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提高环境意识,倡导绿色生态发展
(一)深入开展农村“碧水”工程建设
1.疏浚清淤
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要求,以农村河沟池塘污染整治为重点,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疏浚淤积严重的河沟池塘,做好河岸绿化,全力清除农村河沟池塘水面的杂草、漂浮物、障碍物、淤泥等,努力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严禁随意填埋或改变河沟池塘用途。加强对主要骨干河道的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护岸等综合治理。河道疏浚整治可大大促进对水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沟通水系。通过机械化施工与人工清淤结合,清理淤泥、拆除坝埂,使农村河道与农村沟渠相连,与水库湖泊相通,确保疏浚河道达到“深、通、畅、顺”的整体效果,增强农村河道的引排蓄能力;②改善水质。在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过程中,通过清理垃圾,清除杂物,控制污水排放,加快了水体交换,提高了净化能力,可有效地改善农村河道的水质;③美化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示范创建,开展河坡整治、河岸护砌、植被绿化,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积极做好清出淤泥的堆置干化和综合利用(如用于制砖、肥田和作为复垦土地的耕作土等),对清出的垃圾应纳入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及时处理。严格执行水域面积“占补平衡”制度,严禁随意填埋水域或改变水域功能,确保水域面积不低于现有水平。科学调度水资源,修复改善河道生态,提供河流的自净能力。到2015年,全省农村村庄内的河沟、池塘基本得到整治。
根据湖北省河道实际情况,河道疏浚清淤方式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方案:①按现有疏浚方法,水中疏浚主要采用挖泥船,但易造成底泥清除不净;②采用堵坝抽水方法,以彻底清除被污染淤泥,但无水状况下易造成两岸坍塌;③改装的两栖式挖泥船具有“捧式”挖斗,适用于清除淤泥。该方案避免了河岸坍塌危险,但也存在缺陷,主要是清淤不彻底,且开挖深度较难控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三个方案结合进行,在不影响河岸稳定、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在不同河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2.河沟池塘生态化整治
农村河沟池塘水环境综合整治要遵从河道的自然规律,采取生态化整治措施,建立河道的自净功能,确保水质能够长期达到水功能区规定的要求。
(1)生态护岸。生态护岸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河道及村庄中的小河道应保持其原有的梯形断面形式、两岸土坡,并要加强制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在稳定河床的同时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比较自然的水边环境,并起到河道生态保护的作用。
(2)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生态修复。河道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通过生物浮岛技术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竹叶菜、美人蕉、千屈菜、黄菖蒲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它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3.河道保洁
全面开展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建立农村河道(含村庄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巩固清水河道建设成果。要坚持从源头清理、逐段监管、上下联动、统一行动,实行全区域保洁,防治各区块河道水体交叉污染;要以治理河道漂流物、淤积物和河岸垃圾为重点,成立专业队伍,负责垃圾收集、清淤、除杂、清障等日常维护;要实行包干保洁责任制,按照部门分工、属地管理、分级负担和统一考核的原则,落实责任,明确要求,促使县(区)、镇(街道)、村三级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河道整治成果。
河道水面保洁主要工作包括:①水面水葫芦等清除;②水面基本保洁,并且每5000平方米水面内漂浮物控制在1平方米以下;③在河道上设置拦飘设施拦截漂浮物,进行集中打捞的必须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除,及时运至垃圾场或垃圾中转站;④清理桥角、桥墩边、水闸前面垃圾或漂浮物;⑤作业船采用环保型船舶,防止油污污染。
(二)加强水土流失防治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做好水土流失生态修复试点和水土保持示范项目。根据流域水土流失特点,综合运用改坡、护岸、植草、退耕还林和建设水保林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大力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一是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长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全面推动湖北省崩岗治理、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程、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重点区域山洪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及湖北面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抓好恩施市、秭归县等国家第二批生态修复示范县的建设工作;有选择地开展省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二是开展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采取污染控制、生态清淤、生态水网构建以及水源涵养等措施,对湖北省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大东湖、“1+8”城市圈以及其他县市重要河湖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和改善该部分河湖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全面推进农村河道塘堰综合整治。
1.全面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减小坡面径流,从而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和进入河流、水库的泥沙量,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物。综合治理主要在人口相对集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方开展,治理内容包括坡面整治、沟道防护、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疏溪固堤、治塘筑堰等。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宜推行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实施封育管护、能源替代、舍饲养畜、生态移民等。对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的计算,仅在这一地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后,每年湖北省就可减少流失N 3.02万吨、P 3.72万吨,这将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面源污染也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2.建设水体周边保护缓冲带,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
