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创者时代:中国企业成功传承新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走近继创者群体

重点提示:在创业青年的年龄分布上,30~40岁年龄段是创业者的中坚力量,平均创业年龄为31.53岁。

一、继创者的年龄分布

20~25岁10% 初涉职场 观察学习

25~35岁80% 尝试创新 着手创业

35~40岁10% 取得成绩 开始接班

案例思考
创业者的平均年龄

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组成课题组,对珠三角八家海归创业园260名创业者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显示,海归创业者中“80后”占大头,接近六成;“90后”还是少数,占比为3.1%。此外,“70后”占21.1%,“60后”“50后”合占16.0%。这说明青年是海归创业的主体,受访者创业时平均年龄为33.3岁。

《海淀工商局海淀区青年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研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海淀青年创业最爱科研和技术服务,且在城六区中比例最高,达到41.96%。30~40岁为创业中坚力量。调研报告显示,在创业青年的年龄分布上,30~40岁年龄段是青年创业者的中坚力量,平均创业年龄为31.53岁。值得关注的是,20~30岁年龄段比例(40.5%)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该群体包含了大学生创业者及毕业后创业的青年人,他们虽然资金、经验、社会资源等条件有限,但其创新能力强,富有冒险精神。

上海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发布《上海市2002—2014年IT新锐个人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对十余年来上海200多位IT新锐候选人及企业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从中折射出上海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与动力。从上海IT新锐历年创业者创业年龄分布来看,总体在25~35岁,平均创业年龄为29.6岁,30岁左右正是黄金创业年龄。

思考:你是什么年龄开始创业的?

二、继创者的优势特征和弱势特征

继创者们之所以受人关注,就是因为其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其自身成长环境、受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这些特征有优势特征,也有弱势特征,对于继创者们来说,要注意扬长避短,认识自身短板所在,时时修剪杂草。

继创者的五项优势特征(图1-5):

图1-5 继创者的五项优势特征

1.视野开阔。

2.商业禀赋。

3.人情练达。

4.敢于尝试。

5.乐于助人。

对话

甲:继创者开阔的视野体现在哪些方面?

乙: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他们是具有新思维的一代。这些新的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思维,从网络教育到网络办公,从论坛到微博、微信,高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活动方式和科技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并快速推广,信息技术深刻改变并深度影响着继创者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聚集方式。继创者作为消费者,同时又作为创新者和创业者,他们最善于利用网络工具解决创新创业问题,这些特质影响和决定了继创者们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思路与方向。

二是管理新思维。相对于父辈的单一知识结构,继创者们由于视野开阔,接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较多,也由于一般都接受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所以,继创者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一般具有科学的现代管理思维,倾向于制度化、人性化、精细化、互联网化的管理模式,他们善于将最新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在战略制定,还是在人才开发、企业融资、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模块,都倾向于引入新的管理方法。

 

甲:应该如何激发继创者良好的禀赋?

乙:再卓越的禀赋,也需要有良好的引导和开发。而父母是孩子的首席老师,父母首先要做好继创者们的教育启蒙,让他们的禀赋得到有效的激活与开发。其次就是“选良师、择益友”,给继创者们营造好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合力促进继创者们商业禀赋得到释放与升华,完成继创大业。

三、继创者的五项弱势特征

相比明显的优势特征,继创者们的弱势特征亦十分明显。总结下来,继创者的弱势特征有以下几点(图1-6):

图1-6 继创者的弱势特征

1.毅力不足。

2.谦虚不够。

3.眼高手低。

4.缺乏交流。

5.贪图享乐。

对话

甲:为何很多继创者会毅力不足?

乙: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缺乏毅力,如果一个继创者又恰逢是独生子女,这种特征格外明显。吃苦耐劳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们的特征,创业本就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没有卓绝的毅力,是很难实现成功的。继创者们自小缺乏危机意识,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遇到大点的困难容易知难而退,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或者得过且过,缺乏父辈身上破釜沉舟的毅力与勇气。

 

甲:为什么说继创者们缺乏交流?

