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丛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二、论张三丰为武当拳派创始人

(一)三丰创派 史实俱在

清康熙年间田雯《古欢堂集》中有《三丰道人壁影歌》:“……熊经鸟伸诀自秘,寸田尺宅理其粗。……永乐初载来黔地,峨城市吹都虚。……郭外层峦立千仞,忽于巅顶传形躯。”

康熙二十七年,田任贵州巡抚,歌即作于此时。

明天顺六年(1462年),曾立碑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记张三丰先师事,中有:“别后见真仙之行,足不履地,时人已异之”。此碑现仍存观中。

《道统源流》:“张三丰,名君实(宝),字玄玄,元季辽东懿州人,好道善剑。”

《大岳太和山纪略》载明贾大亨御史《题太和山》:“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

贾大亨,嘉靖戊戌(1538年)进士,历按湖广、河南、卢阳、风阳、淮阳。

同治《大邑县志·张神仙祠堂记》:“仙自少膂力过人,善骑射。”

《大邑县志》转引《邛州志》:“旧传道陵后裔也。生有异相,长而好学,历官四方,善骑射。”

《消摇墟经》卷二:“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手持刀、尺,一笠一衲,寒暑御之。……日行千里,……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结庵于玉虚宫。庵前古木五株,尝栖其下,久则猛兽不噬,鸷鸟不搏,人益异之。”

《张三丰全集》所载其自作《刀尺赋》:“非欧冶之能熔;非公输之能造。”

柢园居士《征异录》亦谓:“……自号保和容忍三丰子,手持刀、尺,……登山如飞。”

傅勤家所著《中国道教史》论武当道:“至于武当者,乃湖北武当山之道士奉真武玄天上帝为主,以炼丹、驱邪为其本领。如明之张三丰,即武当山丹士也。”

任继愈主编之《中国道教史》,论及武当山时,谓:“该山道教自元朝以来,有全真派、清微派,明朝又有三丰派。”

二书明确指出,三丰乃武当创派之人,而本派特点,炼丹即今天之气功,驱邪即今之武功也。

有关张三丰资料及传说,除上述史志碑拓外,还见于正史(如《清史稿·艺术传四·王来咸》)、方志(如《宁波府志》等)、史家著作(如《王征南墓志铭》)、稗官野史(如《三异笔谈》)等,更大量散见于各地古老传闻中,可证明其群众基础之广,社会影响之深。道教内部,尊为创派人物,绝非子虚乌有,焉容置疑?

(二)武林耆宿 均主此说

吴图南《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诚以张三丰先师,既精于外家与少林,复能加意陶冶,融会贯通,斯为内家,实力上乘。”

万籁声《武术汇宗》:“太极拳乃张三丰祖师所遗留,又名长拳,亦名十三式。”“然综其手法用劲,要亦不出少林、武当之渊源耳”。

宗此立论者,尚有徐哲东、郭希汾、孙禄堂、黄柏军、杜元化、许禹生、黄元秀、凌善清、陈微明、陈志进、徐致一、吴志青、田镇峰、金一明、黄寿宸、文进之、杨澄甫、薛颠、陆师通、陆师凯、卢景贵、郑天熊诸家。

当代沙国政、吕紫剑、李天骥、李文彬、王培生、马镇岱、张香圃、裴锡荣等,又各以功法、拳套和论述,进一步为武当武术作了有力的补充。武当内家拳同源者,为数不少。如已故武当拳传人金子弢于1980年在太原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献技,表演了“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首次将武当独特拳种公之于世,他说:“我在武当学的拳,五十二年没外流,也没有收徒,现在还归武当山,我也了个心愿!”后易名《武当太乙五行拳》,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武当还俗道人徐道定,已百岁高龄,观其表演内功,脱去上衣,刹那间掌心紫透,气正色和,功底非浅。徐道定幼年被遗弃,为武当游方道人背回山中,居五龙某小观,该道派专收三、五、七岁弃儿为徒,授之采药、疗伤、防身、养生诸术。武当紫霄在庙道人朱诚德,从其师王理阳习五行气功,在1984年全国体育记者武当山夏令营曾公开表演了双盘坐软气功,并以手之三指将身撵起,腾空做出各种俯仰盘旋等高难动作,柔若无骨,观者叹为绝技,90多岁时辞世。还有从武当冯太瑞道长学得“三回转”拳和拉气功的还俗道人胡兴茂,曾在湖北大冶县农村为青少年讲授气功、武术。

