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在留学申请中的作用
文/师严
留学申请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审视自我的过程。申请者需要问自己为什么去留学,认真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留学考试、课内学业和课外活动三者间的平衡上做出合理决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并打造一条强有力的主线将自己的申请材料统合起来。这一切都跟批判性思考分不开。
批判性思考的分层模型
关于什么是批判性思考现在学界似乎都没有公认的定义。而关于批判性思考的探讨也更多集中在哲学或者是教育学领域,前者着重从逻辑角度将批判性思考作为一种理性思考过程进行研究,而因此往往也容易与辩证思考这一论证方式混为一谈;教育学者关心的是如何在学生身上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禀赋,让每一个人都能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国内对批判性思考的关注也还是比较近期的事。现在公众对批判性思考普遍的理解是认为它是西方所推崇的比较特有的思考和做事方式,它的核心是人的质疑精神,即不轻信你所听到和看到的,有时甚至是牺牲自我利益对抗权威也在所不惜。
我们认为批判性思考既不是单纯的逻辑思考,也不是一味的对待所有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方式,它源自对外界事物的不断思考,反过来不断迫使我们审视自己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期与自己的内在和外部世界达成和解。简单地说,我们认为批判性思考分为理性、自觉和觉他三个层次。
Level 1 Critical Thinking
运用客观的逻辑分析,评估证据材料的有效性,批判性地看待某条声明
Level 2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地看待自己先前的假设和动机,以开放性的态度对待可能推翻自己原有观念的新材料,并进一步思考自身的局限性
Level 3 Critical Thinking
通过自我境界的提升,使人的关注上升到人类本身和所居住的世界,它使人反思自己的信仰和选择,并产生一种的自我意识
理性
我们认为在理性这一层级上理解批判性思考更贴近当下人们对这一重要概念的认知,即批判性思考强调运用客观的逻辑分析,评估证据材料的有效性,批判性地看待某条声明。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可以参见网上流行的网络课堂courcera.org中一节课Critical Thinking Thought in Global Challenges对批判性思考所作的定义: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ability to gather and assess information and evidence in a balanced and reflective way to reach conclusions that are justified by reasoned argument based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中文译作: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审慎地收集和评估信息和证据,并依据给定信息和证据进行合乎情理推断的能力。)
笔者从事美国本科留学咨询工作多年。在实践中,我们总是不断鼓励学生努力利用批判性思考的工具深入思考自己赴美求学的动机,即回答人们为什么去美国留学以及“我”为什么去美国留学的问题。在对“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这一claim(声明)进行仔细评估后,同学们也逐渐理解了我们可以运用客观的逻辑分析,通过评估证据材料的有效性,批判性地看待某条声明。比如,针对以下每一条看似能够证明“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这一论断“证据”,同学们通过质疑它的有效性,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进而思考人们赴美留学的动机:
美国高等学府的数量最大——数量大并不能说明质量就好。这是典型的Quality vs.Quantity的问题。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人均的概念。美国的大学虽说有4000多所,但是同时美国也是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相比之下英国虽然学校数量不及美国,但是其人口也比美国少很多。
美国政府每年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最大——这里有一个资金投向问题。众所周知,政府靠纳税人的钱来运作,因此这笔钱必须最终回归民众即对公立学校的支持上来。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最顶尖的20所名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往往为了保证自己的中立性,甚至会拒绝政府的投入,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敏感的诸如军工方面的研究上。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充其量也只能惠及到部分公立学校,可能无法对整体质量提升做出太多贡献。
美国大学出产诺贝尔奖数目最大——针对这一点有同学也指出诺贝尔奖数目大,最多只能用来说明美国教育发达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因为这里面还需要考虑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到底有多少是在美国接受的本科教育,有多少是在国外接受的本科教育而后在美国从事的研究工作。众所周知,评价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志应当是看它的本科生教育,其次才是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决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人口素质。
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这里其所犯的逻辑谬误就是典型的错误归因(false causality),或者说是因果倒置,即错误地把一件事(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的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当成它的因。你可以说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所以导致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但是你不能说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所以导致了“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经过思考人们为什么去美国留学这一问题,同学们认识到任何表面看似合理的论断经过认真的审视之后,都有可能是站不住脚的。然而最难回答的问题却是“我”为什么去美国留学。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引导同学们去思考自己长久以来的dreams(梦想)和对未来的aspirations(热忱)。这个问题也将会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不止一次地被问到,加州大学系统申请文章第一题是:
Describe the world you come from-for example, your family, community or school-and tell us how your world has shaped your dreams and aspirations.(中文译作:请告诉我们你来自的世界,比方说你的家庭、社区或学校,以及它是如何塑造你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许的。)
对于长期在国内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我们发现要回答好这一问题还是比较有挑战的。首先它需要回答问题的人具有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能力并获得了一定的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讲谈何容易。我们承认,要回答好这一问题对于一些美国学生也是有困难的,中学生毕竟生活阅历有限,而且大都成长环境非常同质化,怎么可能突如其来地获得自我认知的飞跃和人生意义的升华。
自觉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留学动机,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批判性思考的第二个层级:批判性地看待自己先前的假设和动机,以开放性的态度对待可能推翻自己原有观念的新材料,并进一步思考自身的局限性。在这里我们引入Brooke Noel Moore和Richard Parker在其所著的Critical Thinking第九版中对批判性思考所作的定义: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careful application of reas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a claim is true.(中文译作:批判性思考是审慎地对某一声明进行推理的能力)
可见这一定义比文章开始的第一个定义更精炼一些了,但是仍然含有“审慎判断”这样的核心思想。在这里我们仍然采用分析案例的方法,通过“审慎”评估其他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所作的评述来思考他们做事的出发点和动机,来帮助同学们反观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动机乃至局限性。
我们审视的这个案例是有关一个参加国际志愿者活动的学生的陈述:
学生A要去Nigeria农村做一个教育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要帮助家里贫困,没钱上学和吃饭的农村孩子重新返回学校。从小生长在大城市的学生A到了Nigeria后,看到贫苦农村的孩子,深感自己的幸运,有吃有穿有学上。感到要珍惜国内的幸福生活,未来要帮助这样的人!