乙:其实,继创者们是孤独的。物质财富本身就能产生压力,优越感亦会招惹旁人嫉妒,无形中令继创者们受到孤立,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发育。他们缺少很多与普通人更加深入的交流,体会不到很多同龄人的喜悦。所以,继创者们在情感的表达上总是有所保留,与别人永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此外,继创者们也过早承受着过大的成功压力——父母很成功,我也必须成功!做一切事情都要考虑打造一份完美的履历。然而,他们很多和父母的实际距离比较遥远,很难能够超越父母。父辈们由于忙于事业,相对而言对子女的关爱就较为缺乏。继创者们与父母之间比较缺乏交流与信任。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父辈很少表扬下一代,赞美是吝啬的,沟通和交流是有限的。他们各自都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很多代与代之间的冲突也由此产生,这些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甚至会成为无法填补的鸿沟,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有序传承。

案例思考
继创者时代的到来林泽炎博士在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以下为林泽炎博士发言实录:

林泽炎博士:谢谢各位企业家,谢谢相关部门如此精心的安排,这一路走下来给我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多,我深深地感觉到应该关心这一代人,这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之所在!

今天很特别的是有创一代的、老一辈的企业家,也有年轻一代的企业家。我昨天在楚商发展促进会上讲了,在我看来,二代是继创者,今天所处的时代是转型升级的时代,处在和以前不一样的时代,这个时候你不创新怎么行呢?二代们绝不是简单的继承,更多是创业和创新的过程。

第一,年轻人是需要认可的。所有年轻人不愿意接班,或者是现在接班了的都有一个过程,都是一个想证明自己得到别人认可的过程,年轻人是需要认可的。

第二,冲突是需要沟通的。我们可能和父辈之间都会有冲突,乃至于老企业家和自己的子女辈也有冲突,因为这个时代变了,观念也变了。很多创一代企业家没有读过什么书,即使读书也是后天自己在实践当中去学习的,他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也很不全面,要和这些喝过洋墨水的,思想活跃的,又处在高速变化成长期的年轻一代的融合是有冲突的,这可以理解,但是冲突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困惑,绝对不能让它成为一种困扰,冲突是需要沟通的。

第三,成熟是需要过程的。刚才汤总、曹总、王总、姚总、陈总等这些年轻人,你们都经历了很多血与泪的洗礼,也可能经历了很多常人不可思议的又不敢跟别人说的苦难,所以成熟是需要过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历练,去看到很多这样那样的事,使自己变得成熟。在实践当中去变得成熟,这是一个过程。

第四,转型是需要创新的。之所以叫“继创者”,其实你们并没有完全接班,在接班基础上有创业和创新,父辈们创办的大多是传统性的企业,在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做企业,必然要转型,这个转型是需要创新的。如果没有创新,没有新业态、新模式、新的管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工艺的创新,你可能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去生存。但又不能乱创新,必须是理性的创新,理性的选择。老一辈的企业家变得特别理性,在中国市场化过程当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当中,在各种弯曲的小路里面找到了一个适合他的企业发展路子,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五,发展是需要帮助帮扶的。帮扶既包括自助,也包括他助。他助,就是党委、政府和工商联千方百计让民营企业有一种政策的获得感,必须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过程当中增强企业的政策获得感,这就是他助。自助,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加入联谊会,或者是联谊会的活动不是很好,如果在联谊会中大家能够众筹,能够整合资源,能够互助,能够找到合作的机会,就有发展了,在寻求机会的时候,发展也是需要帮助的,自助、他助是很重要的。

第六,活动是需要组织的。几个年轻人想在一起搞个活动,是需要有人号召,一定是有组织的,活动没有组织怎么可能成功呢?活动的目的何在?比如有的人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归属感。作为组织者就要找到目的,要找到大家的共同点,在这个社会中正是由于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化,在这个时候就必须找到共同的兴趣价值。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真理的过程,真正找到布尔什维克。统一战线就是真正团结大家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国家,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思考:你认为继创者群体最需要什么?

