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进化的杰作——手
数百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双手被解放出来,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从此人类步入了进化的“快车道”。我们灵活的双手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复杂的社会文明,可以说“手”是人类进化的杰作。
“手”是个象形字,它的演变如图8.1-1所示,从甲骨文和篆书的“手”字我们还能分辨出五个张开的手指,后来上面的弯笔变成了撇,中间的两个弯笔变成了横,于是“手”字就成了今天的模样。正如“手”是重要的人体器官一样,“手”字也是一个重要的部首字,有很多汉字偏旁部首是由它衍生和变化而成的。
图8.1-1 “手”
由“手”字直接衍生出来的汉字偏旁就是提手旁——“扌”,它比“手”字少了一个平撇,长横变成了提画。“扌”旁的汉字数量十分庞大,这类字大多是表示动作的形声字,如:“推、抱、按”等。在这些形声字中“扌”旁被作为义符放在字的左边,表明该字的字义都与“手”有关,右边为音符,表示读音。在“扌”旁的字中也有少数是会意字,如:“打”和“扫”两个字,“打”字如图8.1-2所示,它是由“手”和“丁”两部分组成,“丁”是个象形字,它是“钉”字的古字,本义指“钉子”。这样,“打”字的本义就很好理解了,它表示用手敲击钉子让它插入物体之中。“打”字由这一本义又引申出“撞击、进入”等多种含义,使得“打”字几乎成了一个万能的动词,由它构成的词语更是五花八门,如:“打架、打鱼、打水、打电话、打牌”等。如果我们仔细体会这些词语,就能感受“打”字在这些词语中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扫”字如图8.1-3所示,分析“扫”字时,需要我们认识它的繁体字——“掃”,它右边的“帚(zhǒu)”字表示一种扫地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笤帚。古人在“帚”字的左边加上“扌”旁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会意字——“掃”,它的本义表示用手拿着笤帚正在清扫。“掃”字被简化成了“扫”字后就很难看出它是一个会意字了。
图8.1-2 “打”
图8.1-3 “扫”
我们的“手”有左右之分的,汉字中的“手”也不例外。图8.1-4是“又”和“右”两个字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字有着同源关系,因此它们的读音才会完全相同。“又”和“右”都是根据人右手的形态创造出来的。“又”更为古老,它的本义是人的右手。而“右”字原是“佑”字的古字,它是个会意字,古人造“右”字的初衷与徒手搏斗有关,表示两人在打斗中如果用手不足以击败敌人时,还会用嘴来咬伤对方,嘴就起到了对手的辅助作用,所以古人创造“右”字时就在“又”字的下面加了一个“口”字,表示辅助、帮助之意。后来,这一含义用一个新造的“佑”字表示,“右”字就专门用来表示方位了。与“右”相对的是图8.1-5所示的“左”字,“左”字最初就是根据人左手的形态创造出来的象形字。金文的“左”字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工”字。“工”字的形状像纺织用的线轴,本义为一种古代工具,古人之所以在“左”字的下面加了一个“工”字,大概是想提醒人们纺织时拿着线轴的手就是左手。“左”字演变到隶书和楷书阶段时,上面的弯笔变成了横画,于是“左”字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图8.1-4 “又”和“右”
图8.1-5 “左”
“右”字和“左”字上面都有一个横撇部——“”,这个横撇部也与“手”字有关,因为“”最早也是由“又(右)”字演变而来的,例如:小篆的“有”字和“灰”字上面原来都是一个“又(右)”字。小篆的“有”字(如图8.1-6所示)是在“又”的下面加入一个“肉(月)”字,表示手中抓着一块腊肉,意思是获得、拥有之意。“灰”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小篆写法是在“又”的下面加入一个“火”字,表示火熄灭后,可以用手触碰的剩余物就是“灰”。
图8.1-6 “有”
