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录:西湖文化美学的准备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人与存在的相关性

一、人的自我造就和行为定义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决定本质。人是由其行为来定义的。人除了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和体外的灵魂。萨特的存在主义,否定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

萨特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哲学出发点,是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他声称:存在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它实际上也成为当时欧洲的一种社会精神。

存在先于本质,崇尚的是“自我造就”和“行为定义”。创造性主体是如此,但对受动性主体,则是“他人造就”、“被制约定义”。

二、人不是预先定义的

萨特有一个重要观点:“存在先于本质”只发生于人的存在。物的存在才是本质决定存在。人的存在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他通过意识扩展了自己,人意识到自我并且超越自我,因此人不是预先定义的存在,而是因为他的存在而自我行动,得到“自己是什么”的本质定义。

三、人有不同的活法

认识有两大认识思路。一类是从事物本身,从经验出发来寻求事物的根据和认识的根据,哲学寻求的就是事物的根据,这一认识方向就是“经验思维”。另一个认识方向,是从理念、概念、神等方面来寻求事物的根据,即“先验思维”。最典型的是柏拉图“理念”说。在中国有朱熹“理在气先”,陆王心学的“心即理也”、“吾心即宇宙”。神学也是一种先验主义,即一切事物皆以神为根据,因神而是、而成、而存、而有意义。我们从哲学立场来到生活立场,也有“先验”生活立场与“经验立场”的区别,但不管何种立场,都是一种真正的生活。比如在宗教观念下,“归灵于神”的生活,即宗教生活,就是一种生活形态、生活方式、生活意义。谁也不能否定这种有漫长历史并继续发展存在的心灵生活是虚假的、荒谬的、无价值的。它和以物质、感性出发的现实主义生活是同等的,甚至更高尚一些,因为这种宗教下的心灵生活具有超然的性质,有更强的道德行。当我们把哲学的问题放到人类生活中来考察时,就会发现在哲学思想中十分矛盾的东西,却在人类生活中并非完全矛盾、对立,它们的实际状况是互相交织的,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形态、不同的价值和选择,并且无论是“先验生活”还是“经验生活”,都是真正的人类生活。无论是理性地生活还是非理性地生活,都是真正的实际生活和文化生活,它们不能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来判断。

这里我想说的是,人有许多活法,人类生活有多种方式和样式,人们对此有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且每一选择都有它的正当性、合理性。比如,有的人为物质而生活,有的为理想而生活,有的为信仰而生活,有的为感官享受而生活,有的为金钱或者权力而生活,有的为自由而生活。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的、感性的“经验生活”,一类是概念的、理想的“先验生活”。人的生活,是自主的、选择的、相对的、文化的。人类生活是矛盾的、对立的,又是交织的、共生的、互相依存的、多元和多样的。

“君权神授”也是先验主义的政治说教,君从神那里获得政治的合法性。“天人合一”也是先验主义,“天”的概念具有终极性、至上性、超然性、绝对性、实体性和神性。在中国文化里面,“天”是一个根本的哲学范畴。“天”有天道、天德、天威、天下、天理、天性、天意、天伦、天帝、天子等,反映了以天为万事万物根据和归依的思想。

人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在自己信奉的观念里生活,也是重要的精神生活,乃至是唯一的生活,这无法否定或被认为不合理。人可以非科学但不可能非文化,科学只是文化中的理性部分,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处在非理性的文化状态下的。原始社会以巫文化为核心,农业社会以宗教文化为核心。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到16世纪,才有文艺复兴的人性苏醒,到17世纪以笛卡尔为代表开始了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到21世纪进入了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与理性质疑,主张非本质、非中心和多元化。

非理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根源,是人们在事实生活中无法自由自主,感到孤独无助、命运无常,需要某种力量的支持、帮助、依靠,那就是通过信仰和服从,在精神和意念上得到这种力量。这就是人性对神性力量的需求,而神性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稳定和统一,起了不小的作用——很多时候是积极的、必不可少的。人借助了神来号召、管理和统治,来安顿自己、解救自己。这种非理性的文化需要不会在人类生活中消除。从这个方面来看,真正的哲学不是科学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或者科学主义下的认识论研究,它是关于文化的研究,关于人和人的存在的研究,关于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研究。哲学的问题不仅仅是人类认识的可能性和如何可能,还包括其文化可能性和生活的可能性,既从人性特殊的方向去理解,也从普遍一般的方向去理解。