图1-7 林泽炎博士与湖北省继创者代表座谈

案例思考
继承者4年倾覆40年家业

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企业传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虽然有很多代代繁盛的家族,但更多的家族,往往陷入“无人可传”的境地。

2014年5月8日海翔药业出炉的公告显示,原大股东、董事长罗煜竑,将手中股权作价3.8亿元悉数出让给同乡王云富,而王云富以3.8亿元的总价(单价为6.4元/股),受让公司大股东罗煜竑持有的海翔药业594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31%)。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将变为王云富,罗煜竑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一年多来,罗煜竑一直在大笔抛售自己手中的股权,不过与许多高管选择在高位出售股权不同,罗煜竑减持的均价相对十分低廉。包括这一次,在上市公司大规模增发、股票随之升值的前夜出手股权,从海翔药业净身出户,这让市场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只能扼腕叹息。

海翔药业,坐落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台州市,成立于1966年,前身是“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该公司创办人罗邦鹏用了毕生精力,以40年的商海打拼,将这一乡镇工厂打造成上市公司。2007年以后,罗邦鹏逐渐淡出海翔药业管理层,转而退居幕后,将所持有的3480万股海翔药业股份转让给儿子罗煜竑。“70后”的罗煜竑以24.67%的持股比例,成为海翔药业的新一代当家人。

1976年出生的罗煜竑,毕业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便进入自家企业历练,曾在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销售和质量管理等部门工作,2004年之前,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职务,是典型的接班路数。

坊间有传言:“某药业老总退休把位置让给儿子,结果儿子几个月在澳门输尽5亿元,追债的人追得太紧,没办法把股份全贱卖了才3.8亿元……”这一说法明显是在影射罗煜竑,不过被海翔药业工作人员否认了,说所谓赌输贱卖股份的传言并不属实。无论这一传闻是否指向罗煜竑,海翔药业易主的事实都已不可改变。从2010年9月到2014年5月,罗煜竑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便失去了父辈拼搏一辈子打下的阵地。坊间更是传闻,作为罗煜竑同乡的王云富,一直在给他提供赌资。不管“涉世未深”的“富二代”到底是中了对手圈套,还是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都说明他在传承这一重大任务面前能力的严重不足。罗煜竑清空海翔药业所有股权,放弃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权限,而终成“江山易主”的局面,实在令人嘘唏不已。

思考: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事例?

观古鉴今
阿斗刘禅——一个失败的继承者

刘备的接班人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祎去世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直至蜀汉灭亡。

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正(即郤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之前,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又发觉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儿,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思考:你深入剖析过自身的弱点吗?

四、成功继创者的五种典型特征

继创者们并非都能够成功“继创”,他们大多要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的尝试与挫败才能够取得一定阶段内的成功。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勤奋、自信”这些品质之外,成功的继创者们一般还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

成功继创者的五种典型特征(图1-8):

图1-8 成功继创者的五种典型特征

1.家庭责任。

2.共享精神。

3.善于创新。

4.契约精神。

5.勇于担当。

特征一:家庭责任。

具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感是传承并发扬家庭事业的根基。成功的继创者身上都带有这一典型的特征。敬爱父母,则必然珍视父母所创造的业绩,并具有强烈的传承使命感,对家庭成员的爱,则必然拥有弘扬基业的决心与激情。由此也可以看出,成功的继创者们自小的家庭关系是相对比较和睦的,生长在具有和谐优良家风中的孩子,必然识体明理,懂得感恩,这也是古今中外名门望族都十分重视家风、家训的原因所在。

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先生之所以走上创业的道路,一是受他毕生奉献于军属福利企业的父亲的影响,二是受其母亲影响,她从小就教育茅理翔“要为茅家争气”。后来茅理翔先生也将这种精神与情怀传递给了儿子茅忠群和女儿茅雪飞,而茅忠群正是继创者的代表人物。