水体周边保护缓冲带的主要功能是对环境水质进行保护,通过控制侵蚀,防止流失的泥沙、养分进入河道水体,达到保持水土和养分的目的。水体周边保护缓冲带可以是缓冲林带也可以是缓冲草地带,其设计与管理要符合生态和经济原则,并且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有经济价值的附加产品。水体周边保护缓冲林带应是多层次的,并要与缓冲草地带相结合。最靠近河道水体宽约15m的林带是受保护的永久性植被,中间较宽的林带允许有计划地进行砍伐,以提供可利用的林产品。缓冲草地带是缓坡耕地利用中的生物保护性措施,沿等高线种植缓冲草地带来减少坡耕地土壤与养分流失,从而达到保持水土和减少泥沙、养分进入河流、湖泊水体的目的。
3.工程措施情况
(1)退耕还林工程。加强土壤的生态修复和建设,严格实施退耕还林,面向水库的坡度为20°以上、其它坡度为25°以上的山体一律退耕还林。
(2)边坡防护工程。对山溪性保护区内沿溪流而建的公路进行裸露边坡的防护处理,以防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推进绿色通道建设。重点抓好在建高速公路、新建省道的公路绿化,全面启动省道边坡复绿工程,切实加强公路绿化管养,巩固绿色通道建设成果。到2012年,基本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通道长廊。
(三)全面推进矿山生态整治与保护
1.积极整治废弃矿山
因地制宜地采用复绿、复垦、开发等方法继续推进废弃矿山的生态整治与修复。采用废弃土整理场地,种植特色农产品或移植本土植被复绿,或在山岩上覆盖人工种植草毯。同时,借矿山整治契机,结合优势资源对矿山宕口进行创作性开发和修复,建设旅游景点或农业试验区,营造更加迷人的秀美山川,从而化“废矿”为“宝藏”,提高废弃矿山治理的成效。至2015年,需治理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92%。
2.矿山生态资源修复技术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鉴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的情况,要进行矿山的生态恢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矿山植被的恢复,而又因为土壤是陆生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因此矿山土壤的恢复就成为矿山生态恢复的首要任务。我国目前土壤恢复和植被恢复主要有以下方法:
(1)土壤恢复。土地复垦是充分利用邻近矿山开采的矿石和不能回收利用的尾矿填充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通过综合整治后,将恢复后土地用于农林生产。在不造成新的污染的前提下,填充初期矿坑还可做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填充场,减少固体废物的处理费用,具有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复垦后的土地利用要以稳定地表形态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
对于已经破坏的矿区,决定矿区修复成功的最大障碍是土壤因子。因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土壤层序颠倒,土壤结构破坏,弃渣场土石混杂,保水保肥性差,表层渗漏速度大,不易贮水,易干旱,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易对植物造成危害,这些都是生态修复的不利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困难。植被修复的关键是筛选优良先锋植物和实施土壤改良,因此,矿区生态修复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就是客土复垦。通过异地客土50厘米厚有生产能力的土壤,并配以土壤改良措施,可实现废弃地的农林业利用。
(2)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煤矸石山、金属矿的排土场和尾矿库的弃渣坡面,必须先通过工程措施实现渣体稳定,然后再进行植被恢复。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生态植被毯技术、生态植被袋技术、基材喷附技术、生态灌浆技术、耐旱性水土保持林栽植技术。生态植被毯是利用稻草、麦秸等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在载体层添加草种、保水剂、营养土等材料,是最简单有效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措施。植被毯的结构分上网、植物纤维层、种子层、木浆纸层、下网等5层。目前常用的植被恢复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植生卷铺盖法:适用于较缓低矮且需要迅速得到防护或绿化的土质边坡,该方法要求草皮来源容易,铺种方便。
挂土工网垫植草法:土工网垫是由聚乙烯、聚丙烯制成的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塑料网。这种网垫,质地疏松、柔韧,有合适的高度和空间,可充填并储存泥土和沙粒及草籽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网孔,舒适、整齐、均衡地生长,长成后草皮与网垫、泥土表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植物根系伸入地表以下,形成坚固的绿色复合护层。
液压喷播法:喷播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在矿山生态恢复中,使用较多的有两种方法: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和厚层基材植物护坡。液压喷播草籽植草护坡是利用水力机械进行大面积喷播草籽而快速建立草坪的一种方法,主要特点是:适用性强、建植速度快、草被生长均匀及成本低廉。近年来已逐步运用于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工程建设的边坡防护与绿化。厚层基材植物护坡是使用经改进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的绿色护坡技术。厚层基材植被防护功能通过锚杆、复合材料网、植物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坡面植物的水文效用实现。
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该方法是在无沙大孔混凝土中嵌入由部分酸性聚合物和聚丙烯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砌块,同时在砌块孔隙中填入含用腐殖土、植物种子、缓释肥料、保水剂的混合物,并在混凝土表层覆盖植物纤维,创造出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形成植物被。
框格护坡法:适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岩质边坡或含土少的岩土混合边坡,大多都铺在框格内,而对于那些稳定坡面也可全坡面铺设而不用框格。这种方法目前在公路和地质灾害边坡的治理中使用比较普遍而且比较成功。框格护坡主要有两种形式:土工格室植草护坡和框格内填土植草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是针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土工格室材料自身的高强度、低延伸性能,可以很好地对表面破碎边坡进行有效防护,对较陡边坡上的种植土有良好的固土作用,并使土壤厚度达到一定的种植成长要求。使用该项技术护坡绿化,可以截留降雨、保墒保湿、相应减低养护费用,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植物在成长初期季节性雨水充足(如夏季暴雨)造成的过量冲刷,有效地控制含用草种土粒的流失。框格内填土植草护坡是用毛石、卵石或预制的空心砖在人工开挖的软质边坡面上,按正方形或菱形干砌或浆砌形成骨架,框格中间种草,以减少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从而达到护坡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喷混植生方法: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最新模式,是废弃矿山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并重的新技术,能使植物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覆盖。该技术利用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有机核心料、粘结剂、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cm厚度的具有大小孔隙的硬化体。
