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方法介绍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以解决病人的最大痛苦为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筋骨并重以筋为先的原则。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可以使股骨头合理全面的修复,以达到“无痛苦修复、无创伤修复、无功能障碍修复、无心理障碍修复、无后遗症修复”。具体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改善血循,避免负重”的两大核心原则。
具体修复过程包括:①骨细胞生物学修复,重建骨内循环,使骨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分化再生,骨内再血管化,骨循环逐步建立,使旧骨代谢,新骨生成;②骨生物力学修复,恢复应力功能,使骨小梁重建,骨微小单位再生,骨密度增加,股骨头再骨化修复,达到功能上的修复,逐步恢复应力承载功能;③骨关节炎症修复,控制炎性组织,使股骨头无菌性炎症、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滑膜炎的炎症得到控制,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粘连、僵直、痉挛得到松解,关节软骨萎缩、变形的得到恢复。
1.中药辨证
总结中国历代医家对骨蚀的认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骨蚀辨证关键在于“气血淤滞、肝肾亏虚、痰湿内蕴”,施治以“三补三泻二化”之法为主,南方多湿,佐以健脾化湿、养阴;北方多寒,佐以温阳、通阳。“三补”即补肝脾肾,“三泻”即泻肝脾肾,“二化”即“化淤、化痰”。体现了中医“气血流通即是补”、“难病多痰,久病多淤”、“肝主筋,肾主骨”、“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关节”等治病求本的思想。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补不留邪,泻不伤正,化解痰淤,以通为用”,中药汤剂内服,整体调节阴阳平衡,气血冲和,局部促使骨壮筋舒,关节通利。
常用中药有:黄芪、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炒白术、炒苍术、骨碎补、川断、丹参等几十味中药。
骨坏死和骨修复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骨修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影响股骨头的坏死塌陷概率。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内服,“保髋”治疗大量病人过程中研究发现:中药内服在股骨头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可以促使骨壮筋舒,气血通利,营卫调和,修复骨结构,再生微循环。配合其他的综合疗法,在早、中期有效阻止股骨头塌陷,晚期使得股骨头坏死后修复、重建,实现髋关节功能再现,疼痛消失。
骨蚀方制成的成药制剂为:骨蚀丸、骨蚀膏。
一旦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就需要长期服药,建议把它当成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压病一样,须终身服药。早期中药汤剂配合丸剂一起服用,待病情稳定后,坚持服用丸剂或膏剂。
骨蚀丸的服法:口服,每次10克(约为1瓶盖),2次/日。一个疗程的剂量为一料(30瓶),每瓶大约可以服用4天,1疗程可以服用4个月。
骨蚀膏服法:每天2次,每次一汤匙(约20克),温水冲服,每料2瓶,保鲜存放,2瓶可以服用约3个月。
在“3+X”系统治疗下可使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骨修复达到:无痛苦修复,无创伤修复,无功能障碍修复,无心理障碍修复,无后遗症修复。让病人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修复时创伤反应和疼痛感觉,保护股骨头的形态,清除症状,减少后遗症发生,获得良好的髋关节活动功能,并且在人性化、无损伤的治疗措施中不断增强病人战胜疾病信心和勇气。
临床上,在股骨头坏死的基本方——骨蚀方的基础上,结合病人的自身的症状、体质,进行中药加减,辨证施治,临床常见的可分为五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淤型、痰淤互结型、湿热蕴结型。具体辨证方案如下。
(1)肝肾阴虚型
特点:髋部隐隐作痛,时有向下放散,动则尤甚,伴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补骨生髓。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2)脾肾阳虚型
特点:髋部酸痛,喜温喜按,肢体痿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补肾填精。
经验方:黄芪、当归、细辛、全虫、骨碎补、川断等。
(3)气滞血淤型
特点:髋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患肢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见淤斑,脉细涩。
治则:行气活血,祛淤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
(4)痰淤互结型
特点:髋部隐痛,时有加重,关节屈伸困难,舌黯,苔厚或腻,脉弦滑或紧。
治则:化痰祛淤,生髓填精。
经验方:牛膝、苡仁、炒二术(白术、苍术)、皂角刺、白芥子、法夏等。
(5)湿热蕴结型
特点:髋部疼痛遇热加重,患肢重着,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或数。
治则:清热利湿,强筋壮骨。
方药:四妙散加味。