神性,也是人类命名的自然一大奇观。神性的观念来自于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和惊人奇迹。神性来自神奇的大自然。老子《道德经》讲的就是对自然神性的哲学理解,那里面就是“道”的平常与非凡,若无却是有,有其法则和规律。

因此,我们的哲学不再简单地从外在事物出发寻找根据,也不再简单地从内在经验出发寻找根据,而是要从人性本身、人类生活本身出发。可以简明地说,从人类的存在出发。更确切地说,是从人类实际存在的生命活动出发。这也是哲学的人类实存论观念。这里面,“人的存在”、“人类生活”、“人的生命活动”的概念很重要。

四、“成为你所是的”

海德格尔认为,生存的环节是理解,理解的性质是筹划,而筹划是我们存在的机制。筹划的指令是:“成为你所是的。”在这里,他强调“可能性”这个概念,而不是黑格尔那样的“现实性”。黑格尔的重要哲学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现实性的概念和标准: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乎理性的就是现实的。但现实不等于存在,因为现实是必然性的展现,理性就体现了必然性。存在虽有此时此地的特殊性规定,但存在是一种现象。存在与现实的区别就是是否具有必然性。在必然性中当然也包括了可能性。海德格尔更强调“可能性”,他把理解定义为生存的基本环节和一种筹划。筹划作为可能性,其范围大于现实,而现实只是筹划可能性中的一部分。筹划的要点就是认识你自己、理解你自己,确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定你自己的存在意义——你成为你所是。

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这种可能性筹划是一种预设,一种人生目的,是人生的目的性导向。理解作为筹划,筹划作为可能性与目的性联系,和现实性联系,也和选择性联系。

理解的第三个规定性,是指理解具有“先行结构”即“先见”。这是说,理解受到比如知识经验、概念框架、传统文化的制导或规范。理解、认识总是带有目的、情感、概念的“有色眼镜”。

五、人类生活实践的特点

一是生命个体被多种关系规定,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主体性及其必然的能动性和对象性;三是人类生活实践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六、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和世界

文化结构对应于人性结构,呈现为物质文化(生命需求)、制度文化(社会需求)、观念文化(意识需求)三种形态。在这三个方面,观念文化起方向性、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有什么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世界。思想观念是一种应然律,是合情的、合理的、普遍必然的观念,它在人类行为中具有强大的支配力。

七、情感是人性的本真状态

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个人体验,但这种个体的主观体验显然具有共同性和相通性,有所谓共鸣和同情的现象。情感基于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因此具有生理性特征、精神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反映着人性特点。情感也是认识人性的切入点。情感是人性的本真状态。孔子儒学就认识到,人的伦理之道始于人的血缘亲情,也就是爱自己的亲人,这是道德伦理的起点,所谓“仁”就是在爱自己亲人的基础上爱其他人如爱自己的亲人,这是最核心的内容,这可用“仁爱”来概括。仁爱之情有向理性发展的可能,即“由情入理”,同时也有向意志发展的可能,即“抒情言志”。孔子儒学认识到,情由性生、性由天降,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是人性的本真体现、人心的本然体现,确认人性与情感的密切联系。孟子关于仁爱之情的研究更推向了人性论的解释。这是因为人情与人性相关,情感与心性相关,人性与天命相关,人与自然相关,因此情感也与人性的真诚、人心的真实相关。

八、人为什么寻求超越

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答案在人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即人的有限性存在,一是时间的有限性,简单地讲人必有一死,但这个人所生存的世界在时空上是无限的,人向往这种永生的无限,不愿生命终止;二是能力的有限性,即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的事物和所在的生存世界,其掌控能力是很有限的,甚至不能自由、自主,更多的是被控制、被主宰;三是人的荒谬性,即人生和存在的虚空如梦,人生、命运的反向动态和矛盾状态。这些问题导致人企求对个体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对物质的超越、对实在的超越、对经验的超越乃至对理性的超越。对实在性超越的最高形态,就是“一切皆空”、“我心空无”。空即无限。

