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学校体育教学的原则与价值

一、学校体育教学的原则

(一)学校体育教学原则概念

学校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学校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想顺利开展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而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

(1)在所有学校体育教学要求中,学校体育教学原则是最为基础的要求。

(2)学校体育教学原则可以全面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特征和性质。

(3)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在学校体育教学原则下进行,并不得偏离。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好体育教学原则是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教学原则的作用

1.明确教学的要求

学校体育教学的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规律的体现,它本身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最核心的要求。这些原则不仅准确概括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和规律,同时也让体育教学过程更加明确。各级教学指导单位可以依据学校体育教学原则向教学的实施者提出明确的要求。另外,体育教学原则也能让教育工作者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只要牢记教学原则就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体育教学原则也是教师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时不可突破的底线要求。

2.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跟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一样,也包括复杂的内容,经常会在实践中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因此,要使教学评价系统更加清晰,就必须要明确体育教学的原则。

3.提供观察教学的视角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要求是可以通过教学状态的外部特征进行判断的,而学校体育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当教学原则没有被遵循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教学外部特征。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教学原则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是可以通过外界的观察来判断。换句话说,就是教学原则的纠正和完善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视角来实现的。

(三)学校体育教学原则的内容

1.体育教学一般性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与评价者,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树立现代“人本”教育的思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体育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学生必须要通过自身的练习,去完成体育动作的时空感觉和方法。由此来看,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掌握运动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安排,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个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并注意教材之间的联系,以保证教学工作系统的进行。

(3)区别对待原则。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体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内容、方法、手段与运动负荷的选择和安排,都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所进行的。但由于学生之间无论是年龄、个性,还是身体状况方面都不相同,其差异性也明显存在,所以要区别对待。只有将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教学组织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在考核与评定学生成绩时,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去感知事物,获得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还要通过触觉和本体感觉来感知完成动作时肌肉用力的程度、方法及空间关系等,结合教师的动作示范、语言表述等发挥的作用,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原则

(1)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①概念。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运用教学方法时,要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体育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能力。

②依据

A.《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是围绕体育教学目标而展开的,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体育学习的目标,就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制订的。

B.人体统一性的要求。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还有社会性的一面。而人体各系统器官间的机能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因此,只有各个系统器官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C.实现体育多种功能的需要。体育具有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体育教学是集中实现体育多种功能的有效途径。

③教学要求

A.体育教学内容安排要注意均衡性。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任何教材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上下肢的项目、不同运动技能、不同身体素质的合理搭配等方面来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身体全面发展的意义,避免单纯从兴趣出发,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全面性,确保身体素质的均衡、全面发展。

B.注意体育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会遇到各种条件的局限性,如教材本身、季节及场地器材等方面,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这些局限性做出适当的调整,进行合理全面的教学设计,即针对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实际状况,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安排上要体现多样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C.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评价包括两个环节: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试与测验。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考试与测验时,应以督促学生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为目的,安排合理全面的项目内容;在进行教师教学评估时,则需要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效果予以全面的评价,从身心发展的多维角度去评价教学的质量。

(2)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①概念。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是指要使学生承受适当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便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

②依据

A.由体育教学的特点所决定: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身体素质练习,均要求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B.是消除疲劳、恢复机体工作能力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在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由于能源物质的消耗,机体会产生疲劳,这就需要通过休息来消除疲劳和补偿能源物质的缺失,以利于健康。

③教学要求

A.坚持“健康第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首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规律是安排运动负荷的首要依据,同时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制定科学且合理的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的运动负荷会压迫学生的心理,造成身体疲劳或伤害;偏小则无法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也很难从中体验到乐趣。

B.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辅助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所能承受的负荷程度,并以其发展为中心,采用测量脉搏、询问和观察等方法测量运动负荷,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于负荷的承受情况,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负荷调控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来充实自己,以保证在所负责的每一节课中都能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C.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不同需求也是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需要加以重视的,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是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与不同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将全班的教学进行层次分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相应来安排不同程度的运动负荷。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对不同的主体进行具体测量并适时调整,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

D.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负荷的合理性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这就需要教师安排运动负荷的内容和形式既要丰富又要多样,以便学生既能学到运动技术,又能对运动保持热爱,进而形成专长,为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3)安全性原则

①概念。安全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都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从而减少或避免受伤事故的发生。

②依据

A.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学科,而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时,学生的身体练习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负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性也存在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性。

B.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但其兴趣不够稳定,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导致伤害事故出现的内在因素。

③教学要求

A.加强思想教育。在已发生的运动伤害事故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学生的组织纪律涣散,不听教师指挥而发生的。因此,必须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但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还要注意他人的安全。

B.在上体育课时强调穿适宜的服装。一般情况下,体育课的内容多是全身性运动,有较大的活动量,考虑到活动的安全、方便、美观等方面的问题,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着统一的运动服装或宽松、舒适的服装。

C.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全面地锻炼学生身体,能更好地投入各项体育活动,有效地避免一般性伤害事故的发生。

D.组织工作要周密。组织工作的周密性,对于体育课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若体育课中的组织工作不当,则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从安全角度出发,做好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工作。在上课时,教师应严格检查要用的体育器材;进行讲解示范前,应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再次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

E.注意保护与帮助。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多数情况下都离不开体育器材的辅助来实现学生体育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因此,这就需要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以保证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上有许多注意事项,教学内容、器械不同,采用的保护措施也应有所区别。

上述体育教学原则是由一般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在体育教学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体来说,体育教学原则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但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这些原则也将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