临床常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证型,各证型均可在基本方上进行加减。另外,目前中医药全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还没有重大突破,只能在某个环节上予以干预。在SLE使用激素期间进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临床上在治疗使用激素而伴发股骨头坏死的病例中,经中医药干预,辨证施治,使病人病情稳定,激素作用发挥良好,而且未见明显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针刀止痛
运用动态平衡理论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发挥针刀治疗特色。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铍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图16)。针刀医学实现了疾病治疗的五大转变: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将难治变为速愈;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微创治疗;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针刀医学具有四大特点如下。简:操作简单,没有切口,少量流血,病人痛苦小。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常规消毒,即可施术。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低,花时间少。验:疗效明显,1次见效,2~3次显效。一般1次/5天。
图16 针刀松解示意图
针刀疗法将中医整体观念及西医外科手术治疗有机结合,通过针刀对髋关节囊、关节囊韧带、股骨颈的骨膜和髋关节周围痛点,切割分离、铲拨松解,以松解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切开瘢痕组织,消除关节腔处高应力点,从而减轻它们对髋关节活动的束缚,恢复髋关节局部的力学平衡。
治疗过程会产生轻微创伤出血,局部组织释放创伤因子,创伤出血可以促进炎性物质与周围环境交换,加快它的吸收,减轻其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消除疼痛,有“放血疗法”的作用;针刀将关节囊切开,减轻了关节内的压力,同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针刀对软组织的松解还可以激发人体自我修复、重建反应,激活成骨细胞造骨功能,促进新血管和神经终端组织再生与重建,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和神经营养状况,阻止坏死进一步发展,为坏死组织吸收和新骨再生爬行替代过程创造条件。
针刀松解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个新途径:在彩超和C臂机定位下,通过针刀松解髋关节内侧关节囊,排出积液降低压,解除神经刺激缓解疼痛,松弛痉挛韧带,最终恢复髋关节外展功能,解除疼痛。
髋关节内侧关节囊位于股骨头下方的头颈交界处,是整个髋关节最低处,当ANFH伴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时,由于重力因素,积液多汇集于此处且难以排除,关节积液中含有的致痛物质在此处浓度也最高且难以充分清除;髂股韧带呈倒置“V”形,髂股韧带内歧能限制大腿的外展,外歧能限制大腿的外展和外旋,耻骨韧带能限制髋关节外展及外旋。髋关节内侧支配的神经为闭孔神经,由于致痛物质的长期浓聚,刺激闭孔神经出现剧烈而持久的髋关节疼痛,剧烈的疼痛使限制髋关节外展的髂股韧带及耻股韧带出现疼痛性痉挛,造成髋关节外展功能受限。针刀松解髋关节内侧关节囊是微创的,有效的。
在充分理解针刀医学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机理后,根据病人实际综合情况设计治疗方案。对于早、中、晚期均能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等级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无针刀全身和局部禁忌证的病人均可行针刀软组织松解和股骨头骨内减压术治疗。在使用激素的病人行针刀治疗时,需特别注意无菌操作。
3.手法松解
手法松解包括“阻抗运动”、“松髋运动”、“按摩放松”;手法松解治疗贵在坚持,少量多次,局部活动结合全身运动,以刚刚劳累为度。
(1)阻抗运动 阻抗运动时肌纤维本身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组织的营养,避免肌肉的萎缩,增强肌肉的力量,减轻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和挛缩,从而改善和避免关节僵硬,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阻抗双髋外展、内收、屈曲运动。锻炼的肌肉:臀大、中、小肌,阔筋膜张肌、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等。
2)阻抗双膝伸直、屈曲运动。锻炼的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
3)阻抗踝关节背伸、跖曲、内旋、外旋运动。锻炼的肌肉:踝关节诸肌、股四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等。
阻抗运动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三章《功能锻炼》图示。阻抗运动,每组10次,每天3组,30天为一疗程。此法适合于各期股骨头坏死病人。
(2)松髋运动 临床经验结合人体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总结出经典的髋关节松解手法——“松髋运动”,使患髋在力作用下,逐步克服自身关节功能障碍,减轻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和挛缩,从而改善和避免关节僵硬,恢复软骨的正常代谢,使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减少股骨头坏死后遗症的发生。具体松髋运动包括:外展下肢运动;踩车、蹬腿运动;屈髋抱膝运动;“蛙式分腿”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松髋运动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三章《功能锻炼》图示。此法适合于各期股骨头坏死病人。
