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3 混凝土的运输

1.运输工具

混凝土运输工具种类繁多,运输方式亦有不同。确定方法时以效率高而转运次数少者为佳。常用的运输机具有单轮手推车、双轮架子车、翻斗车、汽车、皮带运输机、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配合吊斗)和混凝土泵等。商品混凝土生产,由搅拌站至浇筑现场,都是采用专用的搅拌运输车运输。

(1)手推车运输

单轮手推车或双轮架子车等人力车多用于较小工程的混凝土水平运输。单轮手推车适宜于30~50m的运距,双轮架子车适宜于100~300m的运距。路面的纵坡一般不宜大于15%,一次爬高不宜超过3m。

(2)翻斗车运输

翻斗车能直接将混凝土卸于浇筑地点,或卸于滑槽内经过吊桶(溜管)浇灌,可以随着浇筑工作的进行而移动轨道。如采用工具式轨道,则更加适宜。但轨道应力求平整,以免翻斗车行驶颠簸,造成混凝土分离。

采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时,人力推行适用于300m左右的距离,机车牵引则适用于400~1500m的距离。当轨道坡度大于0.6%时,必须安装闸台,以防发生事故。

(3)自卸汽车运输

当混凝土运输量较大而运距又较远时,常利用自卸汽车运送。搅拌站采用搅拌自卸汽车运输,车体为密闭的,便于保温保湿。当汽车运来的混凝土尚须进行垂直运输时,可在搅拌站将混凝土直接卸于载重汽车的吊斗(混凝土罐)内,运至工地后,再用起重机吊到浇筑地点。打开吊斗下部的活门,混凝土即卸入模型内。

(4)缆索式起重机运输

在大型水电工程中,混凝土大坝常常采用缆索式起重机进行浇筑。采用吊斗运送混凝土时,吊斗出口至混凝土仓面间的高度不得超过3m。采用载重汽车和吊斗配合运输混凝土,不经二次倒运,不但可以保证质量,而且冬季施工有利于保温。采用此种运输方式必须配备足够的起吊设备,否则,会影响汽车的运输效率。

(5)皮带运输机运输

采用皮带运输机运送混凝土以水平运送较好,斜坡道运输时应采用较小的坡度,向上输送时坡度不应大于16°,向下输送时坡度不应大于8°。

皮带运输机的极限速度以不超过1.2m/s为宜,以避免因转速太快而造成混凝土产生分离现象。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混凝土,应避免混凝土直接从皮带运输机卸入仓内,以防混凝土分离,或堆料过分集中影响平仓。混凝土从皮带运输机上卸料时,应设捎板或漏斗,使混凝土垂直下落。

为了减少砂浆损失,在皮带运输机的腰部或端部应装有硬橡皮刮浆板,刮下皮带上黏附的砂浆,仍掺入混凝土中。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到这种砂浆的损失。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最适宜此种运送方法,皮带转运时砂浆不致发生流淌和分离现象。皮带机的坡度和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最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确定。皮带运输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简单,使用也较灵便,运输成本低,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大浇筑量的工程。若运距较长,可将数台皮带运输机串联成组使用。

(6)混凝土泵运输

在运输不便而且混凝土量较大的情况下,如高层建筑、隧洞等可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混凝土泵分活塞式、风动式,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十分普遍,也非常灵活。大型泵站水平输送距离目前可达400~600m,高度可达60~110m。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混凝土,其配合比应专门进行设计。输送混凝土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浆,并应保证输送通畅。输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防雨等措施。

2.混凝土的运输基本要求

(1)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分层离析、泌水、砂浆流失和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发生。

(2)应使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规定。

(3)当混凝土从运输工具中自由倾倒时,由于骨料的重力克服了物料间的黏聚力,大颗粒骨料明显集中于一侧或底部四周,从而与砂浆分离即出现离析,当自由倾倒高度超过2m时,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混凝土将严重离析。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规范规定: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协助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的下落方向垂直。串筒的向下垂直输送距离可达8m。

(4)道路尽可能平坦且运距尽可能短。尽量减少混凝土转运次数,或不转运。

3.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

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当坍落度损失较大而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应做出记录。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浇筑。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施工现场道路应顺畅,有条件时宜设置循环车道;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夜间施工时,应有良好的照明。

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

(3)应采取保证连续供应的措施,并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