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教材与专用题库:中级会计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应试技巧

掌握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和技巧,可以在考试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一)考前准备要充分

采用纸笔方式考试的,其中客观题部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简答题和综合题这类主观题,要求考生用黑、蓝黑、蓝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但是实行网上评卷(将答案扫描成图片,阅卷老师在计算机屏幕上评分)的地区,要求考生必须使用0.5~0.7mm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将影响扫描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考生的成绩。

考前除了应先找好考试场地的位置和路线外,考试时还必须带上身份证、准考证,以及钢笔(或签字笔)、计算器、2B铅笔和橡皮擦等文具,为避免出现意外,考生最好携带双份文具。

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客观题部分通过单击鼠标直接在屏幕上选择正确的答案,主观题部分则通过键盘在指定区域输入答案。同时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在正式答题前一般会显示有相应的考场须知,其中会对答题方法等使用说明进行详细介绍,考生应注意仔细阅读。

(二)答题方法与技巧

不论什么考试,有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都是值得了解并合理应用的。

1.先易后难地做题

在发放试卷之后,正式答题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间隙。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浏览一遍试题,全面了解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等问题,然后大致计划答题时间,即第一遍做题用多少时间,第二遍用多少时间,最后留多少时间来检查等。除此之外,采用纸笔作答的考生还应注意预留适当的时间来填涂答题卡。

一般来说,对一套试题,应采用“先易后难”的做题总原则,将考试过程分成做简单题、攻克难题和检查3个步骤来进行。

当阅读一道题时,如果不能第一时间看出该题的做法,或者即使能看出该题的做法,但是解题非常麻烦,需要的步骤多、时间长,即可以先不做该题,对该题做一下标记即跳过。

第一遍剩下的题目往往需要仔细分析和思考,有的题目甚至还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陷于某道题上的时间较长,无法进行下去,千万注意应暂时放弃该题,不要在一道题上花掉过多时间。

在考试最后尽量安排时间来做检查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还存在拿不准的题,最好不要改变答案,因为往往第一感觉的正确性更大。

2.看清题目,领会题目的考查意图

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再寻求最佳答案。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如果一看到一个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就立下决断,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很可能会丢掉不该丢掉的分。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项都可能具有迷惑性,然而,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因此,建议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

例如下面这道题。

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融资费用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2016年真题·单选题)

A.股票发行费用

B.长期借款的手续费

C.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

D.溢价发行债券的利息调整

做该题时,应注意题干中“不属于”三个字,一些粗心大意的考生容易看成“属于”,导致错选答案。本题中,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选项A,股票发行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其应递减资本公积。

3.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复习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出现。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惊慌失措,题目的难度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自己不会做,别人同样可能不会做。

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题目,先看清题目的评分要求,如未注明做错要倒扣分数,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还有答对的可能。对于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与该题目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或公式答上,判分时或许可以得到一点要点分或步骤分。

(三)各题型答题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考试的成绩,甚至考出高分。下面将针对“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题型(依据2013年考试)介绍相应的答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单选题,15题,15分)

顾名思义,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题型,单选题是较简单的一种题型,在单选题中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解答单项选择题时,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1)运用排除法。

如果解题时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题干与正确答案几乎都直接摘抄自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需要命题者自己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所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被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的概率。

例如下面这道题。

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5年5月1日,甲公司进口一批商品,价款为20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1人民币元。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商品中仍有50%尚未出售,可变现净值为9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2人民币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该批商品期末计价对甲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人民币元。(2016年真题·单选题)

A.减少104

B.增加104

C.增加52

D.减少52

根据题意,2015年12月31日,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90×6.2=558(万人民币元),该批存货账面价值=200×6.1×50%=610(万人民币元)。得知,存货账面价值>存货可变现净值,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以上会计分录会使营业利润减少,进而使利润总额减少,故可排除选项B、C。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610-558=52(万人民币元),故会使甲公司利润总额减少52万人民币元。

(2)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直接将各备选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区别所在。

例如下面这道题。

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职工,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取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进行计量的基础是( )。(2016年真题·单选题)

A.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B.可行权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C.行权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D.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观察本题中4个选项,均为股份支付4个环节的“公允价值”,但考生容易在选项A、D两个选项间徘徊。根据题意,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职工,属于按照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后,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取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进行计量的基础是“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3)运用猜测法。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想尽方法都不能得出确定的答案,那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答案。不选答案肯定不能得分,选了答案就有可能得分。在猜测之前,尽量先排除干扰答案。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2.多项选择题(多选题,10题,20分)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所涉及的考点较多,但在答题技巧方面与单项选择题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

(1)多项选择题分值较高,每小题2分,但其评分标准一般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因此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推敲每一个答案,慎重选择。

(2)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因此在运用排除法时只要能够准确地排除两个选项,剩余两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3.判断题(10题,10分)

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是判断正确得l分,判断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当然,该类题最低得分为0分,不会影响其他题型已经得到的分数。

对该类题型,需要准确地判断题目的对错。做题时,尽量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每道题做出判断,不要因为怕倒扣分而不敢作出判断;当然,也不能根本不考虑扣分的评判标准,如果某道题实在没有把握,可以考虑放弃。

解答判断题,除了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能直接判断的以外,掌握以下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1)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可以为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判断题中若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误的,如“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将非全资子公司向其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016年真题)

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做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答案。本题中,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与非全资子公司之间的逆流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应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抵减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因此,题干中的“金额”就错了。