(3)按摩放松 按摩手法动作相对轻柔,适合股骨头坏死各期的,坚持按摩手法,可加速全身机能代谢,促进髋关节和下肢的血液循环,能改善股骨头缺血、缺氧状况以及代谢产物的排泄,缓解疼痛症状,扩大关节活动度,加速病情恢复,具体操作如下。
1)病人俯卧位。病人外展位,术者先点按环跳、居髎、承扶、秩边,每穴约半分钟;再一手全掌指着力,由轻到重,揉髋后侧及外侧,然后沿股二头肌向上至臀大肌行推法,再折返,顺阔筋膜张肌-髂胫束方向至膝关节,行推法,弹拨法,点按压法,反复施术3分钟。
2)病人仰卧位。病人髋外展,术者先点按府舍、横骨、髀关、梁丘,每穴半分钟;再一手全掌指着力,由轻到重,先揉髋前侧及外侧,再顺髋收肌肌腱方向至耻骨,行推法,弹拨法,点按压法,反复施术3分钟。
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中药汽浴疗法、热雾疗法,是利用煎煮中草药产生的药汽来熏蒸肌体,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祛风除湿的作用,从而缓解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髋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它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
熏蒸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中药熏蒸气的热效应及药物作用,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灌注,温通静脉淤滞,降低骨内压力,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清除淤积的酸性分泌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渗透到关节组织内,达到温经散寒、理气通络、活血化淤、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熏洗常用设备是熏蒸床(图17),病人平躺床上,外罩塑料薄膜或布单,头部外露,熏蒸时注意盖好薄膜,避免受风,着凉。
图17 中药熏蒸床
以下病人要禁止进行熏蒸治疗。重症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症、急性传染病;饭前饭后30分钟内、饥饿、过度疲劳;妇女妊娠、月经期;有开放性创口、感染病灶、年龄过大、体质特别虚弱的人;对中药过敏者。
5.电磁治疗
磁疗又称“骨伤治疗仪”,是利用人造磁场(外加磁场)施加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改善骨伤部位的微循环,促进血流和淋巴循环,有利镇痛物质的排除,减轻炎性水肿和组织缺氧,促进渗出物的吸收,达到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对股骨头坏死的修复、骨细胞的再生、骨结构的重塑均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各期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髋关节疼痛,关节僵直、活动障碍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6.中频脉冲
中频脉冲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即时疼痛和后续疼痛症状方面显得十分优越,而且对于因股骨头及周围组织缺血所致的臀部和大腿肌肉萎缩、痉挛、粘连、循环障碍的病人,有很强的针对性,加上该疗法给人一种舒适的振动感,因此,电脑中频电疗机深受病人的青睐。
它的治疗作用如下。
(1)镇痛作用 中频电疗作用的局部,皮肤痛阈明显增高,临床上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分即时止痛及后续止痛。
即时止痛作用的体液机制,中频电流刺激可激活脑内的内源性吗啡样多肽能神经原,引起OLS(多肽)释放,达到镇痛效果。这些物质镇痛效果较吗啡强3~4倍,又无吗啡之副作用。
后续止痛(间接止痛)作用机制,中频电流治疗后的止痛作用主要与这种电流作用后,改变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组织间、神经纤维间水肿减轻,组织内张力下降,使因缺血所致的肌肉痉挛缓解,缺氧状态改善,促进钾离子、激肽、胺类等病理致痛化学物质清除,以达到间接止痛效果。
(2)促进血液循环 中频电流刺激感觉神经,使神经释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反应,使皮肤温度上升。
(3)锻炼骨骼肌 能使骨骼肌收缩,常用于锻炼骨骼肌,且比低频电流优越。
(4)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等幅中频电流(音频电)有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的作用,临床上广为应用,其作用机制尚研究不够。
7.激光治疗
氦氖激光治疗是根据现代激光医学、仿生学、中医学以及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的集治疗、保健为一体的新一代治疗仪。在医疗上氦氖激光主要用于照射人体经络穴位和病变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变部位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一般用氦氖激光治疗仪(图18)。
图18 氦氖激光治疗仪
氦氖激光可对人体产生热效应、电磁效应、光化学效应,具有活血化淤,疏调经络的功效。照射人体血液,可降低血液黏度,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和垃圾,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恢复红细胞正常形态,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保证机体组织供氧,促使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有创口的骨折筋伤有很好的促进愈合作用。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微血管重建,改善血液循环,营养骨细胞,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和垃圾,消炎止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广泛用于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折术后、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等,亦对皮肤溃疡、皮肤创伤、中耳炎、鼻炎等有很好效果。
