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专科护士培训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成,前者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后者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属于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分泌细胞存在于支气管和肺上皮内,具有合成和分泌色胺、蛙皮、降钙素基因相关肤等胺类和多肤类激素。

一、鼻

鼻分三部,即外鼻、鼻腔和鼻旁窦。它既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又是嗅觉器官。

1.外鼻

以鼻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内覆黏膜,分为骨部和软骨部。软骨部的皮肤因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成为痊疮、酒渣鼻和疖肿的好发部位。外鼻与额相连的狭窄部称鼻根,向下延续为真背,末端称异尖,鼻尖两侧扩大称称其鼻翼。呼吸困难的病人有鼻翼煽动的症状。从鼻翼向外下至C角的浅沟称鼻唇沟,面瘫病人瘫痪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2.鼻腔

是由骨和软骨围成的腔,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两半,向前通外界称鼻孔,向后通鼻咽称鼻后孔。每半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者以鼻阔为界。鼻阔为皮肤与黏膜的交界处,鼻前庭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有过滤和净化空气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组织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疖肿的好发部位而且发病时疼痛剧烈。

鼻中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为黏膜所包被,位置通常偏向一侧。其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与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左右的葬出血均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可见上、中、下三个鼻甲突向鼻腔,上鼻甲与中葬甲之间称上鼻道,中鼻甲与下葬甲之间为中鼻道,下鼻甲下方为下葬道。最上异甲常出现于上鼻甲的后上方。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之间的凹陷为蝶筛隐窝。切除中鼻甲,可见半月裂孔这是位于中鼻道中部凹向上方的弧形裂隙,该裂隙的前上方有筛漏斗通额窦,其上方圆形隆起为筛泡,通中筛窦。鼻泪管位于距鼻孔约3cm的下鼻道的前上方。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的鼻中隔以上部分的鼻黏膜称为嗅区。富有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鼻腔其余部分黏膜称为呼吸部黏膜,含有丰富的鼻腺。

3.鼻旁窦

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腔内衬以黏膜并与鼻腔黏膜相移行。鼻旁窦有4对,左右对称排列,称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额窦。能温暖与湿润空气,对发音产生共鸣。

二、喉

喉软骨和喉肌构成,它既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达环状软骨下缘。借喉口通喉咽部的后部,以环气管韧带连接气管。成年人的喉在第3~6颈椎之间。喉的前方是皮肤、颈筋膜、舌骨下肌群,后为咽,两侧是颈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1.喉软骨

喉的支架是喉软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构状软骨等构成。

1)甲状软骨

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由前缘互相愈着的左右两个四边形软骨板组成。愈着处称前角,前角上端向前突出,在成年男子尤为明显,称喉结。喉结上方呈“V”形的切迹,称上切迹。左、右板的后缘游离并向上、下发出突起,称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连接;下角较短,与环状软骨相关节。

2)环状软骨

环状软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它由前部低窄的环状软骨弓和后部高阔的环状软骨板构成。板上缘两侧各有一与构状软骨形成环构关节的关节面。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弓与板交界处有甲关节面与甲状软骨构成环甲关节环状软骨对支撑呼吸道保持其畅通有重要作用,损伤后能产生喉狭窄。

四、喉腔

喉腔是由喉壁(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喉黏膜等构成)围成的管腔。上起自喉口,与咽腔相通;下连气管,与肺相通。

1.喉口

是喉腔的上口,由会厌上缘、构会厌璧和构间切迹围成。连接构状软骨尖与会厌软骨的皱璧称构会厌装plica aryepiglottica,其外侧的梨状隐窝。喉腔的侧壁上、下分别有一对突入腔内的黏膜皱璧,即上方的前庭璧和下方的声囊。前庭璧连于甲状软骨前角与钩状软骨声带突上部,是呈矢状位粉红色的黏膜皱璧。两侧前庭璧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较声门裂宽。声璧张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钩状软骨声带突之间,它较前庭蓑更突向喉腔。