特征二:共享精神。

相对于父辈们普遍明显的个人作风,继创者们由于自幼受到良好、系统的教育,以及受到时代进步和员工结构变化的影响,他们有着明显的合作意识和共享精神,这一典型特征不仅体现在创业活动中,也体现在组织管理中。

沈阳和佳道桥工程集团的传承人陈美霖自澳洲留学归国,又到人民大学攻读MBA,在参与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出要让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深切的关爱员工,努力营造“和谐的和佳大家庭”,员工们在企业工作,感到舒心、放心,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特征三:善于创新。

善于创新就意味着善于颠覆传统,追求个性和敢于尝试,这是继创者们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能力。但是,颠覆传统与追求个性并不意味着进步。创新是颠覆传统下的进化,这种颠覆与个性是对旧事物的更新与优化,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新立异,这是决定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善于创新亦代表着善于学习,善于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立身之本。但学什么?怎么学?往往是继创者们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切莫误入歧途。

匹克集团创始人许景南的大儿子许志华于2005年年初回到匹克总部接手营销工作,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如何创新与突围,成为许志华苦苦思索的头等要务。最终,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摸索,许志华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匹克国际化战略方案”,正式启动匹克品牌国际化战略。几经突围,“匹克”终于走向了世界,2014年,匹克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6.5亿元,产品销售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继创者许志华正是带着这种创新精神,将父辈的拼劲与自身更好的教育背景及更宽广的视野结合起来,取得了新的突破。

特征四:契约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追求公平的契约精神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很多成功的继创者不但试图在自己的组织内通过弘扬契约精神,订立规章制度,创造公平的环境氛围,还会努力为构建公平的社会商业制度而奋斗。不少继创者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法制的建设不断进步,一种好的社会契约制度体系,不仅会保障企业家合理合法经营,甚至会创造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美团网创始人王兴也是一名继创者,在传承的道路上,他选择了独立创业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一路走来,“美团网”凭借契约精神,造就了O2O服务领域的王者地位。王兴曾言,“美团发展到现在,是因为遵守契约精神。高层管理团队之间多次磨合但不分散的秘诀是,遵守游戏规则,把所有的事情放在桌面上谈”。契约精神帮助美团建立了创业伙伴之间的信任机制,树立了公司的诚信价值观体系,让整个公司可以按照规则行事。

现在有不少继创者选择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由于互联网经济的新兴和虚拟性,以及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层次,“契约精神”则成为新经济组织的必要坚守。

特征五:勇于担当。

据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目前贡献了全国大约60%的GDP,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用家族企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兹的话说,面对社会责任,家族企业绝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与践行者。2012年6月,在民政部中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中,民营企业捐款达到281.2亿元,占当年各类企业总捐助485.75亿元中的57.9%。

成功的继创者们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对公众事务的关注度也远超过父辈,而且相较于同辈,则具有更多的能力来参与公众事务并产生更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一个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继创者们不仅对企业经营充满热情,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成功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这也恰是很多继创者们再次创业的原动力所在。

“明机器人”掌门人孔尧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明机器人”是“90后”孔尧独立创业的项目,人们可以通过按方向键,远程操控机器人行走,而机器人头部位置的iPad则会进行图像和语音的传输,就能进行实时的视频通信。产品问世后引来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孔尧曾说:“当富二代不是我能选择的,但当一个有责任的富二代是我能选择的。”他认为,责任的担当有很多层面,要对创业团队负责,也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他在读书时就曾去甘肃支教,创业后,他曾为上海交大捐赠了小型图书馆,还长期资助100位云南地区的贫困学生。孔尧说:“我毕竟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背后有我的家人,我的团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责任和家族责任是一体的,只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才能不断放大自身事业在社会中的价值。

