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宛若凝固的音乐,似乎在向世人演奏千古的华章。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多少皇帝登基,多少皇帝故去,王朝更替轮回,宇宙无垠,时光无尽,厚重的沧桑散落一地。这里给人们留下太多的传奇和回忆。我行走在皇宫恢宏的建筑群中,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与震撼。
红墙,黄瓦,放眼望去一片金碧辉煌。在紫禁城的中心轴上,散发着悠久的古韵芳香,迷离着寂静的空城。前三殿区位于紫禁城南部的正中,金水桥、太和门广场、太和门等自南向北排布在中轴线上。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高踞于巨大的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形成紫禁城宫殿中央的巅峰。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过去,皇帝在这里举行最隆重的大朝典礼,也是紫禁城的中心。
这一带被称为外朝,或称前朝,占据着紫禁城南部宽阔广大的区域。这里的宫殿宏伟、庄重,庭院壮阔、坦荡,以禁城午门、宫门、太和门以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央轴线,体仁阁、弘义阁两厢辅立,文华殿、武英殿东西翼护,构成了皇帝举行重大礼仪,群臣朝见天子的庄严场合。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仅竣工三个月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遭雷火焚毁,曾经辉煌如梦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带变成一片废墟。
明正统元年(1436年),朱祁镇即位,下诏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宁两宫。一年半之后,拖延了十几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一切尘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由于发生火灾,大明嘉靖朝重建以后,把它们改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清代才改成今天的名称,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朱祁镇(1427—1464年)一生坎坷,命运多变,充满了传奇色彩,遭遇“土木堡之变”,被瓦剌军俘虏,后经“夺门之变”,成功复辟,重新理政。朱祁镇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被史书称作“盛德仁义之举”。
太和门广场
走过午门,就进入了紫禁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即内金水桥,桥下是蜿蜒流淌的内金水河,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气势磅礴的太和门广场。正中主桥是皇帝专用的“御路桥”,栏杆上雕云龙柱头。两旁四座宾桥栏杆皆饰二十四节气柱头,主桥旁两座供宗室王公行走的称“王公桥”,再旁两座供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称“品级桥”。
金水河横亘于太和门外宽阔的广场上,既如玉带,又似巨弓。东西侧分别是通往文华殿及武英殿的协和门与熙和门。协和门南庑为内阁诰敕房,北庑是稽查上谕处;熙和门南庑是满汉翻书处,北庑为负责记载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起居注公署。
协和门
协和门位于太和门广场东侧正中,是前朝通往文华殿或内阁的必经之路。初名左顺门,明嘉靖年间重建后改称会极门,清顺治年间改今名。
明景泰皇帝曾因战事紧急在此门设午朝。明嘉靖皇帝即位之初,曾发生群臣与皇权抗争的大礼议,二百多名朝臣跪于此门前撼门大哭,声震阙廷。
熙和门
熙和门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正中,是自前朝通往武英殿、西华门的必经之路。初名右顺门,明嘉靖年间重建后改称归极门,清顺治年间改雍和门,乾隆年为避雍正皇帝讳改为今名熙和门。明永乐皇帝曾因北京冬季严寒,谕令早朝礼毕,与百官移至熙和门旁便殿奏事办公。
太和门
走过金水桥,进入太和门广场,太和门近在咫尺。太和门广场北面正中是金碧辉煌的太和门,“天子五门”之一,说的就是故宫的太和门。明永乐年建成,初称奉天门,嘉靖朝改名皇极门。清顺治入主北京后始名太和门。一个人漫步在故宫里,思绪仿佛跟随着深宫庭院回到了几个世纪前的王朝。紫禁城里一代代天子早已远去,一代人来,一代人往,唯有庄严的大门依然伫立,守护着近六百年的记忆。
太和门也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明朝初年的一次意外火灾赋予了它重要的政治使命。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到百日,外朝三大殿即被一场“天火”所焚毁。朱棣怕违背天意,不敢再建,权以奉天门,也就是今天的太和门为听政之所。这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御门听政”的起因。
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火灾后重建的。太和门坐落于汉白玉基座上,横九间,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太和门前还有两只明代铸造的青铜狮子,是宫中最大的一对铜狮,日夜看护着宫门。东侧踩绣球者为雄,代表皇权一统寰宇;西侧抚小狮者为雌,象征皇家子孙万代,绵延不绝。清代规定,唯有皇宫能用铜狮,王府以下皆只能用石狮。丹陛下列铜鼎四只,左右分列一石亭和石匮。
太和门汉白玉基座前的两件石雕,东边叫石亭,西边叫石匮,自明朝皇宫建成,就存在了。
石亭下面有两个石阶,里面有石槽。有人认为石亭是放置时辰牌的地方。石匮,形如御玺,蟠龙钮,还有穿孔。石匮上部明显是一个盖子,即龙钮盖。石匮是放置谷物的地方,意喻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太和门在明代是皇帝早朝御门听政的场所,且洪熙、宣德、正统三朝皇帝在此门登基即位,所以在明代又被称为大朝门。