九、“存在”是一种与人的关系

“存在”是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哲学总是这样,它要问一个究竟,问到问题的极限或者最初或者最终。“存在”是这样一个问题:存在是一种与人无关的客观性,还是一种与人有关的关系?它是一种“性质”判断还是“关系”判断?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没有感性的确证,就不是存在。第一,存在与人有关;第二,存在特别地与人的感性确知确证有关。他并不是说,没有感觉就是不存在。并不是说我眼睛一闭上,刚才看见的那个人就不存在了,眼睛一张开,他又存在了。这里一个问题,是人的感觉是有限的,“存在”不止于人类感知的有限范围。科学以及科学工具正在不断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扩大人的感知范围和感知深度。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他认为只有在思维中并且经得起思维质疑考验的存在才是存在。第一,存在仍然与人有关;第二,存在与人的理性思维有关;第三,存在是一种理性验证的思维真实。不论怎样,他们都表明:存在是一种要经过人的感性确证或者理性确证的“客观存在”。总之,存在是人确证为真的一种客观性质。洛克认为,“存在”性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本身固有的”,另一种与人的“主观感官相关”。也就是讲,存在的性质是独立自主的,可以与人无关,但存在的性质在另一种情况下与人有关,是一种“关系规定性”。这就是关于存在的“二分论”。康德认为,在感性(知性、理智)层面上,“存在”理解为“与人的关系”;但在理性的局限上,“存在”被理解为“物自体”。他认为,在认识上理性有认识的限制范围,有些内容,比如“上帝”,理性的有限性认识不能达到,要凭借信仰来企及。这种理性之外、信仰之内的东西,康德称为“物自体”。物自体,就是通常讲的“与人无关的客观性存在”。康德仍然是“存在”的二分论者,第一,承认在感性范围里“存在”是“与人的关系”,即存在是一种“关系定性”;第二,在理性范围里,“存在”还是理性的认识对象,这种“存在”的真理性认识受到理性本身的局限;第三,有着一种超出感性认知,也超出理性认识范围的“存在”,即“物自体”,但可以由“信仰”体认这种物自体的存在。

马克思哲学认为,“存在”的客观性质,与人的感性无关,与人的理性无关,也与信仰无关。“存在不依存于人的意识和思维。”马克思认为,感性和理性只是达到对存在客观性认识的手段和工具。但马克思又承认,存在本身是一种相互关系。

对于“存在”的形上研究,一种关注存在本身的客观性质,另一种关切的不是“存在的固有客观性”,而是关切“人的存在”,关注“人与存在之关系中的人的存在”问题。总之,注意点不是“存在的内在性质”,而是关切“存在的关系定性”。这种存在的关系定性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存在本身的“内部关系”,如构成因素的矛盾关系、依存关系、均衡关系、不对称关系等;其二是存在与人的相互关系,比如存在与人的存在之关系、存在与感性生命的关系、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存在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存在与信仰的关系等。“人的存在”成为哲学存在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实际上有两个问题是我注意的,一个是“存在本身的内在关系”,一个是“人的存在”问题,包括“存在与人的关系”。

“存在”还有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存在”何以具有它的发展变化?其依据是什么?人们显然注意到,存在具有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自我发展,有一种自在的发展变化,这种物质的发展化可以用“自然史”加以描述,即自然进化的历史。这就是“存在的主体性”问题。在神学中,存在背后的那个主体性动因是“上帝”,黑格尔哲学认为是“绝对精神”,客体即主体,主体即客体,它自我发展并自我确证,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辩证前进。

