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关与礼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节 公众对象

对公众的分类多种多样。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按照组织对公众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和不受欢迎的公众三类;按照公众对组织的不同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三类;按照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按照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公众纵向划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四类。此外,可以根据国家和地域的不同,将公众划分为国内公众和国际公众。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公众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公众的特征和共性,便于组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公众对象,在符合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对公众施加影响。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为坐标点,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及与城乡公关活动的相关性,特别是城乡基层组织公关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可以把城乡公关工作的对象——公众分为以下四类。

1.群众公众

主要是指辖区范围内的基层群众(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基层自治组织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辖区范围内的群众服务,实现辖区内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辖区内的群众就成为基层组织公关活动最主要、最直接的公众。

基层群众是基层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是与基层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因此,加强群众公众的沟通,培养基层组织内部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基层群众的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及全员公关意识,从而实现基层社会内部的全员公关目标,就成为城乡基层公共关系工作的最高目标。其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认识。首先,良好的群众公众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每一个群众对自治组织的认同和依附,是基层自治组织得以存在的基础;良好的干群关系是做好基层公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首要任务是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次,全员公关可以有效增强组织的外张力。每个居民和村民都处在公共关系的第一线,城乡社会的对外影响力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努力与配合,基层社会的整体形象要通过他们各自的良好行为具体的表现出来。

2.社区公众

主要是指辖区范围内的各类其他组织。无论是城市基层社区还是农村社会,都是指人们共同活动的一定区域,在这一区域范围内,除了基层群众和基层自治组织以外,还存在着诸多下属或权属的组织和机构,还有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和其他性质的组织。如农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和管理权),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有些农村社区还在农村范围内成立了老人协会(老人自发组织,一般由两委会牵头,但不具备法人的主体资格),跨越社区建立了水利协会(专门性的区域合作组织)等。在城市社区,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自治组织,文化教育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社区服务类、维护权益类等民间公益组织,还包括单位社会化后的各种类型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等等。

社区公众是基层自治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组织自治的根基,是自治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自治组织职能的延伸,是基层组织自治得以实现的职能机构,与自治组织在空间上紧密联系、难以分离。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组织是基层社会内部群众之间各种类型关系的扩展和延伸。因此,发展良好的社区关系,争取社区公众对自治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为基层组织自治创造一个稳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履行自治组织对辖区的责任和义务,扩大自治组织的区域性影响和主导地位,就成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日常公关工作的重要内容。

社区公众是基层自治组织外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公众和自治组织一起共同维持着本区域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它是由特定的活动空间所确定的,区域性、空间性很强。所以,自治组织需要将社区公众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将社区公众看作“自家人”。另外,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社区公众涉及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和阶层,类型繁多,涉及面广,对自治组织客观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感受、要求和评价。由于处在同一社区,对自治组织的某一种评价和看法又很容易相互传播,形成区域性的影响,从而形成自治组织在该区域的一种公众形象。

3.关联公众

指对社区民众生活和基层自治活动起到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的各类社会组织,它们与城乡基层组织和社会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开了它们或是它们离开了城乡基层社会,都会造成社会问题或混乱。可以说,正是这些关联公众的存在及与城乡社会的连接和合作,才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社区的产品销售者与服务提供者公众、农村社区的产品消费者公众。

产品销售者与服务提供者公众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服务组织。它们不仅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物质和产品,同时还为城市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实现城市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离开了产品与服务销售者公众,城市基层社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就不能实现自治组织与服务组织之间的社会化分工,自治组织就会重新回归到单位制社会。可以说,产品销售者与服务提供者公众是社区自治的血缘或命脉,直接决定着城市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直接决定着社区自治组织的生命力和自治能力。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社会化,它们在基层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作用,普遍成为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重要公众。

消费者公众,包括个人消费者和社会团体组织。他们是农村产品和农村服务的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消费质量,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消费行为恰好购买了农村产品和农村服务。可以说,如果没有消费者公众,农民就不可能参与到社会化分工与大生产过程中来,农产品也不可能进入社会流通领域,也不可能参与到社会消费过程中来,农民就不可能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中。如果是这样,根本谈不上当前农民收入的增收,也谈不上城市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因此,他们是与农村自治组织特别是农村社会有着直接利益关系的外围公众。

为了建立成功的消费者关系,从操作层面应注意两个事情。一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劳动力。对于农产品消费需求,尽可能地提供产地、品种、名称、质量保证、生产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保证向消费者所做的宣传和说明的真实性。这对于那些已经实现了专业化或即将迈向专业化生产的农村社会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劳动力消费需求,尽可能地提供初期技能培训,注重劳动力技能和人品的结合,先做人后做事,通过带、帮、传等的示范作用建立区域社会在劳务市场上的良好形象。二是建立起迅捷、方便的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各种层次产品销售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并为他们提供系列和整体的售后服务。在挖掘“外援”的同时,也要从内部下工夫,鼓励农村内部人员参与到社会流通和生产过程中来。

4.政府公众

主要是指基层自治组织的上级行政组织,在农村地区主要是指乡镇政府组织,在城市主要是指街道办事处。基层社会虽然以自治为主,但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都必须服从上级政府的统一管理,需要与上级政府的有关职能机构和管理部门打交道(何况在城市社会,居民委员会直接受到城市政策的控制和规范,诸多事情更是依赖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和管理)。政府公众是组织的所有目标公众中最具权威性的对象,与政府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及时的沟通,是为了争取上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本组织的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社会政治条件、优化政策环境、争取法律保障和行政支持。搞好上级政府公众的关系,对基层社会和自治组织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上级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政府具有制定政策、执行法律、管理社会的权力职能,具有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能代表公众的意志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基层社会和自治组织的土政策、行为和活动如果能够得到上级政府特别是政府官员的最具权威性的认可和支持,无疑将对基层社会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把握一切有利时机,扩大基层组织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中的信誉和影响,使它们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基层组织的一切行为,使其保持在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之内。

其次,与上级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上级政府的政策、法律、管理条例是基层组织决策与活动的依据和基本规范,它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保持在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之内。通过良好的政府关系,基层自治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到有关政策的变动,能够较方便地争取到政策性的优惠或支持,能够对有关本组织的问题在进入法律程序或管理程序之前参与意见,使之对组织的发展有利。

在主动建立和加强基层组织与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双向沟通时,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从宏观上自觉接受上级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在上级政府和政策法令的指导下开展基层组织工作,重大事情或是非常事件的处理一般都要争取到上级政府的支持;二是尽可能地办好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做好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交付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如配合街道办事处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配合乡镇政府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熟悉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机构的设置、职能、工作范围和办事程序,并与之经常保持联系,以提高办事效率;四是经常性地、主动地向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提供基层组织的一般信息和变动情况,及时通报社会民情和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