的不归路不足为怪。

有的党员干部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为借口,不以绝对忠诚要求自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还沾沾自喜;投机钻营,心存侥幸,游走于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之间;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就对党忠诚的“纯度”而言,没有99%,只能100%。党员忠诚度上欠缺的“1%”,很可能成为信念滑坡的第一块“石子”,一旦遇到特定环境,剩余的99%很容易土崩瓦解。现在,一些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不少也曾怀着对党的满腔忠诚投入事业,但却因政治定力不够,在一些小事上开了口子,导致底线不断退守,最终滑向深渊。

有的党员干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没做到永远忠诚。有的在符合个人意愿时对组织一心一意,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对组织心生怨言;有的在工作生活顺风顺水时信念坚定,一遇到困难挫折就迷茫动摇;有的在事业处于上升通道时对组织充满信心和感激,一旦进入瓶颈期或升迁受阻就觉得组织亏欠自己,走上岔路;有的一辈子小心谨慎,清廉自守,临近退休时环顾左右,心理失衡,产生了用权力最后一搏的念头,晚节不保。

对党忠诚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终生都要面对的重大考验。战争年代,选择了入党,就意味着随时准备为党的事业牺牲生命。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礼少了,但对党忠诚面临的考验仍然是复杂的、严峻的。

始终面临事业责任的考验,必须心无旁骛、恪尽职守。对党忠诚最重要的就是忠于党的事业,知责思为,履责能为,尽责善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能力和作风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履职尽责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要戒懈怠、戒浮躁、戒安逸、戒虚假,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干事创业。

始终面临进退得失的考验,必须服从大局、淡泊名利。如何对待进退得失,最见人的觉悟和境界,最能反映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度。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患得患失,这与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极不相符。党员干部要始终胸怀大局,把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视为个人的最大成功;正确对待组织,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铭记组织培养之恩;保持平常心态,在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等方面知足,在能力素质、履职尽责等方面知不足,以平常之心对待个人进退得失。

始终面临各种诱惑的考验,必须保持气节、严格操守。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权力,面临诱惑的考验更多一些,如果不保持警惕,就可能被“糖衣炮弹”击中,在各种诱惑面前打败仗、摔跟头。要守住思想道德的防线,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守住纪律规定的红线,做到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始终做到情趣健康、一身正气。

对党忠诚一阵子不难,难在一辈子忠诚。共产党员终其一生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才算实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真正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铭刻在自己的灵魂中,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把对党忠诚作为自己毕生的选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