(四)加大村庄绿化及生态林建设
1.村庄绿化建设
深入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与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四旁”(住宅旁、路旁、沟渠等、村旁)绿化,种植相应数量的树木,其中乔木树种(包括果木林)绿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70%以上,并落实长效管理。到2015年,全省创建一批“省级园林绿化村”。
2.生态林建设与管理
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生物防护林带、沿海防护林造林作业设计建设,加快推进阔叶林发展工程,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着力提高重点公益林分质量。低山区停止采石,退耕还林,在坡度较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较多、易引起滑坡、塌方的地段增建水土保持林,长江、汉江、清江等水系,湖泊、水库、水塘周围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对城镇周围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临水库边坡度20°以上要退耕还林;各乡镇覆盖度达30%以上的天然杂竹林、江河源头集雨区内的用材薪炭林、竹林等改造为生态公益林。对立地条件差,适宜封山育林的疏林地,实施封山育林;能成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都应调整为生态公益林。
3.依法加强林业管理
强化林木采伐的许可证制度,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继续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迹地更新,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业执法宣传教育工作,改善林业执法环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大执法培训力度,提高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林区巡逻,从源头治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加强林地监管,坚决打击毁林开垦的违法行为,杜绝林地的逆转。对蚕食、占用林地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确保全县林地总量平衡;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政策,严格采伐审批程序。
(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快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水平。严格控制规划调整,保持已建的各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按照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实施一批工程项目建设。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政策和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移民等示范工程。
严格执行国家和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原生性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的保护,加强农田、河流(湖泊)、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进一步加大对滥捕、滥挖、滥采、滥砍等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日常监管和防治,严格控制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开展外来有害入侵物种专项整治,基本清除省内经国家确认的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以及生物安全管理,逐步开展生物技术安全风险评估,防范转基因生物流动带来的风险。
(六)积极推行生态墓葬
1.“三沿五区”坟墓整治
湖北省各农村区域镇(街道)要以绿化造林、恢复生态为目标,针对不同私坟类别,采取拆除、平毁、覆土深埋、迁移、绿化植被等多种方式。对迁移、拆除、平毁后的墓基要及时清理,并植树绿化、覆土深埋或实现复耕。对“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的坟墓要全部予以治理;没有涉及“三沿五区”范围坟墓的镇(街道)对本辖区的墓地实行园林化改造,搞好绿化美化。
2.加快生态墓区建设
生态墓区是指为公民死亡后提供安葬而不影响自然景观、不影响植被植物生长的公共墓地。推行生态墓区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青山白化”,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生态墓区的建设标准:
(1)生态墓区的设立。乡村生态墓区一般以乡(镇)为单位建设,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以村为单位建设。
(2)生态墓区的选址。生态墓区原则上利用原有的公益性墓地。如需重新选址,必须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利用相对偏僻的荒山脊地,严禁在“三沿五区”范围内建设墓地。
(3)生态墓区的建设和养护。生态墓区主要采取树葬和草坪葬两种建设方式,要坚持坟碑小型平置、地面无坟头、骨灰(预制框)深埋、墓区生态化的原则,做到墓穴小型化、墓碑工艺化、墓区园林化。各墓区应用必要的基础设施,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定的配套设施;确定管理人员,负责墓地的维修和花草树木的养护。
(七)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
结合农村改水改厕、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电能、沼气、太阳能、煤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江汉平原地区结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以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为主,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小型沼气工程和太阳能热水器。鄂西山区则结合农村改水、改厕、家庭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处置等,重点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厂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将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充分结合。至2015年,建成一批省级清洁能源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