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在乡村,在田野。
那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春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或许是汗滴禾下土的盛夏,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或许又是空山新雨后的秋季,野旷江清,你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或者,干脆就是白雪皑皑的冬天,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待你进得茅屋,便看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就是我们的乡村,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生生不息,世世眷恋。中国文化的乡村是美好的,是安详的,是悠长的,徜徉其中的每个中国人不时会遇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热情,遭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温馨。
我们的土地,有幸保有美丽乡村,四季皆景,处处有彩。在皖南,粉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和云雾缭绕的远山相映生辉,像一幅水墨画卷;在晋北,传统建筑群落布局合理,依山傍水,气势恢宏。金秋时节,西南乡村的梯田里,稻谷进入成熟观赏季,金黄色的梯田一层层延伸到远方,美不胜收;寒冬腊月,东北密林的乡村,积雪覆盖着村落,只露出贴满喜庆的窗户和飘出袅袅炊烟的烟囱。这就是我们的乡村,安静地与我们共处一个时空,享受着时光的变幻、岁月的静好。而我们极可能就是踏着乡间的小路,走过溪流上的小桥,走向更大的舞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现代的期望。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对乡村的依恋,对安详生活的向往,想必是我们的共识。遗憾的是,快节奏的工作可能会让部分人感叹缺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时间与心境;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许让部分人徒生“归田园”之心,可何处去寻找“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甚至,游人置身乡村,还会感叹如今的乡村千篇一律,开发过度,淳朴之风难寻,静谧之意不再。诚然,这些都是事实的一面。对乡村的眷恋与向往,不是简单地回归,而是文化的认同和时刻的关注,是尽力而为的接触。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乡村游》一书,计划做出年度出版物,希望在现代人对乡村的热议之潮中添砖加瓦。
新华社数据库中有诸多乡村题材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内容。它们分布在各个平台、各条线路、各处机构,像散落地上的珍珠,是我们新华社同事和签约摄影师的心血结晶。浏览这些图文,神游之余不禁在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成果集结成册出版呢?为此,我们从新华社数据库选取了部分乡村,编著成此书,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