有些人常把成功继创者的优秀归结为走运或者必然,事实上,继创者们取得成功绝不是仅仅因为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继创者们的优良品质和典型特征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断定一定阶段内取得成功的继创者们未来会必然具备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但是,成功的继创者们是用他们的责任感、求知欲与合作精神加上个人的幸运推动了积极的力量和成绩的产生,他们也必将成长为新一代的企业领袖。

案例思考
创一代和继创者之间的王均豪

王均豪,均瑶集团副董事长,是均瑶集团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一位十分年轻的企业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快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军人物。1973年出生的王均豪,带着一腔热忱,带着一股希望,同两个哥哥一起将家族企业做大,其成就更是令时下许多人望尘莫及。

在王均豪的心里,对于经营家族企业的承续与发展,他一直把“百年理想”作为目标。王均豪很有魄力,做事沉稳干练,思考的问题大多紧紧围绕着“百年”。

何谓“百年”?

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经典老店,这是产业持续良性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三兄弟在湖南创业,起初,他们以创建民营包机公司起家,当时在国内是为首例。三兄弟魄力十足,做事不拘一格,人们笑称他们是“胆大包天”,在业界十分有名。作为均瑶集团的首创人员的大哥王均瑶,因为劳累过度,在38岁那年罹患肠癌,不幸殒命。大哥的离世,给王均豪兄弟沉痛的打击。尽管大哥不在了,但均瑶集团并没有因此走向分裂,在王均豪两兄弟的带领下,家族内所有成员团结在一起,企业走向更加繁荣。

王均豪的父亲没有很高的文化,但对孩子教育方面,却是十分用心。在王均豪三兄弟走出温州打拼前,父亲送给他们一句话:不管你们以后做什么事,都要摸摸胸口,讲良心。这句话成了兄弟三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时常挂在嘴边,一直鞭策着自己。

做企业就是要讲良心,这是企业能够长足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谈到股东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上,王均豪认为,均瑶集团是家族企业,严格来说,股东就是他们三兄弟,再进行利润最大化有何意义?

家族企业的成长模式

面对“股东利润最大化”这样的说法,这种家族完全持股的方式又该怎样分配利润?王均豪也曾经问过老师,但老师并未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其实,在王均豪心里,已经有个方略,那就是做好企业。但做好企业需要一个标准,要实现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四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拍拍胸口,问问自己的良心。

良心摆正了,才不会心虚。均瑶集团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涉足许多行业,在1994年进入乳制品领域,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乳制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纯牛奶市场。为了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各大乳企纷纷采取“非常手段”,有的加水、植物蛋白,有的掺入奶精,成为合成的牛奶。一场价格战下来,各大乳企可谓绞尽脑汁,不择手段。面对来自乳制品行业的逼人态势,均瑶集团要么跟着大家一起做假,要么退出市场。当然,王均豪选择了后者,2004年,王均豪主动撤掉了该业务。王均豪始终认为,不能昧着良心做事,好人一定会有好报。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在全国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国内乳制品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王均豪说:“我们的情况还好,就算半夜有人敲门,也不怕‘鬼敲门’,睡得安安心心,很舒服。”

在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方面,王均豪认为李锦记家族的模式十分值得借鉴。2011年,均瑶集团举行20周年庆,三四百位企业家应邀出席。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百年企业之路”,同时,均瑶集团向西部教育捐赠2000万元。出席“百年企业之路”论坛的企业家中,声名最显赫者,均为第一代企业家,如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等。唯独有一位例外,就是来自香港李锦记集团的李惠森。作为李锦记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李惠森在论坛上透露,自己家族之所以能延续100多年,并始终和谐稳定,主要在于一个模式:成立家族委员会,下设家族业务、家族办公室、家族慈善基金、家族学习及发展中心,家族成员各司其职。这引发了王均豪的思考。当时他38岁,孩子正读中学,他寻思着,待到孩子长大,二代、三代成员多起来,也需要成立家族基金会,有的接管企业,有的掌管基金会。这样企业也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均瑶集团是首批加入了“全球契约”活动的企业。“全球契约”活动是2000年由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倡议并发起的。活动的主旨在于让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特别是在遵循联合国方面的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等十项原则上,要有所作为。均瑶集团加入该契约,一直严格按照契约标准,严格执行。

