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许其琮之死②
乔淮生扳过死者的身子,一看,果然是许其琮。
经过仔细察看,乔淮生推断出许其琮的死因:
许其琮正走在大树下,突然一个绳套从树上飞来,不偏不倚箍住了许其琮的脖子。
许其琮本能地去掰脖子上的绳子,可是那绳子却越箍越紧,箍得他喘不过气来。
同时,他被迅速地吊起,双脚离开了地面。
他在悬空挣扎。
可是越挣扎那绳子勒得越紧,不几,他就命丧黄泉,魂归太虚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里,他才想到:杨彪是个恶魔,是人类社会里少有的恶魔!
乔淮生不敢迟疑,他迅速地撤出凶杀现场,回到局里,报告了罗时丰。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怕凶手还在附近,凶手还会对他逞凶。
罗时丰不敢相信:青天白日之下,许其琮被人杀死在旷野?
他带着人马火速赶到现场,却什么也没看到一一许其琮的尸体也不见了。
但是罗时丰通过勘察,还是发现了乔淮生所报告的许其琮被杀过程中的蛛丝马迹。
顺着这些蛛丝马迹,罗时丰想快速侦破此案:到底是谁杀害了许其琮?
因为不能凭想象和推测来确定凶手。一定要找到真凭实据才行。
罗时丰命令手下搜索这片山林,却没有找到死者的尸体。
根据乔淮生对死者死因的推测,有人提出了质疑。
疑点一:凶手守株待兔,他是知道许其琮会从大树下经过?可是这么细的绳子,从丈多高的大树上抛下,能准确套住目标吗?
疑点二:许其琮来到树下,如果他停住或者坐下来休息,或有可能被凶手套住,但这种偶然性的几率太小,小得几乎不可思议!
罗时丰对这些质疑没有表示任何意见。
回到局里,罗时丰始终凝重着脸。
是啊,余庆生的案子没有破,又发生了许其琮的凶杀案,这如何向上峰交代?而且,这两个案子很有可能又是互相关联的,或者准确些说,作案者为同一伙人。
乔淮生问他:“罗兄,我看你表情凝重,心事浩浩,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罗时丰没有回答乔淮生,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的一页,指点着说:“乔兄,你手中的那根绳子,是不是与这根相似?”
乔淮生看了看,点头说:“有点像。”
乔淮生当时将吊死许其琮的那根绳子藏在了身上。一一那根绳子的颜色是透明的,只有一根香那末粗,他从许其琮脖子上解下来,团吧团吧就塞进自己的衣兜里。
乔淮生回到局里报告罗时丰时,就把那根绳子拿了出来交给了罗时丰,罗时丰当时就仔细看了看。
此时,罗时丰把那根绳子放在了桌子上。
确实,这是一种特制的、颜色透明的绳子,透明得挂在空中若不经意去看,是很难发现的。
书上介绍的是日本特工使用空手道功夫时携带的一种工具,叫“索命箍”。空手道讲究的是不靠任何兵器(冷兵器)而取胜对方。日本特工使用索命箍,本身就违背了空手道精神。
这种绳子的材料是特制的,好似于不久后出现的尼龙绳①,但似乎比尼龙绳还要软,还要精细。
“日本人?"乔淮生看罢,惊问道。
“对,日本人!"罗时丰肯定地说。
“这么说凶手并不是杨彪。可日本人为什么要对许其琮下手呢?"乔淮生疑惑地问。
是呀,一个小小的缉私科长,怎么会招来日本特工?他们意欲何为?
还有,不远的津浦线中日正在酣战,这个时候日本特工突然出现在这里,对一个缉私科长痛下杀手,这可能吗?
然而罗时丰却分析说:“许其琮是缉私科长,日本人已经在淮河上走私物品了。想来是许其琮得罪了日本人,损害了日本人的利益,这才招来杀身之祸!"
但这种解释多少有点牵强附会。
乔淮生摸着那根透明的绳子道:“罗局长,我不明白,这么轻这么软的绳子能在高处准确地箍住许其琮,难道许其琮当时是根木桩吗?"
罗时丰说:“这就要看持绳人的功力有多深了。其实,内力深厚的人都可以做到。他们能把绳子通过内力变成一把剑,一个铁箍。而许其琮就是遇到的这样的高手。”
乔淮生听后,心中对许其琮当时的处境才予以理解。
“怎么办,这个案子还破不破?"乔淮生问罗时丰。
“怎么破?你到哪里去找凶手耶?"罗时丰摊了摊手说。
乔淮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再一次地责备起自己来了:如果不是自己向罗时丰推荐许其琮去杨团找徐禄,何至于发生这样的事?
突然一个疑惑又升上乔淮生的脑海:日本特工怎么会知道许其琮在那儿出现?
第二天,陈布林传来消息:余庆生已经被人救出来了,现在已经返回了庞家墩,继续领着部队施工了。
罗时丰问:“署长,是什么人绑了余庆生?又是什么人救的他呢?"
陈布林在电话那边说:“解救余庆生的是彭团的倪海霞,是她的手下发现余庆生遭绑架,倪海霞又委托白行之出的手。至于是什么人绑架了余庆生,据倪海霞说是杨彪所为。可就是缺乏有力证据。”
许其琮的死,罗时丰在第一时间就报告了陈布林和唐明友。他当然是说是日本特工作的案了。陈布林和唐明友都很吃惊,日本人已经在寿县出现了?!
电话那头,陈布林又说:“李大帅对余庆生绑架案非常重视,已经派出了专案组专查此案。你对许其琮的案子比较熟悉,很有可能两个案子都是日本特工所为,唐县长希望你能与专案组合作,早日侦破它们。"
罗时丰表态:“行!暑长,我一定不辜负您和县长的期望!"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华莱士卡罗瑟斯受雇于杜邦公司,对合成材料和聚合物进行研究。1939年,卡罗瑟斯发明了纤维6-6,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尼龙”的东西。杜邦公司敏锐地意识到可以用尼龙替代丝织物。他们试验性地生产了一些尼龙用品,3小时之内,4000双尼龙丝袜就卖光了。当年底,这些丝袜展示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第二年,400万双棕色的尼龙长袜两天之内卖完,销售总额达900万美元。
尼龙的作用,当然不仅仅限于丝袜。美军使用的降落伞和绳索,本来大多是用从日本进口的丝织原料制成。珍珠港事件后,美日开战,美军当然不能再用日本丝织物。但尼龙开始广泛用于军事用途。
尼龙被用来制作滑翔机的牵引绳、防弹衣、鞋带、蚊帐、吊床,还有降落伞,甚至连后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插在月球上的旗子,都是尼龙做的!
为什么尼龙会突然如此广泛地运用呢?因为这是一种热塑聚合物,牢固、坚硬并且耐用。它比有机织物更耐阳光、耐风干,而且由于它是合成的,对霉菌、昆虫和真菌都有抵抗性,同时也防水,干得也快。
诺曼底登陆期间,空降部队大量使用尼龙降落伞,世界空运组织的滑翔机牵引绳用的也是尼龙绳,尼龙的强度、弹性、重量和抗霉性经受住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