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福临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颁诏,宣布入主中原,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即顺治皇帝。
清代初年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每逢皇帝出宫,都要经过太和门,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也要从太和门进入皇宫。光绪四年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门突然被火烧毁了,可是大婚当天皇后要从这里经过,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寻找能工巧匠,连夜用彩绸还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门,才使婚礼如期进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门才重建完成。
太和门东侧是昭德门,明初称东角门,嘉靖朝改为弘政门,清代改为现名。“昭德”意为昭显美德。此门在明代为皇帝在正式朝礼之外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后来就在此处开设内阁。清代此门为侍卫值宿处。
太和门西侧是贞度门,明初称西角门,嘉靖朝改宣治门,清代改为现名。“贞度”意为端正法度。此门在明代为皇帝在丧期和忌辰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
过了太和门,就到了气势磅礴的太和殿广场,行走在空旷的广场,仿佛穿越了数百年的光阴与岁月。站在偌大的广场上放眼望去,一大片巍峨宏大的建筑群让人恍然有置身天地之间的感觉。宏大的气势和广阔的空间,显示出帝国的威严。
太和殿广场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中间御路铺以青石,两侧青砖墁地。太和殿广场基本呈正方形,整个院落平坦宽阔,气势非凡。北有太和殿,南为太和门,东为体仁阁,西为弘义阁,且为了便于防卫,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身处其间有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地砖横七竖八,共十五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
整个广场可容纳近七万人。在每年的新年、冬至以及皇帝登基、大婚、万寿这些重大活动的时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大朝礼。皇帝举行大典时,仪仗队伍站班在仪仗墩上,手执旌、旗、伞、盖、斧、钺、戟等,高级的文武官员跪在丹陛下御路两旁,在中和韶乐声中向皇帝行礼参拜,场面极其壮观。
走在太和殿广场上,我看到整齐划一地铺在地上的“白色方块”,据说是用来区别官员品级的。皇帝举行大典时,大大小小的官员按照品级,按照方块一排排站好。
体仁阁
太和殿广场东侧是体仁阁,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明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意为躬行仁爱,典出于《易经》。清初改称体仁阁。现存建筑为清乾隆朝火灾毁后重建。
体仁阁,面西,与弘义阁相对而立,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高二十五米,坐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四面出廊。
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招揽名士贤才。乾隆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
弘义阁
太和殿广场的西侧是弘义阁,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名为武楼,明嘉靖朝改称武成阁,清初改为今名,意为弘扬大义。
弘义阁,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黄琉璃瓦,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高二十三点八米,上下两层,四面出廊。弘义阁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
清代的弘义阁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
太和殿广场北面正前方是一片汉白玉雕砌的三层高台基,俗称“三台”。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工字形台基上,这就是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太和殿
我喜欢紫禁城里的这份难得的宁静,漫步在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种意境。行走在中轴线上,抬头仰视威严壮丽的大殿,这座宏大的宫殿庄严而沉默地屹立着,让人内心充满压抑和敬畏。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整个紫禁城的核心。昔日威严的紫禁城里,至高无上的帝王、三叩九拜的大臣、文韬武略的大将,随着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繁华褪去,一切已是过眼云烟。
站在太和殿平台,我凭栏而望,紫禁城美景尽收眼底。金黄色的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晶莹柔和,微翘的房檐和明黄的屋顶却显露了皇家的威严与肃穆,红墙黄瓦,印证了紫禁城亘古不变的悠悠岁月。
