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之始,我将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游牧经济及游牧社会的一般性特质。也借此简介人类学家在“游牧社会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旨趣,相关理论与争议焦点,以及重要研究著作,等等。我所依赖的主要是东非、西亚、阿拉伯世界、中亚、中国蒙藏等地20世纪上半叶之人类学民族志文献。在对当前中国游牧社会之田野研究方面,我感到惭愧且无奈的是,近十余年来我大多数的寒暑期都投入在羌族田野上;羌族不是游牧人群,我在羌族中的研究重点是“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直到最近几年(2003至2007年),我才得以在川西北的红原、若尔盖一带,以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克什克腾旗,零星进行一些短期的自然环境与游牧生计之考察访问。
关于游牧社会的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著作大多出版于1980年代以前,而这些民族志所载内容又大多是人类学者在1940至1970年代间采访所得。1970年代以后,或由于游牧地区之社会变迁,或由于战乱、饥荒,人类学田野调查及相关著作较少,且主题已有转变。前述游牧田野研究最盛的1940至1970年代,正是人类学史上的功能结构学派(functional-structuralism)与相关经济人类学(economic anthropology)盛行的时代。这样的背景也说明,为何这些民族志有类似的书写结构——其章节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生态与一年之生产活动,家庭结构与亲属关系,部落组织及其与外在世界之关系,等等。学者们认为,一社会人群的亲属关系、社会组织皆有其现实必要的功能,与对应的内在结构,与该人群基本之经济生产与交换行为模式密切配合,并能助其与外在世界建立各种关系,以维系人们的生计安全及其社会的稳定延续。他们也认为影响人类经济生产与交换行为最巨的,便是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基本上是对本地资源环境的一种专化适应(specialization)。1978年出版的一本有关游牧社会的论文集,书名即为Nomadic Alternative;充分表现人类学家基于生态研究(ecological approach)旨趣,注意游牧人群如何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或发展出各种游牧方式以适应当地特殊环境。这种专化适应常表现在人们饲养不同种类、数量的牲畜(畜产构成),有不同的季节移牧方式,兼营不同的副业(辅助性生计)而与外界或定居聚落发展特定互动模式,以及为配合这些生产活动而有特定家庭与亲属关系、部落组织,等等。
虽然人类学在1970至1980年代以来有许多新的发展,虽然老的民族志传统受到许多“后现代的”批评,但我仍认为这是人类学在其发展史上最好的学术资产之一。以下我便由游牧人群的环境、游牧经济(畜类组合、游牧模式,消费、生产、交换与辅助生计活动)、游牧社会组织,以及其与外在世界之关系等方面,简单介绍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