武当方圆八百里,道俗相杂。道门中,原以主领三山符箓之正一教为主,全真教南来后,发展甚快,如紫霄道总徐本善,即龙门第15代,金子弢业师李合林,高王教化一辈,低徐本善一辈,为第16代,张三丰弟子丘玄清,为全真道士,另一弟子孙碧云,则为正一道士,称正一虚云子。武当内家拳按其入门功夫及修炼特点,原不限于武当一地,如峨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派中,即有武当内家拳踪迹。流行于湖北之鱼门、洪门、隐仙门、玄门等,亦无不与武当有关,约定俗成,特以武当作为内家拳之代表而已。其开山鼻祖,莫不异口同声是张三丰,正如已故武当派老武术家李国超(大江)撰文告诫弟子日:“张三丰为本派开山祖师,历代武当派功夫人,均供张三丰神像。”

(三)门派林立 遍及各地

武当宗仰,薪火相传,门派林立,弟子万千,这一客观事实不容忽视。解放前,南京中央国术馆之教学,设有少林、武当两门,集当时武林二门硕彦,共同研究整理。民间亦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成立了各种会、社。少林、武当犹如双峰并峙,二水分流,相互取精用宏,融会贯通,为振兴中华之武术,共同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举行了数届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武当派系人物和拳种大量涌现,武当门派组织也相继成立,现略举数例,聊作佐证:

武当乾坤门。掌门人为第21代弟子王树璋,现任云南个旧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其师赵超然,为武当山云游道长。王原籍蒙自县,任职于个旧市医院,已退休。该门有铁喉头功、铁板功、鹰爪功、内气功(童子功)、风雷掌、乾坤钩等。

武当白锦门。掌门人为八世传人渌月,有《武当白锦门秘宗武技》,以六种硬功、两种拳术为最,一般有两种打法:一直、一曲。直则吸气贯力,予人重创;曲则使对方受击后经20天始能觉察,终至不治。

武当淮海派。掌门人程定远,江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现年84岁。先后拜武当传人肖尚义、汪兰斋为师。强调“四劲”(懂、听、化、发)、“八法”(掤、、挤、按、采、挒、肘、靠)。讲究桩、步,“以崇尚柔克刚、柔中求柔”。主要为太极拳路。据称明朝灭亡后,一位遗老隐居安徽省淮河、淝水一带,打鱼为生,传出此功。

武当清虚派。发源于武当山太和殿,为培元道人所创。重徒手、轻兵杖,本派弟子紫尘道人所著《武当之四门》一书中,有徒手拳、掌十三套,剑法五套,气功六种。四门为:龙门、天罡、清虚、太乙。

武当恒山派。掌门人第18代弟子张开文,其师刘庆玉,为张之岳丈。第一代创建祖师沈成宽,原是武当道人。在山10余年,后云游至山西恒山白云观定居,将所学武术传出。有“迷魂拳”、“迷魂刀”、“迷魂剑”、“迷魂枪”、“太乙拳”、“拨云掌”等10余种套路,其口诀为:

“行拳巧摆云雾阵,列阵封域神关门,软硬兼施连环打,身形闪忽迷敌魂。”

武当神剑派。当代传人关亨九,满族正蓝旗,祖籍东北长白县,现居北京,90多岁,藏有《武当拳宗字拳二十四字秘诀》手抄本,以字成拳,基本功有6个桩功,分内、外各三桩,内三桩为:“正”、“行”、“束”,取“正道行修,束身自得”,乃静养功,外三桩为技击,其论技击谓:

感是气柔,应是力刚。柔化刚发,克敌制胜。手后一尺,手前一寸,手有五音:官、商、角、微、羽;手有五光:红、黄、青、白、黑。声光合用,谓之并妙,气藏于踵,力隐于腕。无无则有,有有则无,无气无力,乃真刚,谓之有无相生。

武当犹龙派。王逸樵于解放前在天津拜张振之老先生为师,学得犹龙派武当太极拳功架六十四式。有三不准:一是在师兄弟之间不准谈拳、练拳;二是不准在公园或大庭广众之中练拳、表演;三是只准用脑记,不准笔录。