因为“又”字是由手演变而来的,所以一个汉字中如果带有“又”字,那么这个汉字的含义多半与“手”有关,如:“友、受、取”等字。“友”字的演变过程如图8.1-7所示,甲骨文的写法为两只手并排而立,原义指两只手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以此来比喻朋友间的友情。“受”字如图8.1-8所示,它上面的“爪”也是由“手”字变形而来的。从“受”字的甲骨文可以看出它的原义是指一只手把东西交给另一只手,表示付出和接受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这层含义已经由后来造出的“授”字所代替,所以“受”是“授”的古字。
图8.1-7 “友”
图8.1-8 “受”
值得说明的是现在的一些简化汉字虽然也有“又”字旁,但它们未必与“手”有关,如:“对(對)、欢(歡)、鸡(雞)、难(難)”等字,因为这些字的“又”字旁是由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汉字组件简化而来的,所以在分析它们的字理时,应该将它们还原成繁体字才行,切忌生搬硬套。
在汉字中有些偏旁也带有“又”字,它们都与“手”有关。例如“攵(攴)”和“支”两个偏旁。图8.1-9是“攵”(反文旁)的演变过程。“攵”是由“攴(pū)”字简化而来,“攴”是“扑”的古字,上面的“卜”表示一截木棍,下面的“又”表示一只手,上下合起来表示用手握着一根木棍作击打的样子。因此,带有“攵”旁的字大多与“击打”有关,如“收、改、效”等字。“收”字的本义是逮捕、拘留,因为逮捕罪犯要采用一定的暴力措施,所以“收”字的右边才放上一个“攵”旁。“改”也是一个会意字,如图8.1-10所示,金文的“改”字左边是一个“子”字,像一个小孩跪在地上,而旁边有一只持棍棒的手,表示长辈手拿着棍棒要打小孩,目的是让孩子改正所犯的错误。从“改”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教育中体罚是普遍存在的。
图8.1-9 “攴”和“攵”
图8.1-10 “改”
“支”(图8.1-11所示)与“攴”十分相似,它的下面也有一个“又”字,上面的“十”字表示的不是木棍而是一段竹枝,手持竹枝就不是击打之意了,而是表示一个人在手持竹枝挥舞、玩耍,以“支”为偏旁的汉字常常与舞动、玩耍有关,如“技、鼓”等字。
图8.1-11 “支”
古人有时也会把两只手合二为一加以利用。“廾(弄字底)”和“(共字底)”这两个偏旁就是由左右两只手的组合形态演变而来的,带有此类部首的字大多与两手持物有关。“弄”是“廾”(弄字底)中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如图8.1-12所示,它上面的“王”其实是“玉”字,下面是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正在用两只手把玩着一块玉,所以“弄”的原义就是“把玩”“摆弄”。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把两只手连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今天的“弄字底”。“共字底”的演变与“弄字底”是一样的,在“共字底”的汉字中“具”字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图8.1-13是“具”字的演变过程,“具”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原义是一个仆人双手捧着一个“目”字形的餐具,表示食物已经准备好了,等待主人食用。所以,“具”的本义为“备置、准备(酒席)”之意。小篆的“具”字还能看出古人造字的初衷。到了隶书和楷书阶段,两只手被简化成了“共字底”,并且与上面的“目”字连在了一起,这也是“具”字上面必须写成三横的原因。有很多“共字底”的字也是以这种方式简化而来的,如“共、典、兵”等,原来它们都是合体结构,后来经过隶变和楷化最终变成了独体结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字的字理,那就很难猜出它们也是会意字了。
图8.1-12 “弄”
图8.1-13 “具”
由“手”字演化而成的偏旁部首还有“、寸、彐、乂、”等,这些形态各异的“手”字的变体字让汉字变得丰富多彩。“手”不但为古人创造汉字提供了丰富素材,同时也为我们灵活地书写汉字创造了条件。当我们在为双手的进化而感叹的同时,还应该立志用我们灵活的双手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