回报社会是均瑶集团多年来坚持的高尚品格。2003年,国家发出支援西部的号召,共青团中央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响应这一举措,均瑶集团捐款高达1000万元,并设立五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成为这项计划实施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社会捐款。回报社会,王均豪一直积极行动,他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他说:“有道者劝以教人。我们希望在这一块发挥作用,所以一直围绕教育做。做了很多事都比较分散,看不见,摸不着。后来索性自己办学校,争取做百年名校。”

王均豪想做百年老店,要让家族企业传承百年,那么首先要做好企业。均瑶集团对于教育方面捐款很多,积极参与教育改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均瑶集团先后捐助的两所学校,同样也喊出了“打造百年名校”的口号。王均豪的处世哲学有其独特的一面,他非常喜爱国学,尤以儒家的《中庸》最甚。在他看来,中庸之道是最为完美的处世方法。王均豪三兄弟创业之初,由于从小家境贫寒,追求物质就是最大的理想,但真的有了钱之后,却开始迷茫起来。精神层面的领悟是王均豪战胜迷茫的关键,他开始明白自己要做点什么,那就是做百年老店。而做百年老店恰恰又通过中庸之道的精神理念引导和支撑,求稳而不求快,这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商之道。王均豪的“中庸哲学”表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他不会苛求,只要维持中游的水平就很好了。

不管做什么事,王均豪都会以“中庸之道”为原则,哪怕是资产抵押贷款,他也要留20%的空间作为回旋余地。

王均豪认为做好百年老店,除了做强做大,最主要的是做久,做久的店才是经典的店,如果一家企业发展迅速,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那么,这其实并不算成功。中庸讲求的就是平淡中出奇,稳步前进,不会忙中出乱,也不会前功尽弃,最终会顺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点一点地实现。王均豪的中庸理念,是与他的性格分不开的,他不像大哥均瑶那么强势,也不像温商那样具有冒险精神,他只是要做自己。这个自己就是要与众不同的,他曾说:“如果百年老店做不成,不如把钱都捐掉。”

在谈到企业传承方面,王均豪也很有研究。他之所以重视教育,就是因为他的传承观念非常进步,他深知现在家族企业在“子承父业”时存在巨大问题。许多家族企业在接班人接班几年后,不是破产就是易主,真正成功接班的比例仅有30%,这一历史成绩叫他很是苦恼。王均豪说:“传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把孩子培养起来,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企业的精神、使命而活。只要把下一代培养成人,懂得为人之道,懂得儒家之理,他就会为家族荣誉而战。”他始终不忘指点后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人,但仍然没有成熟的办法来解决。王均豪对于后代的教育虽然很关注,但并没有表现过高的期望,正如他的中庸理念一样,可能顺其自然就是最好吧。

观古鉴今
锐意创新的赵武灵王

战国时赵武灵王——赵雍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要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雍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胸有大志要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认识真切。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就对将军楼缓说:“我国处在强敌包围之中,怎么办?吾欲胡服。”因此,为了富国强兵,赵雍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胡服就是采用胡人的服装,即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图1-9)。胡服改制很彻底,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所以这一改变穿着的革新触及的层面就很广,加剧了改革的困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邯郸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图1-9 赵武灵王改良后的军事服饰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国贡献良马以求和。

公元前305年,赵国分三路大军进攻中山国,夺取了中山国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王献4邑请和,赵军才停止攻击。赵武灵王决心要灭掉中山,于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继再攻中山国,到赵惠王三年(前296年),终于最后灭掉中山国,把中山王迁到肤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国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思考:你是否有过颠覆传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