另有北京白云观安重远道长之《原式太极拳》、自然门泰斗万籁声、万籁平兄弟之《武当太极拳》、姚子英之《武当六路拳》、吴永年的《太极柔术》与《太极图尺》、刘定国、汪兆辉师弟之《武当纯阳拳》、陈绍昆之《阴阳八卦掌》、张香圃之《太乙阴阳掌》、何润生之《五行卦闭手》、马志富之《天罡气》、王维慎、谭本伦之松溪派拳械、李天骥之《武当单剑》、《武当对剑》、马杰之《武当剑》、匡常修道长之《龙化拳、剑》,以及武当擂台赛、武当功理功法研讨会、武当文化艺术节诸家表演之武技,可称繁花似锦。

(四)百川归海 武当汇宗

从众多因素和条件分析,张三丰创派之说是有其客观和主观条件为基础的。

1.气吞泰华的武当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道家经书是武当武术产生的客观条件

武当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武当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武当道教兴盛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的,可以说,武当山、武当道教文化孕育了武当武术,为张三丰汇细流归大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武当山,又名参上山、太和山。它发源于秦岭山脉,山势蜿蜒东伸,至鄂西北,诸峰骤起,层峦叠峰,雄峻峭拔,构成八百里锦绣壮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3米,犹如惊天巨柱,直插云霄。四周七十二峰,朝伏环侍,宛若“众星拱月”。山中胜迹,美不暇接,绮丽风光,处处可见,素有“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

八百里武当山,以其景色宜人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据《太和山志》引《图经武当神仙窟宅》记载,除传说中的玄武曾在此修道成真外,自周康王(前1026-前1001年)后的两千余年,武当山一直是道家修仙炼丹的场所。最早来武当隐居的是周康王之大夫函谷关令“古之博大真人”尹喜。他读老子所著《道》、《德》二经后,遂“托疾不仕”,周游山川,寻幽探胜,最后“归栖于武当山之天门石壁之下”,由于他的影响所至,后来“神仙圣人栖之者众”。

道教尊为“太和真人”的尹轨,字公度,太原人,人称“无上真人”、“文始先生”,为尹喜之弟子,“常起居林麓,服黄精,年百余岁,言天下安危盛衰未尝不验。入太和山去……”。据《神仙传》卷九记载:尹轨“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晚乃学道”。腰间常佩漆竹筒十数枚,中皆有药,言可避兵疫,得老君“水石还丹术”、《日月黄华上经》及《本起内传》。因轨降于楼观,门徒便将此派称为“道教楼观派”,影响很大,并与佛教抗衡,颇显于北朝及隋初,至唐尤盛。

嗣后,“恨山不深,林不密”的修真之士,莫不将武当山视为最理想的修炼之地而纷至沓来。

唐太宗李世民登大唐王位后,自称是老子李耳后裔,兴道抑佛,武当山道教活动更加兴盛,逐步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中心,继汉代名真高道戴孟(孟盛子)、马明生、阴长生、晋代谢允(谢罗仙)等之后;唐代吕纯阳(名岩、字洞宾)、夫子李、孙思邈等丹药家莫不在此修炼得道。

据有关史志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均州太守姚简因奉旨至武当山祈雨有灵,遂奉诏在武当山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唐至德(756—758年)至大历(766—779年)期间,又建“太乙”、“延昌”等宫观;乾宁三年(890年)再建“神威武公新庙”。宋代自太平兴国至宣和期间,又有比唐代更大规模的工程建筑;元二十二年至泰定五年,也曾在此大兴土木。至大明王朝建立,武当道教进入鼎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他平定天下,全仗真武(武当道教信奉之神)“护佑”,乃于每年三月三(真武诞辰日)和九月九(真武在武当山得道成仙之日)遣太常寺官员到武当山致祭。明成祖朱棣更认为他“靖难”得天下,是由于真武神“始终护佑”,遂加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推崇武当道教,大兴土木,遣近臣隆平侯张信,兵部侍郎郭进,驸马都尉沐昕等率三十余万军民工匠,动用国库大量银粮,从永乐十年(1412年)至永乐二十二年,历时十三年,在武当山建造三百处、三十三个宏伟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余桥等庞大的建筑体系。正如古诗云:“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从古均州城净乐宫至武当山天柱峰金顶,建筑线长达70千米,营建了宫观庙宇万余间,主体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并铸塑了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木、玉、石、泥、瓷等质地的神像和供器。建筑规模之宏伟,法式之壮丽,技艺之精湛,被称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宫阙之胜,亦环宇所无”(《太岳赋并序》)。明宪宗称赞说:“其崇奉之典,万古未有(《宪宗·奉安太和官神像记》)。其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堪称史无前例。

