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1.2.1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两项电子技术,即集成电路技术和数据网络通信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时代,与工业革命相比发展速度更快,对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也都更为深入和广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行程序的电子计算机,使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5000个继电器,重达30余吨,占地170平方米,但每秒仅处理5000条指令,制造成本则达到几百万美元。1971年,英特尔(Intel)公司将相当于当年12台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集成到了一片12毫米的芯片上,而价格却只需要200美元。
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五十多年来,由于构成其基本部件的电子器件发生了重大的技术革命,使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而速度越来越快,成本却越来越低。回顾电子器件的变化过程,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到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再从晶体管到小集成电路及至今天采用大集成电路或超大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半导体存储器集成度越来越高,内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使用各种类型的软、硬盘和光盘,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亿甚至上百亿次。
1981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了IBM-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微型计算机采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通用性和适应性方面的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开始走向千家万户。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最早开发了作为保障战时通信的因特网(Internet)技术,把单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应用,计算机开始了网络化的进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军方出于冷战的需要,设想将分布在美国本土东海岸的四个城市的计算机联系起来,使它成为一个打不烂、拖不垮的网络系统。美国国防部构想的这个系统叫ARPANET。但当时的计算机厂商生产的计算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不一样的,要组成这样的网络,就必须把很多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关于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共同协议——TCP/IP协议,这个协议达成之后,ARPANET取得了比较大的扩展:从美国本土联到了其在欧洲的军事基地。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基金会发现这种方式非常实用,于是把这几个地区的计算机连结起来,并接进了大学校园,参加因特网技术开发的科研和教育机构开始利用因特网,这便是今天Internet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当因特网技术被发现可以有极其广泛的市场利用价值,而政府无法靠财政提供因特网服务时,美国政府的政策开始转向开放市场,由私人部门主导。1991年,美国政府解除了禁止私人企业为了商业目的进入因特网的禁令,并确定了收费标准和体制。从此商业网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因特网络:个人、私人企业和创业投资基金成为美国因特网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力量。
1991年9月,美国田纳西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戈尔在为参议院起草的一项法案中,首次把作为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的全国性光导纤维网络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成,为人类打开了信息世界之门。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高速电信网络、数据库和先进计算机组成,包括Internet、有线、无线与卫星通信网及各种公共与私营网络构成的完整网络通信系统。随着NII对公众的开放及各类网络的联网,个人、组织机构和政府系统都可以利用NII进行多媒体通信,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克林顿1992年入住白宫后,为占领世界信息竞争制高点,重振美国经济,提高美国竞争力,维持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的霸主地位,适时发布了一系列框架性文件,表明了美国占领全球因特网经济制高点的行动纲领,并于1993年9月,制定并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它的实质是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为基础,建设一个以光缆为主干线的覆盖全美国的宽带、高速、智能数据通信网,以此带动美国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目标是确保其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先地位。
1994年9月,美国在建设本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lob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GII)计划的倡议,呼吁各国把光纤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建立下一代通信网络。
1997年7月,美国政府发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明确美国将主导全球电子商务,并制定了九项行动原则。《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确立了五大原则:私人部门应作为主导;政府应该避免对电子商务不恰当的限制;当政府需要介入时,它的目标应该是为商务提供并实施一个可预见的、简洁的、前后一贯的法制环境;政府应当认清因特网的独特性质;应当立足于全球发展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
继NII、GII之后,在1999年年初,美国政府又提出发展“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这是国际信息领域发展的最新课题,以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为依托的信息化发展的第三步战略。
1999年11月29日,克林顿政府成立电子商务工作组,由商务部领导,主要负责两项事务:(1)识别出可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联邦、州或政府法律与管制。(2)建议如何改进这些法律以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将“智慧地球”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智慧地球”是刺激美国经济全面复苏、振兴美国经济、确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将带动美国工业向智慧化飞跃,为美国高附加值产品向全球输出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优势及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掌控。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
2012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宣布2亿美元投资大数据领域,将大数据技术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我们断言,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国家数字主权体现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
1.2.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1.萌芽与酝酿期(1997—1999年)