8.红外照射
红外照射即红外线疗法,又称神灯、热疗。作用机理为,红外线照射有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促使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
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平滑肌痉挛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
红外线可以运用于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粘连、瘢痕、挛缩,组织肿胀等,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术后、股骨头坏死等,可促进组织肿胀消散,减轻炎症粘连,促进瘢痕软化,减轻瘢痕挛缩等。尤其对股骨头坏死症状起到止痛、消肿,加强骨质代谢,促进骨细胞再生的作用,常常配合中药外敷,有利于药物的局部吸收,使局部症状更快的改善。
9.中药敷贴
中药敷贴又称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用功效:中药敷贴是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我们自制的截血散、消炎膏、伤痛膏等药膏,具有舒筋活络、祛淤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对骨伤科各种疼痛、麻木、关节僵硬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而也常用于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目前家喻户晓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就是穴位贴敷法。
10.间断牵引
间断牵引疗法(图19)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关节腔压力得到减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股骨头坏死病人对于髋关节的牵引目的是造成髋关节负压,减少股骨头、关节软骨及关节腔压力,从而增加股骨头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质修复再生。
图19 间断牵引疗法
间断牵引技术要领:5个“3”。
牵引的重量:3千克左右。
牵引的时间:一日3次,每次30分钟。
牵引的体位:平卧位下肢外展30°,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屈髋屈膝30°。
根据髋关节的僵硬程度,牵引的重量、时间和角度可适当调整。
牵引一般要配合拄拐。拄拐能够降低股骨头的负重强度,减少股骨头的压力,保证股骨头内循环达到相当水平;降低髋关节的疼痛反应,防止股骨头的塌陷,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与牵引作用相辅相成。
科学合理拄拐要做到如下几点。
(1)拄拐时间 在发病0~1.5年内避免负重,必须拄拐,防塌陷;发病1.5~3年内,可拄单拐,“松髋运动”锻炼;3年后,经影像学检查,股骨头承载区结构稳定,就可以弃拐了。若因股骨头出现塌陷引发跛行,行走障碍可能会伴随终身,需要拄拐来调整行走姿势。
(2)拐杖的方法 原则上用双拐(图20、图21),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拐杖适宜的高度为腋下2~3横指至足低,拄拐时病人直立,肩部放松,扶手应调节至病人紧握时肘部呈弯曲状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二点步行(右足和左拐,左足和右拐相互交替行走),三点步行(两拐和患侧足三点步行,患足不负重,健侧足负重独立行走),四点步行(足和拐杖交替步行)。
图20 双拐单腿
图21 双拐双腿
(3)拄拐过程配合 要坚持每天非负重下功能锻炼,或牵引,否则易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甚至影响生活工作。
(4)拄拐要克服心理障碍 不要因为面子原因而坚决不拄拐,慢慢学会拄拐的方法,保护髋关节,拄拐行走以舒适为度。
(5)特别要注意 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人症状不明显,行走无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但MRI显示股骨头内部已经有断裂带。虽然X片显示无塌陷,为了防止股骨头塌陷,早期拄拐以保住股骨头形态是十分必要的。
11.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疾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的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以通经络、调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衍生疗法很多,如温针(针上加灸)、电针(针刺通电)、火针(针加热)、水针(穴位注射)等(图22)。
图2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的作用如下。
(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淤斑等症状。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容易出现髋关节的僵直,活动受限,实为局部经络阻滞不通、气血不和,肌肉、韧带等生物力学平衡失调。针灸通过疏通气血经络,调和阴阳平衡作用,达到扶正祛邪,舒筋止痛的目的。