武当道教的兴盛,促进了道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玄机秘法的归宗,珍贵的丹、道遗产,为张三丰准备了可参悟、借鉴的大量素材;朱明初期,武当道教进入鼎盛阶段,各地修真之士纷至沓来,一时武当道人数量与日俱增。据史料记载,元代到明代,武当道士人数最多达2万人以上,道士的猛增,其管理和修身的需要定当成为名道或者主持至关重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这种特定的客观条件,加上现实生活中迫切的需要,势必诱发张三丰创造的热情,现实需要促进了积极活动的兴趣,而积极活动的效益,必然也反过来促进了环境和教育过程的改变和改造。史料所记载诸多“夜梦玄帝授之拳法”之说,“静观龟蛇相斗”之景,虽属玄妙,然客观上却真实反映了张三丰思索探究的创作情感。张三丰就是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下,基于道教管理和道士自卫防身的需要,以道教内丹术的宗旨为出发点,集内丹术与武术击技为一体,升华和创造了客观需要的新的技术理论体系,为武当武术的形成做出了集大成的贡献。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闻名于世的中国武术一大名宗——武当武术,是从武当山客观的历史、地理条件和道教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诞生的,这片沃土也培育了一代宗师张三丰。

2.张三丰其人聪明过人,学识渊博,是其集大成的主观条件

相传张三丰出生于元定宗二年(1247年)四月初九子时,五岁时因“目染异疾”,投碧落宫张云庵做了七年徒弟。在此期间,幼小的张三丰即初露锋芒,聪明过人,之后他游四方,得遇名师,又点化了张三丰的灵感,张三丰到终南山之前,曾先后云游达40余年,张三丰遨游时,常携刀尺,有人不解地问他,他赋诗以答:“是刀也,能开混沌;斯尺也,用挈蓬莱,故相随而不失……刀兮,刀兮,妙之又妙;尺兮,尺兮,要所必要!”(《张三丰全集·古文·刀尺赋》);他寻师访友,好学不倦,经过无数次的艰险磨炼,结识了不少道行高深武艺过人的师友,如火龙真人、拳道双修的邱长春等,他们“谈心话道,促膝参同”(清汪锡龄《三丰先生本传》),使张三丰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拳谚云“三年苦练,不如名师一点。”诸位名师的精心指点,促进了张三丰智慧的升华,为开创武当内家拳准备了基础条件。

3.张三丰二上武当,潜心参悟实践,是将民间拳术与丹砂点化之诀升华到新体系的关键

三丰弃官出游,拜访悟道后,于泰定甲子(1324年)春第一次上武当山,潜心参悟达九载之久。明洪武初,二上武当,“登天柱峰,遍历名胜”,并且“自结庐于展旗峰北,曰遇真宫。草庵于土城,曰会仙馆”,一直到洪武庚午(1390年)“拂袖长往”,张三丰两度上武当,总共在武当修炼了近30年,这段静心参悟实践对张三丰开创拳派新体系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武当上风景绮丽,是张三丰潜心钻研、身体力行的最佳场所,张三丰从火龙真人等诸家师友得炼气导引之术后,静下心来,丹拳兼修,他朝朝锻炼精神气,“采取他家一味铅,提精炼气补先天”(《张三丰大丹诗八首》),多年的苦练,造诣日深,他“寒暑惟一衲一笠”(《明史·方伎传》),冷热不侵其体,“或三五日,两三月始一食”(《征异录》),辟谷食气而不思饮食;“或隆冬,卧雪中鼾气如雷”(《征异录》),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躯。他“深藏道法,广具神通,高隐武当,有希夷之风”(《三丰全集·正讹》),经过这样数十年的亲身实践,张三丰领悟了真谛,启迪了再创造的灵感,逐渐将·76·民间武技加以揉合和发展,成为一种拳法、哲理相统一的新形式,在武坛上开创了崭新的一派。

应当说明一点,张三丰虽属功、拳、道兼修,造诣甚高,不少笔记小说所形容之状,的确非同一般,然史料却很少记载。追其原因有二:其一、与道家的避世和养生宗旨有关。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有绝技者,一般不耀于世人,时至今日的武当门派,亦要求不谈、不记、不传的门规,因此,得受三丰秘诀的弟子不多,而局外之人就更难知晓和记载了。其二、道家讲性命双修的丹术,而拳术只是养生全形的手段之一,与内炼金丹相比,自然是“不急之末学”也,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故于道家书籍中难以觅见,也就不足为奇了。注:该文刊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