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著作类医学文献

医学著作类型像其他著作类型一样,较固定,出现最早,有各种类型。著名目录学家张舜微先生将其进行了归纳整理,认为“载籍极博,无逾三门,孟有著作,有编述,有钞纂”,并对三种不同类型做了专门的比较分析,医学著作类型文献也有3种。就现在所见医学著作类文献而言,其类型应是四种,即医学著述、医学编撰、医学翻译、医学注释(也可简称为著、编、译、注),共同构成医学著作群体,各具特点。本章围绕这4种不同类型医学著作的特点展开论述。医学著作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此章节也是全书不可缺少的。医学著作方式是著作者为了记载、保存、交流和传播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通过医学著作形式创作医学文献而采用的方式。即著作者对医学文献的著作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形式,表示著作的形成过程。医学著作如同其他著作一样,其创作方式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并随着医学著作概念的扩展而扩展。医学著作方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医学著作内容、著作者的能力和医家的需要,又取决于医学文化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从医学发展史看,最早是口碑相传,后出现文字作品。人类用文字写作医学著作长达几千年,19世纪摄影技术的出现,用拍摄的方式创作医学著作类文献发展成为新型医学著作,有了更多的可供人们选择的医学著作方式,其中包括多媒体的使用等。

一、著述类医学文献

1.医学著述的定义

在汉代“著”用于著作的意义已很常见,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老子著《老子》一书多处使用第一人称。我国最早的一部私人著作《论语》与《墨子》对它都有所引述,还有我国现存第二部最早私人著作《孙子兵法》等。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没有留下自己撰写的著作,他死后由弟子把各自记下的讲述内容整理成《论语》一书。“述”是阐述、传承,“作”是创新,孔子把二者加以区别,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也是强调利用已有的材料来写历史是“述”,而不是“作”,代表古代先贤在“作”与“述”关系上各自的观点。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被认为是“创始”的作品也能包含“传旧”的部分,“传旧”的作品也可能加进自己的创见和新意。“著作”起初主要是指文史方面的写作。在《文选·班固<答宾戏>》述道:“著作者,前烈之余事耳”。吕向注:“著作,谓述作文史也”。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张舜微先生说道:“名世间出,智察幽隐,记彼先知,以诱后觉,此之为著作”。这里所述及著作为著述。广义的著述除著作之外,还包括编撰,或著述和编撰的成品。但狭义的著述仅指著作,它与编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医学著述,是作者围绕某一医学主题全面系统地发表见解、陈述观点、明确概念、自成体系的医学作品。它基于作者自己的医学学识、医学研究成果及其医学思想而创作,主要强调作者自己的经验体会,也可以参考其他医学资料,但反应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有质的变化。其中参考的医学资料大多以作者的研究对象为基础,目的是提高前人医学知识和医疗水平。同时也强调反应医学内容的新颖性,一旦发表,将产生独树一帜的观点,在医学领域中产生较强的反响,或引导他人的医学研究方向,应有医学新内容和新特点,或者有较高的医学价值,或者有医学创新之处。凡无独特见解的医学著作类文献,不应定为“著”或“著述”。医学著作稿中有时也会引用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但只起旁证作用,且不宜太多,其目的在于证明著者论断的正确与可靠性。

按照我国著名编辑学家林穗芳先生在《关于“著作”概念和著作方式的历史发展》的观点,构成医学著作应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以医学思想、医学知识、医疗经验为内容表述出来,表达方式可用言语形成文字、绘成图画或其他符号。处在构思阶段的医学思想,不能以有形的记录形式对其医学思想、医学知识、医疗经验进行复制与传播者,不能称之为医学著作。第二,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能归入医学领域。第三,具有医学独创性。

医学名著是著述中最有影响的医学作品,其特点是:第一,医学群体性。医学名著读者多。一本好医学书不一定具有很强的畅销性,是以鲜明的医学思想、广泛的医学知识、可行的医疗经验为吸引力,在漫长的时间中汇集广泛的读者。第二,医学专业性。医学名著的作者不同于普通专业作家,不能使用华丽的语言进行描述,只能客观的反应其医学思想、医学知识、医疗经验,是写给医学专业人员的专业书,而对于普通读者不一定具有可读性和可知性。第三,医学永久性。医学名著所反应的医学思想、医学知识、医疗经验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会因时代的变更而被遗弃,永远不会随思想、原则、舆论、政治的变迁而过时,永远是推动人类健康发展的力量。第四,医学发展性。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对健康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同时疾病是变化的,医学名著言近旨远,其内容要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要为后世医家留有余地。第五,医学教育性。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具有教育意义,无论读者完全同意还是彻底否认其观点,它们都已对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第六,医学实践性。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是源于医学实践,反过来以著作形式指导医学实践,在医学实践中不断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医学难题。

2.著述类医学文献类型

(1)医学文件

医学文件包括公文、信件或有关医学理论、医疗卫生政策法规、医学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其特点是现实性、理论性较强。通常字数不多,简洁明确。但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2)医学著作

又称为医学论著,指作者围绕医学某一方面收集资料加以研究论述的专门著作。其内容可深入到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法规、医学知识、医疗技术等领域;其作者可以是著名医家、学者或一般医务工作者。专题性医学理论问题著述,普遍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深度,以对医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探讨为主。医学理论性和医学实践性都较强,往往在这类论著中反映出一些医学理论的和对医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观点和创新,著作的根本要求是高度的医学专业性,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有创见,有经验积累的特点。其内容一定要准确可靠,符合医学实际、医学规律和医学原理;概念、定义要正确,表达的医学思想要清楚、透彻、有力;所介绍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要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著作不论厚薄,只要是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独立之外,即不失为精品。因为研究的课题不同,研究的思路各有异,加上学者的个性与风格的差别,即使是研究的同一问题,也可能写出不同的医学著作。