乍一看,大家恐怕会觉得学生A好“高大上”,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甚至被她的誓言所感动。紧接着,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学生B从事同一个项目,但是她却有着稍微不一样的行动和感受:
学生B要去Nigeria农村做一个教育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要帮助家里贫困,没钱上学和吃饭的农村孩子重新返回学校。学生B在去Nigeria前,已经走访过国内偏远地区的相似人群,他去到Nigeria之后看到那里的孩子也跟中国偏远地区的贫困孩子一样无法上学,感到很震撼。因此他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格外的用心,他决心一定要把在Nigeria做项目学到的东西带到中国,真正地帮助到那些由于贫困不能上学的孩子。
我们现在来思考这两个陈述哪个更有说服力,如果这两位学生分别将自己的这一经历和感受讲给招生官听,哪个更能打动招生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到这里听众的思考就被一点点打开了,一些有志愿者经历或是支教经历的人会纷纷站起来分享自己的思考。大家逐渐意识到:
学生A体现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因为中国大城市和Nigeria本身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她去Nigeria的动机,立场和出发点也是未经审视的,比如她为什么要去Nigeria是未经交代的;同样未经交代的还有A同学对幸福的定义,她凭什么就觉得Nigeria的孩子很苦,自己很幸福。我们不能说A同学虚伪,然而A同学体现的最多是一种Sympathy(同情心),她也因缺少更深一层的感受,而无法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比学生A,学生B则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审视。这可能就是因为上文提到在去Nigeria之前,她“已经走访过国内偏远地区的相似人群。”显然,先走访过国内偏远地区能够帮助学生A更好地解释自己去Nigeria的动机。也正因为如此,学生B能够不断用在国内偏远地区的体验来关照他在Nigeria的经验,并产生深刻的触动(empathy),进而激发她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想法。不像学生A,最后停留在“未来要帮助这样的人”的宽泛表达上,学生B更具体,她希望“真正地帮助到那些由于贫困不能上学的孩子。”
学生B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外界)更好地了解她做事的动机和出发点。而通过对学生A和学生B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比如A)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认知上的局限性(limitation),即不自觉地通过自己既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有限的经验来诠释新的经验,并进而做出相应的评判和回应。
到这里我们从鼓励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美国,到分析他人做事的动机和出发点,再到意识到任何人都面临认知的局限性。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精神,并且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身边的世界,以获得对自己的全新认识,自信地迈进大学校园并迎接未来。然而,我们都知道自己认识自己是很难的,而难就难在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上。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超越这一局限性。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四步走的模型:
为了更好地说明Step 2,Step 3和Step 4,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下以上提到的学生B的后续进展:
回到国内后,学生B联系了一所偏远地区的学校,着手进行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B遇到了困难,他分析了原因,发现该model在Nigeria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在中国可能并不存在,学生B对该model进行了改进,最后取得了成功,影响到了一个学校的学生。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B同学并没有固守在Nigeria学到的东西上面,而是尝试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审视,并且做出调整,这种开放心态和不断质疑的能力,本身就体现了很好的批判性思考的素养。当然B同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为了最终突破局限性,B同学采取的最后一步是:
学生B并没有满足一个学校的成功,而是将自己的model进行了简化和标准化,使得该model能够适应更多的情况,最后与NGO合作将该model推广到了更多的中国偏远地区学校,影响到了更多的学生。学生B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可以复制到其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对教育的本质也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她认识到自己对改变世界是有热情的,而教育就是手段之一。学生B也下决心未来去大学学习教育。
不用说,到这里学生B已经完成了一种自我超越。她最终意识到她“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可以复制到其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她甚至对教育的本质也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她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我认知(self-awareness),即意识到“自己对改变世界是有热情的,而教育就是手段之一。”最后,同学B也自然而然走向了批判性思考的第三层,在这里,她的目光已经投向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体现了一种compassion(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觉他
通过自我境界的提升,使人的关注上升到人类本身和所居住的世界,它使人反思自己的信仰和选择,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可以说,批判性思考的三个层级中的每一个层级都是不能逾越的,即忽略其中的某些阶段而直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到此,我们已经了解了批判性思考的两个定义,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定义:
Critical thinking is reasonable and reflective thinking focused on deciding what to believe or do.(中文译作:批判性思考是通过理性反思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
这是批判性思考领域的顶尖专家Robert H.Ennis于2011年提出来的一个定义。随着我们对批判性思考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我们也越来越能够理解它多样性定义背后的内涵。定义3虽然很短,却包含了很深刻的意思,而其中最关键的词就是reasonable和reflective thinking,即理性反思。也就是说,但凡涉及对自己和周边环境的理性反思的活动都可以被纳入批判性思考的范畴。这其实为我们实践批判性思考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不论是我们提出的批判性思考的三个层次,或者是为了突破自我认知局限而提出的四步走模型,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最后达到对自我和身边世界的理性反思,不断加深对自我和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类个体的关系,最后收获自我的成长。下面是近年来与我们一起工作过的一些学生在留学申请中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所体现出来的批判性思考的示例:
一位环境保护者的故事:徐同学来自苏州,热爱自然的她在自家的屋顶上建了一个花园。然而自己两年的辛苦付出最后换来的却是一些植物慢慢地死去。她因此展开调查,并发现原来小区周围的化工厂一直在夜间偷偷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污染物。因此,她决定采取行动(改善目前的状况)。这一过程也让她认识到:
It is well known that environmental law in China is a mere scrap of paper, because the environmental authority is too weak to fight against large companies that are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 foreconomic profits.However, I wouldn't let this happen in my beloved hometown and do any further harm to my garden.(中文译作:众所周知,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直就形同虚设。政府的环保机构在面对通过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公司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然而,我不希望让这一事情发生在我热爱的家乡并进而伤害到我亲手建起来的花园。)
一位小物理学家的故事:侯同学来自上海一所知名高中,从小热爱物理的他一直希望能够在物理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然而当机会来临时他却被他的老师告知不可能,因为电解质导电的微波非热效应研究自1955年以后国内就没有人做出过进展,更何况一名高中生想要尝试对它进行研究。侯同学同时被告知不准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组织同学在校外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一经历使侯同学认识到:
When I got back to school, I showed all the research data to my teacher.He was surprised, and impressed with my performance.It suddenly came to me that teachers can both encourage and hinder ideas among students.(中文译作:我回到学校后,我把我的研究数据给老师看。他感到非常惊讶,并深深佩服我的发现。我忽然间意识到老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法,也可能会阻碍学生的想法。)
一位热心公益的学生的故事:毛同学就读于一所美国高中。在学校里,他对各种志愿者和公益活动乐此不彼,并且利用假期时间两次赴西藏,其中一次是在孤儿院里当英语老师。然而在西藏孤儿院里从事志愿者工作,他碰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有来自语言上的,也有来自宗教和文化上的。正是在克服这一系列困难的过程中,他对志愿者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在不断的反思中,也理解到了自己一直以来从事各种公益活动的真正原因:
I now realize that enjoyment is a stronger motivational tool than pure altruism, and that community service focused on personal enjoyment can flourish, and perpetuate good will throughout society, making it more harmonious.(中文译作:我现在认识到了寻求快乐比纯粹的利他主义在人们从事社区服务时提供一种更为强大的驱使,并且强调个人快乐的社区服务更能持续繁荣,从而推广良善并使社会更加和谐。)
一位未来新闻工作者的故事:王同学来自上海一所知名高中。热爱写作的她是学校的一名宿舍管理员。学校宿舍楼的一场大火使她发现学校在楼层的消防和逃生设施上都负有难辞其咎的责任。她便想到了要通过文字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发布在网上。没想到她无心插柳的文字竟引来了同学们的大量转发,并进而引起学校对消防安全的关注,最终学校采取措施对宿舍的消防和逃生设施进行了完善。对这一经历的反思也使王同学找到了自己未来人生的追求方向:
I had published several articles before, but I never had considered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thers through writing.This incident illuminated my life goal.When students smiled at me, I realized I want to be a journalist to affect positive changes through writing.(中文译作:我以前发表过很多文章,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通过写作来改善他人的状况。这一事件点燃了我的人生目标。当同学们对我投来微笑时,我意识到我未来要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通过写作带来积极的改变。)
批判性思考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它不同于自然思考,批判性思考需要思考者不断审视自己内在的立场和动机,同时对外部世界保持开放和关切。批判性思考者不可能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在不断提出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自己、人类和周边世界的和解。愿同学们沿着批判性思考的道路勇敢地走下去,收获人生的成长和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