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冯诚同志是一位辗转主政新华社四个国内分社的首席记者,时间长达20年。他以其丰富的阅历、特殊的站位、独到的视角,领衔策划采写了大量见证非凡历史、记录时代风云的精品力作,而后又现身说法,将这些作品的策划采写过程和感悟以案例解码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与读者分享。这充分体现了一位老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情怀。
自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这就更需要主流媒体记者不断锤炼“四力”,深入基层,写出具有时代气质和职业品格的“镇版之作”!
毫无疑问,冯诚同志奉献给人们的是一部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教科书。亮眼的书名,厚重的内容,资深新闻人可触可感的实战操作秘笈——我相信,这本专著的出版发行定会对媒体同行、新闻院校师生乃至新闻理论工作者大有裨益。
——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翟惠生
作为一名多年致力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的观察者、分析者和研究者,我深切感受到学界在新形势下传播话语研究方面的稚嫩和不足,为业界提供的理论指导还远远不够。现在,摆在面前的这部书稿,是一位传媒一线的实践者倾注心力而成的作品,实践的升华和理论的总结让我感觉到它的分量。这部专著既有战略思维的总体思考,又有细致入微的操作过程,还有生动可感的案例分析,为中国新形势下新的传播范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媒体改革发展的鲜活范本,也为业界同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部新著的问世同时也表明,处于传媒业最前沿的实践者们正以一种更为自觉的态度思考着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这种自觉的现实根源正是传媒市场主体地位的日渐明晰。
——著名新闻传播学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喻国明
冯社长——请允许我继续这样称呼冯诚同志,因为我当小编辑时他就已经是分社社长了。20年,从大漠西陲到扬子江下游,4个分社社长的职业经历,在我印象中,新华社独一无二。这固然足以表明冯诚同志的不凡,但真正令我景仰尊重的,不是冯诚傲人的“新闻官”资历,而是他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自豪自尊与挚爱。这种挚爱,在当下弥足珍贵。如今,新闻人转换跑道越来越不是新闻了,媒体业者不希望子女再干媒体的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品读冯诚同志的文与人,唤起我们的职业荣誉感,这个作品集,来得正是时候!
很荣幸曾在《新华每日电讯》编排过冯诚同志的新闻报道。他的每一篇报道,都深入采访,准确提炼新闻点,用心谋篇布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报道总是精心制作标题,新闻性与文采浑然一体,我们报纸编辑常常为之眼前一亮。文上一行字,文下十年功,冯诚的功力何止十年!他是新闻人,更是文化人,诗文书法与新闻相得益彰。2017年11月,承蒙冯诚同志垂爱,将他荣获第二届“书城杯”全国散文大赛特等奖的散文《低于人间一千米深处的记忆》,惠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刊发后好评如潮。读此文我和许多同事第一次知道,儒雅的冯诚,年轻时曾经干过在鬼门关前讨生活的矿工。他的新闻,始终关注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始终为国家的进步鼓与呼,因为他有着“抹不去的矿工烙印”。不仅如此,正如他在文中写道:“矿山经历还让我养成一种矿工思维,比如,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善待他人?我就会回答:不善待他人,井下石头把你砸扁了,谁把你拖到地面去?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淡看身外之物?我就会回答:假如你身处千米井下,井口厚厚的风门‘呯’地一声关上,那时你和外面的世界阴阳两隔,身外东西再多又与你何干!”读了这样的文字,我更明白了冯诚同志何以如此为人这样为文。这位有矿工烙印和矿工思维的新华社记者,荣光让我们分享,精神永砥砺后辈。
——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每日电讯》报总编辑 方立新
冯诚先生2011年初调到江苏工作后不久,领衔采写的《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一稿视角新颖,写作精到,令人耳目一新,《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稿件。此后我们在《中央媒体看江苏》栏目还刊出他多篇重点报道。冯诚先生身上有一种职业新闻人的风采和气质,他采写的许多稿件,都是他深入调研后独家原创的走心力作,有很好的社会反响。现在他又静下心来不辞劳苦,把自己几十年组织指挥、策划经营重点报道的心得感悟、真知灼见精心编写成书,无私分享于读者,这无疑是业界的一件大好事。阅读冯诚先生这部书稿,我深深感到,不仅他的新闻采写经验让人深受教益,而且他作为一个新华社老记者的那种职业精神和优良作风同样令人感佩!
——高级记者,江苏省记协主席,原《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周跃敏
冯诚先生20年来的“镇版报道”,可以视作新闻写作的教科书,让新闻人懂得什么是“大稿子”“好稿子”。他的报道是充满力量的,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主题,成为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记录者;他的报道是蕴含温度的,是用双脚走遍中国大地,深入基层一线挖掘出来的鲜活案例;他的报道是十分好看的,宏大的时代背景,独特的观察视角,生动的新闻故事,与诗意的语言表达相互交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报道风格,也为中国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写作范本。
——高级记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