(3)医学通俗读物

此类是普及医学卫生常识出版物,根据不同非医学专业人员阅读群体,对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医学理论,进行通俗的、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处示例说明,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以引导读者了解常见医学问题,掌握常见医疗保健知识。医学理论著作可以归属于著述,但医学通俗读物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易懂,只适合于非医家们作为医疗卫生常识了解,不适合于医学专业人员阅读。如著述《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等对于非医学读者来说,一方面无法读懂,另一方面也无实际意义,而对于医学专业人员来说,必须掌握透彻,还要应用自如;医学通俗读物《生理卫生》、《家庭医生》、《常见病的家庭养护》、《百病家庭饮食疗法》、《保健医疗》等,对于医学专业人员来说,太浅显,实际指导意义不大,不能满足医学专业人员的需要,而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员来说,很有实际指导意义,能指导读者了解医学常识,注意健康保健,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状况。很显然,医学通俗读物不能与高深的医学专业大作归为一类。但实际上,有时医学论著也可以是医学通俗读物,医学通俗读物也可以是医学著作,二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员来说重要,同样对于医学专业人员也同等重要,如《医学伦理学》、《避孕》、《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既有医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也有非医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

医学通俗读物主要是以医学科普读物为主,其目的和作用是把医学技术的原理和技能、先进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方法广泛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的主要读者对象一般是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不高的读者,或是虽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但是属于医学外行的读者。这就促使医学通俗读物的作者,要对深奥的医学道理进行通俗的加工处理,尽可能在保证较深的医学道理的情况下追求医学通俗化,使得通俗读者能初步理解和接受。其所介绍的医学原理与方法应当是成熟的、有定论的,并且经过医学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医学理论和切实可行的医疗技术,以免读者把不成熟的医学观点和医疗技术当定论来接受,在思想和生活上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医学通俗读物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著述的特点。

(4)医学研究报告

医学研究报告是对医学研究课题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与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其内容范围主要是尖端学科的重大医学问题,由卫生主管部门组织较强的医学专家班子参加研究,代表医学研究水平,论述专深具体,资料准确可靠,情报价值高。首次公布以密集资料形式内部交流,然后逐步解密公开发表。医学研究报告常由某一机构负责编辑出版,每一报告为一册的单行本著述,然后冠以总名称及流水号,然后再汇集成丛刊。

(5)医学教材

医学教材是指中等和高等医药院校所使用的教学用书。各种教材一般在内容和结构上力求适应医学生的知识水平,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编写。其内容稳定,阐述的医学原理、技术和方法一般很系统而完整,释义准确,概括性强。当然,医学教材尽管理论性很强,属于著述的也只有一部分。

(6)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也属于著述类。包括医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同时还包括医学生的学位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医学论文要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反复进行实验方可获得结果;或收集大量医学文献资料,对其所要发表的观点进行全面阐述和充分论证,充分体现作者从事医学研究取得的创造性医学成果和新的医学见解,最终独立成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医学参考价值。医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是由专家、学者、教师为介绍医学研究成果而作。医学生的学位论文由高等医药院校的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为获取医学学士学位、医学硕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而撰写。医学论文具备的特征为:

第一,医学首创性。医学论文是对某一医学理论或医学问题进行探索,其本质就是医学创新。若作者未全面了解其领域情况,往往可能作无用的重复研究。因此,当作者站在医学研究的前沿时,就会在相关领域的前人成果基础之上,发现其研究可能填补的医学空白,具备超前的选题和跨时代的医学创新。

第二,医学理论性。医学理论性表现为对某一医学现象能加以完整系统的描述。衡量其理论价值取决于:能否说明旧的医学理论已经说明的医学现象,能否说明旧的医学理论不能解释的医学现象,能否预言还未注意到或将要发生的新的医学现象。

第三,医学实验性。医学实验性是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提出的医学新观点,必须进行医学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否则无法结论,任何缺少医学实验部分的医学论文是残缺的。另一方面,其提出医学问题或观点不仅仅要通过实验验证,还要具有实验重复性,只有通过重复医学实验而得到同一结论的观点,才可以定论是正确的、可行的。

(7)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的阶段性总结,以便于下一阶段的指导性研究。如“艾滋病治疗研究进展”、“老年性痴呆病因的研究进展”、“钙通道阻断剂的研究进展”等。

二、编撰类医学文献

医学编撰系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医学著作。即对医学资料或现成的医学作品加以编纂、编写、编辑、整理、加工,编成医学文章或医学书。我国历史上编撰著作较早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口齿论》、《排玉集》、《巢氏病源》、《玄感传尸方》、《内蒸病灸方》、《玄感传尸方》等。

