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第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〇、莫泊桑与《羊脂球》(19世纪,法国)

《羊脂球》:到底谁是“婊子”

法国受自然主义影响的作家,还有塞阿德、埃尼克、亚历克西、莫泊桑……其中莫泊桑成就最大。

有这么一段文坛佳话:左拉因为写《小酒店》名声大振。他用稿费在巴黎郊区的梅塘那地方买了一所别墅,前边提到的这几位自然主义派的作家,没事就到那儿去聚会。

普法战争以后,有一回他们相约以战争为题材,各写一篇小说,放在一块儿结集出版,总题就叫《梅塘晚会》。这部集子一出版,立刻轰动了法国,几个星期内连印了八版。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篇,就是莫泊桑的《羊脂球》。这可以算作莫泊桑的成名作了。他自己就说:我像流星一样闯进了文坛。

《羊脂球》写的是普鲁士人入侵法国期间的一段凡人小事。有一天,一辆驿车出发了,车上坐着形形色色的人物:葡萄酒商人、棉纺厂老板、在省议会供职的伯爵,都携妻带子的。此外还有一位好好先生和两位修女,这些人当然都是正派人啦。——车厢旮旯里还坐着个女子,那是个妓女,外号叫“羊脂球”。跟这么个下贱女人坐在一个车厢里,又怎能不让那些正派女人翻白眼儿、说怪话呢。

法文版《羊脂球》

由于大雪封路,车走得很慢。众人的肚子很快都提了抗议。只有羊脂球不慌不忙,她随身带着满满一篮子吃食呢。她大大方方地把好吃的分给旅伴们。那班贵妇们吃了她的东西,再也不“摆脸子”啦。

车到一个由普鲁士人占据的小镇,被扣住了。原来有个普鲁士军官非要羊脂球陪他过夜;羊脂球不答应,普鲁士人就不放车子过去。开头,车厢里的人没一个不恨普鲁士人,都说羊脂球做得对。可是两天过去了,这帮自私鬼都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来。

于是这伙儿人开始甜言蜜语地哄羊脂球,要她答应普鲁士人的无礼要求。修女甚至说,只要动机纯洁,对某些事,天主都会原谅的。羊脂球为了众人着想,只好忍辱负重,勉强答应下来。

可次日马车再次上路,羊脂球却发现,人们仿佛不认识她似的,都像躲瘟疫似的躲着她。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拿出在镇上采办的美味大吃大嚼,却没一个人理睬饿着肚子的羊脂球。羊脂球明白了,她让人出卖啦!她强忍着不哭出声,可还是没忍住,在黑暗中送出一声呜咽来。

莫泊桑真会选择题材,社会上三百六十行,他偏偏选中一个妓女来写,又把她跟她的“高贵”旅伴们一起,放到事关国家、民族荣誉的大是大非当中去经受淘洗。

结果怎么样呢?人们看到,这个被迫操贱业的妓女,反而有着一颗高尚的心;那帮道貌岸然的上等人呢,却无一不是灵魂卑鄙的“婊子”!

莫泊桑师从福楼拜

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省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由于家庭不和,自幼他的母亲就跟当银行职员的父亲分了手。不过母亲这一边倒是书香门第,莫泊桑的舅舅是个有名气的诗人兼小说家。受着家庭气氛的熏陶,莫泊桑从小爱上了文学。

在大学里,他读的是法律。可是没念几天,普法战争爆发了。莫泊桑放下书本扛起枪,到国民别动队里服役;当法军大溃败时,还差点儿当了俘虏。战后他曾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供职,却从来没停止文学创作。发表《羊脂球》以后,他辞了职,一心一意搞他的小说创作。这会儿他刚好年届而立。

说到写小说,就不能不提他的老师福楼拜。莫泊桑在文学上的成功,一多半归功于这位恩师的栽培引导。福楼拜跟莫泊桑的母亲、舅舅是极好的朋友。他没有儿子,就把莫泊桑当成儿子看待。一开始,莫泊桑拿了自己写的东西给他看,他说:你很聪明,不过你得记住,才能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小伙子,努力干吧!

