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这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对家庭能负起责任的人,这是主流人群,绝大多数孩子都在这个范围,家长只要多多用心,是可以做到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成绩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习惯不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家长要一环紧扣一环,严格要求,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定目标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安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饥一顿饱一顿,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而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掌握不牢,经不起长时间反复的检验。
课前准备的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接受到新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小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别人发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越往后遗忘就越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不复习就做作业,没有巩固和消化所学的内容,虽说当时是完成了,但时间一长,就不知所云了。
作业与检查订正的习惯 作业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并不是不布置作业。作业有助于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因此应要求孩子做到: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今日功课今日毕,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卷面洁净;作业前看清楚题目要求,作业后仔细检查,自觉验正;作业本发下后发现有错题时,要分析错题原因,自觉及时地订正。
独立解决问题 不懂就问的习惯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更好地巩固、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有求必应,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中慢慢过渡到独立完成。有的孩子虽然学习上有许多的问题,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心里没数,但碍于面子,不懂也装懂,不敢问老师,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这是对独立思考的一种误解,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于上问。
注意力集中,不一心二用的习惯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课堂45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因此,课堂上要防止出现精神溜号:如思想开小差、坐不住、爱说话,玩手机,没到下课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马虎粗心,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等等。这些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受到严重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将会终身受益。我们在欢欢上小学之前,就注意培养她的注意力。规定她做事必须集中精力,先从做一件事10分钟、20分钟开始,后来,我们参加学校家长会,老师大加赞赏。有次,老师特意做了一个“考试”:一个老师在讲课,另一位老师在走廊上说话,全班38人,只有欢欢的眼睛没朝窗外看,仍在专心听讲。
认真书写,条理放置的习惯 复习和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大致时间,书本、资料、学习用具的摆放要有规律,初、高中时,在草稿纸演算的题目较多,都要有相应的位置,检查时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等等。东西乱放无规律,需要用时东寻西找,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极易影响学习情绪。书写并非只是形式,即使题做对了,如果看不清,也会直接影响得分。书写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见字如见人”,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记笔记并及时整理,主动更正错题的习惯 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趁记忆还在,及时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过程,而且还能锻炼孩子做事的条理性。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练习本、试卷上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题汇编、错别字举例的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
广泛阅读,积极写作的习惯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大量阅读,吸收课外知识。家长可以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纸杂志,为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写作不光是为了练笔,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还能让学到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写得多了,自然就能“妙笔生花”。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生活中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指一个人做事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这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如大声喧哗,说三道四等。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作为家长,要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日常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给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培养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习惯训练从小事做起 “孩子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真无小事。譬如,节约水电,可以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按时到、离校、进餐、就寝等,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家长身先为榜样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导孩子要节约,自己不能大手大脚;教育孩子要孝顺,自己也要尊敬老人;要求孩子守纪律、有礼貌,家长自己就要按时作息、礼让尊长;要求孩子有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那么家长着装也要朴素大方;家长主动帮助别人,孩子也会延续这种行为等等。所以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上进,巩固习惯 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如果做得好或者有好转,就要及时肯定;对孩子刚冒出来一些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孩子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家长只能关怀、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常言道,三岁看老。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年少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正确面对孩子存在的不良习惯 作为家长经常会遇到孩子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那么一定要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通过思考冷静地去处理。这样的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我们的邻居有一男孩,行为习惯比较差,经常给家里带来麻烦事,起初邻居也很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一根,总是以责备为主,动辄打骂,却效果总是不好。于是,我给他说了上述观点,他经过冷静思考后,改变了一下方法:当孩子犯错时自己先保持平和心态然后让他讲原因,和他讲道理并且从孩子角度去想问题,处理问题。慢慢地,孩子有了一些变化,虽然有时还是会有一些老毛病,但己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学校的表现也改进了很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应该十分注重孩子的环境影响,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家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家风好容易给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一个大家庭,一个社区(或村、队)都具有了良好的风气时,行为习惯差的孩子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周围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孩子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周围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家长尤其要注意营造氛围。比如说,你的孩子喜欢拉小提琴,你可以营造一种家庭的艺术氛围,经常放点小提琴世界名曲,使孩子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激发孩子在学琴上的积极性。还有,不要急于满足孩子的愿望,要等时机成熟,这样孩子会更加珍惜难得的机会。比如学琴需要买琴,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租借琴让孩子练习。当孩子学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再给孩子买琴。这样,孩子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会多一些坚持下去的毅力。这也是营造氛围的重要一点,做父母的不可忽视。
我们从小就鼓励欢欢把有趣的、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写下来,有的写成作文片段,或小作文,这并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为了让她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积累不可多得的素材。由于经常练练笔,投些稿,欢欢对写文章也有了兴趣,我们就鼓励她去考小记者,这是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