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商大鳄的线下兼并
互联网巨头挟巨额资金兼并实体零售,更像几百年前欧洲人发动的那场新大陆入侵。
最近几年,电商销售虽然依旧红火,但增速明显放缓。前些年那种每年三位数的爆炸性增长成为历史,行业逐渐趋于常规发展。电商近年的增长,除了自然用户数的增加,更多地依靠对线下的持续渗透,以及发掘新热点来提高用户体量和年交易总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线下扩张成了大型电商公司的聚焦所在。
公开数字显示,截至2018年年初,阿里系兼并或投资了以下实体零售企业:
· 银泰百货
· 苏宁电器
· 百联集团
· 三江购物
· 大润发
· 易果生鲜
· 盒马鲜生
京东以及与京东在股权结构上有紧密联系的腾讯,同样不甘示弱,它们兼并或投资了以下实体零售企业:
· 永辉超市
· 沃尔玛
· 京东之家
· 京东便利店
· 7 Fresh
· 中国家乐福
· 万达
· 步步高超市
这些大鳄们进军实体零售的做法,沿用的依然是电商行业最常见的套路:高举高打——花大价钱买股份或制造声势。
实体零售与电子零售的地面作战
实体零售与电子零售的交锋,如今进入第二阶段——地面作战。
第一阶段的战局已定,在争夺空中霸权的战役中,实体零售基本全军覆没。如今转入地面对抗——这原本是实体零售最擅长的领域。可就目前情势看来,电商企业进入地面一点没有后来者应有的小心谨慎,反倒是咄咄逼人,大有彻底改变实体零售版图的架势。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澳洲的场景。虽然当地人生于斯,长于斯,对这块土地最了解,最有感情,但他们手中的木棍长矛根本无力抵抗殖民者的长枪火炮。当地人当时认为不能再生的资源——土地,是不值钱的,于是将其用来交换欧洲殖民者的玻璃镜、布匹和粮食,最终导致自己无栖身之处。
如今,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公司,通过一轮轮的私募和公募,手中持有了雄厚的资金,其资金体量几十倍、上百倍于实体零售公司。这种体量上的悬殊,就好比当年拥有洋枪洋炮的殖民者对阵持木棍长矛的当地人。强大的入侵者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大开杀戒。
今天,这些电商大鳄们手中的武器就是资金,花钱进场。
大润发隶属高鑫零售,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综合大卖场。这家源自中国台湾兼有法国欧尚血液的零售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经营,拥有400家大型门店。2016年营收1004亿元,净利润25.71亿元,以2018年1月初的股价估算,其市值约777亿港元。2017年11月,阿里宣布以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06808)36.16%的股份(收购价市值为619亿港元)。很多评论说这个收购价定高了,因为实体零售企业的市盈率通常为12~15倍。
这个价格真的是溢价高估了吗?
对于阿里现在的市值来说,这是九牛一毛。阿里集团现有市值4800亿美元,收购所花的224亿港币约为29亿美元,仅为其公司价值的0.6%。以小于其公司价值1%的代价参股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实体大卖场,在阿里看来,这实在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毫无疑问,阿里愿意付出这笔巨款真正的原因是:大润发遍布中国的400家大卖场,以及这背后拥有的上千万活跃用户数。
这是一笔在不对等状态下形成的交易:
· 对于大润发来说,苦心经营20年,其2011年在香港上市,也才融到82亿港币。显然,阿里给出的是一个对实体零售企业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的价钱。
· 而对于阿里来说,这仅仅是一点茶水费。
就像前文提到的,殖民者入侵美洲新大陆时,前者拥有的是现代化武器,后者只有原始长矛。前者为土地而来,后者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几件衣服、几袋粮食上。
说到底,贫穷与落后遮挡了人的视线。
如同当年殖民者最在意的是土地,而不是地上那点庄稼,如今阿里收购大润发,最在意的则是那几千万的用户,而不是一年25亿元的利润。
果不其然,在获得高鑫零售36%的股份不到一个月,2017年12月8日,阿里发布公告,拟以每股6.5元的价格全面收购高鑫零售股份,计划将其私有化。
接下来的路径其实已经很清晰,就是在私有化之后,阿里可以利用其自身股价在资本市场处于上扬期、财报压力减缓的有利时间窗口,把大润发门店作为其所谓“新零售”的主力舰进行二次组装。这里面的可能性包括:
(1)与“盒马鲜生”合并或同时并存,快速拓展“盒马鲜生”这一阿里系线下亲生王子的规模和影响力。400家大润发门店可以实现与“盒马鲜生”的无缝对接,从选址到客流,再到空间运用,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仅此一项,至少给“盒马鲜生”节省了五年以上的时间。
(2)通过注入智能技术、在线支付和云计算等科技元素,使大润发升级为“智慧门店”,也使其在实体零售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将大润发的门店顾客变成阿里系的电商用户。
(3)更有力量对抗其老对手京东和腾讯,甚至用来反抗微信支付的全面打击。电商企业挟一己之利罔顾消费者权益的例子已不少见,像京东屏蔽支付宝,淘宝用不了微信支付,这些电商“大鳄”才不管顾客用起来方不方便。如今微信支付在线下零售风头正起,压得支付宝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所以,不排除阿里入驻大润发后,有一天会在其所有卖场全面封杀微信支付,仅仅这一点,对阿里来说,这200多亿港币就值当了。