1.编撰的定义

“编撰”的解释很多。如张舜微说:“前有所因,自为义例,熔铸众说,归一家言,此之谓编述”。这里“编述”强调“编”之意。后又说:“所谓述者,编次之业也”。并强调:“盖编述之业,实寓有笔削之意,既删群籍之要以成吾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卢震京先生的《图书学大辞典》对“编撰”定义为“搜集古今书籍,更改其语句者,为编,不改文辞仅序列其内容者,为纂、辑或集”。认为各种著作物或印刷物,或各种单篇文稿集合起来成书,即“纂”。古代称略去不符合自己编选要求为“撰”,现代汉语的“撰”指著述,不作编辑讲,是多指对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编辑。据以上释义,医学编撰是指对大量的相关医学书籍文献资料,或对有关医学学说、医疗技术与方法加以综合,并且经过适当的组织安排、整理加工,包括医学汇集、医学综述、医学摘要、医学引用等等。即按照某种医学需要和医学目的将现成的医学文章和医学书籍加以重新排列和整理,另外组织成医学书,也可发表作者独自的医学见解,或补充有部分个人研究、发现的医学成果。其医学资料所占篇幅大,多用于大型医学工具书的编辑,与医学著述的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编著的书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其精华所在是用何种体系来组织这些医学资料。但都是作者劳动的成果,即使是“编”出来的医学出版物,作者为摄取精华所付出的劳动也是相当大的。如大型医学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禁毒全书》、《临床医生用药大全》、《中药药理与应用》、《现代药理实验方法》等,都是“编撰”出来的,要汇集各地知名的医学专家、学者。

2.医学古书编撰

多种多样的编辑方法是自有文献典籍以来根据读者多方面的要求,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著名目录学家和古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把“古书的编辑”定义为古书编辑的方法和方式,把同性质的论文或专著里的章节汇编成为专集,看作编辑工作,把大部头的专著、全集节选成为节本或选集(或称文选),编撰作为古代编辑活动的一种方式,把零散的小册子和论文编成全集,或称为总集,或称为全集。其基本特点是为实现一定的著作目的,旁征博引前贤的材料,艺术地剪裁熔铸,以独具特色的编辑体例编成新的书籍。在古书中常见的是汇编前人的作品或编辑社会上已经流行的手抄本。如《文选》、《玉台新咏》、《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远古时代没有现代的专职编辑,通常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卜巫官、史官、乐师等与编辑关系密切的看作编辑。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的编辑整理校勘对保存先秦古籍,发扬前哲思想,推动当时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但保存和整理了先秦古籍,而且为我国古典文明宝库提供了空前的新著,如保存至今的《战国策》、《楚辞》、《尔雅》、《辞宫》、《释草》、《方言》和《说文解字》。其中,《尔雅》和《辞宫》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辞书,属于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范畴。《释草》属于生物学范畴,《说文解字》中首创的部首分类法,一直到今天仍被辞书编纂者采用。还有后来司马迁编撰的《史记》杰作。这些编撰书籍在我国历史编辑方面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就,使得编纂方法和韵书的体例大致形成。

随后西域僧侣东来,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学与玄学的沟通,为佛教文献编辑与佛学经典翻译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艺术遗产,丰富了我国编辑的文化内涵。隋代《切韵》总结了前人关于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后代的韵书如《唐韵》等又在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修订和完善。还有我国现存最早的政书《通典》,记录了当时对某一政治制度的各种评论,其编纂方法被后来的政书编纂者视为典范。宋代的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堪称古书编纂的一个高峰。总之,唐宋两朝编辑书籍取得的重大成就有:自唐代起建立了设馆修史制度;大规模地编纂类书,如唐代的《艺文类聚》、《文思情要》、《初学记》等。宋代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等;创立了典志书及别史的编纂方法,出版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医学类书与医学丛书也是我国古代医学文化发展的结果,医学古书编撰中最具代表性的医学类书与医学丛书,有元代的《四海类聚方》、《四海类聚单要方》、《释草》等。虽然医学类书的内容包括广泛,但不是著作,而是分类抄述医学典籍而成的编纂作品,是辑略各医学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一定方法编排。始于三国,唐代发展迅速,明清时期最盛,完整地保存了历代许多医学图书文献,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传播和医学历史事实的考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优点是把医学典籍的内容一篇篇集锦,按类编排,使用起来很方便。

医学丛书是编印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一总名的医学图书。医学丛书起源于南末,至清大盛。医学丛书的功能在于辑集散选与稀见医学书籍,或者博采医学专题著作汇为一部,便利医学研究与交流的顺利进行。医学丛书所选择的图书为医学古刻本、医学手抄本、医学校本、医学稿本等有用医学善本。

3.现代编撰类型

“编撰”、“编纂”作为一种著作方式,可以与“编辑”互训(但作为出版工作的一部分,“编辑”则不能与“编撰”、“编纂”通用)。医学图书编撰它是改变医学图书著作形式、繁荣医学图书品种、扩大医学图书流通以适应医家需求的一项极重要工作。现代医学著作中,如果按内容性质区别,医学图书编撰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医学汇编本

从医学汇编本的作者看,有两种:一种是整体书稿中各篇医学文章都是同一个作者的,可以称为个人集;另一种是书稿中各篇医学文章是许多作者的,可以称为多人集。从医学汇编书稿的体裁来看,也有两种:一种是书稿中每篇文章是同一体裁的,可以称为同一体裁集;另一种是书稿中各篇文章有多种体裁的,可以称为异体裁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议、指示、报告、法令等文件汇编成册,叫文件汇编本。此外还有汇编一个人的处方或治疗某一类疾病的治疗经验的别集,汇编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类型医学作品的总集。把医学别集和医学总集内最好的作品选拔出来,供医家们学习、参考、交流和阅读,叫选集。医学别集和医学选集都是以完备为主,医学选集以精严并符合一定的读者对象为主。凡著名医家的经验集、处方集等,由于其作品多,一般读者并不一定都要阅读,便有必要进行编辑,挑选出特定读者对象所必须阅读的作品。医学选集无论自选或他人代选,都应该根据读者对象选取最优秀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事先拟好详细的组稿方案,使全书形成主题思想明确、结构完整、上下连贯的整体。如《计划生育科技管理文件汇编》、《验方新编》、《中药药理与应用进展》、《药理学研究进展》、《外科试验方法汇编》、《临床治疗经验汇编》等。

