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茶篇
壹 饮茶之初
第一片茶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非常肯定地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从神话中走来,几千年来,把我们带向了神秘的世界。一提到茶的起源,我们首先会想到神农氏,这位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之一。他有着神奇的体质—— 一个透明的肚子,因而不断地亲自试验各种动植物的特性,看看什么是人类可以食用的,什么可以治病。有一天神农氏尝草药遇到了72种毒,虽然贵为人类的始祖,他还是无法抵拒,躺在一棵树下奄奄一息。结果恍惚中闻到这棵树的树叶很清香,忍不住吃了几片,然后这树叶的汁液就开始在他体内循环往复,在他的透明肚子中查找毒素,最终解除了毒。于是神农氏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查”,后来演化为茶树的“茶”。据说,神农氏发现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但是这本书迄今为止没有发现非常完整和真实的版本,而现存的记载大多近似于神话,因而一般不作为中国茶的最早记录看待。
最早的茶树从哪里来?国际学术界曾产生过争议。尤其是1824年印度阿萨姆省发现有野生茶树后,国际学术界曾产生过茶树原产地之争议,甚至把茶树称之为“阿萨姆种”。而我则坚定地认为中国是茶的故乡,并且是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迄今为止,中国仍有很多古茶树,并且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云南思茅地区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发现的野生古茶树,已经有3200岁了,是真正的老祖宗。此外,还在云南很多地方发现了年龄在1000岁左右的古茶树群;在四川宜宾发现了树龄600年的古茶树;在安徽岳西县发现了树龄500年的古茶树群……而这些茶树到现在还在出产茶叶,这些都是中国是茶故乡的实证。而中国对茶叶并不吝啬,中国茶的对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随着佛教的交流,茶叶传入了朝鲜半岛。实际上后来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现的茶树,都是从中国引种的。
图摄于云南元阳
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都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茶香滋养我们的生命
说到茶的传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美好的故事。而我自己尤其喜欢德昂族的创世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其中把茶叶比作是人类的始祖。这首诗歌中写道:
“天上美丽无比,大地却一片混沌,茶树是万物的阿祖,日月星辰都由茶叶的精灵化出。天上有一棵茶树,愿意到地上生长。下凡要受尽苦楚,永远也不能再回到天上。帕达然大神知道茶树的心意坚定,一阵狂风吹得天昏地暗,撕碎茶树的身体,102片叶子飘飘下凡。天空雷电轰鸣,大地飞沙走石。天门像一只葫芦打开,102片茶叶在狂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51个精干小伙,双数叶化为25对半的美丽姑娘。”
而这幻化的小伙和姑娘成为最早的人类,可见在德昂族族人的心目中,茶叶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而是神圣的祖先。在较为确切的记载中,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对于饮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时代,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东晋常璩在撰写的《华阳国志》中写道:“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其中的“荼”在中国古代是“茶”的通假字,这说明当时的茶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纳贡产品。
周之后的秦、汉、三国、南北朝,各个时代都有对茶的确切记载。西汉的王褒写过一篇《僮约》,对仆从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要求,其中明确地提到了“烹茶”这个事项。而《三国志》中也记载过吴主孙皓率群臣饮酒,规定每人要喝七升。但有一重臣酒量实在有限,孙皓“赐荼茗以当酒”。这也是以茶代酒的由来。
