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络养生
泥丸宫与丹田宫
原文赏析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写道:菩提祖师教孙悟空学长生不老之术后,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丸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写道:孙悟空与猪八戒对打,猪八戒自吹他的工夫是“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这泥丸宫即丹田宫。
中医观点
丹田宫,又名天脑、黄庭、昆仑、天谷等,居九宫之中央。近于泥丸宫之四宫,称为四方,远于泥丸宫之边缘区域之四宫,称为四隅。《紫清指玄集》言:“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又曰昆仑、又名天谷,其名颇多。”
泥丸宫有上元真君居住于此。上元真君古代医籍中多称为泥丸君,亦有称之太乙帝君、太乙元真者。今多称元神和脑神,如张景岳《类经》言“人之脑为髓海,是谓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所谓“太乙”,即一身之祖宫,位居至尊无上,是诸阳之会,万神总会之都。所以《修真十书》言“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道枢·平都篇》言“天脑者,一身之灵也,百神之命窟,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也。夫能脑中园虚以灌真,万空真立,千孔生烟,德备天地,洞同大方,故曰泥丸。泥丸者,形之上神也”。九宫虽各有神君居之,又各自司命,然均听命于泥丸君。泥丸君统帅诸神,为脑中之脑,脑中之中心,核心之核心。
养生提示
九宫的神君各司其职,同时制约下属,如《道藏·太上老君内观经》言“太乙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之也。元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构三魄也。桃核住脐,深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不空也。文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由然也。”九宫的神君,上下左右互相利用、互相感应,均在泥丸神君的统一协调下发挥整体神明之德,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统领全身各系统。《道藏·指玄篇·修仙辨惑论》认为泥丸君在人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笈七签·元气论》把它与人体健康联系在一起,言“脑实则神全,神全则气全,气全则形全,形全则百关调于内,八邪消于外”。由于泥丸与生死联系在一起:“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曰谷神。神存则健,神去则死,日则接于物,夜则接于梦,神不能安其居也。”正因为泥丸为元神所居之地,真气存于内,为人生命中枢,所以《素问·刺禁论篇》强调指出:“刺脑,中脑户,入脑立死。”脑死亡才是生命真正终结。
泥丸君与各宫神君之所以能发挥主神明作用,还有下列两个原因:
一为泥丸与全身百节相通。《黄庭经医疏·至道章·第七疏注》“至道不烦存决真,泥丸百节皆有神”篇言:“在这一大泥丸之中,其中不同节度,皆能与全身各部的神气息息相通。”各脏腑之神气能通过“息息相通”之路,上潮泥丸,同时,泥丸之神明又能通过“息息相通”之路,下行脏腑、经络,从而形成上通下达的传达通路,而效神明之德。
二为泥丸与肾气相通。《道枢·黄庭篇》言:“肾者,其左少阴,其右太阳,上通诸气,常随呼吸而出焉,内灌于生门,上入于泥丸,上下流通,如日月之运行。心之动静、呼吸、心宫常存诸也。气者出入于下丹田,流注于身。”从而形成肾→脑→肾→全身神气之路,以致肾气随呼吸出入,上潮于脑,使脑效其神明之德。
火性上炎,故《西游记》言其“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丸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菩提祖师之言虽令人恐惧,但历代医家对阴火也颇多治疗方法,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言:“黄芪,泻阴火,补元气,去虚热”。李东垣《脾胃论》创“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阴火上冲”等,都显示出中医药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备注: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由柴胡45克,炙甘草、黄芪、苍术、羌活各30克,升麻24克,人参、黄芩各21克,黄连15克,石膏30克组成。上药择净,共研细末备用。每次9克,水煎服,每日早饭后、午饭前服,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