(2)医学教材

医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由某人或某单位“主编”或“编著”的。这类医学教材一般汇集了大量医家们的医学成果,或收集传统医学教学内容,体系上无多大变化。如《外科学》、《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等。

(3)医学工具书

指专门为医家们全面了解和准确查找医学某一问题或某些医学方面问题而编纂的医学书籍。医学工具书涉及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内容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帮助医家们解答医学疑难问题,提供新线索,供医家们参考和查找,而不作为系统的学习资料。如医学字典、医学辞典、医学手册、医学书目、医学文献索引、医学年鉴等。医学文献索是将广泛分散的医学材料集中起来,按照一定的体例序列,进行整理加工、组织编排,以便医家检索和利用,属于编撰类。一部编撰的医学工具书,其内容组织包括:

第一,全面。要求内容覆盖整个医学领域或某一领域。如《临床医生用药手册》、《汉英医学词典》、《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学》、《普通外科手术学》、《心血管疾病诊疗手册》等。

第二,不重复、不矛盾。正确处理各种医学交叉关系,不同医学分支部分,不同条目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同一问题,在提法上、事实上不应存在互相矛盾、各执一词的现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英汉医学词典》、《临床医生用药大全》等。

第三,平衡。不同主题的内容和不同条目编纂者必须进行控制和调整,避免其条目在分量上过分突出,失去平衡。

(4)医学会议录

医学会议录是将某一次会议的学术报告、论文、纪要等等文件资料汇编成册。提交大会的报告或论文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它常常是医学工作者、学者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一个部门的医疗水平、动态,了解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如《药理学前沿》等。

(5)医学丛书

医学丛书是编印各种单独医学著作而冠以一个总名的医学图书。医学丛书整体有明确的系统,每部书又有自己的专题,有别于类书的那种采摘各种图书资料重加编纂的做法,其所构成的每一部书都是独立完整的著作。这些单独著作可以是一人著述,也可以是多著作的汇集。对前者而言,每一篇单独著作都属于著述,而丛书则属于编撰。医学汇编丛书应明确医学丛书的主题思想,重视丛书的医学系统性。按丛书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普通医学丛书和专门医学丛书两大类,普通医学丛书是指一般包括医学史、医学管理等方面的医学丛书。专门医学丛书,是指内容以某一医学学科领域为限的医学丛书。这类丛书的编辑在近现代趋于成熟。如外科学中的《手术学》,包括系列丛书《普通外科手术学》、《神经外科手术学》、《胸外科手术学》、《泌尿外科手术学》、《小儿外科手术学》、《骨外科手术学》等系列手术学丛书。这一类专门性质的医学丛书,随着医学各门学科的研究发展而发展。

在纷繁复杂的医学图书中,著述和编撰构成了医学图书的基本著作类型。著述方式只是大体上划分,并非决然独立。在编撰中,参有著述之法;而在著述时,辑有材料。总之,编、著、校在不同的情况下,侧重点各异,然后融融通通,终是一体。医家、学者们创作了医学作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保存、交流、传承以及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翻译类医学文献

医学图书除了主要医学著述和医学编撰外,其另一种著作形式,是能将大量的民族文化相互参与和融合,带来异域文化的风格以及增加医学图书内容的丰富性,开阔医学境界的外交文化——翻译类医学文献。这种医学图书著作类型不仅数量多,且别具一格,凸显出鲜明的个性色彩。还有一种医学著作是依据原本而形成,伴随原著而生的,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立体系的注释类医学文献。以前,人们冠以写书之人为“作家”,注书之人为“注家”。本章集中讨论翻译类医学文献和注释类医学文献的历史与特点。

1.翻译类医学文献

翻译类医学文献是外来医学知识与医疗技术的媒介,也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著作类型。翻译类医学图书有“译”、“摘译”、“编译”等类型。“译”就是“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表达出来;摘译是保持医学原著构思的基础上,按照医学原理对其有选择地翻译;编译医学文献是将一种或多种语言文字的医学图书资料,按某种需要整理编辑并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语言文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必须忠实于医学原文,是原医学著作的另一种外文版本形式,即使有删节,其量也是有限的,但必须遵循医学原理并作一定的说明;后者的原文只是素材,按照编译者的构思进行编排翻译。

我国医学发展史中,创造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同时也善于吸收外来医学文化,利用外来医学文化中的精华,充实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医学文献翻译是介绍外来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的翻译源于周代,当时叫“象胥”的“通言语”的官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翻译。后来得到了充分发展,盛行的佛典翻译就是最重要的代表,渗透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随着东汉至宋的佛典翻译渐衰,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事业的兴起,从元代开始,中西文化更为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元朝建立了地跨欧亚的大帝国,不少欧洲人沿着蒙古西征的道路而来,中西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促进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经过洪武、永乐到宣德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同时也出现了工商业发展的新兴城市,自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逐渐萌芽。到明末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欧洲的一批耶稣教士来到中国开展传教活动,同时,对西洋的医学做了相当广泛的翻译和介绍活动。但中国是一个独立发展起来的封建大帝国,加上中国具有完备的中医药学文明体系和发展特点,对于外来医学文化抱着怀疑和抵触心理,因而发展缓慢。由于利玛窦在中国采取了首先走上层路线,取得士大夫直至皇帝等统治阶层的支持,同时借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以引起士大夫的注意与敬重。因此,明清之际开展了空前规模的传播西洋文化的工作。在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学者的协助下,翻译了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艺术、数理学、天文地理学、医学等等学科,对中国科学技术与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引进,我国的医学文献翻译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国家成立了编译机构中的专门医学翻译部门、医学翻译学科,这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对促进世界医学和国际医疗技术合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2.现代翻译机构