福楼拜对莫泊桑要求很严,他告诉莫泊桑:“不论你写什么,只有一个词儿是最准确的,你得学会把这个词儿找出来。”又说:“你出去跑一圈儿,看看坐在自己铺子里的杂货商,看看抽烟斗的看门人,再看看马车站。你得给我描绘出这个杂货商和看门人,让我不至于把他们跟别的杂货商、看门人弄混。你还得用一句话点明你眼前的这匹马的特征,让我一听,就知道它跟它前前后后的五十匹马有什么不同……”

这要求也太苛刻了吧?可是严师出高徒,莫泊桑一丝不苟地照老师的话去做。为了练笔,他写了大量习作,却并不急着发表。直到有一天,他写出了《羊脂球》,他的艺术才能终于大放光彩啦。可惜福楼拜读着弟子这篇作品时,已经卧病在床,不久于人世啦。

这以后的十年里,莫泊桑的一支笔就像脱了缰的马似的,总共写出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结成十八个集子出版;还写了六部长篇,以及一些诗歌和评论。

可惜他死得太早。大概是长期的紧张写作,损坏了他的大脑,他得了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后来竟发起疯来,自杀未遂,被关进了疯人院,死时才四十三岁。

“蛮子大妈”替儿报仇

莫泊桑小说有多种译本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题材丰富,有写普法战争的,有描摹底层人物悲惨命运的,也有讽刺小市民的……其中有一篇《蛮子大妈》,写一个老妇人为儿子报仇的故事,读起来动人心魄。

蛮子大妈是个乡下老妇人,高高的个儿,姿态古怪,仿佛从来不会笑似的。她丈夫早死了,有个儿子,战争一打响,参军上了前线。不久村子让普鲁士人占领了,有四个普鲁士士兵住到她家来。

四个士兵不算太坏,闲了还帮老妇人干干家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的四个儿子呢。可老妇人一心只惦着自己的那一个儿子,逢人就打听儿子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她得到了实信儿:自己日思夜想的亲骨肉,让普鲁士人的炮弹炸死了。老太太没哭,她把信藏好,擦擦眼睛,仍旧像平日那样安安静静地干着手底下的活儿。但一个主意已经在她心里打定。

晚上,她让士兵把许多干草抱到他们睡觉的阁楼上去,说是为了他们睡着暖和。到了半夜,她撤掉梯子,在底层点起火来。火海里传来普鲁士人的号叫声——蛮子大妈没逃走,她向闻讯赶来的普鲁士军官讲述了一切,然后从容走到墙根,迎着德国人的枪口,没有一点儿恐惧……

读过这篇小说,你就再也忘不掉这个有点儿古怪的老妇人。她字也识不得几个,没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多么高尚的爱国激情。可是她有最朴素的亲子之爱,认准一个“血债要用血偿”的简单道理。当她站在雪地里,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大火吞没时,可以想象,她的心中交织着多么强烈的爱和恨,有着怎样坚定的复仇信念!

一条改变人生的项链

《项链》却是另一类题材。有个市民阶层的漂亮姑娘,嫁给一个教育部的小职员。她一心羡慕富贵之家的豪华生活,对眼下的寒酸日子厌烦得要命。有一回,她跟丈夫一块儿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为了风光,她特意做了一身华美的衣服,还从女友那儿借来一串贵重的钻石项链。

在舞会上,她出尽了风头,连部长也注意到了她。可是回到家里,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呢,她却忽然发现,借来的项链不知丢到哪儿去啦!

《项链》插图

没办法,丈夫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了一笔三万六千法郎的巨款,买了一挂相同的项链还给人家。一家人从此背上了山一样的债务包袱。

为了还债,他们辞掉仆人,搬进一个小阁楼住下。一切粗笨琐碎的家务活,全由女主人包下来。她穿得像个穷苦女人,挎了篮子亲自到市场上买东西。为了一个铜子儿,跟人家讨价还价,骂骂咧咧……丈夫为了多赚两个钱,替人家抄稿抄到深夜,吃尽了苦头。

十年过去了,债总算是还清了。艰苦岁月也把这位小康之家温柔闲适的太太,磨炼成了强健粗硬、吃苦耐劳的下层妇女。有一回,她再次见到她的女友,带着点儿骄傲的神气,向女友述说吃苦还债的经历。女友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说:可是我借给你的那一串是假的,至多只值五百法郎啊……

小说到这儿就结束了,可读者谁也不能不往深处想一想:这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一切又是怎么造成的?小市民的虚荣心吗,命运的捉弄吗,还是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难怪左拉在莫泊桑的墓前说过这样的话:“读莫泊桑的作品时,或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这话一点儿不错。

人情如纸读“于勒”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里,还有一篇《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人情薄如纸的炎凉世态。小说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的,用的是第一人称。

“我”是个穷职员家的孩子。家里生活拮据,买东西常常要买减价货。姐姐的长袍也是自己缝的,买很便宜的花边,还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可是全家人都存着希望:因为爹爹的弟弟于勒到美洲去做生意,据说买卖做得挺大,并来信说早晚要回来,跟大家一块儿过好日子。于勒叔叔因此成了全家人唯一的希望。连二姐找婆家,也是因为对方看了于勒叔叔的来信,才答应这门亲事的呢。