到了唐代,中国进入光辉灿烂的时期,在茶叶方面,一代圣人陆羽横空出世,所著《茶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直到现在仍然被茶人们奉为圭臬。宋徽宗赵佶爱茶之深,亲自著写《大观茶论》,并组织“斗茶”,带动了饮茶风尚的又一个高潮。此后,不论沧海桑田、朝代更迭,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始终不减,绵延至今。
藏族同胞曾经对我说过他们如何看茶——“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翻译过来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其实何止是藏族,整个中华民族,在我们的生命中都离不开氤氲的茶香。
吃茶—煮茶—点茶—泡茶
饮茶,我们现在通称为“泡茶”,其实,茶最开始不是“泡”的。饮茶的方式最终发展为泡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
大约在氏族社会时期,由于人们对茶的关注,产生了原始的自然饮茶方式。这种饮茶方式准确地说其实是“吃”。人们把采下的鲜茶叶煮熟来吃,觉得异常苦涩。于是便把鲜茶叶当成菜,加上简单的调料和饭一起烹煮,以便调和茶的苦涩。所以,我们现在有时候把喝茶说成“请您吃茶”,其实也是有故事的。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关注是否能把鲜茶叶进行加工,并且尝试较为复杂的饮茶方式。魏国张揖在《广雅》上说,荆、巴一带,采茶叶制成饼状,老的还要抹上米膏;饮用时,要先烘烤茶叶,直到颜色变成赤色,然后捣成碎末,冲入沸水,并且加上葱、姜和橘子来调味。通过这个记载可以看出,人们这时已经不再直接食用鲜茶叶,而是先烘烤再粉碎最后调味,这些都有效降低了鲜茶叶的青草气和苦涩味。当然,这个时候的饮茶,仍然类似于喝“菜粥”。所以,在大导演吴宇森先生2008年执导的影片《赤壁》中,林志玲扮演的小乔烹茶的场景,虽然画面和动作都很优美,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时还没有出现清饮点茶的方法。
唐朝人喝茶也喜欢加点葱、姜、橘皮之类的调味。陆羽《茶经》中曾描述当时主流的喝茶方式: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
但是陆羽本人并不欣赏这种喝茶方式,他是主张“清饮”的。他的“清饮”法,仍然是煮茶。陆羽认为,煮茶有几个关键点:一是采制,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选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品饮。他详细解释说:阴天采摘、夜间焙制,不是正确的采制法;仅凭嚼茶尝味、鼻闻辨香,不算是会鉴别;使用沾有腥味的炉、锅和带有腥气的盆,则是选器不当;泡茶烧水,若文火慢煮,则是用火不当;如用急流和死水,则是用水不当;把饼茶烤得外熟里生,则是烤茶不当;把茶叶碾得过细像青绿色的粉尘一样,则是碾茶不当;煮茶时操作不熟练、搅动茶汤太急促,不算会煮茶;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这是不懂得饮茶。
他还对具体的煮茶操作加以进一步的阐述:茶汤中鲜香味浓的是一锅煮出的头三碗,其次最多算到第五碗。如果座上有五人,可分酌三碗,七人可分酌五碗传着喝。这些可能也成为今天我们饮茶,尤其是饮绿茶时,认为头三道是最好的理论滥觞。
宋代变煮茶为点茶,这是饮茶的一大进步——不再把茶和水同煮,而是使用沸水冲点茶粉。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说:点茶有三种方法。一是静面点——将茶放在碗中,用沸水轻轻沿碗边环绕注入,再用茶筅轻轻搅动融合,但是不产生浮沫;二是一发点——将茶放在碗中,用沸水冲入,随冲随用茶筅搅拌,使茶泡漂浮;三是融胶法——先将碗中的茶粉调成糊状,然后用沸水环绕冲入,再用茶筅搅拌均匀。第三种方法是宋徽宗最推崇的。这些点茶方法被当时日本的遣宋使和交流僧人带回日本,发展成为了今日的日本茶道之法。所谓日本“抹茶”实为中国宋朝“末茶”罢了。
到了元明时期,中国饮茶方式又出现了一大进步——从粉碎茶叶变成全叶冲泡。当然,这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革制茶方式有直接的联系。朱元璋认为宋朝的团茶、饼茶耗费人力,而且也浪费茶叶,于是禁止末茶鼓励散茶。同时,也正因如此,饮茶之风逐渐从皇室与文人圈子蔓延至市井街巷。《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扫雪烹茶》中即讲到:一个下雪天,西门庆与正室夫人吴月娘言归于好,潘金莲等人凑钱为他俩摆宴赏雪,以示庆贺。心情极好的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洁白厚重,便和丫鬟拿着茶罐,亲自扫雪,泡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
自明朝至今,我们基本延续了泡茶法,但是后人完善了七大茶类,使茶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质,并且做到了雅俗共赏。而新的茶叶利用方式也丰富多彩起来,例如茶饮料、茶多酚保健品、茶油、茶点心、茶面膜等,茶叶必将和时代、世界共进步。
这是一幅明朝的煮茶图,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