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终止的类别
一、终止与半终止的典型形式
通过“和声基本语汇”一章的学习已经懂得:基本语汇有正格进行、复式正格进行、变格进行三大类别。每一类还可以根据主和弦位置的不同,再分为收拢性进行和开放性进行两种形式。结束在主和弦上的语汇,是由不稳定和弦向稳定和弦的进行,具有结构上的收拢性,音乐上有较多的停顿感。结束在属或下属和弦上的语汇,是由稳定和弦向不稳定和弦的进行,具有结构上的开放性,蕴涵着音乐发展的动力。
乐段是音乐结构的基础,是音乐中最小的、能够表达完整乐思、形式上也相对完整的结构单位。乐段不仅可以构成完整的乐曲独立成篇,而且,一切复杂的结构都是由数量不等的乐段组合而成的。乐段内终止的结构原则,在音乐构成中具有普遍意义。
收拢性的和声语汇用于乐段的结束,即构成终止或结束终止。
开放性的和声语汇用于乐段的中间性停顿,即构成半终止。
和声基本语汇的三大类别,也是终止或半终止的典型形式。
下例是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上句结束的和声(3、4小节)是主到属的开放性进行,属于典型的正格半终止。下句以属到主的收拢性和声结束(7、8小节),是典型的正格终止。从音乐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结束终止的停顿感要比半终止强。另外,在半终止的属和弦与终止的结束主和弦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呼应关系,这是和声的调性功能——属、主亲和力在终止构成上的反映。
例4-1
例4-2也是两句结构的乐段,上句结束于正格半终止,下旬的结束终止由收拢性复式正格进行()构成,是典型的复式正格终止。由于二级七和弦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音响、扩充了节奏,更重要的是使和声的三种功能都得到揭示,两个不协和和弦的连锁也增强了和声的张力,使后面的主三和弦获得了更多的谐和感、稳定感。这也就是有人愿意称这样的终止为“完全终止”的原因。
例4-2
在典型的大、小调和声实践中,变格进行处于从属补充的地位,所以,变格终止和变格半终止的使用也是很有限制的。偶尔可以看到由变格半终止与正格终止或复式正格终止构成的乐段,如下例:第6、7小节变格半终止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下旬收束中相似旋律的和声处理相区别而设计的。另外,下句长达7个和弦的复式正格终止,显然是由于更多材料的进人、仿正格进行的应用等因素,使典型的终止式得到扩充的结果。
例4-3
以变格半终止和变格终止搭配构成乐段的写作风格,是在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的创作中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例4-4中可以看到,这种强调变格进行的和声风格,本质上是由俄罗斯民歌旋律的调式风格所决定的。旋律中主音a和下属音d密切呼应,属音e反而不怎么重要。
例4-4
二、完满终止与不完满终止
终止尽管有结束乐段的功能,但由于其和声节奏、声部的排列以及低音进行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还存在着稳定程度的差异,一般用完满终止或不完满终止的称谓加以区分。完满的终止须具备以下条件:(1)结束的主和弦是原位和弦,处于强拍,取根音旋律位置并有一定的时值延续,节奏的稳定性强。(2)紧靠结束的主和弦并与之构成收拢性进行的属或下属,也采取原位和弦的形式;低声部有属音或下属音到主音的四、五度跳进,对主音形成有力的调性支撑。(3)终止式的长度与音乐的整体结构相宜,和声织体也有较稳定的收束感。凡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均属于不完满终止。
以下是一组不完满终止的实例。例4-5前八小节是一个两句乐段。上旬是典型的正格半终止,下旬结束的主三和弦取第一转位形式,构成了不完满的正格终止。作曲家有意地不让它完满结束,是为了给紧接其后低八度重复的乐段做出和声上的铺垫,而后八小节就用了完满终止的形式。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初步体验到终止完满性问题的实践意义。
例4-5
例4-6正格终止的不完满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结束的主和弦是六和弦,而且在强拍上是五音旋律位置,到第二拍才跳进到根音,稳定性不足;其次,导七和弦本身不含调式的属音,又是转位,缺少完满终止所要求的低声部属音到主音的四度跳进的必要条件,故属于不完满的正格终止。
例4-6
构成4-7不完满复式正格终止的原因,与前两例有所不同。这里的主三和弦有两小节的长度,本当比较稳定。但这种稳定性却因高、中音声部两个时值不短的延留音的插入而削减;另外,低音声部的柱立式和弦都从第二拍进入,这样的织体也给音乐增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
例4-7
影响终止完满性的因素很多,后面的章节还会继续这一问题的讨论,故此处不再繁琐举例。但必须说明的是,终止的完满与不完满程度,仅仅是表明和声语义的差别,而不是衡量艺术技巧高低的标准。绝不应当将终止的完满性与艺术的完美等同起来。相反地,恰恰是因为和声终止语义上的这种千差万别,和声才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和结构的功能,才会产生和声语言的个性特征。作曲家采用什么样的终止式,完全是出于音乐表现的要求,出于对结构的把握,对音乐韵味的体验。也就是从这样的角度,才能对终止的完满性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三、多种形式的半终止
和声教学中流行着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属或下属和弦上的中间性停顿才算是半终止。其实,半终止的和声形态十分丰富,三种基本语汇的开放性结构只是半终止的典型形式,或者说只是这一概念的狭义解释。在实践中,除了那些典型形式之外,任何不稳定结束的和声语汇都可以作为半终止的和声内容。
前面已经分析过的例4-6第一个乐句的停顿,就是由的开放性正格进行构成,当然应作为“正格半终止”看待。而下例第一个乐句I→II6的进行,同样具有乐段中间性停顿的意义,无疑也是“变格半终止”的一种形式。
例4-8
不仅如此,即使是构成终止或结束终止的一些基本材料,如不能获得完全稳定感的收拢性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复式正格进行,也都可以用于半终止的构成。下例第四小节的中间性停顿,就是由V→I的“不完满”收拢性进行构成的。主和弦的时值短、节拍弱、三音旋律位置等因素,避免了音乐的停滞感。
例4-9
例4-10的半终止(3、4小节)也是由收拢性正格进行构成。主和弦在强拍上,三音旋律位置,第二拍才大六度跳进到根音,这样的“不完满性”正是半终止结构所需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此例最后两小节不完满的收拢性正格进行,却因结构地位的不同而称作结束终止。这进一步说明,终止与半终止的区分,结构地位有决定的作用。收拢性进行只有用于乐段或乐曲的结束,才具有终止或结束终止的功能。
例4-10
例4-11也属于类似的情况。同样的V7—I的收拢性正格进行,在上句是半终止,而在下句就是结束终止。
例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