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话未来:从时间视角确认目标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姜文《让子弹飞》
我们先基于未来的场景,回答一个问题:我今天面临的问题,到了明天依然还是问题吗?大多数让人困扰和焦虑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了!例如,一次突降的感冒发烧,一场马上到来的考试,一个正在实施的项目。
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我们一起构建一下未来的场景。你可以按照场景的复杂程度以及对你的影响程度来定义时间边界,类似于定义衡量一个项目成功的时间点。例如,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或三年后。现在你可以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尽可能具体化,并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1)在特定的时间点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2)在特定的时间点最差的结果是什么?
对于未来的场景,有了时间边界,有了最好和最差两个极端场景范围。接下来,你就可以用如下的制式来确定预期结果:
作为一个×××(角色),我想做×××(意图),以便我能够在何时得到×××(预期结果)。
例1:作为一个准MBA学生(角色),我想广泛扩大人脉网络(意图),以便我能够在两年之内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预期结果)。
例2:作为一名新任经理(角色),我想打造一支高度协同合作的团队(意图),以便我能够完成下一年度更具挑战性的预算数字(预期结果)。
初心的困扰在于人们看重意图而不是预期结果,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实际事实,陷入过去而不是关注当下。
接下来,我们回归当下,用未来倒逼现在,由远及近,再一次把初心变成具体的预期结果。
西方人常常用给自己写墓志铭的方式来倒逼当下。我们现在假设一个场景,如果你的人生还有半年的自由时间,身体状况也非常好,那么请你认真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1)希望和谁在一起?
(2)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事情?
(3)想要留下什么样的评语?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更加清晰地透视自己的初心,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结果而不是所谓的意图。这个场景看似虚构,但在职场中、生活中到处都是,只不过不同的场景我们容易事后诸葛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