(一)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内涵

一般来说,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主要是通过知识形态的转化、教学功能的实现和素质的构成来体现的。

1.从知识形态的转化来看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

“教学最明显的价值是它的知识价值。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他人总结的知识,这是古今中外一切教学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实现其他教学价值的基础。”尚风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具体来说,知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特定对象的客观反映,如科学的概念、原理等。二是创造者通过内化凝结在其中的能力、品格和方法的综合体。要使这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充分挖掘、剖析的。

2.从教学的功能看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

体育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传递前人在体育方面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因而具有继承的功能。

(2)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因而具有发展功能。

在教学理论中,“发展”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赞科夫认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列·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杜殿坤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体育教学也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这个知识还包含情意和能力的培养、用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情感和意志构造良好的品格结构、用科学的方法去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过程。因而从教学的功能来看,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结构和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

3.从素质的构成看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

教学活动最根本的价值是构建学生相对完备的素质结构。对于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的构成,有人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和会健体;同时,也有人把人才素质归结为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即思想品格修养和科学道德修养,智力和见识,技能、才能和科学方法,知识和知识结构,体魄)。其实,上述的这些方面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有些甚至互为条件,它们组成的基本因素归根结底还是知识、能力、品格和方法几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各科的教学中,素质的构造都是其共同的目标,但由于不同科目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侧重点就是它们本质特征的反应。体育教学作为一个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传授学生身体锻炼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在学生的素质构建中,它一方面具有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共有的功能,另一方面还为学生科学锻炼身体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在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性的教学环境,灵活的教学组织和可调节的运动负荷等有利条件,在情感意志的发展、良好品格的建立等方面,也具有特有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素质的构建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特点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的价值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价值的形成是需要通过体育知识的掌握、体育能力的培养、品德与情意的养成和体育方法几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且互为条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转化为过程价值,在教学结束后凝结成终极价值,从而使体育教学的价值得到完整的体现。

1.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规律及内部关系

实质上来看,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规律就是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即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众所周知,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要素主要有师生、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而师生作为其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这就需要运动合理的运动方法来进行教学内容,以实现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

形成体育教学价值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学习必要的体育知识,而体育教学价值是要通过认知来实现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价值是体育教学整体价值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知识价值的实现,因为只有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知识价值,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把握体育活动的实质。在形成体育教学价值的过程中,基本体育能力的具备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也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条件。能力价值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将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向综合能力转化的过程。它的实现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主性,以促进学生身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体育教学价值来说,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可以说是其实现和延伸的基本要求,它是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它的主要方式是训练。方法是掌握有利于学生运用合理的锻炼方式,获得最有效的发展途径。体育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情意的发展,它的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体育教学中要克服主观和客观困难,必须相互帮助和密切配合,需要有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有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情意的发展等价值实现的良好素材。思想品德的养成和情意的发展,有助于前三项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综上所述,构成体育教学基本价值的四个要素分别为知识、能力、方法和思想品德,它们的形成规律和特点各不相同,虽侧重点不同,但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有机地将它们协同与复合,才能促进体育教学价值的完整实现。

2.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过程与特征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的价值分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过程价值主要是指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终极价值则是指最终满足学生身心以及道德各方面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价值。终极价值不仅是过程价值的指导,而且也是过程价值的集中表现。

(1)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的形成。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而形成的。对于任何一种教学价值来说,其形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

①体育知识的认知。体育知识是一种复合形态的知识,学生要想获得体育知识,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感性的体验来予以验证和强化。也就是说,体育知识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讲授和实践的紧密配合。

②体育能力的形成。体育教学的中心价值是体育能力的形成,而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技能和技巧为中介的。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就是体育教学理性认识体育行为、解决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实现具有综合性特点的体育能力价值。

③体育方法价值。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中,方法价值具有手段的特征,而在体育教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角度来看,它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和身体锻炼方法。虽然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但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周登嵩教授认为:“学习也包括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评价方法等,都属于学法之列。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理解、重视、创造知识技能的丰富多彩的方法,而不是教师规定不变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关键是从学生主体特征、主体需要、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自己认识途径的方法。”周登嵩.学校体育教学的探索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主体的需要、特征、以及认知特点去认识事物的途径。需要明确的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法是因人而异的,在遵循认识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体的特征。

而作为体育教学方法价值的核心,身体锻炼方法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体方法,其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同时通过认知和体验,找到最适宜的方法,而这也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与共性要求,但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以提高身体锻炼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④思想品德价值。思想品德价值作为体育教学价值之一,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形成以及个体的社会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为它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而且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品质的形成是需要主体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三方面协同发展的,这就需要思想品德价值在实现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客观因素设立品质形成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品质都能得到熏陶和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以保证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也就是体育知识的认知、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方法的训练和良好品质的养成。

(2)体育教学终极价值的实现。体育教学的终极价值主要体现为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已经非常熟练,并树立了终身体育观念,且身心各方面素质得到完善,完全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相关素质结构,是体育教学过程价值的升华。体育教学的终极价值受到教学思想的制约,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人才的素质结构以及社会需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而变动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终极价值观念,并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注意将价值观念融合到指导思想的教学行为当中去,从而通过教学过程价值的形成,最终凝结成终极价值,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体育教学价值的凝结过程,而且也是人才相关素质的形成过程。共建良好的人才素质结构,不仅是体育教学的最高价值,也是其最根本的价值观。要想形成体育教学的价值,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行为目标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使其在逐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锻炼能力,才能充分发展身心素质,同时也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为学生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因此,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体育教学的价值具有双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