我国现代翻译机构有: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在上海的最悠久的商务印书馆,1973年成立的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78年成立的上海译文出版社,还有上海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出版杜、中国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和军事译文出版社等等数家。对于外国著作的翻译并不仅局限于以上出版社,国内很多出版社也都根据自己的情况翻译图书。因此,通过医学翻译渠道,可以为医家们提供更广阔的视觉范围,吸取国外的医疗技术之精华,为中国医学科学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

四、注释类医学文献

注释也叫注解,即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对文章中的语汇、内容等加以说明。古籍注释是在汉代有今古文的分别后,因汉儒读解今古文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方便读者阅读的解经形式。中医古文经典而深奥,普通读者难以读懂,需要作一定注释。注释类医学文献就是专门对医学文献的文字解释,对语汇、内容加以说明。一个好的注释应该起到对正文内容有所补充的作用。它可以把正文中的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说到或说得不清楚的问题加以说明或补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所以注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字,有些内容,如果缺少必要的注释就会影响读者阅读与领会。作医学注释,一般来说,多是介绍医学正文中提到的医学人物和医学事件的基本情况,通常是不必发表什么议论的,也不必对某个医学人物或医学事件下什么结论。对医学人物的注释,一般是姓名、生卒年月、籍贯、主要医学经历等。对医学事件的注释,一般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医学内容、医学背景等项,起到补充正文、帮助读者阅读的作用。注释文字力求简短、明了无误。

1.医学古籍注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中医药文化传统的国家,古典医学文献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医学提供了条件。但每一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医学著作都是当时医疗活动的记录,受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受到当时医疗发展背景的约束。加上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后人对祖先留下的医学典籍注释,在阅读、理解、掌握方面会发生困难,“或是不解文义,或是不懂字句,或是不明声训”。因此,流传下来的医学古籍,常伴有相应的医学注释。清《东塾读书记》卷11里论述过注释的作用,他说:“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使用医学古书注释,越近越好,但越古的注释越质朴,去作者不远,一般比较准确。后人读医学古注,时感到难懂,于是有人另作新的注释,于此,这些注释成为医学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后来发展成为专门的医古文学科。一部医家经典,经过后代医家学者的不断注释,产生很多部著作。

(1)注释名称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古书注释这一工作,经书出现不久,即有解说经义的文字出现,十分繁复庞杂。如有关经书的传、记、注、音、疏等等。春秋时期的“六经”在战国以后,开始出现了解释“六经”大义的“传”、“记”。如《易》有上下彖辞、上下系辞及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称为“十翼”,就是最早解释《易》的著作,《礼》所附的“记”以及《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就是这类作品。古书注释有各种不同的名目。黄以周在读《汉书·艺文志》说“汉儒注经,各守义例。故、训、传、说。故,训者,疏通其文义也;说者,征引其事实也。故、训之体,取法《尔雅》;传、说之体”。张舜微先生在说道:“注述之业,肇自仲尼下,逮两汉,涂撤益广,举其大较,盖有十科:曰传、曰注、曰记、曰说、曰微、曰训、曰故、曰解、曰笺、曰章句”。

对医籍全文注释,有三国时期吕广的《难经》、南北朝全元起的《素问》等,隋唐时,注释之学更盛行,涉及医学领域,主要对经文的注释及古籍的释音。如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以及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等,训释了文理,阐发了医理,调整了篇章。在语音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音已为中古音时期,出现了诸多音释或释音之作。由于隋唐时期存世之古典医籍,大都形成或最终形成于汉代,如《旧唐志》著录有《本草音》3卷及《素问释文》1卷,殷子严撰《本草音义》2卷等,均为汉代之古医籍的释音。

(2)注释类别

古书注释种类可分为:

1)解释字词。古书里这类注释最多。主要用当代语言解释前代语言。这种注释使用了一些术语。清代阮元在《经籍纂诂》中曾予以总结,但未解释其含义。解释字词类型较多,其中古籍注释常见格式有:

“某”,与之相同的还有“某、某”,意为用一词或一字去解释另一词一字。解释的词在后,被解释的词在前,如“扁鹊者,安徽人也”等。《黄帝内经素问》中“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闭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等。

“曰”相当于现代汉语“叫做”、“称为”,如“能因故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使用“曰”字时,解释的词在后面。如“《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还有“《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等,诸如此类的“曰”字多半用来给药物作用或病症下定义。“谓之”的作用和“曰”、“为”的作用一样,也可作“之为”或“之谓”使用,这些术语除一般的释义外,还特别用来分辨同义词和近义词。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等。

“谓”,作为一个动词成为训诂学的术语,指明某一特定的东西。被解释的词放在前面,往往用来表示以一般解释特殊,或以具体解释抽象。《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县注:“后生,谓少年”。犹,常构成“某,犹某也”的格式,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如《伤寒论素问》中,“桂枝可谓举目皆是”。《黄帝内经素问》中“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等。

“貌”,作为训诂学的术语,一船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说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贾谊《鹏鸟赋》:“止于坐隅,貌甚闲暇”。以上五组术语都是单纯用于解释词义的,以下四组术语多属于训诂之义。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言不死者,气之病及经月之病,貌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等。

“之”常用来解释词源的意义。除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与词义的推原有关,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黄帝内经素问》中“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等。