黑格尔把存在理解为一种逻辑学推进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叔本华哲学把存在理解为“意志”,用意志的客观化、现实化来解释事物的发生发展。因此,无论上帝、意志还是自我,都把存在的主体性特征人格化了。他们都以“人的模式”去理解“存在”的内在自主和内在的必然。人们总以为,存在物的内部具有“心灵”或者“意志”,使它的发展变化有一种选择,有一种方向,有一种可以用逻辑学来描述的客观必然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黑格尔对“绝对理念”的存在论描述,在叔本华对“绝对意志”的存在论解释中清楚地看到。

上面讲到的,基本上都认为“存在”可以通过知识、概念、语言、理性、感性等来把握、描述,黑格尔对“历史”这种存在的逻辑学描述最为自信。但康德是例外。一般来讲,存在可以分为“本质存在”和“现象存在”。哲学家追逐的是对“本质存在”的解释。康德认为“物自体”即“本质存在”,是理性希望企及的认识对象。1840年初,克尔凯廓尔指出:存在是不能用语言、概念、知识描述的。费尔巴哈也有相似的论断:“语言不能达到的地方,存在才真正开始。”克尔凯廓尔说,存在不是语言、概念描述的那个东西,而是你与之打交道的那个东西。“存在是对每个人所有的存在。”这是什么意思?比如,“美”不是用语言、概念描述的那个东西,而是你在欣赏、感觉的那个很具体的东西——具体而特殊的那个被观感的存在物。第一,本质存在不能用语言、概念、知识描述;第二,存在是生命个体与之打交道的那个东西;第三,本质存在与人的个体存在相关;第四,本质存在对于个体来讲是特殊的、具体的、现实的。这种对存在的理解显然与古典大不同,是革命性的认识转变。

马克思承认纯粹自然,承认在人之外的客观存在,承认自然历史,即自然也是“感性活动”,自然不断的发展变化构成自然进化史,指出自然科学也是“历史科学”。马克思认为有两种科学,一个是关于人的科学,一个是关于自然的科学。但是马克思更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科学”。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指出,随着人的问题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本质与现象的矛盾、个体与社会的矛盾问题等所有的历史“斯芬克斯之谜”都将解决。自然对于人来讲是质料,是人类有目的和需求所利用的材料。自然在人的存在中被蕴涵于其中——自然蕴涵于人的存在。这是存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

我们要记住这句话:自然蕴涵于人的存在。根据这种思想,其他的存在,包括自然存在,都包含在人的存在之中。马克思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在人之外的自然,对人来说实际上就是无。

在关于“存在”的研究中,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第一,存在是一种与人的关系。第二,存在是一种关系定性。事物在广泛的联系中确定自己是什么。第三,自然蕴涵于人的存在之中。第四,“存在”应理解为“感性活动”,即理解为动词(按存在的方式活动),而不是动名词(存在是一个被感受到的存在)。第五,存在无法用语言、概念描述。第六,存在要用“历史方法”加以把握和描述。第七,以“人的存在”为主要方向,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具体方向。第八,由于第七,既要了解人的存在之一般性、普遍性的存在状态,也要关切人作为个体的特殊存在状态,即作为“个体的我”的特殊存在状态。第九,人的两种存在状态,其一,人的社会性存在;其二,人的个体性存在。第十,历史方法是一种在动态和变化中把握存在的研究方法,它本身把研究对象理解为“感性活动”,而不仅仅是“感性存在”。

十、六个世界

客观世界,经验世界,真理世界,道德世界,宗教世界,审美世界。

十一、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

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就是痛苦的”,其三是“自由选择”。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人是自由的”。人如不能按照个人意志进行“自由选择”,就失去了个性和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因此,他的旗号是“人的生活和个性”,“存在第一”。

事实上,人不能真正地自主选择、自由选择。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是相当有限的。人被环境制约、被社会塑造,人在与环境、社会的妥协与调适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确实有少数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其原因一是拥有超人的意志力,二是拥有权力资源,三是拥有经济资源——他们不是普通的人。

十二、萨特的“存在”概念

传统哲学赋予“存在”以抽象的、普遍的以及形式的特征,并且在时间上是“本质先于存在”。萨特的“存在”首先是指“人的存在”,物的存在只是“有”,不是存在。人的存在,指孤独的个人的自我感觉,即他个体的非理性的情感体验。

