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竹竿
原文: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
竹竿细长尖又尖,拿它垂钓淇水边。心中哪能不想你,只因路远难回转。
泉水清清在左边,淇河滚滚奔右方。女子无奈出了嫁,父母兄弟隔天涯。
淇河滚滚在右方,泉水清清流左边。嫣然一笑玉齿露,身着佩玉风姿柔。
淇水潺潺水悠悠,桧木作浆松作舟。驾着小船水中游,泻我心中重重忧。
这首诗描述女子回忆少时在娘家的乐趣。诗中“籊”为细长、光滑的样子,“籊籊竹竿”即细长、光滑的竹竿,其中竹为禾本科植物。“桧”为常绿乔木,又名刺柏。“松”泛指松科植物。
竹
(1)竹叶
【来源】 竹叶,又名淡竹叶、苦竹叶、竹叶卷心、鲜竹叶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四季可采,宜鲜用。
【功用】 中医认为,竹叶性味甘、淡、寒,入心、肺、胃经,有清热除烦,利尿清心之功。适用于热病伤津,暑热伤阴所致的口干烦渴,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所致的尿赤口疮,小便灼热,淋沥涩痛等。《本草纲目》言其“叶去烦热,利小便,清心”。《药品化义》言“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烦热,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实用中药》言其“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本品卷而末放的幼叶,名竹叶卷心,有直折心火之功,温病热陷心包,或神昏谵语时宜选用本品。竹叶有两种,一种是禾本科植物苦竹的新鲜叶片或初生的卷状嫩叶。另一种是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这两种竹叶性味、功效相似,临床常相互为用,一般而言,鲜竹叶清心热,清头面风热功效较好,而淡竹叶以清湿泄热作用见长,利尿作用较强。临床可根据病情不同,分别选用。
(2)竹茹
【来源】 竹茹,为禾本科乔木或灌木植物淡竹的杆上,去掉绿层后所刮下的纤维,产于长江流域和南部各省,四季可采,以冬季采者为佳。
【功用】 中医认为,竹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胆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痰火内扰,心烦不安,胃热呕吐等。一般除痰热多生用,止呕多用姜汁炒用。药理研究表明,竹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3)竹沥
【来源】 竹沥,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烤,收集两端流出的汁液,则为竹沥。
【功用】 中医认为,竹沥性味甘寒,入肺、胃、心经,有清热化痰,镇惊利窍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中风痰壅等。《本草衍义》言其为“痰家之圣剂”,临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等。
刺柏
【来源】 刺柏,又名桧柏,翠柏,为柏科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为中国特有树种,自温带至寒带均有分布。果实入药,以颗粒饱满,色淡红褐色,味苦者为佳。刺柏根及树皮功效同果实。
【功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入脾、肺经,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痛之功。适用于低热不退,皮肤癣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