“正”、“得”除了从意义上分别注释了“政”、“德”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还有语音上的关系,“正”、“政”同音,“得”、“德”同音。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读为、读曰”,多用于以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尚书·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苗。”(蔚:shi,移栽)。“读苦、读知”,多用来注音。比如《说文解字》:“哈,咽也。从口、会声。读若快”。《黄帝内经素问》中“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还有“词、辞”,用来指明虚词。如《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斯。”毛传:“斯,辞也。”《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

2)解释内容。注或注释是一种解释书中字句,对文章的大意、题解、典故、人物、事件、引文、校订等所做的说明。有时也涉及文章的历史意义、写作经过、版本历史等方面,后一种是侧重于内容所作的附加于正文之外、带有说明、备考性质的记述。对典籍的内容进行注释,有的侧重阐明原著哲理,有的在阐释哲理的同时加上注者的观点、倾向。如:《伤寒论》是一部难得的医学古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金]刘完素(公元1115—1234年),隆庆三年黄钟月既望保定府通判北海冯惟敏序为:

按本传,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尝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守真,大醉。及寤,洞达医术,若有授之者,乃撰《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虑庸医或出妄说,又着《素问玄机原病式》,特举二百八十八字,注二万余言。然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自号通玄处士。金承安间,章宗征之不就,赐号高尚先生。本郡《志》称所论著,皆发前古所未发。与洁古齐名,世号刘张法。盖古君子而托医以避乱世者。尝疑司马迁氏称扁鹊遇长桑君之事,颇涉谬悠。乃即近史饮酒、凿心之说证之,岂尽无征不信者哉!殆以医道通玄,非神机不得其秘,而世之习旁门,执方书,守意见,以戕伐生灵者,由其无所从悟也。守真本《内经》,着《要旨》、《宣明》二论,总十七万余言。又述习医要用《直格》。晚年着《保命集》三卷,自谓轩岐微妙之旨,得之心髓,不敢轻以示人。盖自秦越人、张仲景之后,千有余年,而先生出,上以承正派之学,下以启丹溪之传,通于南北,以永仁术。不其伟与说者曰:不由子,不知异端之害深,不由守真,不知偏门之罪大。甚哉!邪之乱正也。先生之术既行世,医窃试其法,得效者多,犹其名,耻言凉药,谓去热药为非。今观刘张二传,好用凉药,性寒下降之言,则史氏犹为不祛世俗之见。其称元素之言曰:运气不济,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又似以阴诋五运六气之辩者。余尝论之,《内经》运气之旨,千载不毁之道,至守真而大阐之,极深研之学也。何可议也!其救偏补弊之功,发明治温暑之法,而力辟辛热香燥之毒,所以补前贤之未备,而救末流之为害也。然实则无所不该,无所不治。而近世傍求医论,以谓热病用河间,其亦就所重立言邪,可谓独识其全矣。泛观河间诸书,乌附等药,亦多用之,是又何邪?噫!后之庸工,以寒凉之剂误人,而莫之知悟者,又河间之罪?人亦是恃?贾大夫以民部来守郡期岁中,出俸金开局,施药活人,不可胜计。偶得此书于正科马志坤氏,因命校雠再三,又捐俸而刻之。且欲购全集而汇焉,与《东垣十书》并传也。大夫为政,一以治人为本,刻斯集也,亦以寓仁惠之心而济之也。间尝迎养二亲于郡,即适太夫人有恙,志坤一药而愈。因奇其功,而褒美之。叩其术,则能留心于刘张法者,故有是刻。是大夫之孝,由此达之人人也。先正有言,事亲者,不可不知医,信然哉!

这种注解方法,为后代注释家开创了先例,文献内容作了详细注释,或引申正文,或纠正错误,为后世医家读《伤寒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以上诸种,都是究其医学原著内容方面进行的注释,正因如此,所作的注往往能超过原书,发挥更大作用,具有很高的医学文献价值。

古人的医学著作需要注释,当今的医学著作有时也少不了这个工作。某些著作内容有了注释,大家都容易理解,即使是些平凡的小文,倘若不加注释,恐怕有时也不知所云。虽然有些医学著作都是平实的大白话,但因其针砭时弊,其背景不一定所有读者均熟知,又因著述时历史背景,其医学思想、见解可能是通过曲折的方式来表达的,故详考当时事实,洞察原委为这些作品作注,也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接受着许多新鲜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同时这也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如第6版的《药理学》与第1版比较,版本变化主要在注释上,对原注中的一些错误的解释、不准确的提法和偏颇的定义,做了订正和修改,有的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说明,并占了相当的篇幅。故而,为医学书籍作注是一项严肃且有益的工作,古往今来,成绩卓著。

2.医学注释作品简介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医学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医学历史的瑰宝。整理、研究、批判、继承古代医学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繁重艰苦的工作,自古至今,已经出版了很多医学古籍,其中不少是注本。如隋唐记载南方药所产郡县及疗疾之验的《证类本草·序例上·补注所引书传》,三国时期吕广的《难经》,南北朝全元起的《素问》,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以及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等,训释了文理,阐发了医理,调整了篇章。在语音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音已为中古音时期,出现了诸多音释或释音之作。由于隋唐时期存世之古典医籍,大都形成或最终形成于汉代,如《旧唐志》著录有《本草音》3卷及《素问释文》1卷,殷子严撰《本草音义》2卷等。