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雷火焚毁和重建,现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风貌。明初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太和殿。太和殿坐落在三重汉白玉台基上,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前出廊,重檐庑殿式,建筑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连同台基通高三十五点五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三点四米、重约四千三百公斤的大吻。檐角安放十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镏金铜叶。太和殿有直径达一米的大柱七十二根,殿内以俗称“金砖”的细料澄泥方砖铺地,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高两米的台上。昔日的帝王就是在这里指点江山,描绘盛世蓝图。六根围绕宝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宝座上方悬挂着乾隆帝御笔“建极绥猷”匾。太和殿现存的匾额为复制品,据说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经找不到了。“建极绥猷”的含义是:一方面要承天立极,另一方面要顺民体性。帝王以天子自称,以沟通天帝与民众之间的联系为己任,此匾意在昭示皇帝对上对下的双重神圣使命。宝座之后为七扇高大的雕龙屏风,为楠木制作。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时光流逝,岁月打磨,古老的殿堂依旧散发着昔日威严的光芒。
宝象,被称为“太平有象”。宝象背驮宝瓶,内装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江山稳固。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可日行一万里,夜走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常伴明君左右。仙鹤是一种吉祥长寿的鸟,传说常为神仙所骑,云游四海。这里用来象征皇家江山永世长存,蒸蒸日上。香亭寓意天下大治,国泰民安。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香炉十八座。龟、鹤皆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此日晷的晷盘上是上下两面有刻度的圆盘,汉白玉石制成,晷针铁制,垂直于晷盘,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柱支撑。宫殿前设置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有斛、斗、升、合、龠五个容量单位。该嘉量为乾隆九年(1744年)仿汉代王莽时期嘉量制造。宫殿前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统。太和殿前设置日晷和嘉量都是皇权的象征。
殿下为高八点一三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台基,周围环以栏杆。在殿的底座汉白玉石阶上雕有一千一百四十二个龙头(螭首),每逢下雨时,雨水便从一千一百四十二个龙头嘴里的小孔内排出,所以便有了“千龙吐水”这一奇观。
太和殿外东西两侧还各有镏金青铜太平缸两口,每口重约两吨。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据说这么大的太平缸需要用黄金一百两。不幸的是,上面的黄金已被八国联军士兵用军刀刮走了。现在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缸上刀刮的痕迹。太平缸的主要用途是储水,以备防火之用。距今最早的缸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铸造。明代的缸两耳均加铁环,样式上奢下敛,古朴大方。清代的缸两耳均加兽面铜环。紫禁城内现存明、清两朝遗留下来的铜质及铁质太平缸三百零八口,铁缸是明朝制的,其中镏金铜缸十八口。
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皇帝被称作“真龙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太和殿内木构件所用装饰图案全部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据统计有一万三千多条金龙,真是龙的殿堂、龙的世界。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太和殿举行盛大仪式。每当大典之际,鸣钟击鼓,礼乐齐奏,帝王御殿升座,君临天下,接受王公和百官的朝贺,极显其尊贵和威严。
顺治皇帝十四岁时,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亲征大典。康熙皇帝八岁即位,也是在十四岁时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开始亲裁政事。最后一位坐上太和殿宝座的是年仅三岁的溥仪,他是被他的父亲载沣抱到宝座上接受大臣的朝拜和恭贺的。看到庞大的场面和鼓乐喧天,被吓得哭起来。载沣不得不低声哄劝:“别哭,别哭,快完了。”果不其然,大清国在此后的短短三年间,真的就“完了”。
中和殿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正处于“工”字形须弥座的中部。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几经焚毁和重建,现为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的风貌。明初名华盖殿,明嘉靖年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为中极殿,现天花吊顶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帝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求天下和顺,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开有门窗,高二十七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五百八平方米。屋面覆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十二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四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