12.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即液体内循环治疗方法,是从名贵中药提取的促骨细胞再生的有效成分,静脉给药直达坏死的股骨头及其周围组织,起到活血化淤、活络通脉,促进骨细胞再生,减轻骨内压,清除股骨头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因子的作用,治疗作用快,效果好。
液体疗法的作用机理:有许多中药对促进血管的再生和改善微循环,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补充骨所需成分的药物是液体循环应用的前提,从物质供给上保证了骨性修复和血管再生的需要。
三七、丹参、红花、川芎等是我国名贵中药,其提取物——单体的纯度较高,有很强的药物效应,通过“活血祛淤,通脉活络”的作用,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改善股骨头局部的微循环,为骨坏死的修复创造环境,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13.臭氧疗法
臭氧进入组织后,与组织内水分形成双氧水(H2O2)。另外,臭氧还可以引起脂超氧化,生成LOP和 H2O2, LOP和H2O2可以作为化学信使,迅速进入组织细胞内液,触发几种生化通路。首先,可以诱导抗氧化酶过度表达,从而清除炎症及过多活性氧,还能刺激拮抗炎症的细胞因子产生,抑制细胞表达炎性因子,臭氧还可以增加体内 NO水平, NO可以促进病区血管扩张,增加病区供养,从而促进炎症吸收。
臭氧可以明显减轻急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也有很好的疗效。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改变软骨和基质合成代谢平衡,臭氧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可以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同时,O2-O3混合气体有更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对股骨头坏死病人临床常用30微克/毫升的O2-O3混合气体5~10毫升注射髋关节疼痛原点,以对抗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同时可以促进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髋部症状。
14.手术疗法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阻止骨质继续坏死,促进骨再生,改善股骨头内的血液循环,恢复股骨头的解剖和组织结构,防止塌陷,保存关节功能。对于青壮年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有晚期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者可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或关节融合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骨头坏死的范围、部位、分期、致病因素是否还存在。在其早期阶段,髓芯减压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结合骨移植、电刺激等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手术方法如下。
(1)髓芯减压术 髓芯减压(图23)是根据骨坏死骨内压增高理论,在股骨大转子下方部位向股骨头钻1~3个孔,使之成为减压道,来增加骨头内血流,刺激减压道血管生长,从而促进骨修复的一种手术方式。在髓芯减压的基础上,可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血管束植入、脱钙骨基质的植入,以促进骨内新血管生成,诱导骨细胞再生,治疗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术主要适用于ARCO1期、2期,且病变范围小于30%的病例。
图23 髓芯减压
值得一提的是,“髓芯减压+牙基质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国内首创,扩大了牙基质的治疗范围,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头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使用的骨诱导成骨材料是采用废弃人牙齿经一系列化学处理所得到的能诱导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特殊物质,其所含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重新植入股骨头内囊性区后,能诱导机体内源性间质细胞产生定向分化,产生诱导成骨的作用,引发新的骨组织形成,从而达到修复股骨头内囊性区的目的。目前已开展“牙基质填充治疗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运用本法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其治疗费用只有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四分之一,保证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医疗费用。
(2)植骨术 植骨术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皮质骨在股骨头修复过程中对坏死区域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起支撑作用。植骨术可以用于ARCO2期、3期的病例及髓芯减压失败者。这一疗法近期疗效较为肯定,远期疗效尚有争议。带血液供应的骨移植方法很多,与普通骨移植比较,可以增加股骨头血液供应,加速骨愈合。文献报道,近期疗效较好,远期随访仍有一部分病人需要行关节置换术。