注释医经是中医理论研究中传统的治学方法,在当代自然科学领域,唯独中医体系中大规模保留着这种学问。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逐渐完整,医经研读、类编、校正、考据、汇粹、发微、问难、解惑、钩元等构成了医学著作的主体。中医界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读医经、注医经是掌握医学真谛、“登堂入室的捷径正途,凡是医经所论及的皆为不刊之论,后人须练就“读至无学处”的工夫来体悟先贤蕴奥,从理论到临证的任何问题都要求诸经典,寻找检验尺度和心理慰藉。回顾历史,不禁疑问丛生:为什么医经永远注不完却缺少实质性的更新与突破?为什么少有人尝试逾越旧学藩篱,另辟新径?为什么医经中永远存在着各种未知问题的“圆满的结论?”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环境如何?这种治医经现象对中医学理论研究、体系发展有何种效应?医经注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持续了千余年,势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土壤,因而,从学术本体论角度来考察它的全貌,无疑具有“述往事,思来者的意义”。

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没有哪种思想能够像儒家经学那样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心理和学术范式各个领域发挥着如此深远强大的作用。范文澜先生说:“在五四运动以前的2000多年里面,所谓学问,几乎专指经学而言。学以各列儒林为荣,著述以敷赞圣旨为贵。经学,是指贯穿封建社会始终的,阐释研究《十三经》的专门领域及治学方法,是封建社会最高级、最“实用”的学问。它既是代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又是渗透到社会生活各角落的具体的方法论。经学虽然几经流变,治学方法虽有不同侧重与分歧,却始终没有改变其本旨:规祖宗之法先王之道为万古不变的准则,从古圣遗训中寻找安邦治国巩固统治的法宝。在学术上则标榜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正宗纯粹,以先王典章制度论证当时政事的合理性。经学内部的流变从本质上证明了经学体系与封建制度紧密结合的一贯性,以及它适应各具体历史期间政治需要的灵活性。经作为古代史料,有其研究价值,而作为不可更改的圣训来背诵和践履则是背谬的。

经学将人们的视野与能力局限于对儒家经典不惮其繁地注释体悟中,它既无益于认识世界,也不能促进社会发展。这种僵化思想的学术范式,这种独特的文艺土壤,使应用技术和科学探索缺乏萌生的条件,人的认识主体地位无法真正建立,因而中华民族雄踞世界的重大发明发现没有继承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往往满足于“天人相应的主观体验性结论”。

传统是历史也是现实,它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情感态度来对现实发挥作用,同样,现实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制度又左右着人们对传统取舍扬弃的选择。儒家经学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不仅在于它传统悠久,更在于它直接为封建统治者的现实需要服务。所以,只要封建社会性质不改变,经学影响就会不断巩固强化。

首先,经学塑造了具有巨大历史惯性的传统价值观:孔子首倡“述而不作,君子不器”。为轻视科学技术探索和生产实践技能风气之滥觞。儒家经典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即非实用的专业技能,亦非抽象的真理思考,与历代浩如烟海的经学著述相比,被视为雕虫小技的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微乎其微的。经学思想与治学方法充分反映了传统的轻视自然科学探究的价值观念,朱熹曾讲:“且如今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词,是何道理?”可以认为,中国科技迟滞现象到近代逐渐明显,而其根源却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经学强调注不破经,疏不破注,株守家法,恪守师法,形成了信而好古,言必称尧舜的崇古贱今价值取向。在政治或学术领域,标新立异、离经叛道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这无疑排斥创新和发展,违背了客观世界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和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循章索句,皓首穷经本身就与实证实验科学发展相悖。

总之,经学价值观成为一种强大的力,人们满足于从圣贤意志中寻找依据,验证某些理论观点正确与否的尺度是权威经典而非客观实践,引证之风盛行,微言大义流行,注重形式忽略内容,排斥创新否定发展,使认识停留于初级阶段,在经学范式的制约,鲜有独立其外的学术体系,淡化了探求客观事物本质过程的欲望。经学思想的实质是崇古尊经、维护封建制度,以经典为衡量尺度必然导致崇古价值观及权威力量的无限膨胀。结果,无论是微言大义还是章句训诂,都不可能成为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手段;而历代学人出于强烈的趋同心理、“不敢越雷池一步,必然是学术体系创新发展的内在障碍”。

《汉书·艺文志》初次记载“医经七家”时,《内经》仅为其一,尚未高踞“万世医学鼻祖”之权威地位。隋唐之间见有医家书目多为方书,养生及临症治验内容,足见到唐代医药界侧重于效验方的收集整理。隋唐间注《内经》仅三家,惟王冰著述完整传世,而至民初注释者摩肩接踵,各种版本达400余种,《医籍考》及历代经籍志中有各无书者难计其数。《伤寒杂病论》自西晋王叔和整理后未得以广泛流传,孙思邈晚年得见秘本谓曰:“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它被誉为“字字珠玑”、仲景被封为“医门亚圣”。自宋开始,清末民初见有注释诸家著述达700余种。随着“儒医将经学方法引入中医界,理论研究中以注释《内经》等经典为研究主体,脱离体系的实践性质与临症的务实要求。学人以治医经为登堂入室之途径而趋之若鹜,将医术之小道与儒家经典努力认同。