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以细料澄泥方砖铺地,殿内设地屏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有乾隆皇帝的御笔“允执厥中”匾,表明天道精微,人道艰难,只有精神纯一,执而用中,才能治理好国家。双联分别落在“无逸”和“有常”上,提醒着君主勤于政务,并持之以恒。
明、清两朝,每次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从后宫出来,在中和殿稍作停留,接受身边近臣、辅臣、侍卫等的先期参拜。参拜后,他们将护卫皇帝参加主持太和殿仪式。由于这里是皇帝大典之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所以后来逐渐成为举行各种祭祀、典礼的准备场所。
皇帝外出午门参加祭天、祭地、祭庙、祭社稷的头一天晚上,也要在中和殿休息,阅读第二天的祭文。对于皇帝来说,祭祀活动是重要的职责。皇帝自称天子,是唯一可以与上天对话、与神灵交流的人。所以,皇帝要亲自阅读祭文,检查祭祀的准备情况。
中和殿还有其他用途,比如皇帝要在这里阅视家谱。皇族和老百姓一样,也有自己的家谱,皇帝的家谱叫“玉牒”。皇帝在这里为皇太后上徽号。皇帝为了表示孝道,要在寿庆和节日给皇太后上一些吉祥的称号,叫作徽号。
偌大的紫禁城,唯有在这里,皇帝可以躲开随从静静独处,皇权受命于天,不论修心还是治国,中,天下之本;和,天下之道。
保和殿
过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它位于汉白玉台基的后部。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保和殿,“保和”出自《周易》,意为保持心志纯一,共享天下和谐。
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四十平方米,高二十九点五米。屋顶为重檐歇山式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九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中部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宝座上方悬挂有乾隆御笔“皇建有极”匾,意即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减去了将殿内前檐六根金柱,开阔了空间。
明代,举行朝典前,皇帝从乾清宫升至此殿更衣。保和殿在清朝初年还曾作过皇帝寝宫,顺治、康熙曾在此居住。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顺治的大婚也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这里成为殿试考场的固定场所。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科举考试是皇帝选拔国家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隋代,结束于清末,延续一千三百余年。考试分文科和武科两种,每三年进行一次。文科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叫童试,在县城举行,考中者称为秀才;第二级叫乡试,在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三级叫会试,在京城的贡院进行,考中者称为贡生;最高一级叫殿试,在保和殿进行。进士又分三甲,一甲前三名称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后两甲为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前三名可以从午门正中的门洞走出紫禁城,表示皇帝对他们的恩宠。保和殿是读书人梦想登上的殿堂,读书人寒窗十载,忍辱负重,为的是那金榜题名的荣耀,以及入朝为官后的功名仕途,以文治国的传统,施于天下。
殿试后皇帝还要进行朝考、大考和考差,进一步优中选优,精中选精,遴选出翰林人才,直接提拔到皇帝身边工作。清朝的官僚制度分为九个阶梯,谓之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之别,称为“九品十八级”。正一品为内阁大学士;正二品为六部尚书、地方都督、巡抚;三品至六品为地市级官员;七品至九品为县级官员;九品以下称为“未入流”。
清代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在保和殿赐藩国、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宴请新疆、蒙古的外藩王公和文武大臣,以示安抚。新疆和蒙古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民族关系特殊,朝廷的主要危险大多来自这两个地区。清王朝自建国初期就不断征服和统一蒙古各部,后来更是武力与怀柔之道相结合,这就是康熙皇帝在塞外建避暑山庄的重要原因。年关宫廷赐宴也是怀柔之道的手段之一。
在保和殿后,有一个巨大的云龙石雕,为宫中石雕之最,俗称“大石雕”。明初建造三大殿时雕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凿去旧有的花纹重新雕刻。石雕长十六点七五米,宽三点七米,厚一点七米,重达二百多吨。四周为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牙纹,中间雕刻飞云簇拥的九条蟠龙,象征天子“九五之尊”。
这块石料采自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村。五百多年前的运输工具还没有能力将二百多吨的石料搬动。朝廷动用了两万多名民工、几千匹骡马,在冬天靠沿途挖井汲水,泼地结冰铺成冰道,一步步滑行,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耗银十一万两,才把这块大石头运到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