2.喉前庭

喉前庭位于喉口与前庭翼之间,呈上宽下窄漏斗状,前壁中央部有会厌软骨柄附着,其上方呈结节状隆起处称会厌结节。

3.喉中间腔

喉中间是喉腔中声璧与前庭疑之间的部位,向两侧经前庭璧和声璧间的裂隙至喉室。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黏膜构成。声门裂是位于两侧声聚及构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的裂隙,比前庭裂长而窄,是喉腔最狭窄之处。声门裂前2/3在两侧声带之间,称膜间部;其后1/3位于两佣构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称软骨间部。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4.声门下腔

声壁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声门下腔,其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喉水肿,尤以婴幼儿更易产生急性喉水肿而致喉梗塞,从而产生呼吸困难。

三、气管与支气管

1.气管

气管位于喉与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的气管枝之间,起于环状软骨下缘(平第6颈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平第4胸椎体下缘)。成人男性平均长10.31cm,女性平均长9.71cm,分为颈部和胸部。在胸骨角平面有一向上凸出,并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靖称气管隆峭,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气管由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由14~17个缺口向后,呈“C”形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气管后壁缺口由气管膜壁封闭,该膜壁由弹性纤维与被称为气管肌的平滑肌构成。甲状腺峡部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施行。

2.支气管

支气管laranchi是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支,其中一级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男性平均长2.1cm,女性平均长1.9cm。其外径男性平均1.5cm,女性的1甲4cm。气管中线与主支气管下缘间夹角称嵴下角,男性右嵴下角为21.96°,女性为24.7°。

2)左主支气管

男性平均长4.8cm,女性的4.5crn。男性外径平均1.4cm,女性的1.3cm。男性左嵴下角为36.1°,女性39.3°。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前者细而长,峭下角大,斜行,常有7~8个软骨环;后者短而粗,嵴下角走行较直,通常有3~4软骨环,经气管坠入的异物多进入右侧。

四、肺

肺:位于胸腔,坐落于腼肌上方、纵隔的两侧。肺的表面被覆脏胸膜,透过胸膜可见许多呈多角形的小区,称肺小叶其发炎称小叶性肺炎。正常肺呈浅红色,质柔软呈海绵状,富有弹性。成人肺的重量约等于自己体重1/50。

1.肺的形态

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三缘。肺尖钝圆,经胸廓上口伸入颈根部,在锁骨内侧1/3段向上突至锁骨上方达2.5cm。肺底在服肌顶部上方,膈肌压迫使肺底呈半月形凹陷。肋面与胸廓的外侧壁和前、后壁相邻。纵隔面中央有椭圆形凹陷,称肺门。其内有支气管、血管、神经、淋巴管的出入并为结缔组织包裹,称肺根。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肺静脉;右肺根自上而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膈面即肺底。肺前缘锐利,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后缘在脊柱两侧的肺沟中,为肋面与纵隔面在后方的移行处。下缘位于膈肌上,是肺三个面的移行部,其位置随呼吸运动而显著变化。

左肺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的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肺的毗邻器官可在其表面形成压迹或沟。两肺门前下方均有心压迹,右肺门后方有食管压迹,上方是奇静脉沟。左肺门上是主动脉弓。后方有胸主动脉。

在肺门处,左、右主支气管分为次级支气管,进入肺叶,称为肺叶支气管。左肺有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右肺有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进入肺叶后,再继续分出第三级支气管,称肺段支气管。故称主支气管为一级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为二级支气管,肺段支气管为三级支气管。

2.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支气管肺段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位于肺的表面,构成了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左、右肺通常分别有12个肺段。有时因左肺出现共干肺段支气管,例如后段与尖段、前底段与内底段支气管发生共干,此时左肺只有8个肺段。每个肺段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相邻肺段间隔有肺静脉属支及疏松结缔组织。根据肺段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临床可以肺段为单位进行手术切除。

3.支气管及肺段的血液供应

肺动脉为功能性血管,其分支在肺门先位于支气管前方。后转向后方。在肺内的分支多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直至分支进入肺泡隔,包绕肺泡壁形成肺泡毛细血管网。左、右侧支气管动脉为营养性血管,通常有1~4支、左侧主要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侧主要来自第3~5肋间后动脉。在肺门处支气管动脉互相吻合,广泛交通成网。进入肺内紧密伴随支气管走行,经肺段门进入肺段内,形成1~3支肺段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最终在支气管壁的外膜和黏膜下层分别形成供应支气管的毛细血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