带血液供应的骨移植方法有: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位术、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位术、带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移位术、带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臀下血管吻合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旋股外侧血管支大转子骨瓣和升支髂骨膜瓣移位术、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蒂的大转子骨瓣修补和重建股骨头术、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术、血管束及骨松质植入术等。
(3)截骨术 截骨术的目的是改变股骨头主要负重区,将正常骨代替坏死骨成为主要负载区。主要用于ARCO2期、3期的病例,缺点是病人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增加了手术难度。截骨术有髋骨切骨术、经转子切骨术、转子下切骨术。
(4)髋关节融合术 髋关节融合术是通过关节融合术,清除股骨头内的死骨,修整股骨头,或将截取骨嵌入骨槽,将髋关节内固定的一种方法。用于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者,可以改善症状。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术后髋关节失去大部分功能。方法有髋关节内外融合术、带肌蒂骨瓣髋关节融合术等。
(5)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图24)。分为全髋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假体有骨水泥固定型及非骨水泥固定型两种假体,各有优缺点,今年来选用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与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杂交式固定逐渐流行起来。
图24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对比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首选适应证,其他依次为股骨头坏死、某些髋部骨折等,并且病人符合做手术的条件,就可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如下。
1)ARCO3期、4期中的股骨头坏死范围大,塌陷明显,髋臼严重破坏者。
2)髋关节疼痛持续剧烈,活动明显受限,长期非手术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
3)一般55岁以上。
髋关节置换手术禁忌证:
1)ARCO0期、1期,部分2期。
2)合并有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他严重心、脑疾患。
3)凝血功能异常;局部或全身活动性感染。
4)体质较差,不能耐受麻醉者。
5)髋部骨质破坏严重,重度骨质疏松,过度肥胖。
6)职业要求较高:强体力劳动者,运动员。
7)小于55岁者(慎重选择)。
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注意事项如下。
1)术后当天,应将髋关节至于轻度外展位,双膝间置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2)术后1~2天,可以进行床上适当的锻炼和活动:进行深呼吸、咳嗽;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不提倡进行直腿抬高锻炼。
3)术后3~8天,可以进行床上适当的锻炼和活动;在辅助下行下床锻炼。
4)术后1~2周,可练习行走,或上下楼梯运动,上下楼梯应遵循“上用健肢,下用患肢”的原则。
5)术后3~8周内,病人日常生活以躺、站或行走为主;坐的时间每次不应超过30分钟,每天可坐4~5次,但应避免坐过低的椅子或沙发,避免交叉腿;避免蹲着上厕所,应使用坐便器;尽量不要侧卧,如果需要,可于健侧卧位,双膝间夹枕;尽量使用双拐,只有在疼痛、跛行消失后,才可扶单拐或弃杖行走。
15.治疗方法的选择
如何抉择是保守疗法还是手术疗法,须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病人实际情况,从而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三阶梯治疗理念”的选择须结合病人的需求,对于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股骨头的不同形态,对于干部、群众的不同身份形象,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不同身体基础,对于贫富病人的不同承受能力,我们要进行综合评估,有时候考虑快速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有时考虑延长生命为主,有时考虑减轻痛苦为主,还要考虑个人形象、就业要求、婚姻、年龄、身体素质、病人期望值及要求,从而合理选择合适疗法,使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极具有个性化和人文性。
股骨头坏死各期、各类型,均可以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在促进骨质修复的前提下,保护股骨头的形态,清除症状,减少后遗症发生。它注重:①动静结合,在运动中修复,在修复中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不损伤髋关节,而是最大范围的恢复关节功能。改善髋臼与股骨头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延长髋关节的使用寿命。②筋骨并用,在骨质修复的同时,注重软组织的康复,筋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兼顾并治,缺一不可。③局部与整体的结合,疾病的局部与整体的关联,确定了治疗上在整体调理的基础上注重局部的治疗。
保守治疗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不会感染,并发症少,不受年龄和身体状况限制的优点;但见效缓,病程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