《顾氏医镜》中“内经灵素,犹儒家孔子之书,乃为医家必宜熟读”,《素问辑要》“医而不精深孔孟理之,洞彻炎黄之义,广征诸子,遍考百家……称为神圣工巧,必无之事”,《针灸聚英》中“素难者垂万世而无弊”,《医原·序》中“医小遭也,儒者亦为之耶?夫就医论医,其小之也固宜。若医而探源于天,则因医见道。苟非学贯天人,又安得悟天人合一之旨?则以小观大可也”。中医界有先贤曾说:“不读医经,纵成仓扁,终为技术之流。”蔡陆仙也讲:“医书之有经,亦犹儒家之有六经也。六经所以载道,辨治乱与兴衰之轨辙。医经所以昌明学术,莫不胥由是焉……”。经学传统视创新发展为异端,医经注释中同样遵循这一准则,因而强调通过阐发经典蕴奥来穷尽医学真谛。微言大义式的读至无字处,或是章句训诂的校勘考证,从疑经错简到维护旧论,全未超脱借经典立言,据己意塑造圣贤的窠臼,摘取经典片段说明自己的正宗,等等。这种注经手段用于医学理论的研究是无法达到真正的发展的。中医学虽然浸渍了浓郁的人文色彩,毕竟具有强烈实践性,归属自然科学领域,疾病的复杂多样性不断呼唤人们认识的深化,治疗愈后是严峻的客观检验尺度。而用几部千余年前的医籍经典去说明、印证,甚至指导当今生动的现实,在实践与经典的悖行中,医家们选择了曲折的途径倡言错简,攻击整理传播经典的后世医家,这就是医经注释各派相互抨击、中医学术争鸣的传统方式,各种观点必须假经说法,必须标明自己维护经典本旨的正宗与道统。

总之,在医经研究中出现一派论战局面,有人是发自内心的冥顽泥古,有人则曲折地表达对经典理解的异议与变通,理论要求唯古是式,实践又使人难以缄口,种种自相矛盾的、步履维艰的、只能在经文有限的缝隙中发挥无穷臆测的注经形式,严重限制了医家们医疗经验的总结升华与新观点学说的争鸣发展。医经注释诸家的目的和局限是共同的,医经注释对中医理论研究的消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它对中医理论发展缺少本质上的推动与促进。张璐曾言:“仲景书不可以不释,不释则世久而失传,尤不可以多释,多释则辞繁而易乱”。究竟注释到何等地步才算明了仲景本意呢?这恐怕是历代注经者们共同的忧虑与苦衷吧?

著名医学注本《急就篇》,是西汉史官所编的我国现存最早识字课本,全书共2144字,最后的128字是东汉人补加的。它以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歌诀编成,分姓名,器服百物、文学法理三部分。由于文字精炼,又经历代一些大书法家如皇象、钟繇、王羲之、赵孟頫的摹写,甚至连宋太宗赵光义也临摹了一本,藏之秘阁,可见其影响和价值已远远超过启蒙书的范围。正因为这样,历史上经学大师郑玄、孔颖达注经、李贤注史,都引用此书。尔后,唐代精于训诂的大家颜师古为《急就篇》作注,使该书“得颜氏解训而益明”,到了宋代,又有大学者王应麟为之补注,该书更代代流传下来。现代的训诂学研究,也不能不研究《急就篇》。据统计,注者所援经史其中涉及医学的内容,对研究中医学很有实用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述及医学内容。

(1)叙人体器官

卷三论述55个人体各部器官。注者以《说文》、《素问》等为据详加训释。如“肠、胃、腹、肝、肺、心、主、脾,肾五脏媲齐孔,注:“肠,大小肠也。胃,谷府也。腹,肚之总名,谓之腹者,取厚为义也。肝,木藏也。肺,金藏也。心,火藏也。主者,言心最在中央为诸藏之所主。脾,土藏也。肾,水藏也。五脏,总谓脾、肝、肺、心、肾也。补注《韩诗外传》大肠者,转输之府,小肠者,受成之府。肠,畅也,通畅胃气也。《素问》脾胃仓察之官,胃者,水谷之海。《白虎通》大小肠,心之府,肠为胃犯,胃为脾府,心为支体,心故有两府。《诗》自有肺肠。《说文》肝为雷,肺为气。《素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作强之官。……膻中在两乳间为气海。颜、王二氏引证诸书就把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行关系解释得透彻清楚。

(2)述病因病机

《急就篇》讲到致病的内外原因,特别是注意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很可取的。如“寒气泄注腹胪胀,疟瘚瘀痛瘼温病”,注:寒气,中寒冷之气也。泄,利也,言水谷漏泄也。注者,注易之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胀,谓腹鼓胀也。……温病,病于温气者也。王氏补注曰:“《素问》春伤于风,乃为洞泄。《易纬》云:病泄注腹痛。《说文》、《通释》医家言病,痉有鬼痉,言鬼气相染著注也。……《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3)列临床病证

卷四列述各科病证39种,注释详尽。如:疟瘚瘀痛瘼,注:“疟、寒热休作之病,言其酷疟也。瘚者,气从下起,上行入心胁也。瘀,积血之病也。痛,总谓诸痛也。瘼,无名之病,常瘼瘼然也,一曰,齐人谓瘵病曰瘼。”

(4)四设治疗方法

《急就篇》指出“凡人正气不足,则邪气入体而病生焉(颜注语)故笃癃痪迎医匠,灸刺和药逐去邪。“笃”就是“重病也,困也。医匠,疗病之工也”。为此立了四种治病手段,一曰灸,二曰刺,三曰和药,四曰卜问谴崇。颜氏注曰:“灸,以火艾灼病也。刺,以针刺之也。和药,合众药也。草木金石鸟兽鱼之类,堪愈疾者,总名为药”。总之,一篇2000多字的蒙学书注本,能这么详细地介绍了丰富的医学内容,对当时人们认识和防治疾病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对现在我们研究古代的祖国医学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对于今人学习古代医学著作,深刻理解我国医学历史,继承我国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提高自己的医学境界,都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