京东对永辉的收购,对京东便利店和7 Fresh的投资,以及2018年年初刚传来消息的腾讯联合永辉投资中国家乐福,其动机与阿里十分相似。一时间,曾经风光无限的几家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纷纷成为被互联网巨头的收购对象。
腾讯在2018年年初的收购和兼并动作特别晃人眼睛。这家以游戏、网上通信起家的企业,做电商的历史由来已久,当年BAT各有侧重,腾讯和百度也都分别试图进军电商行业,但都无果而终。腾讯几年前停止了自己从事电商的企图,通过出让“拍拍”实现了与京东结盟。在阿里快速拓展线下零售企业的咄咄逼人形势下,腾讯终于全面发力,大有在实体零售与阿里军团决一死战的阵势。这也是必然,否则的话,其流量霸主的江湖地位随时都会被削弱。目前看来,这种大兼并还将持续。毕竟,它们手里有大把现金,从空中蔓延到地面厮杀的战火,正在全面展开。
电商“大鳄”这场冲击实体零售的大兼并、大投资,犹如一场收割机式的运动。不管你经营这片麦田用了多少年,大型收割机开过来,两分钟功夫就尽入囊中。
目的很简单:向地面要流量。
方式很粗暴:给你钱,大价钱将你收编。
口号很动听:共同打造新零售的未来。
听上去怎么那么像当年征服新大陆殖民者的做法和宣传。
很遗憾地说,在这场资源和储备不对等的对阵中,大型实体零售,除了等待被收编、被更改户口本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对策。
也怪实体零售不长进。
十几年前,电商行业刚刚开始的时候,看不起人家,看不懂道道,没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又过于固步自封,没能与时俱进。如今人家线上生意做大了,长成比你还强壮的巨猿了,再回过头来收拾你。
真是自己不争气,别来怨政府。
可以预言的是:接下来3~5年,中国零售将进入收购、兼并和重组的年代。
一方是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其背后拥有各种私募基金、大型财团。这不仅仅局限于电商,局限于阿里和京东,凡是对大型流量有需求的企业,如百度、滴滴、美团和饿了么等,都可能参与其中。
而对阵的另一方,则是以连锁经营为模式的各种实体零售企业,包括大卖场、百货公司、购物中心、旅行社和专卖店等。
在这样的夹缝中,实体零售还有可能获得发展空间,但只剩下小类目的业态和独立式经营的门店,例如,茶叶店、内衣店、家居小铺等。
中国电商发展了十五年,如今它已占据了社会零售总交易额的14%,如果这算是第一阶段里程碑的话,则电商进入地面战场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五年后,那时电商占整个零售交易1/3的交易金额,半数以上的用户都被划入电商大鳄的经营年报中。这话今天说出来有点危言耸听,但时针回拨五年前,谁能料到阿里的市值能超过沃尔玛。
对于多年经营地面零售的几家大企业来说,互联网的攻击不仅来自空中,如今更是把主战场全面延伸到地面,这大概是它们所始料不及的。
今天存活下来的实体零售企业,无一例外地在中国市场经历过二十多年的竞争厮杀,它们赢得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冷兵器再英勇,也抵挡不住现代化武器。
电商大鳄收割机式的快速吞并实体零售,会不会消化不良?
电商公司擅长品牌运作、用户经营和流量变相,这是它们在收购/投资实体零售业后可以做足文章的地方,但它们对于物理环境下人、货、场的管理能力相对薄弱,这是所有电商企业的软肋,是它们下一步将会面临的挑战。
例如,怎么利用有限的货架实现关联陈列,以提高商品的售出率。这是实体零售多年苦心琢磨的问题,而线上的情景不大相同。淘宝和天猫是不用关心售出率的,一来那是商家的事,二来也不占有存储空间。实体零售则不同,几万平方米购物中心能容纳20万件货品,1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在售商品数最多几万件,而一千平方米的超市,则需要把商品数控制在5000以内,这都属于品类管理的范畴,而品类管理一直是实体零售的必修课,电商新同学们能否做得更好?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带来的可能是销售下滑、库存积压和用户抱怨等严重后果。
还有怎么面对面地介绍和推荐商品这类现场销售技巧,也是电商的短板。电商行业的从业人员,尽管精于做图,长于文字抒情,却短于当面沟通。要是让电商运营人员到线下卖东西,相信大多数人都张不开口。从经营风格上,电商人员注重创新,而实体零售强调执行。电商收购实体零售以后,在日常的管理中,相互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不可避免。
在我看来,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着零售行业的发展与升级,但技术永远不是零售的核心。零售是围绕顾客服务的行业,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预判和消费服务的提供能力,其核心始终围绕着了解和服务用户、优化成本和提升效率。
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今天线上线下零售的界限日趋模糊,越来越多的用户线上线下并行购物,无疆界零售无疑是零售行业发展的新型趋势。催生这种无疆界零售(或者说跨界零售)的动力,恰恰是消费者的消费新需求。在这个大趋势下,所谓有人超市、无人便利、虚实结合、线下体验等,都只是零售业态的若干种表现形式,像阿里的盒马鲜生,也包括永辉的超级物种、美国亚马逊的Amazon Go概念店。最终的胜出者,一定属于最善于把握消费者动向、能够在零售渠道的两端有超越同行经营能力的企业。这两端就是:供应链的深入与优化,销售通路的有效运营。攻城掠地只是开端,持续经营才是根本。在这些方面,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仍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