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TO THE READERS
初创公司要不要战略
管理学界有着一个经典课题:初创公司到底要不要战略。拥护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多年以来莫衷一是。
本期《聚光灯》再次聚焦到这一话题,标题也开章明义,初创公司要不要战略?主文的作者是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乔舒亚·甘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艾琳·斯科特和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斯科特·斯特恩。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多数创业公司经常秉持着“行动为先”的原则,也就是在举棋不定时,创业公司大多按照“去他的,就去做”的原则草率做出决定。
三位作者并不排斥这种做法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奏效。但他们认为,如果创业家选择第一时间看到的出路,但竞争对手选择了相对曲折,但最终更有利于商业化和吸引维护客户的路线,那么创业家的公司更容易陷入困境。
而在研究中,三位作者发现,对任何创新而言,入市战略都包含对目标客户、应用技术、组织特性、竞争对手和竞争方式的定位。因此,他们基于20多年的研究,开发了一个名为“创业战略罗盘”的评估框架,可在公司创始人面临关键抉择时帮助他们有效明确正确方向。罗盘勾画了四种基本入市战略,供准备推广创意的创始人参考。不同战略中,初创公司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方式也截然不同。
三位作者认为,按照“创业战略罗盘”,创业者可以大幅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但美国雪城大学创新课程的教授卡尔·施拉姆则明确反对。为此,他专门撰写了《创业与战略框架无关》一文,他通过回顾创业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创业成功与否与战略无关,创业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创业者只能通过边做边学的方式来解决创业中的种种问题,包括战略。
理论的争论永无尽头,在《聚光灯》栏目的最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的编辑采访了三位创业人士:在线家具零售商Wayfair联合创始人尼拉杰·沙、Spark Capital联合创始人毕吉恩·萨贝特以及连续创业者珍妮弗·卢姆。他们从实践角度对于上述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评价。读者如果感兴趣,可以仔细阅读。
当然,本期的封面文章《规模化敏捷》也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大企业如何让自己敏捷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