二姐结婚后,全家人到哲尔赛岛去玩。在船上,爹爹带着两个姐姐吃牡蛎,却发现那卖牡蛎的穷水手,特别像于勒叔叔。从船长那儿,爹爹终于打听出来:那人就是于勒,是船长从美洲带回来的,据说过去曾阔过一阵子,现在却沦落到这步田地。

这一来,全家人都大起恐慌。爹爹嘟囔着:“出大乱子了!”娘发怒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他们带着孩子们躲到船的另一头,生怕被于勒认出来。

小说篇幅很短,才三千字,因而这一家人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就显得格外突兀、对比鲜明:前头是期待、渴望,如盼救星;后面是嫌弃、厌恶,避之如仇敌。——是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变化?还不是见钱眼开、六亲不认的社会风习熏染的结果!

莫泊桑笔下的短篇还有很多,像《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米隆老爹》《决斗》《勋章到手了》《伞》《一家人》等等,也都十分出色。而说到长篇,则有《温泉》《皮埃尔和若望》《我们的心》等,但以《一生》和《漂亮朋友》最为著名。

性格、态度决定“一生”

《一生》写的是个名叫约娜的女人。她生在贵族家庭,爹爹一心想把她培养成纯洁完美的淑女,送她到修道院接受教育。她的家庭又是那么优雅和谐,她自然也把爱情婚姻想象得浪漫又幸福。

《一生》插图

可是她结婚以后,却发现丈夫是个好色之徒。他不但勾搭上约娜的使女罗莎莉,并且跟她生下个儿子;还跟约娜的女友、一位伯爵夫人私下来往。最终,丈夫就死在了这上面。

这样的丈夫,死了也罢,好在还有儿子。可儿子跟老子差不了多少。他先是跟一个女人私奔,到伦敦、巴黎四处游荡;后来又不断向家里要钱,直到把家产败光!

约娜还发现,自己那和善的父亲其实也有吝啬的一面;品貌端庄的母亲,年轻时也并不清白。总之,这个世界跟她理想中的截然不同。命运仿佛捉弄她似的,把一切厄运都降临到她身上。

而那个被赶走的女仆罗莎莉,却处处比她幸运。——罗莎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她的儿子是个有作为的青年,继承并经营着一处农场。最终约娜还是靠着她的帮助,才免于饥寒。

有人说,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一生也是悲惨的,但那多半是她自找的;而约娜却是个纯粹的受害者,她总是被动地对待人生,她的悲剧,一半源于她懦弱的性格。

靠女人发迹的“漂亮朋友”

莫泊桑的另一部长篇《漂亮朋友》(又译作《俊友》),写的是个男人的发迹史。

根据《漂亮朋友》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

此人叫杜洛阿,是个退役上士,在巴黎铁路局当个小职员。他那点儿微薄的薪水哪儿够他开销的?有时,口袋里还剩下三个法郎,却得熬上两天才能拿到薪水。对那些满口袋金币的人,他嫉妒得要命。

好在他有本钱——人长得漂亮。他身材适度,一头栗色卷发,配上卷起的小胡子和一双碧眼,哪个女人见了都要多瞅上两眼。

他有个朋友叫管森林,劝他到新闻界去碰碰运气。于是他向朋友借钱租了一套燕尾服,去参加一个新闻界的宴会。凭着自己的卖弄以及朋友的帮忙,他居然闯进了新闻圈儿。不过他的头一篇新闻稿,是管森林的太太口授的。他只管抄录并拿钱就是了。

为了钻进上流社会,他又去勾引一位贵妇人,还向报社老板的太太大献殷勤。他的朋友管森林死了,他便娶了管太太。他早就摸清了新闻界的内幕和诀窍,知道怎样利用报纸结交权贵、左右政局。由于老板太太上了他的“钩”,他在报社的地位也越爬越高。

最终他发现,要想像老板那样利用政治大发横财,光这么偷偷摸摸地干还不行,得进一步跟老板联姻才行。于是他甩掉管太太和老板夫人,转而向老板的女儿进攻,并把她弄到了手。

杜洛阿终于如愿以偿。在与小姐成婚的典礼上,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他相信,政界的高位正向他招手呢!——可合上书一琢磨,你会发现这位征服了巴黎新闻界的英雄,其实是个专靠女人往上爬的流氓、无赖,你便又会感叹作者笔锋的尖刻与犀利了。

莫泊桑的小说偏于自然主义的风格,有些地方只管描摹现实,却模糊了是非。他本人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也难免带上灰暗的调子。——他最终自杀不成,发疯而死,自己也始终没能走出悲观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