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开拓了网络化工的先河,是全国第一个介入行业网站服务的国有机构。
1997年12月,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
1998年10月,美商网(又称为“相逢中国”)获多家美国知名VC千万美金投资,是最早进入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的海外网站,首开全球B2B电子商务先河。
1998年2月,由焦点科技运营的中国制造网(英文版)在南京上线。
1998年12月,阿里巴巴正式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999年3月其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在我国杭州创建,同年6月在开曼群岛注册阿里巴巴集团。
1999年5月,“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王峻涛创办“8848”涉水电子商务,并在当年融资260万美元,标志着国内第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诞生。
2.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2年)
2000年新年、春节前后的旺季,中国B2C电子商务迎来第一个节日网购销售高峰。
2000年4月,于1992年成立的慧聪国际推出了慧聪商务网,即现在的慧聪网。
2000年5月,卓越网成立,为我国早期B2C网站之一。
2000年12月,阿里巴巴在前一年10月获高盛等500万美元天使投资的基础上,获日本软银等境外财团联合投资2500万美元,由此开始奠定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王国的基础。
2002年3月,全球最大网络交易平台eBay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易趣网33%股份。
3.复苏与回暖期(2003—2005年)
200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淘宝网,进军C2C;随后几年内,逐步改变国内C2C市场格局,而网购理念与网民网购消费习惯也进一步得到普及。
2003年6月,eBay以1.5亿美元收购易趣剩余67%股份,国内最大C2C企业由此被外资全盘并购。
2003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致力于为网络交易用户提供基于第三方担保的在线支付服务,正式进军电子支付领域。
2003年12月,慧聪网(08292-HK)香港创业板上市,为国内B2B电子商务首家上市公司。
2004年8月,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协议收购卓越网,并更名为卓越亚马逊。
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2005年9月12日,腾讯依托QQ逾5.9亿的庞大用户推出“拍拍网”, C2C三足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4.崛起与高速发展期(2006—2007年)
2006年5月,环球资源入购慧聪国际10%已发行股本,结成“中国最大B2B战略联盟”,直至2007年12月撤资。
2006年11月,创立于1999年的B2B电子商务商之一亚商在线,被世界500强公司之一的Office Depot收购,亚商在线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办公用品与办公服务B2B电子商务公司,Office Depot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零售商之一,网上年销售额达38亿美元。
2006年12月15日,电子商务领军企业网盛科技(002095, SZ)登录深圳中小企业板,标志着A股“中国互联网第一股”诞生,由此改变了十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与资本市场无一境内上市公司的尴尬历史。
2007年4月,PPG共获得500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这种无店铺、无渠道的B2C新型电子商务直销模式,表明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进一步融合。
2007年6月,我国行业网站首例并购案宣告完成。网盛科技斥资1000多万元,通过旗下的“生意宝”收购中国服装网51%的股份,从而实现控股,揭开了我国行业网站整合大幕。
2007年8月,今日资本向京东商城投资1000万美元,开启国内家电3C网购新时代。
2007年11月6日,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1688-HK)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资16.9亿美元,创全球互联网企业融资额第二大纪录。
5.转型与升级期(2008—2009年)
2008年,服装B2C直销热兴起投资热,以VANCL、BONO、衣服网、李宁为行业代表的各类服装网购平台兴起,其在线直销模式引发了传统服装销售渠道的变革。
2008年12月25日,国内首款电子商务公共搜索平台“生意搜”(so.toocle.com)的问世,预示着“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大融合的时代到来。
2008年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产业链的深度蔓延,部分严重依赖外贸中小企业生存的电子商务企业倒闭,其中包括:老牌电子商务企业万国商业网、上市公司九城关贸下属的沱沱网、慧聪网下属宁波慧聪网等知名外贸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2009年1月,今日资本、雄牛资本等向京东商城联合注资2100万美元,引发国内家电B2C领域投资热。
2009年5月3日,当当网宣布率先实现盈利,平均毛利率达20%,成为目前国内首家实现全面盈利的网上购物企业。
2009年5月,继生意宝推出“生意人脉圈”涉水SNS后,淘宝、阿里巴巴也随之先后推出相应SNS产品,由此,标志着当前最热门的SNS在我国跨入“电子商务时代”。
2009年6月,视频网站土豆网、优酷网先后启动将视频技术与淘宝的网购平台相结合,共同提升用户网络购物的真实体验,推出“视频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2009年9月,卓越亚马逊再次推出全场免运费与当当网相持,这是两大行业竞争者十年来首次同时免运费,标志着“免运费”将开始成为B2C行业标准规则。
6.发展成熟期(2010年以来)
2010年3月4日国内第一家团购网站美团网上线,引发中国团购网站大爆发。腾讯、搜狐、网易和新浪四大门户都推出了各自的团购平台,国内最大宗团购发生在淘宝“聚划算”,仅仅耗时3小时28分钟,205辆奔驰SMART汽车被抢购一空。
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在美国成功上市,融资2.72亿美元。虽然当当网被美国投资者理解为中国的亚马逊,正牌的亚马逊网站在中国叫作卓越亚马逊,并未直接上市,但是目前在B2C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排名仍然在当当网之前。在两者之前,占据B2C市场份额老大宝座的是京东商城。
2011年5月26日,央行公布了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名单,首批共颁给27家单位,其中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快钱等悉数获得许可证。
2011年国内关闭的团购网站总数达到1483家。多数团购网站都进行了裁员。
2012年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完全脱离淘宝品牌,并采用独立品牌拓展在线零售市场。
2012年3月23日,B2C折扣电商唯品会赴美成功上市。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私有化计划生效,在当日收市后正式退市。
2013年北京时间6月7日,外贸B2C公司兰亭集势(NYSE:LITB)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
2013年10月2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通过,网购商品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位列其中。
2013年“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创下空前纪录。京东商城“双十一”单日订单量为680万单,整个“双十一”促销期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另据易迅披露数据,易迅网下单笔数达到60万单,单日销售额达到5亿元的历史最高值。
2013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额达1.85万亿元,首次超美国,成为世界电商第一大经济体。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8.6%;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2.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