其次,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没有理由的,都不是预先决定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并由此推知,存在是荒谬的。有神论存在主义的途径是宗教信仰,而无神论存在主义则主张主动起来,为自己的生命取得意义和创造价值。人自由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自己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是什么样的。

十三、虚拟性存在

人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存在,还有虚拟存在,就像物质与反物质、粒子与反粒子的相关的对应存在。人的虚拟存在有各种形态,其一是艺术存在,其二是宗教存在,其三是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而产生的网络虚拟世界,也可称网络存在、数字存在。现实存在是人的肉身存在,艺术存在是人的精神存在,宗教存在是人的灵魂存在,网络存在是人的符号存在。

十四、“四个世界”的划分

物理世界,生物世界,逻辑世界,虚拟世界。自然界包括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生物世界包含着人这一有意识和能动的生命物类。人的存在涵盖了生物世界、逻辑世界和虚拟世界。逻辑世界是理性与科学指向的真理世界。虚拟世界是艺术、宗教和网络指向的世界。

十五、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提出,“存在就是语言”,指出“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存在的东西通过语言才能感受到它的规定性。存在透过语言的媒介得到解释和理解。

语言和文化构成文本,是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

语言不仅是理解的中介,也是理解的完成形式。

理解不同种类的经验方式的共同点就是语言,它们都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对文本的理解类似于“对话”。文本与解释者之间具有对话方式,具有“问答结构”和“问答逻辑”。一方面文本发问,向解释者提出问题:“它的意义何在?”另一方面解释者向文本发问,在文本中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同历史时期的解释者因历史原因会有不同立场、不同观念、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不同问题和不同理解——随着历史有不同的解读。

理解的历史意识体现为传统和成见——这相当于海德格尔指出的“理解的先行结构”。先行看见、先行把握、先行观念、先行规则。在人的理解—认识里面,传统、成见的影响超过了他的判断,甚至其判断来自传统、成见而不是自己的分析思考。因此,传统与成见构成人们的历史现实。成见是我们初始经验和初始认识的最初导向与切入点,是我们理解—认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一定是阻止或歪曲认识的错误知识,它也体现了我们对事物的最初经验、初始理解。成见是具有权威性的固有看法和传统见解。传统则是具有权威的东西,被传统和习俗支持的事物都具有不可名状的权威。流传下来的权威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总是具有权力和影响。传统与成见表明人的历史性、局限性及有限性,人在现实状态中受历史传统与成见的支配、影响,人也在当下活在过去。

十六、马克思哲学对“存在”的理解

一般来讲,哲学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在“存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主张,可以看出某种哲学的大旨所在。马克思哲学的特征,最基本的一点,是他没有把“存在”简单地理解为“感性存在”,即一种静态的生命。他把存在理解为“感性活动”——一种动态的历史活动。因为马克思把“存在”置于“历史”的概念下,把“人的存在”和“事物的存在”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对象”。因此,马克思把“存在”的理解置于“历史”过程和人的“实践”过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两大性质。人的存在以及事物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关系存在。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的联系和互相作用之中,具有关联性的特点。在马克思看来,人和物的这种社会存在,是在历史过程和实践过程中发展变化的,是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发展的。所以,人和物的社会存在,有着时代性、文化性、经济技术性等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关于“存在”的理解,关键词是“历史”和“实践”。可以这样讲,它有“历史论”、“实践论”、“社会论”、“辩证论”和“文化论”五大要素,其中“历史论”和“实践论”是根本之论,要点是从“活动”——特别是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思考问题。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思想。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论述,都贯彻了这个基本纲领,以人的历史实践活动为认识和分析的基点。

马克思哲学关于存在的理解,突出了“人的实践能动性”特征,与其他哲学突出“人的思维能动性”形成重要分歧。他不否认人的思维能动特征,不否认人的感性存在,他的主张是将人的思维能动和感性存在放在人的实践能动和历史过程这个基点上加以讨论。因此,马克思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为哲学建立了观察思考问题的新视角和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