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位抗癌“博导”
1996年,胃癌这个不速之客走进我的生活,十年间,我鼓起生活的勇气,与癌魔抗争。
面对不速之客,“既来之,则安之”
回想当年医生把这结果“暗示”给我时,我没有像大多数癌症患者那样惊慌失措,倒好像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似的。
我没有任何犹豫,当天就住进了医院,7天后就做了手术,把肿块取了出来,然后就是化疗,服药,一切好像都在情理之中。
要说我为什么能很好地活下来,而且还越活越好,一条经验就是“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拿得起,放得下”,不要怕,怕有什么用,只会心情郁闷,而癌症专钻“郁闷”之人的空子,乘虚而入,而顺其自然,确是好办法。
持之以恒练功,抽去癌症这条魔丝
当然,也不能轻视癌症,所谓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手术后我即投入到与癌症抗争的战斗中去,一改我过去的生活习惯。每天天不亮,公园刚开门,我已经开始了我的练功作业,不论酷暑寒冬,风雨无阻,每日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我只相信一个道理,通过练功增强了我的体质,这犹如射向癌魔的一颗子弹。但那确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特别是当一个化疗疗程刚做完,身体虚弱到站立都困难时,我也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毅然按时起床到公园去练功,持之以恒,果然有效。俗话说病去如抽丝,癌症这条魔丝就被我一根根地抽去了。
亲历抗癌生活,谱写抗癌之歌
我患病一年以后,参加了生命之歌艺术团,这个特殊的艺术群体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个团里的每一位病友都是像我一样的战士,他们每一位身上都有一个动人的抗癌故事。当时不知为什么,在我脑海里产生了一种对这个团的责任感,我想我不仅是来参加一次普通的演出,我更要把这种团队精神宣传出去,让千万癌症患者像我们一样与癌魔抗争。
一天,又是在公园里练功的时候,看到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慢慢照到我身上,远处城市的剪影逐渐清晰,新的一天又来到了,身旁的病友聚精会神的练功,细细的汗珠浸出了他们的额头,一种突发的冲动,涌上我的脑海,这不就是癌症患者为生命而战斗的壮丽画面吗?人的生命火焰就是靠点燃靠加柴,而不断燃烧。随后,一句句歌词喷薄而出:“踏着晨露,迎着曙光,在浓郁的树荫下,在绿色的草坪上……面对可恶的病魔,我们意志坚强迈开大步斗志如钢……让生命的火焰永放光芒”。就这样边练功边唱,一首《生命的火焰永放光芒》的歌就出来了。休息时坐在草地上,赶快把它记录下来,为了避开这类歌曲那种沉重的情绪,在谱曲时,我特别用园舞曲的形式,优美轻松一唱就可以翩翩起舞。
图为李至刚。
这首歌交到团里,演唱时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他们说这首歌道出了癌症患者的心声。后来这首歌与《抗癌战斗曲》、《爱的奉献》共同组成了《抗癌组歌》,成为艺术团的保留必演曲目,在湖北省内及广州、深圳演出时,都受到了好评。这首歌创作的始末,充分说明生活的重要,没有亲身体会一个癌症患者的复杂心态,是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首作品来的。
今年,是我患癌症康复的第十年,十年的路是坎坷的,又是欢乐的;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今年我被艺术团推荐,光荣地被评为“抗癌博士”,这要特别感谢全团的同志,荣誉是全团每一位成员的,我不过是他们的代表。
三位抗癌“博导”使我的生命火焰永远燃烧
要成为博士,一定有博士生导师,要问我的“博导”是谁?我的第一位博导就是我的爱人,十年来分分秒秒的呵护,才使我乐观地活下来,我是为她而活着的;第二位博导就是武汉市第六医院以张应天教授为首的为我检查、做手术、为我把脉开药的所有医生和护理人员,是他们把我从死神手里夺回,使我勇敢地活了下来;第三位“博导”就是我的同事们、学生们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关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的生命火焰永远燃烧。
我的所有“博导”对于我都是涌泉之恩,我这一滴水,恐怕是永远也无法“相报”的。只有更好地为抗癌事业做点贡献,才能稍稍心安。
(现代健康报2006年9月6日)
今日印象
李至刚老师是武汉歌舞剧院歌剧团的男中音,患癌症后出任由癌症患者组成的生命之歌艺术团艺术总监,十多年来带领团员们排练、演出过无数精彩歌舞节目,无不震撼人心。2013年3月,李老师因病离世。他的乐观开朗,他的谦和儒雅,他带领艺术团演出时或指挥或伴奏或领唱的真诚笑脸,却深深印在我们脑海。
(编者)
糊里糊涂得了癌,糊里糊涂上了手术台,糊里糊涂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