判断题中若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正确的。如“在企业不提供资金的清况下,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难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正常情况下可预期债务的,境外经营应当选择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015年真题)”。该题的描述是正确的,且其含有相对概念的词“应当”。

(2)只要题目有一处错误,该题就可判断为错误的。

例如下面这道题。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改变持有目的,将原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乙公司普通股股票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16年真题)

本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金融资产是否可重分类”,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可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规定,金融资产间满足条件的,可进行重分类,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本题应判断为“错误”。

(3)酌情猜测。

这种方法只能运用于判断错误不倒扣分数的情况。在这个前提下,哪怕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一个答案,答对的概率是50%。

4.计算分析题(2题,22分)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这类题型的分值所占的分量一般都较大(20% ~ 40%),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避免丢掉不必要丢掉的分数,争取更多的得分。

(1)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与分析题,一般来说,建议对题目至少阅读两遍。一方面,这样可以准确理解题意,不至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还可能从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如下面这道题。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2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 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0万元。

资料二: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

资料三:2014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 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 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仍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

资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该设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6年真题)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2年12月5日购入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2)分别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和2014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3)计算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编制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考生解答此题时,应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考核的是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理。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

甲公司2013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5 000-50)×5÷15=1 650(万元);

甲公司2014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5 000-50)×4÷15=1 320(万元)。

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5 000-1 650-1 320)-1 800=230(万元)。

甲公司20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 800-30)×3÷6=885(万元)。

最后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题目要求算什么就算什么。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要弄清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不用去计算,计算多了,难免出错。有的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东西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希望阅卷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的做法。

(3)注意解题步骤。

计算与分析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都是按步骤给分的,解答时应尽量罗列出解题步骤,以争取分数。

(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

解答计算与分析题时,很多时候涉及引用计算公式的情况,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会作为评分的一个标准。

有的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算式正确,而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导致结果不对,这时是否写出计算公式就会影响得分。

5.综合题(2题,33分)

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较多。每道小题的内容均会涉及教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章节,综合性很强,如结合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等知识点进行考查。

解答综合题和简答题的思路是类似的,可以按照以下解题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看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题目最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可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题目或案例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答题效率。同时审题要认真,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认真阅读题目或案例。

带着问题阅读题目或案例背景材料,找出题目涉及的会计要素、业务种类,然后根据这条线索回忆处理原则或具体的公式、会计分录等,这是解题的关键,不能被具体细节问题所迷惑。

第三步,确立答题的整体框架。

阅读背景材料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应先花几分钟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套用解决问题所需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第四步,问题解答。

综合题的回答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做出判断。对于判断相关处理是否正确的问题,必须开门见山地指出“正确”还是“错误”。

(2)给出理由或会计准则的规定。针对第一步给出的判断结果,简要说明其理由或依据是什么,写明判断的理由。对于金额错误的,应写出正确的答案及计算过程。

上述步骤只是一个大框架,答题时可以针对出题的考核关键点,进行判断和具体分析。

另外,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综合题的题干较长,一般根据时间顺序按数字编号叙述,提出的问题一般也根据上述顺序进行,因此考生解答时也应如此。这样既可条理清楚地解答题目,增加“印象分”,又可稳定考试心态,不至于混淆相关数据或文字信息。

(2)要划分层次、段落和主次。答题时根据内容结构变化来划分段落,并标记(1)、①等编号顺序,以便于阅卷老师寻找得分点。题目分析部分的内容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3)控制字数。回答问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一般问什么答什么,纸笔作答时卷面要整洁,字迹工整,以便于识别。

(四)无纸化方式答题技巧

参加无纸化考试时,应注意仔细阅读开考前的“考务须知”,同时掌握以下几个答题操作提示与技巧。

(1)答题界面屏幕的左上方为考生基本信息,包括考生照片、姓名、性别、准考证号、证件号。屏幕的上方中间位置为当前考试名称,右上方为考试剩余时间及“交卷”按钮。屏幕的左侧为考试科目及该科目对应题目列表,左侧下方有计算器按钮,单击按钮可调出计算器,屏幕的右侧为答题区。

(2)在左侧的试题列表部分,考生可以单击各题号按钮,直接进入该试题进行答题或检查,在该区域也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到本科目全套试卷的作答情况,即每道试题的答题(已答或未答)、标记状态。

(3)在答题过程中,若遇到不会做的题,或需要提醒自己稍后返回检查的试题,可以用鼠标单击本题下方“标记”选择框进行标记,若用鼠标再次单击该选择框则可以取消本题标记。被标记的试题,会在左侧试题列表中题号右方以“?”的形式进行显示。对试题所作的标记,不会被作为答题结果,也不会影响考生得分情况。合理使用试题标记功能,可以在大量的试题中快速查找到需要重点检查的试题。

(4)对于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这类主观题,在无纸化考试方式下,考试系统采用上下分栏的设计,上栏为资料(题干)区,下栏为答题区。考生可根据需要上下拖动分栏条,调整资料区或答题区的可视区域,当资料区有多个资料时,系统会在资料最前面显示“资料一”“资料二”等索引目录,如需跳转至资料一的位置,单击“资料一”即可;如想返回资料索引目录,单击资料一结尾处“返回目录”即可。答题区根据考试题目要求分为“要求(1)”“要求(2)”等标签页,可在各自答题区域内进行答题。此外,在考试系统资料区辅助工具栏中,设计了“复制”“剪切”“粘贴”“公式和符号”的插入和“输入法”的选择与切换等功能,辅助考生顺利完成考试。